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中国前三十年留下的遗产是中国经济奇迹的重要原因》有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9/21 06:42:12

读《新中国前三十年留下的遗产是中国经济奇迹的重要原因》有感  

春华秋实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的GDP增幅为8%,“中国经济奇迹”的大戏将继续上演。为什么能创造“中国经济奇迹”?北大经济研究中心教授署文《新中国前三十年留下的遗产是中国经济奇迹的重要原因》,指出其部分答案,可能还要到前三十年留下的遗产里去找。其中最重要的遗产之一是人力资本基础。本人年少时经历过那个时代,所见所闻也证实文中论述。  

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的主体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外资来说,一个好的投资环境,既要有低成本的土地、自然资源,工业基础,还需要有年轻的、健康的、高素质、低成本的优秀劳动力。新中国前三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这些条件,在发展中国家具有相当优势。于是,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资本扩张找到了这片神奇的土地。中国逐步变成了世界工厂,亿万农民离开田野,加入工业与服务业,中国工人阶级以较低的劳动报酬勤奋工作,为全世界消费者生产了价廉物美的商品,国际资本赚的盆满钵满。  

经过前三十年的建设,中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卓有成效,城市乡村工厂林立。建立的大、中、小型国营、地方国营企业,社办、队办、场办、校办、街道办企业承载就业、创造财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国是那时的生动写照。公立医院、私立诊所,机关、企、事业单位、军队、院校、公社、大队医院、卫生院、门诊部遍布城乡各地,为民众防病治病。国民教育体系的大、中、小学(其中部分民办)、中专、技校及在职教育的企业办各类学校,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电影院、戏院、美术馆、图书馆、文化宫传播文化,陶冶国民情操。省、市、区、单位、院校的田径场、游泳池(馆)、球类场馆等各类体育场馆举办竞赛,强健国民体魄。这些物质和精神财富是实实在在的,为改开以后的“经济奇迹”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本人1976年初去苏北的方强农场工作(知青)。当农场优良品种试验站得到一笔2万元的科研经费,要采购电冰箱、扭力天平等仪器时,正逢“限制集团购买力”,在商店购买有限额,于是派我这个大城市来的小知青去找找门路。我来到苏南地区,苏州市的机关干部介绍我去郊区社办企业看看。我在那里初次见到了乡镇企业的前身——人民公社社办企业,他们居然生产电冰箱,也能采购。苏州郊县的社办企业众多,所以后来苏州成为工业重镇也是有原因的。我所在的农场也有工业,如机械厂、味精厂、棉花加工厂等。我在轧棉厂看到的脱籽机,上面均雕刻着“国营方强农场制造”的大字,那时连一个普通农场都能制造工业机械,可见我国的人力资本还是不错的。棉花经液压机打包后,运往位于淮安市的江苏省农垦局纺织厂,纺纱织布。那里是农垦工业园区,我参观了其中的纺织厂和化学纤维厂。工厂大多沿河岸而建,方便装卸货物,挺合理的。我曾短暂养蜂,随养蜂队转场到水乡兴化县,采集油菜花蜜。工作之余参观了当地公社的巢丝厂,蚕茧经女工们灵巧的双手变成卷卷蚕丝。我去的那天正逢工厂停工半天,见到厂方用机帆船送女工们去兴化县城看戏,厂长还在岸边挥手要大家注意安全。这个景象说明那时的工人(必须)得到善待。  

1977年国家制定了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雄心勃勃的十年规划(后来遭遇“小岗村”,包产到户,分田到户,规划则无法落实)。我小时候的1967年就在老家见过生产队新买的常州制造的195型手扶拖拉机,这种拖拉机在农村及中小城市非常普及。195柴油机是真正具有知识产权的发动机之一,广泛作为小型机械的动力。那时的国营农场普遍使用拖拉机、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我所在的方强农场就是使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基本上不用镰刀,因为田地都是平整的矩形,地块都有几个足球场大,非常适合机械作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大型农场还使用飞机播种、除草除虫。当时农机领域人才济济,基础雄厚,中国的制造业为农业现代化作好了准备。国家也进口了成套美式农机,作为试验,在黑龙江友谊农场装备了一个全机械化农场,只用十五个职工。八十年代后期农场也被迫搞包产到户,大农场变成了无数个家庭小农场,土地、生产资料被个体承包,不适应机械化大生产了。八、九十年代粮食丰收,不是因为“一包就灵”,而是因为除了风调雨顺的年景外,前三十年在农业科技上的大量投入,在农田水利的大量投入(农闲时节全国公社社员和农场职工都奋战在农田水利工地上,哪像现在都跑到城里打工。河海大学的前身叫“华东水利学院”),杂交水稻等良种培育到了收获成果(获取红利)的时候了。  

