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男人都有一个帮要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4:12:08

 

  中国顶尖学府EMBA精英校友调查  

  策划|本刊 编辑部  统筹|杨圣捷  图片监制|赵卫民  大片1班执行|严晓霖  大片2班执行|孙琳

  采访执行|严晓霖  孙琳  李丹婷 何群 赵昕 张嫣  协助|钟颖明 李旭明 许申荣 黎子正 瞿峰

  什么样的哥们才叫铁

  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下过乡,一起分过赃

  今时今日,现实点讲,只有“同过窗”是可以追求的

  是你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买”来的

  至于诸如打过球、喝过酒、坐过“湾流”、抽过烟斗

  哪里及得上在“同学”面前可以偶尔、互相害个羞,扮个丑

  “同学”是一种特别好用的规则

  单纯、美好,牵连广泛,富于心理暗示

  不知不觉,人际间的重重防御突破了

  同层次不同航道的人们认识了,同质不同量的身家名望拉平了

  这个圈子认你了,接下来,就看你怎么混了

  有人说,读EMBA能让你用两年时间

  盘整、梳理、壮大过去二十年才能得到的资源

  但没有那二十年,你就受用不了这两年

  EMBA在中国遍地开花已七八年

  各大品牌的特征优势愈发区隔和明显

  你的二十年走到了哪里?你梦想中的两年在何方

  你的未来还可以怎样大变样

  这正是本专题希望帮助你明朗的(文|严晓霖)

  同学圈子

  一个班级,一面旗。一个圈子,一条帮一块馒头,一团糕。一群精英,说不完的趣闻轶事

 

  话说长江

  来自深圳校友会的真心话大冒险

  长江,作为由香港李嘉诚基金会捐资创办

  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内唯一私营商学院

  差异化的发展战略是其生存之本长江EMBA,作为学院启动的第一个学位教育项目

  从一开始就注定与MBA先行、有着百年管理科学根基的他者不同

  2002年成立至今一路高调走来

  鲜花和掌声固然不缺,质疑和争议也可谓等身

  学费最高、公众人物最多、民营企业家最多

  暴发户扎堆、江湖习气不改、酒文化、浮躁

  你可以不屑、不与为伍,但不得不承认他们交流频繁花样迭出

  你可以对兄弟能否同手足不以为然,但起码他们从不缺人买单

  用长江人的话来说:因为向往大海,所以汇入长江

  如是,每一股细流、每一滴水,要的是透明和包容

  既然打的是性情牌,那么就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真心话

  既然敢玩大冒险,不妨站出来一秀剥去伪装后天然模样

  主演刘鸣宇(会长):长江二期 深圳市奔凯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田德祥:长江六期 中粮地产集团南方区副总经理

  陈文生:长江十期 深圳马哥孛罗好日子酒店董事长

  吴则飞:长江十期 深圳城市在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林振旋:长江十一期 嘉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德源:长江十一期 深圳市梅江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卢均:长江十二期 源德盛塑胶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蒋跃敏:长江十二期 深圳市福田投资发展公司总裁

  张天瑜:长江十二期 深圳市广和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谢敬:长江十四期 深圳雅图数字视频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友情客串贾薇:长江十二期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经理

  化妆|赵赵鸣谢|长江深圳校友会秘书吴场地提供|深圳马哥孛罗好日子酒店华尔街会所

  一群素不相识的人,用广东话说整天像“孑子公仔”

  一样粘在一起称兄道弟这种文化只有“长江”才有

  圈子文化一  怪

  文|严晓霖  图|老赵、杨子接到通知长江商学院(以下简称:长江)深圳校友会要搞聚会一起玩,林振旋早早地从香港开了车过来。他的公司嘉龙实业做的是出口生意,向东南亚、非洲、日韩、中东、中南美洲等若干国家和地区的酒店餐馆供应海味原料,是香港的“燕鲍翅”大王。跟他一起读长江的11期学员可有好口福,课间茶歇的小点都是燕鲍翅。更不用说去到香港,他会特设家宴选最好的食材亲自下厨,多麻烦多花钱都愿意,他觉得这才是长江兄弟情:“如果他们来香港不找我我会不高兴的。”

  长江商学院是由香港商界领袖李嘉诚的基金会创办,但香港企业家前去就读的并不多,私下也无甚走动, 林振旋笑言就他一个“异类”北上“投靠”了深圳校友会。“我们在香港很少能遇到内地的新一代精英,香港人老观念里对内地都是很看不起的。结果我进长江一看,一个新天地,这一代人很有希望,与香港同辈的同行共同点反倒很少。”

  你说他大方,他说更大方的他也见识了不少。他在长江结识了一个在海南做地产生意的兄弟,每年学院在三亚开年会,中午、晚上吃饭一拨拨的人,十几万的单一定要抢着一个人买,这在香港是见不到的。“他们对世界形势、以后的方向总有一套自己的见解和计划,很有雄心壮志;而香港人一般做好自己的一份贡献就满足了, 更愿意将心力用于经营家庭。”所以,林振旋一直在“忽悠”香港的朋友进来读长江,促进同辈之间的相互了解,“这对香港也是好事情”。

  “香港人的工作节奏太快,要么是纯粹的商业聚会,要么真正是家里人坐在一起吃吃饭。一群素不相识的人,用广东话说整天像‘孖公仔’一样粘在一起称兄道弟,这种文化只有长江才有。”常往来于港深两地的长江EMBA10期广州班学员、深圳马哥孛罗好日子酒店董事长陈文生这样形容长江的“怪”现状。陈文生既性情却也圆融,一边“损”着深圳校友会会长刘鸣宇做事“太用心、太认真”,刘鸣宇也于是自嘲再这么操劳下去自己的公司都要垮掉; 话头一转又说自己担任班长的10期广州班,就是个学深圳没学全的“山寨版”。不过,要是他去广州,只肖告诉一两个人,除了出差的、有事的,八成同学都会到齐,东莞、清远这些距离广州和深圳差不多远的人也要来的。当然,这只是哥俩好式的捧哏挤兑,到了“同仇敌忾”的时候,他可一点不含糊。

