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为什么混不过唐僧:学历和出身决定一切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8:47:38
孙悟空,由一个默默无闻的石猴,到一个大闹天宫直逼玉帝弃位而逃的反封建斗士,其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名动天地,令人热血喷张,扼腕赞叹。唐僧,由一个如来身边不认真听课的逃学书童---金蝉子,到一个肉骨凡胎的和尚玄奘,其肉头肉脑的形象令人恨其不争哀其不幸,成为居其位不谋其政弱智领导的典型。

    

       显然,论个性,悟空比唐僧足;论名气,悟空比唐僧大;论功夫,悟空比唐僧高;论人气,悟空比唐僧旺。如果用民主投票方式决断胜负,唐僧定会一败涂地。但是,为什么厉害如斯的孙悟空,却只能臣服于唐僧,鞍前马后,心甘情愿地充当唐僧的保镖呢?

        孙悟空和唐僧的关系,早在两人尚未谋面之前,便被如来打上师徒的印记。解救悟空,不过是如来佛送给唐僧的紧箍咒之一,这个无形的金箍,远比有形的金箍更厉害。有形的金箍箍住的是悟空身体,无形的金箍箍住的确是悟空的心灵,让其负债一生,感恩一生。唐僧躬身一拜,五行山上的偈子便不翼而飞,唐僧用弹指瞬间,换得悟空一世的感激涕零和卑躬屈膝,普天之下,只有如来才能玩出这样的大手笔。此后,唐僧和悟空的尊卑高下截然分明。一开始,悟空便失去了竞争的基础和条件,被捆绑在被统治的位置上,永世不得翻身。

        即便没有悟空和唐僧的师徒关系,换任何领导搭配取经班子,也不会让悟空挂帅的。领导艺术,说穿了就是文治武功的游戏,世界历史多半以上岁月都在安享太平,金戈铁马的日子毕竟很少。所以,文治文化比武治文化更为博大精深,历代统治者大多趋向于任用文官,文官也比武将安全,唐僧即便有反心,也搅不起大闹天宫那样的惊涛骇浪。取经团队,唐僧就是文官的不二人选,悟空自然只能屈居其下了。

         西天取经,孙悟空等一干徒弟,都是清一色的道教中人,被迫转会到佛教系统。按常理,转会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主动跳槽,一种是被挖。孙悟空算是第一种,他不转会,就会被终身监禁在五行山下。但他选错了时机,跳槽应在人气最旺、利用价值最大的时候待价而沽,而不是最低谷任人摆布。悟空选择了在坐牢这个倒霉透顶的时候跳槽,新单位的待遇当然惨不忍睹。再说了,领导大多不太喜欢跳槽的人,即便是精英,但始终会怀疑跳槽者的忠诚!精明如如来者,怎会用一个曾犯过反革命罪的跳槽者?正宗佛教体系就唐僧一人,唐僧仍然是惟一的选择。

        悟空的学历、背景、出身等,无一能与唐僧匹敌。论学历,唐僧的学识不是博导至少也是博士,悟空基本上就是文盲;论背景,唐僧是高层领导的关门弟子,基本上算是高干子弟。悟空不但庙堂无人,江湖上也举目无亲;论出身,唐僧出自状元府邸,悟空则出自荒山野岭,简直是天壤之别。悟空没有明确的师承渊源,没有理论指导,没有信仰,更没有敬畏,言行举止极不收敛,放浪形骸,不服管教,屡屡制造恐怖事件,即便五百年的牢狱之灾,也没有完全泯灭他的暴力倾向,一直遭遇着信任危机。唐僧信仰佛教,敬畏如来,理想坚定,一心向佛,做事中规中矩,政治清白,根红苗正,绝对是堂堂正正的国家公务人员,当然被如来青睐,委以重任,被提拔是顺理成章,理所当然。

        如此种种,悟空混不过唐僧,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羊城晚报  犁航

 

----------------------------

三国风云人物刘备的成功秘诀:“三低”奠定王业

 

    很多人都觉得刘备是个“窝囊”人,论武功不如关张,论计谋不如诸葛。可他为什么就能得到天下,并把一大群文臣武将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有人说,他的成功,就在于“三低”。

    
  一是“低身交朋友”。刘备一生中两个最知心的朋友,就是关羽和张飞。谁都知道,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玄孙。父亲刘弘,曾举孝廉,亦尝作吏。刘备自己当时虽然没有做官,但也胸怀大志,梦想“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再看关羽和张飞,可就不怎么样了。按说,刘备与关、张二人,无论出身、志向还是学识、性格,都有很大的差距。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刘备遇到他俩却一见钟情。并焚香盟誓,结为兄弟。

    
  你把别人看高,别人才会把你看高;你把别人看低,别人也会把你看低。自恃优越而眼睛向上的人,很难找到真正的朋友,也难成就一番事业。

    
  二是“低头拜贤才”。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已经成为历代求贤的经典。论年龄,刘备比诸葛亮要大好几岁;论身份,刘备是“司隶校尉、领豫州牧”,相当于现在的市长级;论势力,刘备已经有了自己的队伍和地盘,而且还有关羽、张飞相助。

    
  而诸葛亮呢?只是一个读过几天书的农民。猫在山旮旯里,躬耕垅上,悄无声息。然而,刘备经过三顾茅庐二人见面时,诸葛亮却仰卧于草堂几榻之上,让刘备站在阶下干等。将及一时,仍不起来。关羽着急,张飞发怒。又立一个时辰,直到刘备浑身倦困、强支不辞时,诸葛亮才慢悠悠地伸个懒腰,并口中念念有词:“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而刘备却一点怨言都没有,赶紧弯腰曲背,虚心求教。

    
  一般的领导者,是很难低头请求别人指教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之所以能够走上领导岗位,就标志着个人的知识、经验、能力都高人一截。像诸葛亮这样难见,他们早就拂袖而去了。

    
  三是“低眉待来宾”。这在刘备“礼遇张松”的故事中表现最为明显。一开始,张松想把西川的地图献给曹操。但到了许都曹营之后,曹操一见张松其貌不扬,就没有好感。再加之其出言狂妄,更令曹操生气。于是叫人一顿棒打,把张松赶出了许都。没办法,张松只得转赴荆州。与曹操的态度相反,张松离荆州还很远的时候,刘备就派赵子龙前去迎接。到了界首馆驿,关羽又在那里恭候。等来到荆州城下,只见刘备领着文官武将,亲自出城相迎。这使得张松受宠若惊,感激涕零。此后,刘备又一连几日,宴饮张松。而且只谈友情,不谈其它,直到张松提出告别,也无任何要求。这使张松深受感动,泪别长亭之际,终于把西川地图献给了刘备。正因为有了这张地图,刘备才占得了进军天府的先机。

    
  有一些人,见了比自己地位高的人,愿意颔首低眉,而见了地位比自己低的人,马上就变了一副模样,或者摆架子,或者不耐烦,结果失去了很多的朋友,也失去了很多的机会。

 

          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