1976年前,各大专院校也有经济组织,而且是产、学、研一体化的。例如南京大学有仪器厂、印刷厂、低温材料厂、栗阳农场等校办企业。1980年,家用电器兴起,南大仪器厂也行动起来,搞起了电风扇,生产了两种型号的台式电扇,制造速度非常快,发给每一位教职工。  

新中国前三十年建立了庞大的国防工业。改开后,所谓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路线,大量压缩国防经费,下马国防项目,让军工企业涉足民品生产。这些制造飞机、导弹、枪炮、雷达、通讯器材的军工厂及科研院所只好纷纷干起副业,造起了汽车摩托车、家用电器、小家电、手机数码等消费品,用一部分制造武器的产能生产民品,的确丰富了市场,同时也荒废了部分“武功”。例如日本松下公司卖过三条录像机生产线,南京无线电厂(军工代号“714厂”)安装了一条,当年就造出了家用录像机,不过不是“熊猫”牌的而是“松下”牌的。  

新中国能够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极大地提升中国人的数量和质量,是新中国深刻的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奇迹,是与当时社会公平的执政理念、政府主导的中国独创的教育和医疗体系、群众路线的保障模式分不开的。  

基础教育体系覆盖全社会。适合中国国情的免费教育是资本主义国家所不能比拟的,新中国的男女平等,在发展中国家也独树一帜,这都使受教育人口大幅度增加。即使在文革初期,中小学照办,1970年大学恢复招生。按照毛泽东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路线,除了公立院校外,各大中型企业都办起职工大学或技工学校,提高职工的文化科技素质。江苏省农垦局每个分局都有职工大学,为各农场培养技术人员,我就曾经在大有农场职工大学电子技术训练班学习过。在教育费用上,除了中小学交一点钱外,大学免费,其它类学校也免费。那时家庭平均有三个孩子,大多数能上学。1967年大城市有点乱,我被送到苏北老家,在农村继续读小学,村子左邻右舍的小孩都是队办学校的同学。新中国教育普及,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使工人、大多数农民(后来的农民工)拥有基本读、写、算能力,能较好地参与经济活动。  

政府主导的基本医疗和低成本社会保障模式,降低了婴儿死亡率,延长了人的寿命,做到了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城市是公费医疗,挂号5分钱,医药费全免,农村是合作医疗,有医院,还有赤脚医生走村串户。我小时候在生产队的打谷场玩耍时,就常看到赤脚医生在给农民看病。我们农垦系统的每个农场都有医院,医生来自于医学院,护士来自于卫生学校(即护士学校),病房宽敞明亮,重感冒就可以住院,还能接待周围村庄送来的危重病人。生产大队有卫生院,有次去看望一位朋友,是该院的医生,恰遇一个农民被沼气池的火灾重度烧伤,卫生院一个电话,盐城市的救护车便疾驰而来,救死扶伤。顺便一说,那时军民关系也比较密切,有一次看到村民家里煮很多很多饭,一问,原来是要招待经过本村的解放军,因为军队有时也会帮助地方。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新中国重视体育,举国体制与全民健身并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前三十年学校体育尤为活跃,各级业余体校为国家发现、储备了大量体育人才。1973年《参考消息》载文评论中国体操如是说:“女运动员们身体强健,肌肉发达”。那时虽然油水不多,但人们很健康,没有现在的“富贵病”。各级各类学校每年举办运动会,上体育课,做课间操、眼保健操。部分企业也做工间操。国家前后制定过四套广播体操,主要用于课间、工间,让群众锻炼身体。每到夏天,大专院校和企业的游泳池对外开放,祖国的大江大河是城乡居民游泳、避暑的好去处。每到冬季,大街小巷都能见到长跑锻炼的市民。  

改开年代,校长追求升学率,老板追逐利润,人们忙于应酬,健康已经顾不上了。教育一味地传授知识,训练考试技能,其他都式微了。当年强调的与工农相结合、面向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等的教育理念,出现一定程度的弱化。我们诺要为下一个三十年进行人力资本储备,就应该继承发展前三十年的有益经验,真正实现“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道路。  


新中国前三十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尽管经历了许多政治运动,尤其是文革,但不是什么“浩劫”,也不是什么“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而是建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否则怎能国门一开就财源滚滚呢?没有前人栽树哪来后人乘凉,也就不会有什么中国经济奇迹了。  

 