  有一次深圳企业家聚会,坐下来发现刚巧一桌有4个长江的、4个厦门大学的、2个北大光华的,说着说着北大和长江的人就开始相互“叫板”了。陈文生的“两个E”论调很让“北大派”心服:enjoy(享受)和emotion (情感)。享受浸泡在长江文化中的过程,最终达致由“面具人”回复“自然人”层面的情感,才能长久。“看来在中国,光是‘大’还不够, 得要‘长’才能行啊。”北大派的讲和辞,一定程度上正点出了两所学校EMBA风格的不同。

  圈子文化二  长

  “多少话语一起涌上喉咙,多少泪水曾在眼眶中转动。 别再问多少只手才牵出这么长的丝带,别再问多少颗心跳在一起如战鼓咚咚。因为我们是长江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这是长江10期学员、深圳城市在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吴则飞创作的歌曲《长江一家人》,曾在2007年1月9日全国800多位学员聚首“2007长江国际论坛”之后的晚会上表演,在同学间广为传唱。而那次论坛正是长江商学院深圳校友会成立的触发点——接待好800多号人,需要有组织地安排。不久后的3月31日,长江深圳校友会正式从广东分会分拆成立。

  早在2002年长江创立初期,成立校友会的念头便应大家想交流、寻发展、找快乐等“原始需求”自然萌发了。不过当时学院刚刚草创,许多事项未能理顺,暂无暇统筹兼顾,于是默认八大主要城市和地区的同学自发成立“分舵”——北京分会、上海分会、广东分会、四川分会等。深圳本身区域经济发展活跃,再加上毗邻港澳的地理位置,“长江人”之间的往来走动频繁;深圳的“长江人”已积攒到六、七十人规模,需求已渐渐明确、具体和系统,需要一个平台来逐步体现。用“长江式”的语言来说,需要一个“深圳家庭”来把大家召集到一起来。

  短短两年多,长江深圳校友会的会员已增长至接近200人,今年年初更被推选为“最佳校友会”。酒桌、饭局、游艇、高球毫不稀奇,社会、管理、金融、人文等内容的讲座也不意外,自驾游、徒步、艺术、投资等主题俱乐部,在几大EMBA已经遍地开花了,这一群体的特质决定了其需求是一样的,那么长江“深圳家庭”的诀窍究竟何在?

  “‘长江文化’中最核心的是大家庭文化,大家一起玩。在EMBA圈里,能做到从首期到现在任何一期学员完全打通的,只有长江。”深圳“家长”、2期的大师兄刘鸣宇这样介绍“家族背景”。刘鸣宇是结识长江校友最多的人,在校期间和毕业后曾专程拜访过数百位校友,留下了大量的音像资料。深圳校友会成立时正值10期新生入学,还没有拓展,刘鸣宇抢先一步从学院拿到名单,搞了一个新同学入会仪式,请他们吃饭,给他们讲进长江的收获、在长江的故事,并一期期持续至今; 因为事先已经互相认识,新晋的“深圳帮”在拓展中自然能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团队精神,拓展结束便开始相约而聚进一步交流了;回到深圳,这些人再依“家规”开始频繁聚会,而且必须轮流坐庄。“只有做主人接待同学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大家交往,才能真正享受到拥有资源的感觉,这也是与同学交流最基本的形式。”避免会长、副会长、秘书长来来去去几个人出风头当主角,这是刘鸣宇特别坚持的:“一定要大伙搭台大伙唱戏,我们只是服务人员。”这个服务体系,包括每一期依规模人数选出的1-2名副会长和1名副秘书长,一位副会长兼任秘书长,所有人的工作都是义务的。

  当同期学员内部的交流足够通透,再每隔两期地跨期交流。一般一次五六十人, 规模适中,且半数已相互熟悉,不至于像贸然搞些大活动人人忙于收发名片最后还是对不上号。“同学作为一个身份符号并不代表什么,重要的是通过校友会这个平台玩成朋友,从情感的、思想的渐渐成为事业、生活的乃至一生的朋友,这才是EMBA同学交往的最终价值。中国人的情感交流方式讲究的是来日方长,许多事情在这之后都水到渠成了。”刘鸣宇认为每个人多多少少的“功利心”,至少要控制在能被他人接受的限度,朋友远比眼前的一两单生意来得宝贵。在此原则指导下,付出在深圳校友会已经成了主流,因为“所有人都在付出,你不付出就会觉得难受,也就不能把自己凸显出来”。由此,你有没有读出一点这位大家长的治“家”之道来呢?

  圈子文化三   “活”

  源德盛塑胶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执行总裁、12期的卢均刚刚从戈壁回来,在那里长江、中欧、北大、清华、南洋理工、新加坡国立等10所EMBA的户外爱好者们进行了第四届 “重走玄奘路”国际商学院戈壁挑战赛,长江拿了亚军,“成绩不是很好”,上一年是冠军。“今年的冠军是中欧,他们比较低调,憋着一股气,准备工作做得特别好;长江人则比较执著、灵活,必胜的信念很强烈;北大人也很执著,但是个性强;清华则永远特别整齐、纪律严明。”卢均从另一角度就国内四大EMBA做了比较。“我们这一群人平时在城市里挺‘腐败’的,一天到晚吃喝玩乐,出门坐名车,一聚会都是各种会所。难得有机会共同来面对艰苦的自然,尤其戈壁的条件是很极端的, 每天几十公里的行进,强度非常大;下雨、泥泞、荆棘、蛇,没有水洗澡好几天,大家都娇生惯养惯了,这种经历积攒下的感情超出一般意义。”卢均打算在深圳搞一个徒步分会,带着同好的同学一起玩。他乐于花这个时间,因为走户外每到一站各地的同学捐资、采购、拉练、后勤等等提供了太多的便利和金钱。“这太难得了,这一群人到了这个年纪还可以为了一个单纯的目的去做一件事情。”

