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本教育:“三长四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05:43:44

什么是人本教育--“三长四育”

一个艺术学校的老师与我聊天,他的孩子很成功,他的孩子读高中,班级前几名。我说你的教育很成功,你是怎么做的?他说“顺其自然,成绩我是一点都不管。”“那你不管不问什么都没有做吗?”“那也不是,他上初中后,我就带他出去,长途骑自行车,以合肥市为中心,150公里为半径,周边的淮南、蚌埠、六安市都去过了。”我很惊喜,进一步问,你为什么这样做呢?他说,“人什么都是差不多的,只有毅力才是人与人的本质区别,所以我就注重培养毅力,其他都不用管。”我说,“你太伟大了,你实施的就是人本教育。”“上不到这么高的理念高度,我就想知道什么是人本教育。”

人本教育是什么,首先要搞清楚人是怎么长大的,人本教育重视人的自我成长,但不是说不需要教育,我把人本教育总结为“三长”“四育”。“三长”就是长身体、长思维、长人格,许多人关注的只是长身体和长思维,而且对长思维的理解仅限于长知识,对于长人格基本上就没有这根弦了。

 自然界的物体有两种结构,像山体、房子、衣服,它们不吃不喝就能维持结构的稳定,十年百年地存在下去,这就是引力结构,是非生命体的特征;而一棵树、一只虫子、一个人则必须不断地吸收阳光、水、空气、养料,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边吃边拉,才能维持自己结构的稳定,这就是耗散结构,是生命体的特征。生命可以说是大自然最伟大的奇迹,其奇就奇在成长性——以顽强的活力完成自身成长的特性,从一个细胞一粒种子开始其一生惊心动魄的成长旅程,演绎出波澜壮阔的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生命气象。本着对造物主的敬畏,我们的教育只能有一个宗旨:帮助完善生命体的成长—不管是培育一粒种子还是养育我们的子女,我们只是帮助,成长是他自身的事。


可是今天我们很难看到孩子们强大的自我成长,这是为什么?生命成长不好无非两原因,一是营养不良,一是外界的阻碍,吃也不好,拉也不好,生命被破坏,甚至生命夭折。 我不知一起又一起令人扼腕的学生跳楼要跳到何时?也许教育部长也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吧?是的,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回答!既然如此,我们就老老实实回到生命的根本上来,回到人的根本上来。

人的根本就是人的成长,就是“三长”:长身体自然就有生理的需求,它带来身高体重的增加、器官功能的成熟,满足的手段是吃喝拉撒;长思维自然就有思维运转的需求,它带来思维环路的扩展、能力的提升,满足的手段是学习与实践,而孩子的学习与实践就是玩,所以心理学有句古老的话,“疯玩疯长,不玩不长,玩好了什么都好,玩不好什么都不好”;长人格自然就有价值即生命意义的需求,它带来自尊与社会影响力的提升,带来人格的丰满,满足的手段就是人际互动和社会服务。一个人就这三个部分:身体、思维和人格,思维和人格就是通常所说的心理,成长的最终目的就是完善这有机地融为一体的三部分,通过完善自身而完善社会。可是多少人没有机会完成这个使命,甚至难以人际互动,难以社会服务,越来越多的啃老族让人看到越来越多长不大的孩子,也让我们看清我们为下一代提供的教育到底在干什么!

  今天,我们必须刻不容缓地把人放到第一位的位置上来,人本教育就是以人的根本需要为出发点以人的完善为根本归宿的教育,这就需要研究人的根本需要是什么,如何去完善。只要是成长便涉及到八方面的问题,需要什么营养?什么时间长?什么时段长?成长的关键期?成长的条件?长成什么样?成长不良的表现?如何更好地成长?其实相关研究已经很多了,可惜这些成果与我们的教育似乎没有关系,如何更好地完善也就无从说起。

人本教育的重点不在知识、智力,而在人性、道德、自信、意志力、创造性等与学位无关的教育,一句话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是整个人的教育。目前大部分人对教育的理解都是三大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凡成长都是由内部引导的,并不能像一台机械般地由外人来操控,人是高级生命体,有高度的主观能动性,其自我引导的功能更强大,实际上大部分人的成功都是自我教育的结果,因此我提出“四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四种教育的功能是不同的,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人格的成形,是后来所有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思维的训练和系统知识的传递,社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人格的修正,自我教育是最最重要的,它形成人格的自画像,它引导我们用一生的精力在现实中把自画像画出来。可以看出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而最终的完善则要靠自我教育。

不幸的是,在当前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模式下,孩子根本不可能自我教育----因为没有与自己的心灵即心理学所说内在自我相处的机会,都在疲于奔命地接受外界塞给他的一切! 我们只是站在成人的角度站在教育者的角度去理解教育和被教育者(我们的孩子),想把教育作到最好,没想到不知不觉中已经消灭了成长的主体,消灭了生命的奇迹。人本教育最看重的就是自我教育,其核心就是保护孩子的成长性,最大程度地保护孩子的成长动力,孩子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完善自我。而教育是一种双向的相互影响的功能,保护了孩子,也完善着我们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