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眼像“钓鱼”,能不怨声载道?(新华每日电讯 2007-1-2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3:52:10
电子眼像“钓鱼”,能不怨声载道?


( 2007-01-26 10:00:26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3版
新华社贵阳1月25日电(记者周之江 王丽)“交警部门千方百计把电子测速仪隐蔽起来,逮着超速车就罚,就像是等着诱鱼上钩。这种执法方式是否可取,值得商榷。”贵州省政协委员王录生说。
1月25日,参加贵州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的王心海委员向记者介绍说,目前贵州境内高等级公路上因超速被处罚的车辆,每日平均高达800多辆,每月累计共有26000辆左右,按一辆车最低罚款100元计算,每月罚款近300万元。
“以罚代管”,在客观上减少了因超速行驶导致的道路交通事故,但其中一些做法似乎不尽合理。王心海认为,当前高等级公路管理中主要问题有:
限速标志设立不尽合理。一是限速标准过低,有的高等级公路限制时速为40公里、30公里甚至20公里,比普通等级公路的正常行驶速度还低;二是限速标志设置不够科学,在限速路段前没有进行必要提示,车辆高速往往进入限速区后才发现,陡然减速,不仅给驾驶员造成行车压力,还导致超速被罚;三是限速解除不明显,驾驶员难以准确确定驶离限速路段,如果判断不慎,可能又遭到超速处罚。
路面监控隐蔽如“钓鱼”。交警部门对违法超速行为主要通过人员上路执法或使用电子测速仪监控。但是,很多测速仪放置在路边的民用车牌甚至是无车牌的破旧车子里,或放置在路边丛林和山坡上,非常隐蔽。驾驶员一方面不易察觉电子测速仪的存在,另一方面也可能因突然发现而紧急刹车引发事故。
王心海指出,不熟悉路段的外省驾驶员很容易出现超速行为,加之采用“钓鱼”等隐蔽执法手段,极容易让驾驶员产生抵触情绪,认为交警部门只重罚款,轻视教育管理,导致怨声载道。
王录生委员说,采取严格手段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原本无可厚非,但交警隐蔽测速、限速标志不明、超速处罚过重等问题,大大降低了高等级公路的通行速度和运输效率,“以罚代管”甚至影响到社会和谐,“千万不能让执法部门的‘善意’变成老百姓眼中的‘恶政’”。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07-01/26/content_5656157.htm
电子眼像“钓鱼”,能不怨声载道?(新华每日电讯 2007-1-26) 留学生活何能奢靡(新华每日电讯 2007-7-1) 香港公职人员小心得像奥运会上的运动员(新华每日电讯 2007-7-1) 罚款返还,“激励”电子眼“大跃进”(新华每日电讯 2006-12-4) “空调室温不超26度”拟立法明确(新华每日电讯 2007-7-4) 风景纷纷被圈被卖,疑似公共利益被“巧”取(新华每日电讯 2007-1-26) 住经适房开宝马奔驰,是否应知耻(新华每日电讯 2007-11-1) 黄冈怪事:不交会费,驾照不给年审(新华每日电讯 2007-8-30) 公车不“公”,政协委员提议换车牌底色(新华每日电讯 2007-2-14) 亏损上亿元,不妨碍高管奖金过百万(新华每日电讯 2007-4-24) 郴州公路如此限速,不为钱为啥?(新华每日电讯 2007-5-17) “天上掉馅饼”边防民警不动心(新华每日电讯 2008-1-17) 靖边:政府建“豪楼”,农民忍陋室(新华每日电讯 2007-3-26) 荆州纸厂顶风排污,长江翻黑“蘑菇云”(新华每日电讯 2007-6-26) 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关系人民健康国家形象(新华每日电讯 2007-7-26) 全国全年税收增收1.1万亿元(新华每日电讯 2007-12-26) 公众环保意识环保行为双双“不及格”(新华每日电讯 2007-1-16) 中国移动:定制服务需二次确认,防“失手成患” (新华每日电讯 2007-1-16) 过期牛奶制点心,日食品巨头引咎辞职(新华每日电讯 2007-1-16) 福州房价高涨:开发商熟门熟路又奔二线城市(新华每日电讯 2007-1-23) 招商引资来的富商,“资产”只有1美元?(新华每日电讯 2007-4-2) 某些行业协会热衷搞评比,目的就是捞钱(新华每日电讯 2007-7-1) 杭州:酷暑办“冰雪风暴”,真有电啊(新华每日电讯 2007-8-1) 兰大二院建两栋楼,原院长胆敢成箱收钱(新华每日电讯 200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