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电影里五个妓女的真实面目(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7:50:44

 

                                电影《画魂》之潘玉良

    中国近现代画坛上,活跃着一位富于传奇色彩的女画家。她面貌虽丑,却画艺精湛;虽屡遭世俗重压,却从未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她,就是我国著名旅法画家潘玉良。

  潘玉良,原名陈玉清,后改名张玉良,1895年生于扬州,父母早逝,少年飘泊芜湖,沦落风尘,尝尽人间酸苦。正当她走投无路之时,一位改变了其一生命运的男人——潘赞化先生走进了她的生活之中。潘赞化时任芜湖海关监督,为人正直,富于同情心。他将玉良救出火坑,并与之结为伉俪。玉良为表感激之情,遂将潘字冠以名前,改名潘玉良。

  婚后潘氏夫妇寓居上海,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色彩学教授洪野先生为邻。家务之余,潘玉良开始读书识字,并随洪教授学习绘画。潘玉良天资聪慧,毅力过人,进步飞速。1918年,在当时上海美专,从朱屹瞻、王济远学习油画。自此,她走上了一条布满荆棘,历经磨难的艺术之路。

                  

          

                                        巩俐饰潘玉良

                     

                                          中为真实的潘玉良

   

 

                                   电影《望乡》之阿崎婆,

     1972年在日本出版的畅销书《山打根八号娼馆》(中译本名为《望乡》,包括《山打根八号娼馆》和续篇《山打根的墓》及与此有关的随笔)讲述了以阿崎为代表的日本海外妓女在东南亚一带的卖春生涯。作者站在底层女性的立场上,对于"南洋姐"这些日本军国主义的牺牲品深表同情,并热情讴歌了出淤泥而不染的阿崎婆的高尚品格。

  据作者山崎丰子女士说,在《山打根八号娼馆》出版后到阿崎婆去世的十几年间,她一直与阿崎婆保持着来往。山崎女士称阿崎婆"妈妈",阿崎婆叫山崎女士"朋子"。山崎女士每个月都要给阿崎婆写几封信,有时还去九州的天草岛看望她。采访时,山崎女士向我讲述了一段令她痛心而难忘的往事。

  一年秋天,山崎女士去看望阿崎婆。阿崎婆告诉她,"政府的人从朋子的书上知道了我的生活状况,每月给我生活费,你不用再寄钱给我了",并把当天送到的装有生活费的信封拿给山崎女士看。山崎女士发现信封里的钱比上面写着的金额要少。这也难怪,阿崎婆不识字,读信回信都让附近的一个小学生帮忙。惊讶而愤怒的山崎女士到当地政府找到负责此事的公务员要求解释。那个公务员一再道歉,说因为急用临时挪用了那笔钱,以后一定还。山崎女士想,如果把这件事情抖露出来,那个公务员就会失去工作,他的家人将面临困境。于是,山崎女士决定不把事情公开,作为交换条件,她让那个公务员把孤苦伶仃的阿崎婆安排住进养老院,颐养天年。

  1984年,阿崎婆在那座能够望见天草滩的养老院走完了她苦难、最后因遇到山崎女士而享受到人间温情的80多年的人生。

 

                            

 

              

                                            田中绢代饰阿崎婆

                               

                                            作者山崎丰子与真实的阿崎婆

 

                              电影《妓赛金》之赛金花

   清末名妓赛金花生于1872年。原名曹梦兰、后从母姓,改名傅彩云。原籍安徽徽州休宁。幼年印被卖到苏州“花船”为妓。1887年,傅彩云十五岁。四十八岁的兵部左侍郎,前朝学士洪钧以重金将傅彩云赎出并纳为妾,二人相差三十二岁。洪钧精通德文,亦懂俄文。他有《元史补正》三十卷问世,被世界公认为中国元史研究的开创者。另外,烘钧在古文字学方面亦有极高的造诣,1887年一1890年.洪钩出使俄、德、荷、奥诸国时都带着傅彩云。英国维多利亚女皇见博彩云如此美丽,就与她单独合影。在俾斯麦的首相府,在彼得堡的沙皇宫廷,傅彩云出尽了风头。访德期问,威廉皇帝接见了她。聪明的傅彩云还学会了德语。    洪钧长傅彩云三十二岁,但二人情感笃深。洪钧回国三年后病故,正室将二十四岁的傅彩云逐出家门。

    1898年,傅彩云以“赛金花”曲名字到北京开妓院。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德军统领瓦德西迷上了能讲德语的赛金花。赛金花为联军筹措过军粮也曾在枕边劝瓦德西约束部队不要乱杀乱抢。赛金花晚年时曾对别人说,慈禧从西安回京.知道她在京护国有功多次召她入宫,赏她些贵重的珠宝。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曾朴所著《孽海花》的原型即是赛金花。1936年,夏衍发表话剧《赛金花》,鲁迅颇不以为然:“连义和拳时代和德国统帅瓦德西睡了一些时候的赛金花,也早已封为九天娘娘了。”诗人刘半农也说。中国有两个‘宝贝’慈禧与赛金花。一个在朝.一个在野;一个卖国,一个丢脸。”但赛金花曾为自己辩解:“你看我这只小脚,怎么可能跳舞呢?”“就是平时在一起谈话,也非常守规矩,从无一语涉及过邪淫。这都是有人常见栽同瓦骑着马并辇,又常常宿在他的营里,因此才推想出我们有种种不好的勾当来。”