  长江的特质与其定位很有关系:以私企尤其是创新企业家为主,外加10%左右的高级公务员、略多于10%的国企管理层、不到10%的职业经理人。这种架构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它的特质:立足本土、尊重个性、注重实践。有人说长江的文化是酒文化,一身的江湖草莽气,吴则飞却说长江能把专业和江湖结合得最好,这正是他看中的。“作为一个企业家,哪怕只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如果能表现出商业领袖的风范,那一定是专业和江湖结合得非常好的。‘精英’这两个字不应该单从字面上简单理解,任何一个行业,无论大小、宏观或微观,只要你能做到极致,都是精英。学历如何、有没有留洋的背景,那些可能更多只能使得你在某个领域做到高级经理人,并不能取代更广泛的实业家的价值。有些同学也许没有系统接受过高等教育,但他们在实战中摸索出的经验和思想已经先一步验证了教授讲的理论,上课只是让他们找到了更多的依据,从而对自己更加自信。”他进长江时正值第一次创业成功,但还觉得站的高度有点不够。听到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的演讲《站在月球看地球》,阐述如何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正合他的心境。他所在的班级一共55位学员,来自45个不同的行业和岗位,之前大家都在自己的小领域里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很OK”;一碰撞才发现,真的是天外有天。且同在一个层次交流起来事半功倍,彼此都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11期的王德源,深圳梅江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更直言选择长江是受项兵本人的影响。“他很有热情和感染力,他能影响和吸引到的人某种程度上跟他的风格有些接近,所谓物以类聚。”既然读EMBA的目的之一,是“为人生后半段重组一下朋友资源”,那么择校的理由某种程度上和选择朋友是一样的。

  课下同学之间交流之外,长江作为一个办学机构,为学员答疑解惑的方式之灵活,刚刚入学的14期小师弟、深圳雅图数字视频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敬的体会怕是最真切的了。全球经济危机对任何产业都有很大影响,有冲击的一面,而谢敬遭遇的更多是机遇。处在一个技术和品牌门槛双高的行业,中国的民族品牌每成长一步都必须与国际一线企业紧张鏖战,但这一次,他们受到的冲击比雅图大得多。全球投影机第一品牌的美国富可视几十亿美金的市值缩水90%,雅图采取了趁势超越的积极战略,仅用不到6000万美金将其收购。如果成功过渡,雅图将占据美国市场份额第一、欧洲市场份额第二,超越索尼、松下、三星等一批国际品牌,这是中国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进入世界主流市场的稀缺案例。然而,对方是一个完整的美国团队,如何管理?两种异质文化如何融合?尤其是中国作为相对弱势的文化如何令对方心悦诚服?这些问题令谢敬很是忧心。“我本来打算读的是长江的下一期,结果这一期就急急忙忙进来了。”谢敬说他的目的说实话有点儿“功利”。但长江送给他的超级大礼也许远超他的期待:来自斯坦福的跨国并购专家、长江的名牌教授黄明不但从国际趋势研判等学术角度给了他指引、相关课程将他的困境当作案例讨论、鼓励其他行业的同学群策群力,还更专门出面邀请国内TCL、联想两大跨国并购案的主要操盘人前来座谈,与谢敬分享最宝贵的实战经验和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他们都开我玩笑,说我该多交点学费才对。”谢敬的这个EMBA,读得不是一般地值。

  借这么多学员的口,长江的这种既亲密又有界、虽微妙幽深却也简单透明的“兄弟情”,表面看来是江湖意气,内里当然有它的规则存在。长江有一套“戏说”式的22条军规, 表述诙谐 :“第一条:永远记住,这是长江EMBA,那它肯定就不是你在上大学也不是你在公司。这就要求你既不要像大学一样和人比成绩,也不要像你在单位里颐指气使,发号施令,否则别人会以为你傻冒或有病……第六条:不要试图和你的同学做交易,因为即使交易没做成,他以后也会在你面前很牛……第十九条:即便你很世故,也要装出一点童心来,尤其在做集体游戏的时候。”

  “长江有它特有的一套语言,是这一人群在近身交流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构成其文化的一部分,也是长江人之间识别和认同的符号之一。”6期的老大哥田德祥来自中粮集团,是长江中的国企少数派成员之一。他不是自来熟的个性,但长于观察,曾经用学员之间的流行语编成了一个四人相声《风流才子点佳人》,在学院五周年晚会上表演。女友、老婆、情人、妈、儿子,用这些名头把同期的同学尤其是女同学半荤半素地调侃了个遍。能不能对里面的段子会心一笑,就足以判断你是不是、会不会是“长江人”了。

  圈子文化四   “真”

  mangazine.名牌:既然今天刘鸣宇会长匆匆一召集,便已有超过10位大忙人借着午休集合在一起。要不就俗套点,请各位谈谈就读长江EMBA和入住“深圳家庭”的感想吧,要带“3个中年男人喝完酒抱在一起痛哭”型的“长江式”真情实感的。从会长开始。

  刘鸣宇:我们长江深圳校友会之所以自认为玩得比别人好,那是因为我们在玩法上深入研究了、坚持了、付出了,有一批热情的、奉献的、有能力、有资源的核心服务成员。我们这些人只有“量”的差别没有“质”的不同,40岁之前的事业是干出来的;进入长江之后,后40年的人生,要通过“玩”把事业“玩”出来!长江这个新家庭的建设才刚刚开始,需要大家用心经营和维护。“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最起码也要出个人气。”

