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倒水之前你有必要知道的一些事  (灵山居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6:04:35
作为一个佛教徒,有时候我们会试图往别人的杯子里倒点佛法的水,我们把这称为分享或者度化。不过比较糟糕的是,我们通常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去观察杯子里是否已经有水或者我们要倒水的杯子是否适合我们所要倒的水。这样我们就会经常把水倒错,我们经常把绿茶倒进高脚杯,也经常把红酒倒进紫砂壶,或者往已经很满的杯子里倒水,让水溢出来发生水灾。
我想我们都需要一些观察杯子的常识,拥有这些常识可以让我们以后在试图倒水之前就知道我们该不该倒水以及我们应该把哪种水倒进哪种杯子。这样我们的倒水行为就不会导致杯子的不快和抱怨。
有位菩萨在他的著作里说到过,大概有五种杯子,第一种杯子被称为断灭的杯子,第二种则被称为不定的杯子,第三种被称为声闻的杯子,第四种被称为缘觉的杯子。最后一种则是大乘的杯子。从大乘佛教徒的角度来说,它也是最好的杯子。
关于第一种杯子我想并不难理解,假如一个人对这个世界拥有非常坚固牢不可破的看法,并且非常固执的认为他的看法就是真理,而这些看法恰恰和佛教的多数看法相反的话,那么这一类人就属于断灭的杯子。
假如我们遇到这类人,多数时候你的倒水行为就会遭遇失败。你倒的水会溢出来,因为你很难让他接受那些新的想法。而且最重要的是,也许他根本缺乏听你讲话的兴趣。他们通常比较迷信科学,并且视佛教为迷信,他们不认为存在着报应或者六道轮回。假如你告诉他们,他们之所以得病是因为他们曾经杀害过太多的鱼,你就会遭到他们的耻笑。他们认为那只是因为自己没有注意饮食或者夜里上厕所的时候穿的少的缘故。
他们习惯于自己的想法,不认为自己需要新的想法,他们安于自己的想法和生活,并且不觉得这么做有什么不好。我想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他们,而且由于他们持有的邪见,会导致他们在以后的很多世里也无法遇到佛法,所以这类人被称为断灭的杯子。
假如你遇到这样的杯子,在缺乏智慧的情况下,不要试图往里面倒水。有时候,你只需要给他们种下一颗佛种,而种下一颗佛种并不需要和他探讨佛教和基督教的区别。一句咒语就足够了。
第二种杯子被称为不定的杯子,这一类的杯子缺乏第一种杯子的执著,他们并不特别相信什么,或者以前相信过什么,现在已经不是那么相信,因此这类杯子比较容易被改变,假如你可以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理由,他们会变成一个佛教徒。我遇到的人里这类人的数量是最多的。
第三种被称为声闻杯子,他和第四种同样属于小乘的杯子,我想我们多数人都无法分辨哪个是小乘的根器(杯子),哪个是大乘的根器(杯子),也完全没有必要去分辨,我们只需要确定自己是哪种杯子就可以了。即使我们知道某人是声闻的杯子,恐怕也无法为他们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水。而缘觉的杯子只会出现在没有佛出世的时代,我们目前没有可能瞻仰到。
最后一种杯子被称为大乘的杯子。从大乘佛教的眼光来看,显然这种杯子是最好的。我想我们都应该让自己成为这种杯子。
当然,根据无常的原则,没有一个杯子是不可以被改变的,断灭的杯子本质上和大乘的杯子并无任何区别,只是它的染污较多而已。它处于一个弥漫着邪见的地方,不可避免的被熏染的很脏。但这不代表我们无法把它洗干净。不过这样的工作显然需要非常高的智慧和耐心(以及洗涤剂)。作为初学,我想我们没有必要尝试洗干净一个断灭的杯子。我们最好是先把自己的杯子洗干净。
在多数时候,断灭的杯子里总是倒满了水,这个时候,你最好是不要急于往它的杯子里添加点什么。随着时间的流逝,阳光的游移照射,水的蒸发,杯子里的水会逐渐地减少。这个时候他就可能成为一个不定的杯子,当你试图往里面倒点东西的时候,也不会遭到杯子的坚决反对。它甚至会欢迎你来提供点不同的东西来填补空虚。
假如我们不知道有这么多种杯子的话,很可能我们的倒水行为会遭到失败,这会打击我们的信心,因此我们不是不需要这些关于杯子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