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纸)阅读器“大会考” | 数字出版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6:04:42

电子(纸)阅读器“大会考”

  编者按 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国家级数字出版实验室组织实施的《2009电子(纸)阅读器测试报告》3日正式发布。此次调查历时2个月,对目前市场上包括汉王、Kindle、翰林、索尼、IRex、福昕(Foxit)等品牌在内的11款国内外主流的电子(纸)阅读器进行了测试。应该说,电子(纸)阅读器是数字出版最为重要的产品,寄托着业界对传统出版产业升级、技术革命的殷殷希望,但此类产品也客观存在着质量良莠不齐、功能设计不够人性化、价格居高不下和内容资源缺乏等现实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测评即是对产品和产业的一次冷静审视,测评结果实际上也是电子(纸)阅读器发展的重要参数。 

  本次测试的起止时间为2009年10月至12月,测试所选取的汉王D21、Kindle global、龙源阅读器(M218C+)、KindleDX、汉王N518、翰林V5、翰林V3、Sony PRS-600、Sony PRS-300、Foxit eSlick FE-01等11款产品的上市时间基本为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10月。本次测试增加了续航时间的测试,整个测试从显示效果、支持格式、续航时间、使用功能、市场价格等5个方面对电子(纸)阅读器进行了测试评价。
  
  测试结果解读
  
  综合排名:国产品牌优势明显
  
  从综合排名来看,国产品牌的电子(纸)阅读器具有明显优势。前三甲里,国产品牌占两席,其中排行第一的是国产阅读器汉王D21,排名第三的是龙源阅读器(M218C+)。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测试的综合排名只涉及显示效果、支持格式、使用功能和续航时间4类指标,不包括工业设计和资源平台,也未包括市场价格,而后三者在电子(纸)阅读器的销售上具有明显的影响力。
  
  以Kindle为例,由于Kindle的工业设计水准较高,还拥有亚马逊丰富的电子书资源,再加上其成熟的商业模式,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仍无法撼动。而如果考虑价格因素,龙源阅读器(M218C+)以其低端的战略,也会有更好的表现。此外,即使是Kindle,也不具有电子(纸)阅读器最核心的显示屏技术,而是购买第三方技术组装成自己的产品;而从国产品牌来看,汉王的手写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使用功能、支持格式:国内外品牌各有侧重
  
  国内外产品由于起点不同,展现出各自特色:国产品牌注重功能齐全,国外品牌注重资源建设和版权保护。
  
  在第一次测试中,国外品牌支持格式普遍不多,主要原因是类似Kindle这样的产品拥有亚马逊自己的专有资源平台,为推动自身电子书的销售,也为了保护版权,更强调专有格式的应用;国内品牌由于硬件厂商与资源平台拥有者经常不是一家,因此比较注重对各种格式的支持。然而经过一年的发展,国内外产品在支持格式数量上的差距正在缩小,尽管国内优势依然明显,但国外品牌支持格式数量的大幅提高仍然引人注目,其中不乏已拥有专有资源平台的产品。在国产新一代产品中,专有格式及拥有DRM(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的格式数量有一定上升,说明厂家开始意识到版权保护对这个产业的重要性。
  
  不过,就目前情况看,尚不能判断建设自己专有资源平台和仅提供多种兼容格式的硬件这两种发展模式孰优孰劣。
  
  E-ink成显示屏技术绝对主导
  
  相比去年多种显示技术的群雄逐鹿,2009年E-ink技术几乎主导了整个电子(纸)阅读器显示屏的市场。参与测试的11款产品中仅一款产品采用非E-ink屏的高精度稳态白色TFT。
  
  国际标准采用广泛,国内标准尚未形成
  
  国际标准文本格式如PDF、TXT在参与测试的11款产品中直读率达100%,其中PDF格式相比2008年第一版测试中的直读比例提高了近60%,而其他国际标准格式如DOC、EPUB等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均超过50%,这表明国际标准文本格式被业界广泛采用。反观国内,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内容格式标准,虽然各类专有文本格式很多,但多为厂商自己开发自己使用,被采用率不高,即便是拥有国内80%电子书资源的方正阿帕比公司,其格式也仅有汉王1款产品支持。
  