  卢均:咱们“深圳家庭”的红火和会长本人的魅力非常非常有关系(眨眨眼)。进了深圳校友会,感觉人到中年之后突然就有了组织,大伙一声召唤就能聚在一起,跟孩提年代似的。校友会是一个精神组织,大家的灵魂都放在这里了。延伸出各种有意思的活动,生活有了寄托,不单单是吃饭、喝酒、挣钱,没意思。

  蒋跃敏:我是厦门大学MBA毕业的,从学历来讲就不需要读EMBA了。我要的不是读书,更多是读人。进入长江,朋友和资源从纵向的一下子就到了一个平面,五湖四海的兄弟走到了一起。我们不做商会,我们讲的是友情。用心交流收获才会多,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信任比什么都重要,是你接着再玩的基础中的基础。

  吴则飞:深圳校友会的特点和深圳这个城市的特点很有关系,非常包容、务实,大家愿意共同建设和经营。EMBA阶层,尤其长江,都是取得了一定成就和社会地位的人,董事长、总裁、市长、市委书记,平时戴着面具生活,在同学面前就回归真我了。我的两个同学,都是上市公司大股东,平时做报告总是板起面孔,在球场和酒桌上交流的时候却像小孩一样争得面红耳赤,在其他场合你见不到的。

  田德祥:我读过北大光华的MBA.MBA学的是执行力,EMBA更多是决策力,我喜欢读书,学习改变命运,所以我还要读EMBA.我本科在同济学工程,现在在国企做管理,不选择轻车熟路的北大,也不选择工科同道的清华,偏偏要进民营企业“扎堆”的长江,就是想最大限度区隔化,向他们学习自己缺少的。刚开始觉得自己很优秀,北大时期还是班长,但刚进长江却挺自卑的。班上优秀的、成功的人太多了,上胡润富豪榜的就有10个,这还不算“隐形”的。论个人财富、传奇性,国企跟民营企业家比肯定有差距。但为什么2年同窗,毕业后又过了2年,别人对我认可程度也非常高呢?因为长江人有一种欣赏的心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闪光点,每个人走的路是不一样的。我们读书的时候每个月见一面,毕业后三个月聚一次,感觉距离非但没有疏远,反而更近了。

 

  和合小帮派中欧大金矿

  中欧EMBA092班侧记

  “我们是和合帮。合力同心,真爱一生!”

  在中欧EMBA的教室里,响起了这样的口号

  他们是中欧EMBA092班“和合帮”

  师出名门,功力不凡

  文|孙琳 图|姚松鑫

  “我们是和合帮。合力同心,真爱一生!”这是中欧EMBA092班“和合帮”的口号,每次上课之前,同学齐声高喊,配合类似“斧头帮”的行为设计:双手互扣合于胸前,再向上展开呈“V”字型。讲台上的教授先惊后喜,情绪顿时被充分调动起来,上课激情四溢。据说有教授深深爱上了“和合帮”的这一举动,已向其他班级提出了类似的要求。

  “和合帮”初现江湖“和合帮”,“和”寓意和睦喜悦,“合”寓意相聚中欧。今年刚开学,大家在一起也不过短短两个月,但高手汇聚,经过严密组织和深度沟通,已经“定帮名、选帮主、立帮规、树帮威”,拟在江湖上大展拳脚、扬名立万。

  班主任Sophie是个大美女,虽然她时常感叹“和合帮难搞”、“被和合帮威胁”、“在和合帮夹缝中求生存”,但和合帮帮众无一不对她言听计从, 有说将她“当成慈母一样供起来”的,有说“班主任说东,我们绝不朝西”的,过一会儿,小声补充“我们朝北”。

  拍摄当日,“和合帮”帮主授权,副帮主、长老等一干帅哥出镜,引来无数女性围观,中欧校园内女性全年龄段通杀,成颂炜谦虚地说:“我们尽量争取让女生昏倒。”

  “和合帮”中有高手深藏不露,亦有达人能侃会道。一般自己创业的都是个性张扬的人才,而来自外资企业的则都受过严格训练,所谓“道有不同,殊途同归”。在中欧,在“和合帮”,他们因共同的理念而相聚,一聊发现共同语言奇多,顿时相见恨晚,拉帮结派,大有“终于找到组织了”之感。

  窦杨军,雅利石材有限公司董事长,副帮主。从外科医生到国内最大的花岗石进口商,足迹遍及五大洲。

  陈洪波,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为人豪爽,非中欧不读,言谈中处处是几个亿的生意和涨停的股票。

  周崇义,潍柴动力副总裁,在帮中属于“该出手时才出手”型人物,平时也不多言,但成熟稳重、功力深厚,一个眼神秒杀全场。

  胡利平, 伊利集团副总裁,看面相就是一位“西域高手”。7月底,“和合帮”的第一次游学活动,就将由他来做东,在内蒙古的大草原上探讨企业管理之道。

  蒋明亮,中国四大家庭购物公司之一的潮流购物总裁,是“上海IT青年十大新锐”之一,人称“委员长”,东北大汉的身板,造型时尚的胡子,在“和合帮”中担任“四方长老”,负责外联工作。

  成颂炜,EMC公司中国合作投资事业副总经理,外表帅气,担任“执法长老”,据他透露,“和合帮”中一般采用“体罚”,比如上课谁的手机响,下课就得罚30个深蹲。“对我们来说,罚几百块钱已经不算什么了,要罚就要结合全民健身的精神,通过锻炼肉体磨练意志,让大家遵守帮规,不敢再犯。”“执法长老”果然手下不留情。

