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早期的中央领导人(连载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4:07:25

□曹 英文史天地版权所有 www.wstdw.com!未经1923年6月,广州,中共“三大”
  在共产国际的直接干预下,国共合作问题迅速成为中共中央主要的议题。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召开的中共“三大”就主要是为讨论此问题。 
  党内对此的分歧越来越大。陈独秀、李大钊在马林的劝说下,改变前议,同意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陈氏转变态度的主要理由是鉴于二七大罢工的沉痛失败,认为中共“党员不多,力量不强,工人没有文化,觉悟不高,不懂革命,也没有革命力量,甚至还有流氓习气。”因此,中共、工人阶级加入国民党利于自己的发展。但张国焘、蔡和森仍坚持反对的态度,并与陈发生激烈的冲突,会前提出修正案,要求会议表决。结果在有表决权的19名代表中,两票弃权,赞成与反对票均是8票,最后大会主席陈独秀的1票一锤定音,否决了张的提案。 
  毛泽东再次参加了这次代表大会。作为“一大”代表的毛泽东,本来收到了“二大”的开会通知,也准时出发,但因到杭州游玩回到上海后,再也记不起开会地址,致使没有参加会议。毛泽东在“三大”上表现活跃,坚决支持陈独秀的主张,并亲到湖南实力派谭延闿府上联络,希望借谭氏势力来实现毛梦寐以求的“湖南自治共和国”。当时湖南区党组织发展最快,组织工运最有成绩,得到陈独秀的赞赏,毛泽东因此进入“中央常委会”。这一年,毛泽东30岁。 
  “三大”选举9名中央委员、5名候补中央委员组成中央执行委员会,并产生5人中央局:委员长陈独秀,秘书毛泽东,会计罗章龙,还有谭平山、蔡和森、王荷波(9月补入)。在这5人中,“新民学会”成员竟达3人,取代了“二大”的“北京帮”,形成“湖南帮”。中央分工时,毛泽东主持组织部,罗章龙主持宣传部,王荷波主持工农部,蔡和森因与张国焘的“小组织活动”受到批评,成为“闲职人员”,只是与“后起理论之秀”瞿秋白、彭述之、恽代英等主持中央机关刊物《向导》。 
  罗章龙,1896年生,湖南浏阳人,在长沙第一联合中学读书时,第一个响应湖南第一师范生毛泽东“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的征友呼号,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毛欣然语罗:“我们谈得很好,‘愿结管鲍之谊’,以后要常见面。”罗章龙得以成为毛泽东所说“三个半朋友”的一个,亦为“新民学会”的骨干成员。后来罗章龙赴日求学,毛泽东写出一首仅见的七言长律为之送行。罗氏归国后成为李大钊“北京区委”得力助手,是北方工运的主要领导人,罗即是作为李的代表出席“三大”的,这一年罗27岁。 
  罗氏后来一直在湖北从事工人运动的领导工作,曾任全国铁路总工会主席、汉口市委书记,“八七会议”后接替苏兆征担任中央职工委员会书记,在“李立三中央”时,由于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刘少奇到苏联参加会议,罗接任此职,成为反对李立三的代表人物,在六届四中全会召开前后,罗表现也更为激烈。此是后话,暂时不表。 
  “三大”成立的中央局在9月迁回上海,驻闸北区三曾里三户楼,毛泽东杨开慧夫妇带孩子岸英、蔡和森向警予夫妇、罗章龙三家合租一栋二层楼房。三家来往频繁,亲密无间。不久,因形势变化,毛泽东奔走于沪粤间,专力做国民党的工作,多半时间不在中央,后来干脆辞去秘书职,由罗氏接任。蔡和森对国共合作持保留态度,只埋头写作,不多过问政策方面的事。过了1年,罗章龙亦出国,这样中央局工作往往由陈独秀直接决策,由此,陈氏渐渐博得“大家长”的称号。 
  王荷波,原籍山西太原,1882年生于福州,曾做过钳工、当过南京镇浦机修厂工会会长,是当时工人运动的知名领导人,属于工运中的激进派,在“二七大罢工”中表现激烈英勇,曾亲自卧轨,导致京汉铁路停运。因此,“三大”后为加强工人成分被补充入“常委”。王荷波年龄较大,已过40岁,仅次于陈独秀。后来王氏一直居中委之职,在“八七会议”上再次因工人身份进入临时中央政治局,负责北方局工作。当年11月为张作霖父子捕害,是继李大钊后被张奉军阀杀害的又一位重要的中央领导人。 