  相对价格比较,国产品牌过于昂贵
  
  从国内产品的价格来看,龙源阅读器(M218C+)、Foxit eSlick FE-01、翰林V5、翰林V3、汉王D21、汉王N518的市场价分别为1399元、1800元、1900元、2200元、2580元、2980元,与13843元的国民人均收入相比,价格偏高。而国外的几款产品除IRexDR1000S-XW-GR价格较高,约合人民币5916元(870美元),Sony PRS-300、Sony PRS-600、Kindle global、KindleDX折合成人民币的价格为1360元(199.99美元)、2040元(299.99美元)、1761元(259美元),3325元(489美元)与其几万美元的国民人均收入相比,相对价格比国内品牌的价格要低得多。
  
  产业发展预测
  
  运营商、硬件商、内容商将成三股重要力量
  
  2009年,中国移动率先推出依靠TD-SCDMA平台的G3阅读器,并与众多硬件厂商达成合作意向,大唐、汉王等也已推出了搭载中国移动3G网络的产品。随后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也都表现出了涉足电子书领域的兴趣。对于目前刚刚起步的国内3G网络,所有运营商都在寻找高速通讯网络下的杀手级应用,而内容资源必将成为三大运营商的争夺之地,这从3家纷纷推出自己的网络商店就可以看出来。网络商店内的资源涵盖了从多媒体娱乐、办公软件再到电子书等方方面面的产品,可以看到,3G网络的发展模式已经渐渐清晰。那就是由内容带动渠道,渠道提高3G网络的使用率,进而促进技术的升级与发展,而电子(纸)阅读器也一定会是3G网络今后众多内容渠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低端市场或得到更快发展
  
  尽管目前国产品牌在使用功能方面仍占有领先地位,但可以看到,随着彩屏、无线功能、手写功能,甚至音视频功能的大量引入,电子(纸)阅读器或将会出现自该产业诞生以来最迅猛的一次技术更新换代,今后高端产品的功能或将会大大趋同。因此找到国产品牌新的发力点,是国内厂家将来需要面对的问题。
  
  我们或许可以从Sony PRS-300这款产品中得出未来低端产品的几大特性:极其精简的使用功能、较少的支持格式、成熟的资源平台、优秀的外观设计及高端产品无法企及的低廉价格。因为功能简单、产品灵活变通、价格低廉将会对潜在的消费者,特别是学生消费者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国内厂家可通过对低端市场的抢占保证自己的市场份额,进而对高端市场提供有力的资源保证。
  
  彩屏阅读器崭露头角
  
  2009年许多厂家推出了自己的彩色电子墨水,如富士通、E-ink以及高通的Mirasol,这些技术将很可能成为下一代电子(纸)阅读器的解决方案。电子(纸)阅读器在走过多年的黑白之路后,终于要推出成熟的彩色产品,这也意味着所有电子阅读终端的资源平台将有进一步融合的趋势。从电脑到手机,再到各种娱乐终端,液晶技术很早就已经达到了彩色阅读的水平,但由于非专业电子阅读设备对内容要求不高,使得彩色阅读平台未能取得较大发展,而今后彩色屏幕的出现或将改善这一状况。
  
  新显示技术纷纷登场“围剿”E-ink
  
  尽管E-ink在2009年的电子纸市场占有最大份额,但其他厂商并未就此却步,如知名液晶面板厂商台湾友达光电(AUO)就开始挑战E-ink的地位。友达光电于2009年3月收购了美国SiPix Imaging公司,准备向市场推出在美国SiPix Imaging的电子纸上配备友达光电TFT底板的电子纸模块。
  
  此外,夏普公司的 FSTN反射式低功耗LCD屏也已经在深圳三索公司的最新电子纸产品上得到了应用。而类似的技术在国产易博士产品上已经得到了应用,易博士公司采用的是东芝松下显示技术公司的全反射式TFT显示屏。此产品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功耗远低于传统TFT,只有20毫瓦,而E-ink产品功耗为静态1毫瓦,动态750毫瓦,因此从长时间使用的状态下考虑,两种显示技术的功耗相差并不大。此外,广州奥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2009年第三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展示了其最新成果,预计在今年会有成品推出。上述3家公司的产品市场价格均低于E-ink公司。
  
