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一出手:捷波两国就打了退堂鼓!这次台湾危险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5:09:54
         至今,仍然有人对浸透着传统技术思维的导弹防御模式项礼模拜。2010年1月29日,美国宣布新一轮总额达63.92亿美元的对台军售方案,向台湾出售114枚“爱国者”3型导弹。与1993年批准、现已经交付完毕的价值100亿美元的200枚“爱国者”2导弹一起,组成了由314枚导弹构成的防空反导系统,为对抗大陆解放军的弹道导弹攻击构筑了一道盾牌。对此台湾军方人士十分激动,认为“此弹精良,足以摧毁大陆的短程飞弹”云云。在台湾军方眼中,这种承袭传统反导技术的末端反导武器或许还是对抗大陆的核心装备,但稍有常识的人就能听出台湾军方背后的空虚。
  一是“爱国者”3拦截作战的附加损失过大。虽然比“爱国者”2反导能力略强一些,但拦截导弹时,射程只有20千米左右,这种过近距离的拦截,对于防范的目标而言几乎是一种自杀。特别是对城市等大型目标进行保卫时,在高空击落来袭导弹实际上是把一个弹头变成无数个弹头,导弹拦截概率的数字上去了,但实际拦截效果却下来了。击落了弹道导弹,但无法阻止弹道导弹对所防御的目标构成伤害,而且可能加大这种伤害,本来只会击中一个地方的导弹,在“爱国者”3的干扰下会攻击多个连发射一方都无法知晓和计算的目标。
  二是拦截单发概率高,但对于多波次密集导弹攻击防御效果较差。任何一方在进行导弹攻击时不会像穷人过年放鞭炮一样,一发发地享受,而是对多个战略目标进行多波次的齐射。这样发射314枚导弹的时间取决于发射架数量,再根据导弹的发射速率,计入再装填时间。可以断定,在大陆导弹的攻击下。314枚“爱国者”导弹基本没有全部发射完毕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当全部“爱国者”导弹阵地被摧毁后,仍会有许多“爱国者”导弹完整地保留下来成为解放军的战利品。
  三是难以对抗多种样式的打击。把导弹防御作战想象成弹道导弹和反导导弹单纯的你攻我防过于童话并愚蠢,在实际的作战中,不存在这种理想的单一对抗方式。弹道导弹的攻击行动不只用于充当反导导弹的目标,在攻击行动中,国庆阅兵中的“长剑”10陆基巡航导弹,可能已经与海湾战争中的“战斧”和空射巡航导弹一样,凭借强大的超低空突防能力先于弹道导弹摧毁了指挥“爱国者”导弹的战略防空指挥部和在谷歌上就能发现的“爱国者”导弹阵地,“爱国者”导弹就会面临无法和没有机会发射的巨大风险。
  导弹防御系统真实战斗力的形成不是今天,也不是明天。而是在新机制防御技术手段成熟之后。新概念反导技术和装备一天不成熟,“标准”3、“爱国者”3、“萨德”、地基中段拦截弹和“箭”2就只能是摆设,否则这些导弹早巳经大面积部署了,至少地基中段拦截弹不会以蜗牛般的速度进行爬行式部署。
  伊朗要的是主权与生存,在美国的强烈挤压下,伊朗存在的基础是以强硬对抗强硬。因为自从朝鲜宣布核试成功后,身着艳丽服装在稻田中起舞的朝鲜妇女身后的标语竟是“用核武器回击美国”。也许当德黑兰大街上也涂上这种标语时,美国才会相信真主的力量。
  对伊朗而言,它最希望美国能继续在已经多少有了点底气的反导能力上心满意足。让美国保持对传统反导武器技术与装备认识的肤浅而麻痹,最后再让美国人付出代价。
  但主人之间的对抗往往为旁人不解。在俄罗斯眼皮底下的捷克与波兰为讨好美国,同意在本土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但俄罗斯准备在加里宁格勒部署SS-26“伊斯坎德尔”导弹消息一出,捷、波两国就打了退堂鼓,因为打到美国的导弹与能打到本国的导弹相比数量差距太大。接受美国的拦截导弹,就意味着要承受更多的俄罗斯导弹打击。今天保加利亚的加盟,无非是瞄准了美国的钱袋,不过,接受有限的美元与亡国灭种相比,后者根本无法接受,因此保加利亚退出反导计划只是迟早的事。
  台湾地区虽然面临的情况与东欧类似,但台湾当局显然幼稚得多。大陆能够打到台湾的导弹数量远多于能打到美国的,就像俄罗斯能够打到东欧的导弹远多于能打到美国本土的一样。有了这些“爱国者”。台湾会变得更加危险,因为“爱国者”爱的是美国,台湾只是中国的一部分。称不上国,自然也无所谓“爱国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