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学校继往开来走在优质办学路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6:01:47
创办学生喜欢的学校  建设和谐幸福的校园喜欢的基础:让学校特色“根深叶茂”(附照片)上海市黄浦学校继往开来走在优质办学路上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在黄浦学校有着潜在的文脉传统和现代办学的传承。学校前身是160年前由外国人在上海设立的第一所女子学校——裨文女塾,现在的操场即是上海最早支援北京“五四”运动的沪南体育场,“先人后己”的校训及“爱国—奉献精神;科学—务实精神;民主—责任意识;进步—发展意识”的“五四精神”,成为让学生喜欢、振奋的源泉。
    在新时期,学校经过认真调查和反复筹划,于2009年秋季学校“新三年规划”启动之时,将办学目标进一步明确定位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创办管理规范、文化浸润、温馨和谐,人民满意的学校”,这与黄浦区教育局提出的“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战略构想不谋而合。
    学校继承办学的光荣传统,对“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申报和立项了《创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的实践研究》的区级课题。怎样的学校能被学生喜欢,黄浦区教育局局长王伟鸣深刻指出,“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必须有学生喜欢的老师和同伴,有学生喜欢的课程,有学生喜欢的环境、活动和氛围”,这为研究和探索指明了方向。
    如今,办学生喜欢的学校,正成为学校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生动实践。
场景实录  特别的开学典礼
    开学典礼,学生对它再熟悉不过了,校长说一番鼓励话,学生表示一下决心,似乎成为一种惯例。
    而黄浦学校2010年春季新学期的开学典礼却有些特别。“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建和谐幸福的校园”,用红色书写的标题尤其醒目,同学们发现学校有些变化,特别美丽中散发着一种蓬勃向上的气息。
    果然,在开学典礼上,张宝琴校长非同一般,给全校师生下发了一个“大礼包”:创建和谐幸福的黄浦大家庭,顿时大家脸上露出了会意的微笑;同时下达了一个“大菜单”:办好学生喜欢的学校,这时大家感受到了一份责任。这种主题鲜明的激情致辞,与其说是敲响了新学期的“开场锣”,倒不如说是发出了办喜欢的学校的“进军令”。
    五(4)班谢怡宁,代表全体学生描述了她心目中“喜欢的学校”的形象。在她的眼中,美丽的校园、秩序井然的课堂、亦师亦友的老师和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是一幅最美的校园画卷,就是学生喜欢的学校。
    特别的开学典礼,鲜明的主题演绎,黄浦学校将新时期的办学目标清晰地勾勒了出来,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意志和价值追求。
   
传承学校文脉:夯实喜欢的根基
    喜欢,是一个动词,有着丰富的内涵。校长张宝琴认为,要让学生喜欢学校,学校首先要有值得让学生喜欢的地方,而把学校特色做强、做大、做深,则是做成学生喜欢的学校的基础。
    而要创办特色学校,就要从尊重学校历史,着眼学校发展,积淀学校文化,传承学校文脉做起。黄浦学校有着悠久的历史。学校在盘点校史中发现,从学校创办之初为“传播福音开辟门路”,到为“女性争自由”、“为民族求生存”、再到今日为振兴中华培养时代新人,这期间经历了世纪变换的沧桑。因此学校重温历史、挖掘其文化内涵,尤其是人无我有的学校“两种精神、两种意识”的“五四精神”内涵。如今走进黄浦学校,在钻石厅赫然矗立着“先人后己”的校训,一楼校史陈列室,昭示着“五四精神”,展示着许多当年珍贵的史料。这里是新生入校接受洗礼的“第一课”,是学子们时常汲取营养的地方,学校用这些精神塑造“黄浦学子”的性格、品格。同时,学校还通过班级共同体建设、温馨教室建设丰富着校园文化,使“民主”与“和谐”有机融合起来,让师生在温馨的校园环境、师生关系、课堂氛围中,感受学校文化的发展。学校还将通过《“五四”烽火》网站建设宣传新人、新事、新风尚,还将为学生创办校园数字电视台,用丰富多彩的活动,留住学生灿烂的笑容。
    点评:办学生喜欢的学校,首先要把学校文化“复活”与“再生”,为形成办学特色打基础。
   
明晰办学特色:拓展喜欢的天地
    喜欢需要对象,办学特色就是学生喜欢的对象。只有把办学特色拓展了,学生喜欢的天地才能更加广阔。
    自2003年学校重新组建并更名为黄浦学校后,在德育和体教结合等方面形成了特色。
    前不久,学校进行了“我喜欢的学校”的问卷调查。在“你最喜欢的学校主题活动”一栏中,设置了“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体育活动、科技活动、艺术活动、其他”五个选项,结果中学四个年级都把“传统节日庆祝活动”排为第一位,小学排在仅次于体育活动之后,可见学校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开展得较好,已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学校借鉴这种学生喜欢的主题教育方式,把弘扬“五四”精神以及“爱国”、“养成”、“生存”和“感恩”教育的四大内容都以主题教育的形式加以落实,如正月十五“欢欢喜喜闹元宵”,3月“迎世博、放飞心语”,“119”“防灾避险疏散演练”等,激励学生弘扬民族精神,感受祖国腾飞,体验感知生命美好,学习关爱他人、保护自己。学校还开设了校本拓展型课程——《家政礼仪》,通过礼仪小故事、礼仪训练营等,养成学生的文明行为。“约礼屋”则成了学生实践的第二课堂,真实地再现了用餐习俗、入座次序、行走姿态、交谈风度,将知、情、意、行合理地运用在德育课程中,使学生言谈举止更加优雅得体,营造了高品位的校园环境。
    学校利用有轮滑馆、游泳馆、综合球馆、体操房等优势,充分发挥体育设施的育人功能,使之成为学生喜欢学校的一个理由,并形成了轮滑、游泳、篮球、橄榄球等优势项目,其中轮滑、射击、橄榄球等运动队在区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去年又涌现出郭方、蓝王恒两位世界轮滑冠军。学校每个年级都开设体育类限定性和自主性拓展课程,对已展露特长的学生,还为他们请来专家进行专门指导。值得一提的是,在游泳、轮滑、综合球馆等场馆工作的职工,也为学校的发展和特色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点评:做强办学特色,让学生的喜欢更有“广阔天地”。
   
建设班级文化:形成喜欢的集体
    班级是学生喜欢的最基本的时空,把班级文化建立起来,对办成喜欢的学校尤其重要。学校准备就“班级共同体”建设申报为市级课题,以推动研究和实践。
    学校注重“班级共同体”的建设,发挥班级实现教育目标的作用,如,开展“我为班级起班名”活动,形成共同的班级愿景;再如,开展“我的班级我作主”活动,细化到“事事有人管”,“因人设岗”,尤其是把这些“岗位”留给平时表现并不如意的学生,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每一位学生都感觉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还有,开展“我为班级争荣誉”活动,让学生最大程度地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点评:班级文化建设,这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基地,也是形成喜欢的集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