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内:向玉树地震遇难同胞致哀(金融时报 2010-4-2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3:29:09
观点 > 专栏 > 《媒体札记》

向玉树地震遇难同胞致哀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徐达内 2010-04-21字号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加入收藏 电邮给朋友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2010年4月20日

这一切曾历历在目,这一切将再次铭记。

中国政府宣布: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四大门户和新华网、人民网都在全天时段以此为新闻头条,午后出版的北京晚报也用黑框围成头条标题----连日呼吁国旗再一次为普通民众而降的人们可以感到一些欣慰。

虽然都市快报的头条还在激动地宣告震后第6天的生命奇迹,“一藏族女子被困130小时后获救”,但今天毕竟已经是4.14玉树地震发生后的第7天,对救援工作的报道陆续进入尾声,现在开始启动重建家园。据中新社引述新闻发布会上的工信部官员预报,由于震区高海拔、气温较低,真正适合于灾后恢复重建的时间只有4个月,所以现在已经在超前谋划将来的大规模灾后重建。而中国国务院已经宣布,决定成立灾后恢复重建组。

重建之前,舆论先行。在刊登完中央领导的关怀后,灾区当地的青海日报和西海都市报开始播报本省党委书记的指示:“我们一定要建设一个美丽的新家园--强卫在结古镇周边看望受灾群众继续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会有的”、“在一起”,在人民日报和新闻联播里,这两个词组现在是表现胡锦涛领袖作用和激励民众抗震救灾的必备组合。在中共中央机关报总结式的头版头条报道中,编辑以“在一起,人民有了主心骨”以题,叙述6天以来的青海玉树地震大救援。提要以充满激情的方式写就:“危难中,党和人民在一起,军队和老百姓在一起,13亿人民在一起,全国各民族的兄弟姐妹在一起。在一起,人民有了主心骨;在一起,战胜灾难有了力量;在一起,寒夜中有了温暖!”胡锦涛的灾区板书更成为人民日报报眼评论的主题所在,评论员文末再举震后两周年的汶川重建成就为例,鼓励民众:“将坚韧种在土里,将目光投向明天,在灾难中坚守信心,从痛苦中迸发力量,我们一定能在雪域高原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新玉树。”

根据京华时报内版头条报道,总书记在玉树孤儿学校写下的这十个字已经获得校方珍藏,并计划在今天运送到西宁博物馆永久保存。校长尼玛仁增的解释是:“这样做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够看到党和国家的关怀,让孩子们永远记住这场灾难,让孩子们在灾难中学会珍惜,更看到希望”。

灾难时刻,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要被党报党台着力宣扬的。在青海的报纸版面上,强书记看望藏民时的画面背景,正是一面迎风飘扬的硕大党旗,足以占据图片过半面积。在人民日报的特刊头版上,不仅有“看,党旗高高飘扬”的大字标题,还有表现救援官兵“火线入党”的图片。作为共产党政权调用的救援主力,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也在这个总结时刻得到集中赞扬,由新华社提供给全国媒体刊登的通稿标题是“危难时刻,我们再一次出征”。新华每日电讯则用头条刊登自家通讯社新近提供的典型--一位来自玉树灾区的党支部书记,称赞他“让党旗第一时间点燃灾区的希望”,编辑特地为“党旗”二字加上了红色的修饰。

得到称赞的甚至还有记者群体。青海纸媒在头版宣告省委书记对一线记者的看望慰问,“希望各新闻媒体和广大新闻工作者要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坚持真实、客观的原则,深入报道党和政府对灾区群众的深切关怀,报道抗震救灾进展情况,报道在抗震救灾中涌现的先进典型”。而在以影响知识分子作为传统的光明日报上,编辑此番没有跟随中共中央机关报的版面路线,而是把头版头条贡献给了“我是记者,正在现场!”的图文组合,得到登报机会的有央视、央广、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媒体的同行们。光明日报宣告,“这是党和人民的要求,这是我们安身立命的职责”。

“在一起”--这三个字又一次出现,被这张中央级媒体的评论标题引用,用以形容“新闻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理想与追求”。编辑们更是摘编出网民们对玉树地震中的媒体报道的正面评价,一位新浪博主的感言是:“一次次被媒体宣传的事件和人物感动,一次次泪涌...”

