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大菱鲆循环水养殖刺参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5:13:39
目前,北方大菱鲆工厂化养殖多利用地下深井海水,水温常年恒定在13℃~18℃之间,利用大菱鲆养殖循环水养殖刺参模式,就是利用地下深井海水抽出后,先在大菱鲆养殖池中循环,然后排放到参池中进行刺参养殖,以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由于刺参养殖水源的水温较低,成功解决了刺参渡夏的难题,同时,水源中含有丰富的鱼类残饵和粪便,可供刺参摄食,刺参整个养殖过程中基本不用添加入工饲料,降低了养殖成本。
一、选址建池
在大菱鲆养殖大棚附近,选择空地开挖参池,一般1000平方米的养鱼大棚按照每天3个~5个水循环量计算,可以供给面积2亩~5亩的参池用水。参池单池面积1亩~2亩,长方形,有效水深2m以上,两端分设进排水闸门。池底最好为硬沙泥质或硬泥沙质,不漏水。在池底顺水流方向用瓦片或石块构筑参礁。养鱼大棚设置2条排水道,一条通到参池进水闸,供参池用水,另一条通到排污口,用于排放污水。放苗前15天将参池用生石灰100kg/亩消毒,冲刷干净,进水1.5m,肥水待用。
二、参苗放养
3月~4月放养参苗,参苗规格为体长5cm~6cm,放苗密度为4000头/亩~6000头/亩,可以直接撒于池底附着物上。也可以于9月~10月放养秋苗,参苗规格为体长1cm~2cm,放苗密度为5000头/亩~10000头/亩,采用网袋投放法,将参苗按每袋40头~100头的数量装入20目聚乙烯网袋中,网袋微扎半开口,投放于池底参礁上,让参苗自行从袋中爬出。
三、养殖管理
保持常流水状态,春秋季水位保持在1.5m左右,夏冬季水位保持在2.0m以上;春秋季日换水量5%~10%,夏季日换水量10%~20%;经常监测水体温度、盐度及观察刺参生长情况,水温超过26℃时日换水量加大至50%以上。夏季大量降雨后,要及时排出池内表层淡水。日常时刺参以鱼类残饵、粪便为食,4月~5月和10月~11月刺参生长旺盛,可适量补充人工饲料。高温季节,每隔20天左右施用生石灰30kg/亩~40kg/亩1次。发现表皮溃烂的刺参,应及时拣出,用土霉素3ppm~5ppm药浴,集中放养观察。发生赤潮时,及时采取施用生石灰40kg/亩的措施。
四、收获
放养春苗,当年即可收获1/3左右,翌年夏眠前可全部收获,成活率70%以上。放养秋苗,2年~3年可陆续收获,成活率一般为10%~40%。
五、注意事项
1.地下水的盐度合适与否是制约刺参养殖的关键。刺参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为24‰~33‰,而各地区地下水的盐度差异很大,这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地下水都适合养殖刺参。因此,在选址时首先要保证地下水的盐度在刺参的适宜范围内,并且要对水质进行严格检测,以确保符合养殖用水标准,否则不可盲目上马。
2.防止养鱼大棚清池药物、污水、油污等进入参池。养鱼大棚除设置有一条供参池用水的管道外,还要设置一条排污管道,鱼类发病进行大量药浴以及洗刷池子的废水等经排污管道排放,不得进入参池。
3.保持水环境稳定。刺参属狭盐性动物,夏季大量雨水入池,水体盐度骤降,易造成刺参表皮溃烂死亡,因此,大量降雨后要及时排掉表层淡水,并加大换水量,保持池水盐度在26‰以上。夏季水温超过30℃且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极易造成刺参腐烂,由于本文介绍的养殖方式采用地下水,水温较低,只要保持一定的换水量,水温不会成为限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