附:新中国前30年留下的遗产是中国经济奇迹的重要原因 

李玲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值得庆祝。对学者来说,更重要的是总结60年的经验,揭示“中国奇迹”的真正原因。不少学者争论:改革开放之后有没有一个“中国模式”?有人认为,后30年还是有一个“中国模式”的,比如,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战略,比如“摸着石头过河”、“渐进改革”等;也有人认为,中国没有特殊模式,中国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华盛顿共识的“山寨版”。  

无论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摸着石头过河”,还是“华盛顿共识”,都不只中国在做,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市场经济,也对外开放,但都没有像中国一样,出现连续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实际上,真正有中国特色的伟大创举同样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30年的历史当中。“中国经济奇迹”的一部分答案,可能还要到前30年留下的遗产里去找。  

在这些遗产当中,有一些是为大家所熟知的。比如,自力更生和自主创新的科技体系、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统一的国内市场、安定的政治环境,靠抗美援朝和中美建交而赢得的国际地位,“两弹一星”换来的国家安全等。除了这些众所周知的遗产之外,还有一些重要的遗产,不容我们忽视。  

其中重要的一个,是新中国前30年奠定的人力资本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劳动密集型战略。实现这一战略的基础是中国拥有大量年轻的、健康的、高素质、低成本的劳动力,这种优秀的劳动力,在发展中国家是罕见的。来源是1949~1978年,我国在人力资本建设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突出表现在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生育率的下降。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改革开放时,我国的人力资本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中遥遥领先,一些指标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其中,平均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左右增加到了上世纪80年代早期的70岁,高于很多收入水准比中国高的国家,甚至接近某些发达国家。出生婴儿死亡率从千分之二百五十减少到1981年的低于千分之五十。上世纪50~70年代,中国人均寿命的增长速度、婴儿死亡率的下降速度,比印度和墨西哥两国之和还要快(数据均来自世界银行发展指数,下同)。  

再看教育,拥有基本读、写、算能力是劳动者参与现代社会生产过程的基本前提。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的文盲率达80%,而1981年,农村青壮年文盲率减少到15%左右,同期,印度仍然维持在60%。因为新中国成立前的文盲率相对较高,如果仅比照青少年的识字率水平,中国在1980年就已经领先于包括巴西、墨西哥等较高收入国家在内的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1949年以前,中国的小学入学率在25%左右。而到了改革开放初期,学龄儿童入学率就基本稳定在90%,接近工业化国家水平。其中小学生中45%为女生。在中学一级,毛入学率是46%(包括未到年龄和超龄的学生),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远远高于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  

除了健康、教育,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那就是人口生育率的下降。妇女解放、妇女广泛参与社会生活,再加上医疗条件的改善,导致了生育率的降低,生育率的降低又反过来促进健康和教育的发展。因此,新中国成立以来,生育率的降低是一个内生的自然过程,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就降低到了2.0以下,并不是计划生育之后才下降的。  

新中国能够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极大地提升中国人的数量和质量,是新中国深刻的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奇迹,是与当时社会公平的执政理念、政府主导的中国独创的教育和医疗体系、群众路线的保障模式分不开的。  

第一,社会公平的执政理念。新中国的创立者清楚地认识到,公平的教育和健康权利,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人民当家作主,普及教育和医疗,使得所有人都有愿望和能力去追求新的生活目标,焕发出人民群众无尽的创造力。  

第二,政府主导的中国独创的基础教育和基本医疗。我国在发展中国家中,较早地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广泛覆盖的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体系。以卫生为例,城市以国有企业和社区为基础的劳保医疗、农村以集体经济为基础的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有效贯彻“预防为主”方针,极大地改善了医疗卫生条件。1978年我国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初级卫生保健问题的唯一典范”。  

第三,符合我国国情的低成本社会保障模式。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之所以能够在经济发展水平极低的情况下,在公共卫生和基础教育方面取得如此的成就,一个最基本的经验是摒弃了在西方现代化模式下高成本、专业化生产的方式,而是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土法上马,因地制宜,政府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群众的创新方法,如赤脚医生等,各级政府有效地把群众运动和公共服务的建设结合起来。  

尽管前后两个30年在各方面都有巨大差异,但新中国60年的历史,是一个不能割断的整体。  

今天,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要很好地为下一个30年进行人力资本的新储备,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目前,要完成这个任务,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我国医药卫生体系在新的条件下还面临许多问题,1980年以来,我国人均健康水平的改善状况迅速下降,低于许多同等起点的国家,一些指标甚至出现倒退,这不仅是基数提高的后果,也有政策和发展模式的原因;我国的教育体系尽管实现了数量上的全覆盖,但是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离培养对国家有用人才的目标还有距离,当年强调的与工农相结合、面向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等的教育理念,出现一定程度的弱化。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在新的形势下认真研究和借鉴自己的有益经验,真正实现“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道路。  

 (作者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