感动编辑们的人物典型中少不了黄福荣。继连日来获得集中报道纪念外,这位香港义工的牺牲事迹今日又得南方都市报社论彰显,更进一步被用以说明民间志愿者“不可或缺的作用”:真正的义工精神无需刻意组织,拒绝导演和宣示,不浮夸,只做事...震区救援该有他们的位置,就像每个人的内心都该有公义的位置一样。在“以常识解读新闻”的座右铭之下,腾讯今日话题则来探讨“向香港雷锋学什么”,编辑的发现是:我们真正缺乏的,是香港雷锋背后代表的义工体系,这和大陆雷锋背后代表的英模体系,是完全不同的。所幸,“现在的大陆,已然有很多和阿福一样的人,他们的坚韧和热情,让人不能不对大陆的义工发展深怀信心”。

在这些可以激励民众的声音之外,也有些许严厉警告。在网易的头条专题中,编辑推荐了一条来自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的指示:“抗震任务艰巨,防境外敌对势力破坏”。根据中新社的描述,这位主管常委提醒属下,玉树“民族宗教因素突出,境外敌对势力也企图对抗震救灾工作进行干扰破坏”。作为注解,在这则标题的左侧,网易同时展示了另一则消息,“十一世班禅超度”。无独有偶,腾讯也在首页显要推荐了这张由中新社发出的现场图片,这位在藏传佛教传统中与达赖并称的宗教领袖和另一位活佛一起,在北京西黄寺为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举行法会。

与成年不久的班禅相比,达赖喇嘛的慰问意愿不会被中国政府高层视作可以“热情接待”。晚间,根据外交部网站记录,姜瑜在两次回答有关达赖的提问时,作出的回答基本如下:“目前救灾工作正在全面、有序地开展,当地群众的宗教信仰和习俗也得到充分尊重,宗教界相关的祈祷和超度活动正陆续展开”。

由于多有媒体在玉树地震后呼吁民间人士不要集中前往灾区,这被一些评论员认为是汶川经验之后的理性进步。而在中国官方明确宣布不准备发动全国性救灾捐赠后,也获得了“珍惜民力”的赞同声。但毕竟,“今天我们都是玉树人”,凝聚爱意的民间人力和钱款仍在向灾区进发。于是,搜狐今日进一步分析救灾款中的政府责任,希望群众莫要“太容易被感动”,“反而使灾害的主角政府退到幕后,使政府省了很大一笔钱,没有尽到自己该尽的责任”,并建议民众不如转而监督政府防灾抗灾救灾。作为论据,编辑们列出了四川地震灾区“新建教学楼存建筑质量问题”的例子,评语是“失责不追究的结果就是这种事情还会继续发生”。

与此同时,被这家网站推荐的还有“日本校舍抗震工程提速”的消息以及“震后旧金山的涅磐之路”。

晚间8点,央视共计五套节目开始直播那场名为“情系玉树,大爱无疆”的电视募捐活动。李长春在镜头里一身黑衣,央视主播主持们接听热线电话,并现场连线玉树灾区讲述感人故事。文体明星和企业代表则参加一轮轮的现场捐款,并表达着他们的哀痛与希望,呼喊着“玉树加油!中国加油!”酷六这样的视频网站甚至也接驳上央视直播信号,鼓励网民上传祝福。而此刻的搜狐,已经领先于它的另外三家竞争门户,把页面改成了黑白单色调--正如两年前的5月19日。

“团结的中国,才是强大的中国”--这是环球时报用来说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重要性的社论标题。不过,编辑们在头版作出的决定是关心楼市:“外电评中国重拳抑房价”。其实,何止是外电在评,内电评得更加热火朝天。