  当然,除电子纸技术外,传统液晶技术也对E-ink提出了挑战,美国苹果与微软两大巨头对这个新兴产业的未来均抱有消极态度,他们认为电子(纸)阅读器最终难逃被平板电脑及其他移动终端淘汰的命运。今年1月,美国苹果公司宣布推出基于iPad平台的电子阅读服务iBook,与此同时,多家国内外著名公司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平板电脑,如戴尔、宏碁、联想等,微软公司也宣布了其最新平板电脑的概念产品——Courier。
  
  除了新兴的平板电脑,在传统移动终端中,手机对于电子(纸)阅读器冲击也同样引人关注,国内三大运营商都在积极建立自己的手机阅读平台,尽管目前还不成规模,但考虑到手机庞大的用户群,手机阅读必将成为电子(纸)阅读器领域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现实与建议
  
  “软、硬”应携手发力共育市场
  
  2009年国外许多公司已认识到资源的重要性,纷纷展开同内容提供商的合作。
  
  韩国三星电子在推出其电子阅读终端SNE-50K的同时,宣布与韩国大型书店——教保文库合作,用户可阅读该书店提供的内容。英国Elonex也因与大型书店Borders合作,使其电子书用户可阅读到该书店电子书库收藏的4.5万册图书。
  
  在国内,2009年国产品牌同样积极搭建专有资源平台,如拥有国内80%电子书资源的方正阿帕比集团宣布推出搭载其专有资源平台番薯网的电子阅读器——文房。但对于大多数硬件厂商来说,更多地是选择与内容提供商的合作。如广州金蟾公司就与龙源期刊网进行了合作,这或许对国内众多资金实力并不雄厚的公司来说是一条捷径——硬件提供商专注于硬件开发与销售,内容资源采取合作方式进行捆绑。硬件提供商在自己无法短时间内建立专有资源平台的情况下,积极寻求与内容提供商的合作,可以大大缩短开发资源平台的时间。同时这些资源平台还可以帮助国内厂商分摊生产成本,改变国产品牌价格无优势的现状。
  
  国产品牌产品设计应紧扣市场定位
  
  通过对11款产品使用功能的比较,我们认为国产品牌应在高低两端采取不同的产品设计策略。如将一些高级功能用于中高端以上的产品,而对于5英寸以下屏幕的产品则采取“少而精”的策略,如延长续航时间、提高响应速度等,这样可以大幅缩减生产成本,降低市场价格,进而抢占中低端市场,这将极大改变电子(纸)阅读器“高价低能”的现状。而高端产品则可以通过提高硬件配备,增加附加值高的实用功能将市场价格进一步拉高,随着技术的更新,高端设备的一些技术可以反哺中低端产品,提高中低端产品的竞争力。
  
  内容前置审批、市场准入机制应尽快完善
  
  3G时代,电子(纸)阅读器还将面临一个问题:尽快完善准入机制。移动运营商引领,硬件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跟进,这将是在可预见的时间内的合作模式,但应避免运营商一家独大的局面。近期因手机黄网而曝光的移动运营商接入服务存在漏洞的问题就是很好的例子,运营商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的体制,必将导致管理的混乱。因此,在市场形成初期,建立并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划分各自责任领域是当务之急。
  
  国产品牌外观设计亟须“变脸”创新
  
  通过测试可以看出,目前的国产品牌外形粗糙,普遍缺乏成熟的工业设计理念,多数产品仍然保留了翰林公司在多年前引入的数字加功能键的键盘布局,并无太大创新,无论是在材质还是做工方面与国外产品相比仍有距离。另外,国内产品在外观设计上仿制国外产品的情况也时有出现。在国产品牌价格无优势、使用功能不具备绝对领先地位时,外观设计或许显得更为重要。2010年电子(纸)阅读器市场将是全面进军无线网络的一年,也是各厂商抢占低端产品市场的一年,更是考验国产品牌外观设计的一年,在技术已经不再是发展瓶颈之后,中国电子(纸)阅读器产业或许应该从“脸”开始。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国家级数字出版实验室)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