  此外, 帮中还有“欢乐长老”负责班级活动,“弘法长老”负责班级宣传,“行衣长老”关心生活起居,“金银长老”搞定班费使用。“传功长老”则专门负责学业指导和行业分享,有热爱酒文化的,拟在帮中制定“酒桌执行标准”。相识短短两个多月,他们已经在“红酒高手”的指导下品鉴了葡萄酒,也在“期货大侠”的指点中普及了期货投资常识。

  这些“和合帮”的素描比不上金庸、古龙的大作,却也让江湖“山雨欲来风满楼”,他们不仅在学习、生活和事业上“合力同心 ”,更会将这种宝贵的“同窗情”、“兄弟情”、“和合情”发扬光大,关注社会,热心慈善,共同“真爱一生”。他们更多的故事还在酝酿之中,让我们拭目以待,且听下回分解。

  中欧是个大金矿2009年是中欧创办15周年,几乎每个中欧的校友和学员听到为中欧做点事都义不容辞。接触了中欧历届校友和学生,无一例外的表示配合。 “和合帮”陈洪波说:“平时有媒体要采访我,我都不肯就范,今天为了中欧出镜,任你们摆拍。”

  中欧EMBA065班的校友崔立建觉得自己当年送给中欧的礼物不够档次,于是拍下了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编号为“0605”的缶送给中欧。

  更多的校友参与中欧组织的各种慈善、公益活动,在刘三姐的故乡建中欧小学,在汶川地震后参与救灾……

  中欧学生的归属感非常强,有被学长的企业招聘的,有联合创业的,校友是他们的财富。负责中欧EMBA招生工作的赵筱蕾说:“在中欧,不管你想做什么,只要你有心,都可以找到能帮助你的校友。中欧就是个大金矿。”

  「和合帮帮规」

  帮内不得以职务相称,“董、总、书记”等称呼不得出现。

  对课程助教,一律以“老师”称呼,以示尊重;课堂上非教授要求不得使用手提电脑,不得接听电话,特别强调不得离开教室吃茶点。班级BB系统要求全体帮员每周登录一次,了解动态和信息,倡议平时经常登录灌水。

 

  领袖巨擘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一座山,有仙则名。一潭水,有龙则灵一所院校,若想灵名,须 有过硬领袖,充当超级「和稀泥」

  从神话走向传奇

  专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创始人李月庆

  他是中欧神话的缔造者之一

  是中方三位创始人中的惟一“幸存者”

  他推广过中欧EMBA、EDP

  也读过中欧EMBA

  在中欧逐渐成熟

  走向辉煌的时候

  他却选择了离开,开始创业??

  自称“普通老百姓”的李月庆

  在事业的一波三折中

  却始终带着大气、锐气和霸气

  文|孙琳 图|姚松鑫

  在上海交通大学华山路校区一幢古色古香的二层小楼内,堆满了各类中英文经管类书籍,像一个专业图书馆。这里是上海天翼图书有限公司的新家。家长李月庆匆匆赶来,前一日在北京工作时突然血压飙升,紧急入院,十几年如一日的高强度工作或是诱因。

  李月庆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高等教育学硕士。毕业后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当老师,先在社会科学系,后进入管理学院。中欧的项目在与上海谈判的最初过程中,李月庆便参与进来,当时还有另4位青年教师也参与筹建,却都在半年之后离开。“我骨子里喜欢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让不可能变为可能、成为现实。我喜欢繁忙,热爱挑战。中欧正好对了我的胃口。”这是李月庆的理由,也是他强调的价值观 : 要做就要忘我,就要投入。

  炼狱洗礼

  中欧草创初期,李月庆和其他两位创始人李家镐、张国华,几乎是废寝忘食的从事着这份他们认为值得、为之骄傲的事业。1994年,中国大陆的人们还不知道什么是MBA,什么是EMBA.如今, 连进城打工者都能谈论“培训”、“项目管理”、“业务流程”。当时,为了给中欧找到客户,李月庆和同事穿着廉价而又普通的西装,顶着烈日,从外滩南京东路一路向西,逐一拜访客户。没有人懂他们在说什么,于是他们先为客户免费授课,什么是“商学院”,什么是“中欧”。边“扫楼”边“扫盲”。

  中欧第一届EMBA(1995届)的招生目标50人,实际招收42人。这第一批敢于吃螃蟹的人,他们斥巨资来读一个当时在国内还不认同的文凭“傻”得离奇。而更“傻”的是中欧,在经费最紧张的时候,因为学生的一个意见,将EMBA分为英文班和中文班,成本加倍,亏损激增。

  中欧变成了疯狂的炼狱,李月庆所在的高层经理短期培训项目(EDP)部门几乎人人加班加点,执著而耐心地联系客户,精益求精地处理每一个细节,一切纯商务公司能用的手法,他们全用了。一般国外商学院的教材都是教授自己准备的,复印很随便,每一页都有黑边。中欧的每一页教材都割掉黑边,用3M的半透明胶带重新粘贴后再印刷。1996年,李月庆带领EDP打了漂亮的翻身仗;1997年,李月庆拿下了公司特设课的第一大单;2002年,中欧EDP项目在《金融时报》的排名中,公开课指标首次排在全球第45名。

  涅槃重生

  2001年,李月庆自己在中欧开始了EMBA的课程学习。“其实中欧比较先进的课程我都参与了设计和推广,并没有很大的惊喜感,所以我到第八年才读。但是收获还是很大,包括对组织体系框架的再认识、对未来发展策略的前瞻性思考等都很有帮助。”李月庆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说,“其实2002年我已经有了创业的念头,到2003年,天助我也,EDP项目在《金融时报》的榜单里综合排名列全球第39位,且公开课和公司特设课程两项指标同时进入前50强,在亚太地区尚属首次。我终于可以放心离开了。”

