美国15岁盲童用回声感知世界(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2:25:21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9日 14:47北京科技报

蝙蝠用回声定位法能够分辨出像蚊子这么大小的目标
盲人也能“看”世界,不过他们用的不是眼睛,而是舌头,据美国《人物》杂志报道,有一位15岁的盲童,他的嘴里能不停地发出“滴答”声,利用声波来与周围的物体和人进行交流。据“美国盲人基金会”统计,具有回声定位能力的盲人全世界也没有几个。科学家也正试图揭开盲人回声定位之谜。
15岁盲童行动自如,能打篮球、玩滑板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曼多的本·安德伍德15岁了,不幸的是,他是个盲童。安德伍德两岁时失去了视力,当时他被诊断出双眼患了视网膜癌,化学疗法失败了,所以他的妈妈就只剩下了一个选择,那就是为了儿子的生命,不得不把两个眼球都摘除。
现在的安德伍德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像所有少年一样,他喜欢滑板、投篮、打 电子游戏、在学校组织的晚会上跟女同学跳舞。但当你知道他是个盲人时一定大吃一惊:他如何做好正常孩子可能都做不好的游戏呢?
有一次,一个不懂事的五年级孩子认为打一个盲童并跑开是一件有趣的事,所以他就打了本·安德伍德的脸上一下,安德伍德当然不干了,就开始追那个孩子,他说:“那个孩子认为我找不到他,可是他无论跑到哪里,我都能跟踪到他,直到把他抓住,狠狠地揍了他一顿。他根本没有想到我会追上他,我虽然看不到,但我能听得到,我能听见墙、停泊的汽车以及障碍物等,玩追逐游戏是我的拿手好戏。”
认识本·安德伍德的人都说,根本看不出他是个盲童,他自己也不认为自己是个盲童,他玩滑板比正常孩子玩得更溜,与小伙伴们一起玩儿童足球游戏也不落下风。他在街上滑板滑得飞快,在街角能够急速转弯。是的,他的这种能力非常特别,在他的生活中,任何一件物品都能跟他说话,用一种其他人都无法听得到也无法理解的方式交流。
盲人用舌头发出声音,与周围物体和人交流
是的,安德伍德像正常孩子一样行动自如,事实上,他是像蝙蝠一样行动自如。如果你靠近安德伍德听一听的话,你就能听到他们会发出一种奇怪的声音,他们就是用声来感知周围环境的。他用“回声定位法”作为感知世界的主要方式。
安德伍德的眼睛一点光亮也看不见,但他的大脑非常灵敏,足以让他对周围的环境了如指掌。他就像一只蝙蝠一样,嘴里不停地发出“滴答”声,他就是用声波来与周围的物体和人进行交流的。
安德伍德说,当他在街道上行走时,他能够分辨出哪是路哪是障碍。他甚至能够打篮球,通过回声分辨出哪里是柱子,哪里是篮球架,所以他投篮很准。
安德伍德是什么时候开始发出滴答声的?又是如何发出这种声音的?他自己记不得了。他对声音的敏感度极高,他甚至能很快分辨出电子游戏中发出的不同声音,所以他玩电子游戏也很在行。
安德伍德先是用舌头发出一连串的声音,然后用耳朵听这些声音碰到物体后发回的回声,他发出的声音就像打响指一样响亮,根据回声的不同而判断前面的物体是什么:当回声柔和时,那是金属;当回声发闷时,那是木质的物体;当回声尖利时,那是玻璃。距离怎么判断?根据回声的大小高低来判断,准确无误!
安德伍德的这种技巧就是“回声定位法”,他跟蝙蝠和海豚一样具有这种回声定位能力,许多盲人都有这种听回声的能力,但非常有限。作为盲人心理学家、盲人回声定位能力培训教师的基什说:“安德伍德的能力非常罕见,他把人的感知能力推到了极限。”
人类只能用“回声定位法”对大的物体产生心理影像
科学家研究发现,在盲人的大脑里,视觉皮层并不像人们以前认为的那样毫无用处,而是非常活跃。当盲人用其他的官能比如触摸或者倾听时,大脑里的视觉皮层就活跃起来,当然并没有图像从视觉神经传到大脑中,而是产生独特的图像。
安德伍德说:“我看不到东西,但我却能听到东西,即使那个物体静静地立在那里我也能听得到,比如我听到你身后有一面墙,我能听到那边有一个收音机,还有一个电风扇。”
如果说蝙蝠用回声定位法能够分辨出像蚊子这么大小的目标,而海豚能够用回声定位法探测到几百米之外的小目标,那么像安德伍德和基什这样的人类他们的能力到底有多强?他们的超能最终有多神?皮特·舍菲勒对此进行了研究。
舍菲勒是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一名专家,他研究动物和人类的听力和声音,并对安德伍德和基什的滴答声进行了分析。他说:“人类发出这种声音远远比不上动物。我听了安德伍德发出的滴答声,每半秒钟发出一次,而海豚每秒钟发出900声,蝙蝠更快。”这就是说,发出的声波越快,能力越强。
舍菲勒得出结论说,人类发出的声纳信号比动物发出的这种信号要慢得多,频率也低得多,所以,人类只能用回声定位法对大的物体产生心理影像,而蝙蝠和海豚则可以捕捉到非常小的目标。
不过,有科学家对进一步的研究充满信心,他们假设,如果人类发出的声波进一步更快的话,是不是能够大大提高回声定位能力?能不能通过训练提高声纳速度和频率?这都值得好好研究。
据统计,具有回声定位能力的盲人非常少
如今,基什建立了一个组织“盲人的世界通道”,这个组织专门教授盲人如何利用回声定位法来提高 生活质量。事实上,基什作为一个盲人从来不向命运屈服,他带领一些盲人到野外远足,骑自行车在山地里旅行,他用回声定位法向同伴描述周围的独特风景。
但据“美国盲人基金会”统计,具有回声定位能力的盲人全世界也没有几个,本·安德伍德和基什是其中的两位,所以基什希望以自己的经验帮助其他盲人掌握这种方法和能力,目前,有数十名盲人参加了基什的培训班。
-编译/张贵余
●关键词
回声定位
某些动物能通过口腔或鼻腔把从喉部产生的超声波发射出去,利用折回的声音来定向,这种空间定向的方法,称为回声定位。
如“雷达飞兽”蝙蝠能在完全黑暗中,以极快的速度精确地飞翔,从不会同前方的物体相撞。如将它的耳蒙上,并把嘴堵上,则失去避免与物体相撞的本领。经高频脉冲检测装置测量后,证实蝙蝠在飞行时,喉内产生并通过口腔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脉冲。人类至多能听到频率为20千赫的声音,而有的蝙蝠能发出和听到100千赫的声音。
当遇到食物或障碍物时,脉冲波会反射回来,蝙蝠用两耳接受物体的反射波,并据此确定该物体的位置,并可从两耳分别接收到回波间的差别,来辨别物体的远近、形状及性质;物体的大小则由回波中的波长区别出来。有些蝙蝠能用舌头颤动发音,有些则发出尖的鸣叫声,还有一些能由鼻孔透出声音。它们都有助于蝙蝠确定回波的方向,来决定自己要前进,还是转弯。蝙蝠在空中能利用超声波来“导航”,就能迅速准确捕捉飞虫。此外,某些海洋哺乳类能在水下发出频带很宽的声波,甚至高达30万赫。如齿鲸、海豚,能借助于附近陆地对声音的反射,用回声定位来测定方向,得知物体或海岸的位置。某些海豹、海狮也能发出水下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