  谭平山,1886年生于广东高鹤,曾参加同盟会。早年孤贫,在家族资助下完成北京大学学业,受陈独秀的影响,思想激进,转向阶级斗争运动,受陈委托与另一位北大学生陈公博共同在广东组党,为广东(包括香港)地区中共组织的发起人。在大革命时期,广东党组织一直是人数最多、力量最大、最接近共产国际领导、最受重视的地方区委,地位重要,谭也因是“广东的旗帜”受到格外的重视。1922年的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上,谭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广东分部主任的身份出席会议,有能说普通话与广东话的语言优势,且又是本地人,因此被推举为大会主席团主席,始终主持会议,表现十分活跃,从而成为全国知名人物。谭与广东国民党人物关系密切,尤其是与陈炯明等实力派非常接近,是支持马林国共合作的主要人物之一。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期间,谭是受到中共中央指派、得到孙重用的主要共产党人,曾任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常委、中央组织部长、中央农民部长等职。在中共“三大”上,谭氏出类拔萃,就得益于国共合作成为中央的主要议题。谭氏属于中共内部的“实力派”、“广东派”,一直从事两党合作事宜,与上层如廖仲恺、胡汉民、汪精卫等关系紧密,人脉宽厚,是著名的“跨党人物”。谭氏有名士风,别号聘三,取三顾茅庐之意,以“卧龙”自许,常日不修边幅,浪漫而富有激情,是广东政坛的风云人物。在中共“三大”中央局的分工中,他具体负责广东省的工作,是年,谭氏37岁。 
  1925年,蒋介石、陈立夫、张静江等提出“整理党务案”,要求中共高级干部从国民党部级职位上撤离,谭平山与毛泽东等便不再担任国民党的部长职务。但不久,蒋介石在南京反共,汪精卫主掌武汉左派政权,“宁汉争执”,汪与邓演达等拉拢共产党人士充实政府,谭又受中央指派出任武汉政权农政部长,成为中共党团的主要负责人。但汪氏政府迅速右倾,清党反共趋势明显,共产国际也立即电令共产党急剧左倾,全面反对“国民党反动派”,于是谭再次离开国府。在离任前夕,未遵循共产国际激烈的退职抗议指示,而只是托病请辞,意甚婉转温和,且信中有“未能纳农运于正轨”的言辞,因此遭到“对国民党示以软弱”的批评。其时,在1926年年底,国共分裂已不可逆转,共产国际“换马”决心已下,但替代陈独秀的人选却是难以抉择,谭平山、张国焘、瞿秋白与陈延年均是待选之人,谭的“软弱”(退让)首先使谭出局。在“八一”南昌起义过程中,谭表现非常激烈,曾以暴力威胁奉国际代表旨意阻止起义的张国焘,希望以“革命行动”来洗刷前言,获得国际的谅解、支持。在起义时,谭氏为起义委员会的实际最高领导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委员长。但南昌起义不几天,中共中央即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对参与起义的主要领导人进行激烈批判和组织惩处,谭平山、张国焘、李立三、周恩来等遭到撤职、降职处分。11月11日,瞿秋白为首的临时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对谭作缺席批判,处以“开除党籍”的最高处分,其理由是:“谭平山任国府农政部长,脱离党自由行动,联络邓演达组织第三党,反对中共中央,未得中央许可向汪精卫请假,与汪代表陈春圃谈话时攻击本党政策,党派其赴俄,不遵守命令而赴九江、南昌,宣传第三党,对于清算土豪及没收土地政策尤为反对,应予开除党籍。” 
  这是中共成立以来受处分最重的第一位党内政治反对派。其时,谭氏正随南昌起义残余部队逃到潮汕,不久流落上海,谭与中共中央的关系就此中断,中央未给谭以任何辩护的机会,不久,谭在上海《申报》上刊登启事,声明脱离中共,后参与发起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建国后,曾担任政务院委员、全国人大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职,1956年病逝,年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