  2003年,李月庆离开中欧,创办了天翼图书。这是一家颠覆传统、以增值服务取胜的图书服务公司。他们的会员是客户公司整体、某一部门或某一项目组, 他们的图书不仅不打折,而且还加收10%的服务费。这种“另类”的个性化一站式的服务在竞争激烈、利润很薄的图书行业杀出了一条血路。

  李月庆的EMBA同学们借给了他最初的创业资金,之前累积下的深广人脉在最初的创业阶段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中粮集团宁高宁、中国电信王晓初、海尔张瑞敏、尚德施正荣、广西柳工曾国安、海立集团沈建芳等企业董事长都成了天翼图书的稳定客户。截至2009年2月11日,天翼图书的团体客户共有1000多家,包括了各行各业最优秀的跨国企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各大商学院等等。

  李月庆说自己只是个“普通老百姓”,但是有野心,每一步都很努力,仅此而已。2008年初,离开中欧五年的李月庆推出了回忆录《中欧神话》,来纪念中欧最初10年的那些人与事。天翼图书作为他涅槃重生再创业的品牌,不仅希望能让那些阅读求知的人“如虎添翼”,亦是他对“中欧精神”的延续,李月庆的下一本书或许就叫《天翼传奇》。

  对话李月庆「拿来」之后,我们要去芜存菁

  mangazine.名牌:你认为国内EMBA教育目前大致处于什么阶段?

  李月庆:我觉得首先是“拿来主义”。可能我们研究了20年,得出的结论是西方5年前的东西,不必拘泥于中国或外国,都可以“拿来”,然后还可以超越他。比如乒乓球,并不是一开始我们就是最强的,但我们现在已经是世界最强了。“拿来”之后,我们要去芜存菁,根据我们的具体国情,整合我们的发展策略。要开发出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并对未来有指导作用的课程,包括要始终通过研讨等形式关注这些问题,关注得久了也能得出东西来,现在我们关注得还不够。

  mangazine.名牌: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学校开始办EMBA,有综合性大学办EMBA,也有独立的商学院。你对这些不同的EMBA办学形式和办学风格怎么看?

  李月庆:是的,国内EMBA有各自的风格。我认为毫无疑问中欧是其中最好的。一个组织的优秀,并不是看校园的漂亮或办公设施的现代化,而是看组织内部的系统和标准,以及整合系统与标准的人,这是人类共同的东西。如果一个组织的内部软性体系非常清晰、有严谨的系统和严格的标准,那么这个组织就能不断总结成长过程中的优缺点,不断产生优秀的基因。我创办天翼图书头两年也就是在干建立体系的工作, 这种卧薪尝胆、啃硬骨头的事是一定要干的。

  很多大学办EMBA的问题在于他们是二级学院,所以从结构和体系上来说,节奏慢,独立性不够强。国外的很多大学,比如沃顿商学院、哥伦比亚商学院、芝加哥商学院,都是将EMBA独立设在学校外面的,高度契合市场的要求和反应速度,也对客户的胃口。

  我还有一些忠告,EMBA不是单纯靠关系的,要练基本功。如果只是讲关系,只是吃喝玩乐,过于娱乐化、俱乐部化,那是很荒唐的,也是很危险的,违反教育培养人的一般规律和本质。

  mangazine.名牌:请谈谈EMBA教育的特殊性。为什么中欧的EMBA教育如此市场化和商业化?

  李月庆:工商管理教育和普通的教育不一样,必须市场化。工商管理研究的是企业中的问题,强调实践,更强调当下,要用理论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如果一味只是“书呆子”型的研究,肯定非常的落后,也得不到学生的认可,那就连生存都有问题了。而中欧的管理非常先进,也非常市场化,这是我们适应环境变化的结果。生存环境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达尔文说:“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体才是最有竞争力的。”我认为最强的最快的不一定是活到最后的。而必须不断地学习先进的理念和经验,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

  有人攻击MBA和EMBA教育,说没用。我反问,那你为什么要请MBA为你工作呢?你为什么不请一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去你的公司担任经理呢?

  mangazine.名牌:在考察过国外很多知名商学院后,你认为我们与国外的差距在哪里?

  李月庆:法国有一所世界知名商学院,叫INSEAD,1959年成立,在法国的枫丹白露。我有一年去了3次。那里不用法语教学,70%到80%的教授和行政管理职员来自世界各地,他们将工业、服务业的流程和体系引入商学院教育,做预算、拜访客户推销课程、搞客户管理等等。我到了那里就像一块干的海绵遇到了湿地,如饥似渴,汲取了他们不少的成功经验。他们和中欧的风格非常相近。我们与国外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国内商学院缺乏创新,不能依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推出切合新环境的新课程;二是师资的储备与发展不够强劲,表现为教师大多高学历、低市场化,即缺乏公司经验和公司咨询背景;英语也比较差,无法广泛利用国际性的信息和资源,没有自己独到的研究。我们要学的东西还很多,但是我们要自信。我们有非常优秀的人才,未来我们的竞争力将非常可怕。

  在游戏中学管理

  专访北大国际EMBA学员张杰

  2005年,国资委向全球发布公告招聘华源总裁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央企首次面向全球招聘总经理经过层层选拔,张杰成为“国资委全球选秀第一人”

  他坦言北大国际EMBA给了他很大帮助

  文|胡蓉 图|邢剑飞

  “我们的这座大楼要拆掉重新盖,盖成北京最高的建筑。”去年还是华源集团总裁的张杰,现在坐在位于中服大厦的办公室,他的身份是中国恒天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

