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上市小常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21:18:36

1.什么是股票上市?股份公司发行股票后为什么要上市?

  股票上市是指已经发行的股票经证券交易所批准后,在交易所公开挂牌交易的法律行为。股票上市,是连接股票发行和股票交易的“桥梁”。在我国,股票公开发行后即获得上市资格。 


2.股票上市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理〉的有关规定,股份公司申请股票上市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股票已向社会公开发行。 

  (2)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 

  (3)公司成立时间须在3年以上,最近3年连续盈利。原国有企业依法改组而设立的,或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实施后新组建成立的公司改组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其主要发起人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成立时间可连续计算。

  (4)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1000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1000人,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不少于公司股份总数的25%;如果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不少于15%。 

  (5)公司在最近3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6)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交易所规定的其他条件。 

  对于上市公司,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有权决定暂时或停止其股票上市资格。当上市公司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其股票上市即面临被暂停的危险:

  (1)公司的股本总额、股权分布等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

  (2)公司不按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或者对财务会计报告作虚假记载; 

  (3)公司有重大违法行为; 

  (4)公司最近3年连续亏损。 

  当上市公司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其股票上市可被终止:

  (1)上述暂停情况的(2)、(3)项出现时,经查实后果严重;

  (2)上述暂停情况的(1)、(4)项出现时,经查实后果严重,不具备上市条件,在证券管理部门限定的时间内未能消除暂停上市原因; 

  (3)公司决定解散、被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责令关闭或者被宣告破产。 

3.企业债券上市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与股票不同,企业债券有一个固定的存续期限,而且发行人必须按照约定的条件还本付息,因此,债券上市的条件与股票有所差异。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保证债券交易的流动性,证券交易所在接到发行人的上市申请后,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企业债券的上市资格进行审查。 

  (1)债券的发行量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这是因为,如果上市债券流通量少,就会影响交易的活跃性,而且价格也容易被人操纵。 

  (2)债券发行人的经营业绩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如果发行人的财务状况恶化,就会使发行人的偿债能力受到影响,从而可能发生债券到期不能兑付的情况,使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损害。

  (3)债券持有者的人数应该达到一定数量。如果持有者人数过少,分布范围很小,那么即使债券的发行量大,其交易量也不会太大,从而影响债券的市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