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定气自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3:34:14
历史随笔 心定气自闲 清风慕竹

  公元402年春天,距广州20里的石门来了一位官员,他就是新近被东晋朝廷任命为广州刺史的吴隐之。石门有一眼泉非常有名,当地人传说只要喝了此泉之水,就会变得贪婪无比,所以取名贪泉。吴隐之此行,就是有意要见识一下这眼泉水。

  广州在当时虽说是个略显偏远的蛮荒之地,但自秦汉以来,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来自海外的奇珍异宝不可胜数。据说只要弄上一箱珠宝,几辈子都享用不尽。所以来广州做官的人往往都禁不住诱惑,又加之山高皇帝远,贪污成风,百姓怨声载道。这些贪官犯事后,都以曾饮贪泉水为推托,一眼本来很普通的泉水就此背上了贪婪的恶名,以至一些自视清廉的人,途经此地,即便口渴,也不愿捧一捧清凉的泉水滋润一下喉咙,怕玷污自己的一生清名。吴隐之却不信这个邪,他对随行的人说:“如果压根儿没有贪污的欲望,就不会见钱眼开,说什么过了岭南就丧失了廉洁,纯属一派胡言。”边说边走到泉边,掬水而饮,并赋诗一首:“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意思是说,人们都说喝了这泉水,就会贪财爱宝,假如让伯夷、叔齐那样品行高洁的人喝了,我想终究不会改变那颗廉洁的本心。

  东晋王朝之所以派吴隐之就任广州刺史,其实正是基于对他的节操的高度认可,希望他能革除岭南官场贪鄙的风气,给吏治带来一股新风。

  吴隐之是濮阳鄄城人,他小的时候家境贫寒,父亲在他十来岁时就过世了。虽然生活艰辛,但吴隐之很有志向,博览群书,勤奋好学,尤其注重操守的修养。他对母亲非常孝顺,母亲去世时,他悲痛万分,哭丧的悲声不仅让行人为之落泪,甚至出现了双鹤哀鸣、群雁不飞的情景。

  除了在孝悌上堪为一代楷模之外,吴隐之在廉洁自律上,也绝对称得上历世的榜样,最典型的事件,莫过于他嫁女的故事了。

  据说吴隐之是这样相中他的女婿的。有一天,他和随从外出办事,半路上下起雨来。他们正想找个地方避避雨,却看见一位手抱蓑衣仍然淋雨的书生。吴隐之不解,便问:“你为何抱着蓑衣不用,任凭雨淋呢?”那书生答道:“这蓑衣是我在路上捡到的,找不着失主,我只好抱着。如果我披在身上,想那失主心疼蓑衣更不好受!”这个傻小子为人处世的做法很对吴隐之的胃口,在他以为,穷富无所谓,品行最重要。马上询问书生的姓名、年龄、住址和家庭情况,回府后与妻子一合计,就托人保媒将女儿嫁给了他。到了出嫁那天,吴隐之的领导谢石知道他家穷,料定他拿不出像样的嫁妆,便吩咐手下带着办事所需的各种物品去帮忙操办。这些人到了吴隐之家,只见冷冷清清、毫无办喜事的气氛,只有一个婢女牵着一条狗要出门,细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吴隐之让她把狗拉到市场卖掉,用卖狗的钱来做女儿的嫁资。当时吴隐之给谢石当主薄,要知道谢石在东晋的地位相当高,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淝水之战就是他打的。给这样的人当秘书,却落个卖狗嫁女的地步,这都是他坚守廉洁的情操,不为不义之财所动的结果。

  广州的老百姓对吴隐之未曾上任先饮贪泉之水并赋诗明志的行为,还是保持了一贯的清醒态度,因为从他们的政治经验出发,哪任贪官在最初都没缺少过这种作秀。不过这次他们还真的有点走眼。

  吴隐之到任后,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平时吃的只有一些蔬菜和干鱼,没有酒肉,穿的仍是过去的旧衣服,他还将官府里的丝帐、帷幕以及各种贵重饰物统统撤除,一并归入国库之中。吴隐之有下属很会察言观色,侍候领导,他发现吴隐之天天吃干鱼,误以为他爱吃鱼,就常常以各种借口送鱼去,并且每次都事先把鱼骨剔掉,只剩下鱼肉。吴隐之对这类奉承谄媚之事非常反感,不但不领情,还将他狠狠批评了一顿,然后将他辞退了。他就此事告诫属下说:“你们一定要以身作则,不吃请,不受贿,如再发生此类事件,必定严厉惩罚。”在他的整治之下,广州的官风为之一变,官吏奉公守法,百姓安居乐业,不仅百姓们服了,皇帝还颁来了嘉奖令,称赞他“处可欲之地,而能不改其操”。

  吴隐之在广州当了两年多刺史,返回首都建康时还和南去时一样,两袖清风。他的妻子因为家境窘迫,攒钱买了一斤沉香,想带回京城后卖掉,赚点钱补贴家用,吴隐之发现了,顺手就将沉香扔入了湖中。回到建康家中,只有六间茅草房,篱笆圈起院落。刘裕看不过眼,赐给他牛车,又为他盖了一座大宅院,都被吴隐之坚决推辞掉了。不久,吴隐之被任命为度支尚书,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长,管钱又管物,对一般人来说,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发财良机,然而吴隐之依然清廉如故,从不染指经手的财物。他家中以竹篷为屏风,座位上连毡席都没有。

  其实以吴隐之历任的职位,仅是俸禄和皇帝的赏赐这些合法收入,也不至于让他贫穷到这种程度,如在广州时受到的嘉奖,皇上一次就赏钱五十万,谷千斛。问题在于,他把清贫当作一种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有了钱就要散发给属下,就是每月领到俸禄后,除留下自己的口粮外,其余全部资助了贫苦的亲族,妻子儿女都沾不上他的光,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妻子纺织供给。在他的率先垂范和教育下,不仅他以清廉节俭名垂青史,妻子也以贤德载入史册,儿孙也继承了这种家风,都以廉洁闻名。

  东晋社会虽一直处于动荡之中,官场中却素以奢华为荣,为了弄钱都不择手段。吴隐之在这污浊的环境中,如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在外界的种种诱惑面前,保持气定神闲的超然风采,关键是他有坚定的信仰和不易的操守。心若静,则世界一片清凉,虽酷暑能耐其何。一个人不被自己的内心打败,任何外界的东西都不能将他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