  在张杰的心目中,把这座大厦改建成北京最高的建筑物,不仅是对集团财富和形象的体现,也是他个人的理想目标之一。在华源工作了两年半,成功完成重组任务的张杰,于2008年1月结束在华源集团总裁的使命,离开华源回到老东家恒天集团,担任副董事长一职,七个月之后,他接替自己的老领导王天凯,成为了恒天的董事长、党委书记。在经历了数次个人的巨大变动后,张杰将自己的事业理想全部寄托在恒天集团身上。

  “我在恒天,基本的愿景和目标,是要成为受人尊重的央企。” 同时,张杰也把恒天当成自己理论研究的试验田,在经历了北京大学国际EMBA、吉林大学五年经济学博士的深造之后,他希望能将自己在管理学方面研究得出的一整套理论体系,全部作用于恒天,而在这个企业中最终能否实现自己的目标,也是他正期盼看到的实践对理论的检验结果。

  北大国际EMBA的第一个民选班长2000年夏,北大国际EMBA在《国际金融报》上发布了招生简章,这则简章的内容立刻吸引了时任恒天集团副总经理张杰的注意。“上面(指简章)有课程表,有要教的几个模块,都涉及到企业日常管理中的方方面面。工作了一段时间,实践经验不少,但是系统的管理学知识却没有,当时也面临着怎么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迷惑。”除了想系统完善自己的管理学知识,张杰对这则简章“动心”的另外一个原因则是想一圆去北大读书的梦想。张杰很快便亲自跑去北大报名,对招生的情况进行了咨询。可没想到的是,因为这个咨询过程,张杰却差点成为北大国际EMBA中方院长胡大源心目中最“刺头”的学生。

  “当时我问胡教授,我来北大读书,想知道 :第一,谁来教我?他有没有资格来教我?我不想浪费时间;第二,我想知道同学是谁。”原本是一个学校了解学生的过程,最后却由张杰噼里啪啦抛出一大堆问题,这让胡大源也意识到自己面前的张杰可能是个很有个性的人才,所以在最后决定录取张杰之后,胡院长向张杰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种同盟,我们欢迎你来读书,但是你来了以后要遵守学校的规矩。”

  可事实上,张杰非但不是“刺头”,反而是最认真的EMBA学员之一。在EMBA的整个两年的学习过程中,张杰从来没有旷过课,他和拍档们共同制作的课件,后来还被教授们收为案例用于日后的教学。

  入学后的第一堂课便是一个模拟游戏—卖鞋。学员们被分成五人一组,扮演一个真实团队来经营一个鞋厂,每个团队制定自己的策略,用三天的时间模拟制定这个鞋厂三年的发展计划,看谁最后能够胜出。

  “刚开头我是扮演管运营的角色。第一次见面大家比较客气,都不想当头。我们第一年是所有小组的第三名,第二年按照我的方法做,上升了一名, 到了第三年,我们就拿了冠军。”虽然仅仅是个游戏,但这个胜利的过程还是让张杰感到挺得意,归结那一次的成功要诀:“我们没有把它当成游戏,而是认真地在对待手上的一个项目。”

  在游戏结束后,张杰以领导人的身份代表小组在所有学员面前进行了一次总结性的发言,因为这个发言,他又获得了一个演讲奖。这一次的“大出风头”,让张杰很快便在班级中树立起了自己的地位,在随后的那次所谓“北大第一届民意直选班长”的过程中,张杰因为获得了30%的支持票数而当选班长。

  厂长年薪上调至50万北大国际的知识所得,被张杰立即应用到企业管理的所有决策上。就读一年后,张杰便升任中国纺织机械 (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记得我上任中纺机总经理的第一次工作会,就用从北大学习到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用PPT的方式给大家做工作报告,讲人力资源的管理。当时很多领导还找董事长反映,说张杰别出心裁。”回忆起这段历史,张杰感慨万千,这也是他将一个全新的观念注入到一个大型国企的开端。

  在张杰上任之前,中纺机的不少厂长仍然拿着每个月一百来块钱的工资,最高也不过一千多块钱,但是在张杰对企业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后,部分人的年薪被调整到了五十万元。很多人并不相信这样的高薪会最终兑现,年终的时候跑去问张杰会不会发钱,张杰回答:“发!为什么不发?”

  张杰意识到,国有企业改革,首先是要将分配制度合理化,他从这个问题入手,把中纺机下属子公司的整个分配管理体制,全部按照市场经济管理体系重新设计。当时很多人质疑出身化工专业的张杰不懂纺机制造,但他却坚持认为,制度的变革比具体做一件事情更为重要,只要把制造纺机的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资源人力合理配置,便会产生更大的效益。

  帮助公司进帐不少的张杰却坦言自己对金钱不敏感。张杰的父母都是在银行系统里工作,家里一直住在银行大院里。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在金库边上长大的”。或许是受经常和钱打交道的父母所影响,张杰对钱的数量并不敏感。“自己挣多少不知道,直接交给家里不管了。我帮公司单在股票上就赚了20多个亿。钱是一定要赚的,但不一定要拥有。”

  对话张杰 学习之后,互相糅合

  mangazine.名牌:报名EMBA的时候,你到底说了什么而被院长称为刺头学生?

  张杰:报名的时候,需要学生去陈述,问你为什么要读书、考试、经历。我却表示,来不来读书还不知道,没下定决心,但想先知道老师和同学是谁。

  mangazine.名牌:EMBA的报名过程,和其他课程一样吗?是否有特别之处?

  张杰:报名,填写个人资料这个和其他课程无异。最大的不同就是你提供的推荐人。我当时的两位推荐人,一个人是我的老领导任传俊,纺织部的副部长,现在中石油的副总。第二个是王天凯,我前任董事长。审查合格之后,胡大源亲自进行面试。

  mangazine.名牌:你提到最初你读EMBA的目的很纯粹,就是为了求学。那么为何还如此看重同学是谁?

