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拳法---地术犬法 - 玄空武学的角落 - 西祠胡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2:38:36
 少林拳法---地术犬法

    近年来,在百花齐放的武坛中,挖掘和抢救了不少即将失传的拳种,俗称“狗拳”的福建地术犬法就是其中之一。地术犬法简称“地法”或“地术”,经一九七九年国家体委武术调研组调查认为它属于我国南方少林拳系之稀有拳种。  
    少林拳法种类多样,各具匠心,在历代僧人们长期进行健身防御演练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提高。佛家尼姑与和尚的性格和生理不同,尼姑身材矮小,力气欠大,练武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方法上就要求“虾背龟身,摇转借力之术”(即含胸、拔背、缩胁、转侧,以利于躲闪;又古时女人多裹小脚,攻防实打时,重心难于平衡,动作不便,如同一般功夫相较,难于胜人,因此发挥地术犬法特点,便可扬长避短,以灵巧轻捷制胜。于是,地术犬法便逐渐形成独特风格的拳种,与其他拳一同流传于世间。   
    相传明代泉州少林寺对面有座白莲寺,与少林寺同属少林派,寺中僧尼多练习地术犬法,曾参加过戚继光的抗倭斗争。清初,因参与郑成功抗清活动,寺院为朝廷所焚,寺内僧侣、教徒流散四方,因此,地术犬法这一拳种也随之流入民间。据福州地术犬法名师陈依九老先生(外号“铁脚九师”)口述:地术犬法是白莲寺僧尼真传。清初,有位法号“四月大师”的尼姑,在永春、永泰、福清、福州一带避难,她在永泰时被在山区做猪羊生意的陈家收留,感其恩即将此法相传。从此,地术犬法成为陈家祖传之术。由祖母传孙子陈阿银。陈阿银因路遇抢劫,打死人,逃去福州,以后往南洋谋生。因此福州、南洋等地有此派拳种传流。后陈阿银师傅故于新加坡。陈依九先生十九岁跟随陈阿银师傅习练地术犬法,今年八十岁,有六十余年练功历史。
    泉州地区地术犬法,乃始于明末的五枚大师。她将地法之术尽传其高足苗金花,苗金花再传其子方世玉,方世玉又师承至善,便将所学的花拳几乎与地术犬法融汇一起,使其更为充实丰富了。清代乾隆年间,泉州少林寺遭洗劫,方世玉侥幸脱险,遂于永春、大田逃至永泰县的住元寺(现改名为广岩寺),为使所学的拳法不致湮灭,便在寺中教习地法与花拳。此后,寺中和尚世代沿袭,传至慧开和尚,其技甚精,常往返对闽粤间,每以拳会友皆胜。值至福州,将地法授于南台老鸦洲郑忆山。郑视为奇宝,不轻易传人,又加上拳种特别,故习者无几。后郑因事避难于泉州,与药师庄子深交厚,庄师知其身怀绝技,向他求教,郑感其情挚心恳,遂将地法精华悉尽授之。   
    现在,地术犬法在福州、泉州、闽北等地流传较广。女子练习的,亦不乏其人,而且经不断充实,地术犬法已经逐渐成为一个较完整的体系。
    经考证,地术犬法分为上、中、下三盘,其上盘、中盘是少林拳的龙形、虎桩、罗汉、花拳、犬腿的形象动作,下盘以模仿狗斗形象为主,构成套路。


    少林地术犬法的上、中、下三盘的结构特点如下:
   
    上盘----摆招架式(图1): “手晃罗汉身如龙,腿似虎尾步象犬。”   
    动作灵活,易守易攻, “ 子午夺中”(伺虚而攻),身随步变,步变手起,手起脚出,脚出拳至。手身足步配合协调。远处者,则长打击远,跳步犬闪;近处者,则贴身短打,引制擒拿兼南北长短之优势。在实用攻防中,如用上盘未能占上风,处于被动时,急找破绽,转入“中盘”或“下盘”。
  
    中盘----坐跪待之(图2):(单双蝙蝠蝴蝶腿)
   “达磨坐禅蝴蝶腿,活龙伏虎桩似狗。、”
    以守注攻,气收丹田,静如灵狗伺洞,有达磨坐禅之功;动如大海蛟龙,有饿虎出林之势,狗急跳墙之速。蹲立架击,待敌进攻,后发制人,短打速快,左右闪躲如犬。出手要软,触身要硬,忽高忽低,上下起伏,是上、下盘技击必经之路,它变化非常,可上易下,随机应变,难以推测。


    下盘一跌摔卧桩(图3):
    (主要是倒地、跌法)
    “飞腾海底朝天脚,狗法落地风车轮。”
    有时主动倒地,以佯败迷惑对手,暗藏杀机,跌摔伏之;有时被动倒地,以借力化力,牵制对方,出其不意蹬踢敌方胸、腹、肚、阴部;有时以顺水行舟之势,,摔地擒拿,以关节反关节,截点穴,甚至上用“地术”腿法,以腿捆缠对方的头、肩、肘、膝、腿各关节,使之无动弹余地,更无反抗能力;有时两腿如风车轮,扫踢一大片。


    地术犬法,上肢为南拳手法,有速快势猛的特点,下肢腿法不少是北派腿法,动作灵活,长短软硬并兼,起伏刚柔相济,上中下三盘随时可用;它运用头、肩、肘、胯、膝的扛、撞、压、靠、折联串贯通的各种组合动作,并有拳打脚踢与擒拿捆绑完整的攻防技术内容;它与其他拳种有别之处,乃是在于它有独特而形式不一的下盘地趟动作,有浓厚地方风格的跌扑倒地法,丰富多采的地上功夫,它完全摸仿狗斗以腿胜手的灵活性,使人难以相信,仅用腿的组合动作制服敌方,用捆绑术使敌方处于无动弹之余地,因此地术犬法似南非南,似北非北,独具一格,俗有“少林地龙”、  “地上功夫拳”之美称,是南方少林派的精华。
    地术犬法: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o因为它全身活动,能使周身的调节联系加强,也能使肌肉发达,筋骨强壮,使人健美。由于练习强调内外结合,以气催力,故能使心肺等内脏功能强健,并有效地防治疾病。地术多练下肢,对腰腿痛、坐骨神经痛等有防治作用。同时,地术犬法的技击,擒拿捆绑等技术对军队、公安人员有实用价值和攻防意义。经常练习,还能培养人们的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