多数市民报纸放弃了用玉树消息作为头版焦点,转而主攻楼市动向。畅销的扬子晚报和京华时报都用头条通报了更新的调控措施:住建部通知要求严格实行购房实名制,预售楼盘应公开每套房屋价格。记者提供的背景新闻是“江北一套二手房日降20万”。更多媒体是把股市和楼市放在了一起:晶报惊呼“楼市变色,股市暴跌”,并宣布自家推出房地产新政时代“十大猜想”;南方都市报和云南信息报标题一模一样--“楼市重拳击穿股市”;重庆晨报在“多家银行暂停三套房贷”的消息旁,配上股票看板前的挠头背影,解释沪指“创7个多月单日跌幅之最”的原因。

作为财经专业报纸,每日经济新闻认为当前的楼市形势说明:“房价,还是总理说了算”。易宪容等人在对话访谈中认为,如果能严格执行这些政策,再加上合理的差别化税收政策,“连续出台的房地产新政还是能起到作用的”。与每经有血缘关系的成都商报亦认为税收政策需要“合理”,评论员发问“住宅消费税能否成为调控房价的工具?”,答案是:将有钱人当作房地产泡沫的祸首,也不过是为从他们身上“剪羊毛”寻找借口。这种“剪羊毛”和通过房产泡沫在其他人身上“剪羊毛”,并无二致。

地产评论员更是轮番上阵,预测“最严厉的调控”有无明显成效。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头条分析“不触动地方利益难调房价”;齐鲁晚报更引用那位发帖的湖南官员为例,认为“背房贷的市长更有资格炮轰房价”,期望“更多的有勇气和良知的官员能真正站出来”;新浪则以“本轮房地产调控会不会再次失灵”为题推荐马红漫发表在南都上的评论,在这篇原题为“警惕楼市左右社会阶层的财富分配”的文章中,作者引用楼市抛盘激增的新闻和四成受调查者认为房价仍会上涨的的数据,建议调控部门“从体制深处来反思历次房产调控失灵的原因”:假如房价因为调控中断而在“天价”基础上继续暴涨,那么社会阶层的财富分配差距将会呈爆炸性拉大,社会阶层间的利益矛盾将不可避免地爆发。社会秩序的稳定运行都难免面临挑战,遑论宏观经济的健康持续稳定了。正基于此,房地产市场调控已经到了破釜沉舟的境地,“开弓”之后已经再没有回头箭了。

可以在头版上与玉树、楼市一争位置的还有上海世博会。开幕倒计时即将进入个位数,今天,这场中国2010年最大盛会进行首场试运行,央视从早间的朝闻天下开始,就请记者从现场发回工作人员的准备画面,宣告这是一场对组织工作的“考试”。而在上海以外,南方日报、齐鲁晚报、华商报、燕赵都市报、深圳晶报、长江商报等多家媒体或是热烈宣告本省区场馆的试运营,或者推介自家报道组的特刊作品。

新华社继承中国青年报足迹,指控云南大理在洱海填湖建别墅事件中监管缺失。不过,新华视点的记者们错过了更新的罪证:因为公路扩建,云南大理重点文物龙首关唐代城墙被拆。既然有了团中央机关报的持续揭发,新京报即于今日刊发社论,怒斥大理“野蛮底气从何而来”:根源就在于一些官员不懂得敬畏权利、尊重民意。大理市“绕不过去”的,古城墙之外,还有权力的狂妄。

薄熙来为“唱红打黑”作的辩护继续得到门户关注。根据网站编辑们推荐的中新社报道,这位重庆市委书记强调打黑如同救灾,皆为民生,现在还不能停,“而且得到了很多有正义感的人士的支持。”至于”红歌“,都是中华民族公认的好歌曲,“我想95%以上的中国人都是发自内心地歌唱祖国”。

在民间论坛上引发强烈争议的“严晓玲案”获得福州市马尾区法院通报判决理由。人民网晚间引述法院最终认定的案件基本情况,副院长傅义荣坚持判处范燕琼、游精佑、吴华英三人诽谤罪合理合法。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2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