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造假泛滥成灾拍卖赝品居多 亟待整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20:24:2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收藏文化伴随着经济腾飞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古代艺术品收藏门类多达300余种。由于文物走私活动猖獗、造假及诚信的缺乏、法律法规的滞后,当今我国文物交易市场可以说是管理无序、乱象丛生。
    文物造假——泛滥成灾     
    保守估计,全国参与文物造假与营销者达30万至50万之众;河南省一个只有30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就有文物仿制厂20多家
    近年来,文物艺术品出现造假狂潮,其范围之广、品种之全、数量之多令人瞠目。据业内人士估计,全国参与文物造假与营销的人员达30万至50万之众。文物仿制工厂分布全国各地,更多的是家庭小作坊。如河南等地以造假陶俑、青铜器闻名,一个只有300多户人家的村子成规模的文物仿制厂就有20多家,小作坊更是为数众多。山西以青铜、木雕佛像为主,陕西、山东、浙江以古陶瓷为主,江苏、安徽、辽宁以古玉为主,浙江、上海以字画为主,江西则以官窑陶瓷为主,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大拍卖公司。北京的文物造假几乎包含了所有门类,尤以书画、古家具为最多,出现了古旧家具一条街、古家具城等。
    文物造假手段和技术花样繁多,有的采用高科技制假,仿真水平几可乱真,一些玉器、青铜、书画等甚至可以骗过检测机构。造假人群非常复杂,工人、农民、学生、商贩、知识分子,甚至一些书法家也参与其中。文物艺术品的造假、售假行为在中国法律层面几乎是真空,因此文物造假现象几乎泛滥成灾。
    文物拍卖——赝品居多
    许多拍卖行以拍卖赝品为主;有的明知是赝品却当真品炒作、拍卖,牟取暴利
    国内的文物交流有三大形式,一是由政府及私人设置的文物公司,二是政府批准成立的拍卖机构,三是民间旧货市场和收藏者之间的交流。
    据了解,全国共有从事古董艺术品拍卖企业123家,其中知名企业有30家。2004年,全国共举办艺术品拍卖会388场,成交57亿元。2005年成交约100亿元,2006年成交约150亿元,2007年则达到200多亿元,近年来古董艺术品交流市场之繁荣,可见一斑。
    各地拍卖行随着收藏热的兴起已成泛滥之势,有的进入无序竞争状态,所拍文物以近现代的为主,以海外回流宋代以前的文物为辅。重要的青铜器、石刻、玉器、陶器、俑像、漆器等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限制难以进入拍卖行,这些文物基本处于民间私下交流状态。但赝品的泛滥,严重影响了文物艺术品市场的正常发展,加上日益发展的造假业,使一些学院派专家鉴别无能为力,国内鉴定机构的威信急剧下降。
    拍卖公司出现大量赝品的原因有三:一是老板明知是赝品却当真品炒作,有的专门购买、定制赝品拍卖,牟取暴利。二是鉴定人员与贩假者由于利益、人情等关系而相互勾结。有的贩假者甚至以拍卖所得的60%给拍卖公司的相关人员作为诱饵和条件。三是很多拍卖行的鉴定人员对自己不擅长的文物品类缺少相关鉴定经验,将赝品鉴定为真品,致使大量赝品流入收藏者手中。
    目前许多拍卖行的运行机制是以拍卖赝品为主,个别公司拍卖的赝品多达80%,如无制约,这种机制会在数年后“崩盘”,与此同时,人们也会对拍卖行失去信心。
    鉴定队伍——鱼龙混杂
    业内人士有理论没眼力;无良“专家”到处“走穴”,大把捞钱。法律真空是问题关键
    我国鉴定机构及人员的产生不是以实践经验、专业能力为前提,而是约定俗成,凡是文博机构内的、具有副研究员以上职称的,均可成为鉴定专家。实际上,文物的学术研究包括考古与真伪鉴定是两个专业门类,学术研究固然有助于文物鉴定,但如果缺乏市场经验、收藏经营经验,就很难成为真正高水平的文物鉴定专家。
    《文物拍卖管理暂行规定》规定,文物拍卖公司成立的条件之一是必须聘请5位以上专家,这些专家都是从国家直属文博单位退休的具有副研究员以上职称的文物工作者。但这类专家通常只是通晓理论,实践经验较少,眼力不行;还有就是滥竽充数型的所谓专家,这些人到处招摇,四处“走穴”,大把捞钱,致使许多收藏家上当受骗。这是造成文物市场假货泛滥的主要原因。现在在我国,医师、律师、会计师等,都要经过考试审核,惟独文物鉴定专家,不需要任何考试审核。
    此外,法律的真空或漏洞,也是造成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比如在我国,买卖真文物违法,而买卖假文物不违法等,这些都亟待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李彦君)  俗话说:盛世收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收藏爱好者越来越多,如今已达7000多万人。

早年间,一般是富人才有财力和雅兴收藏名人字画、红木家具、青铜古陶、牙雕玉器等,多数老百姓的头脑里没有文物这个概念,它离大众的生活比较远。改革开放后,部分先富起来的人逐渐认识到了文物的价值,于是,古董在民间的私下交易一年火于一年。而让民间古董走向公开交易,则始于200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该法允许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收藏的文物依法流通。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文物自身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它价值不菲且能增值。拍卖市场上,文物每年升值30%至50%,有的过两年再拍卖,价值就能升值翻番。文物的稀缺、收藏队伍的膨胀、丰厚的利润,使文物造假者趋之若鹜。

据文物专家估计,我国民间收藏的文物赝品高达80%至90%。仅2006年到2009年,我国拍卖行拍出的乾隆玉玺就多达100方。然而事实上,从皇室外流到民间的乾隆玉玺只有3方。

虽然文物造假古已有之,但如今的造假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到了几乎以假乱真的地步,连拍卖公司或鉴定专家也常常“看走眼”。

一般来说,人们对文物的私下交易不太放心,而对拍卖公司则比较信任。然而,近年来,随着拍卖公司的迅速增多,一些缺乏诚信和职业道德的拍卖企业屡屡拍出赝品,尤其是仿造的古今名人书画等,给收藏爱好者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2006年,北京市共查处19家拍卖企业违法违规问题,其中“主动或被动参与造假欺骗”是拍卖公司比较普遍的违规现象之一。

为什么拍卖企业竟敢“主动参与造假欺骗”?这与拍卖行业规则有关。拍卖行业规则中最典型的是对拍卖品真伪的“不保证条款”。有行规作“护身符”,一些拍卖公司便与制假者沆瀣一气,文物收藏爱好者深受其害。

文物藏品的价值在于真,真品就是珍品,赝品则身价很低甚至一文不值。然而,对于大多数收藏爱好者来说,他们自己是无法看出藏品真假的。因此,专家的鉴定结论就成了判定文物真假的“生死牌”。据鉴定专家介绍,文物的鉴定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技术活,是传统的言传身教加经验积累的产物,10年的时间也未必能造就出一个合格的鉴定专家。

10多年前,文物藏品若附有专家的鉴定证书,其身价就会大增。鉴定证书被认为是文物藏品的“市场通行证”。随着收藏业的逐年火爆,各种鉴定机构鱼龙混杂,鉴定证书满天飞,这也是文物市场赝品泛滥的重要原因之一。

文物制假、售假猖獗,假专家、假鉴定证书比比皆是。文物市场,怎一个“乱”字了得;文物收藏,真的是想说爱你不容易。是到了相关部门该管管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