    1901年5月,赛金花办妓院,因一妓女被逼死吃官司被关押,出狱后在南城宣武区永安路北居仁里(民国时称香厂屠仁里)十六号居住。这时,她已穷围窘迫,只

能靠典当衣物、首饰,接待日本人、德国人获取一些生活补贴。年过四十,她足不出户,每日念经.与外界没有了联系。

    赛金花近六十岁时,刘半农与他的学生商鸿逵商量,打算由赛金花口述给她整理一个传记。刘半农、商鸿逵与赛金花共见面三次。每次都由刘半农雇车接赛金花。见面地点在王府大街古琴演毒家郑颖荪家。在场的还有戏剧家余上沅等人。赛金花每次来,由顾妈搀扶。赛金花脂粉薄施,仍能见出当年的姿色。刘半农是江阴人,赛金花说苏州话,二人交谈,同操吴语。谈至傍晚,在东安市场大鸿接叫上几个菜。“阿芙蓉癖”一赛金花晚饭后是要吸鸦片提神的。她在后室烟榻横陈,吐雾喷云,足足地烧上一泡,出来接着再谈。

    雇车、吃饭,鸦片这些费用由琉璃厂一书局垫付日后再从稿费中扣除,在《赛金花本事》的写作过程中.刘半农病逝。赛金花原想从此书中多拿些钱,但出书后刨击吃饭雇车等所用,钱款已所剩无几。赛金花迁怒于商鸿逵,商鸿逵好言与之周旋。

    赛金花1936年11月4日病逝,时年六十四岁。其女仆顾妈被商鸿逵接到家中做事,由商鸿逵照料。北京的《立言报》是最早得到消息的。主笔立即撤换原版面,发出独家新闻,当日的报纸被持购一空。报界名流吴宗祜赊账为赛金花在鹤年长寿材铺购棺木,掌柜的念赛金花当年阻止过八国联军的暴行阻半价出售。各界除吊唁、募捐,还组织了“赛金花助葬筹办处”,具体地点在和平门顺城街北方中学。

    赛金花被葬在“与君一醉一陶然”的陶然亭东北山坡慈悲庵东北侧的锦秋墩。黑底金字的“赛金花之墓”为潘毓桂所书:1952年陶然亭整修,赛垒花墓被迁出,不知所终。但墓碑还保存在慈悲庵内。

                        

                     

                                     陈玉莲饰赛金花

真实的赛金花

 

                                 电影《知音》之小凤仙

                           山青青

                           水碧碧

                       高山流水韵依依

                       一声声如泣如诉

                           如悲啼

                           叹的是

                      人生难得一知己

                      千古知音最难觅

                      一声声如颂如歌

                           如赞礼

                           赞的是

                      将军拔剑南天起

                      我愿做长风绕战旗

   

    老兔崽子秦全耀敢这样说,电影《知音》中的这首插曲堪称有史以来古今中外对妓女最美好最凄壮的赞歌。当时看电影时大家都有娶小凤仙之心,早忘了她的妓女身份。

    蔡锷逝世后,最引人注目的挽联,当属他的老师梁启超和红颜知己小凤仙献祭的。

  痛失高足的梁启超这样写的:“国民赖公有人格;英雄无命亦天心。”

  引出一段英雄美人传奇,为再造共和冒险帮助蔡锷的小凤仙写了两副挽联。其一是:“不料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其二是:“万里南天鹏翼,君正扶摇,哪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廿年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英雄短命,知音痛失,百年后再读这些挽联,依然怅然落泪!这位出自青楼的侠义女子,比起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正人君子”,其气节真远不如小凤仙这位烟花巷里的风尘女子。

                 

                         

                                        张瑜饰小凤仙

                                 

                                           真实的小凤仙

 

                                 电影《贝隆夫人》之贝隆夫人

    15岁的埃娃为了让探戈舞歌手马加尔迪带她去布宜诺斯艾利斯,不惜以身相相许。到了目的地,被抛弃的埃娃靠卖淫为生,专找能对她有所帮助的人睡觉,终于成了娱乐圈的名人。

    1943年,阿根廷发生军事政变,埃娃遇见贝隆上校,他们相爱了。当贝隆被捕入狱期间,埃娃就以他的名义参加竞选。贝隆获释后他们结了婚,庇隆当上了阿根廷总统。埃娃想当副总统未果,遂创办埃娃.庇隆基金会。她开始欧洲之行。西班牙友好地接待了她,但在意大利她却挨了骂,到法国时她病倒了。1952年她病逝于阿根廷。

   遇到贝隆上校以后,她找到了真爱,也开始了她的政治生涯。贝隆当上了阿根廷总统,艾薇塔就成了国母,人们对她褒贬不一,有人叫她"穷人的旗手",富人们称她"不择手段的女人"。33岁的艾薇塔去世时,整个阿根廷都为她而哭泣。这个女人的一生,选择了权力又坚信自己的爱情,她是贝隆夫人但更多时候还是艾薇塔,她的勇气在当时打动了很多人的心。但是她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当她成为阿根廷人心目中的女神时,她的心灵深处一定在暗自流泪。

           

 

     

                                                    麦当娜饰贝隆夫人

 

真实的贝隆夫人                     为什么不让“法国第一夫人裸体卖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