  张杰:我重视的是求学环境。我想知道同学是谁,是因为我不希望一起求学的只是很有钱的却滥竽充数的人,我希望同学都是很优秀的。虽然没有刻意想过交朋友,当然还是交到很多朋友。

  mangazine.名牌:既然同学都是一些牛人,你这个班长好当吗?

  张杰:大家都不认识,一进课堂,每个人之间心里都有距离,大家都觉得自己相对在自己的圈子里都很有成就;学习后,互相糅合, 就没有这个距离了。我提出的班级文化是“欣赏、分享、健康”欣赏地看待每个人的成绩和成就;分享大家的成果和经验、社会关系,帮助大家共同进步;健康的体魄和心态。既然我们是来读书,我们互相之间的融洽,或者讲和谐,这是前提。前提的根本目的,我们是学生要读书。然后制定规程:逃课、迟到、上课说话要罚款或者请客;不来上课的人天天请客,提前半小时下课,点好一桌菜,等我们大家来吃饭。这是个不成文的规则,反正中午在一起吃饭。

  mangazine.名牌:EMBA带给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张杰:最大的变化就是眼界开阔了。当总经理,说白了就是做小买卖的,考虑赚钱,赚了钱就请大家喝小酒,而现在考虑的不仅仅是这个。当然盈利是基本的目标,但是你要达成这个目标,必须解决一系列系统的问题。这么大的企业整体的战略方向调整,具体人员的安排,阶段性目标的设计实践技能的提高,判断力、决策力、对问题的深度,胆识、学识、眼界、境界,都会有变化。未来怎么回事,心里很清楚。2005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面向全球招聘华源集团总裁,我报名参加了也成功胜出了。如果我没有读EMBA,我去参加公开考试,我就不敢有保证胜出,如果没有迈出那一步,也不会当华源的总经理,也不会当恒天的董事长,很难说。

  mangazine.名牌:生活中的张杰,是什么样子的?

  张杰:打篮球积极分子。每个礼拜天下午四点到六点,是我雷打不动的篮球时间,打完还要在家看NBA.我觉得我还挺有情趣的,我看书也写诗,也看电影听音乐会,也写书法也雕刻。我把工作生活安排得还可以。我从来没有目标,只有阶段,人家安排我的事情,我要把它做好,具体能做到怎么样,不会特别刻意,尽力而为就好了,结果不要太在意,结果不是自己控制的,问心无愧即可。

 

  学院之最

  每个EMBA学院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由此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圈层文化

 

  最注重领导力北大国际(BiMBA)

  北大国际(BiMBA)一直坚持“小而精,注重质量,不重规模”的理性办学方式。对“视野”、“判断力”、“文化”、“国际化”、“中西合璧”、“领导力”等要素执著追求。

  「院主语录」杨壮X北大国际帮北大国际(BiMBA)国际院长杨壮停止了自己在《商务周刊》和《中外管理》上的两个专栏,原因是,在对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后进行了调查研究后,他发现出现问题的企业家大部分都是MBA,这些商界大腕在这场“海啸”中所暴露出来的人性弱点,让杨壮觉得,自己需要停下来,去思考一些关于办学理念的问题。

  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杨院长一直在强调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包括企业家对企业、对员工、对国家以及对世界的责任感。“商学院的教育要大道相通,要注重‘道’,不仅要教知识,还要教如何做人;不仅要探讨一个经济问题和商业问题的结果,也要研究经济决策和商业决策之后的社会影响和环境后果;不仅要想到今天、明天的商业结果,也要想到后天、大后天社会给我们子孙万代带来的影响和后果。”北大要培养的,是有品格、有品质的领导者。

  北大国际(BiMBA)成立于1998年,是北京首家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北京大学跨世纪对外合作项目,从2000年开始向社会招EMBA学员。北大国际曾连续两年蝉联由《财富》杂志评选出的“中国最具市场价值的商学院”榜首位,连续三年蝉联《福布斯》评选出的“中国最有价值在职MBA”榜榜首。??

  虽然成绩显赫,但北大国际一直坚持“小而精,注重质量,不重规模”的理性办学方式。对“视野”、“判断力”、“文化”、“国际化”、“中西合璧”、“领导力”等要素的追求,是杨壮归纳出来的北大国际(BiMBA)相较其他商学院而言的竞争力之所在。

  今年5月,杨院长带领07届的EMBA学员们到美国华盛顿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访问,参观了包括美国世界银行、美国商务部、美联储、IBM在内的十几个机构,“走出去看看”是北大国际(BiMBA)在“中西合璧”这一独特教育方式上的重要体现之一,学员们通过对世界的观察,来拓展国际化视野、了解国际化的企业文化、建立国际化的价值观以及领悟国际化的战略思想,他希望企业家们在经历完这样的教育过程之后,能够最终准确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

  对于“道”的重视也体现在北大国际(BiMBA)教育方式的各个方面。每届学员不论职位高低都将经历两至三天的野外生存拓展,目的便是为了增加团队精神和领导力:“登山俱乐部”、“越野俱乐部”等活动的组建,更是院方用于提升学员综合素质的方法之一,让企业家们将注意力不仅放在对财富的论道上、对“富人俱乐部”的盲目追求中,而是引导他们最终形成有“品位、品行、品质”的优秀圈子。

  “你这个相机的镜头很有意思,你现在给我拍照片是用的自然光吗?需要用到曝光补偿吗?ISO调到多少?”杨院长最后在接受拍照时对摄影师的相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了各种颇为专业的摄影问题,最后还向我们的摄影师发出邀请,希望他以后如果有机会能够来北大讲课。我问他:“学院还有摄影这样的课程吗?”他说:“是的,我就是我们‘摄影俱乐部’的名誉会长,你看,我们的教育时刻要体现的便是‘人’,以及北大所提倡的‘人文精神’。”

  (文|胡蓉,根据北大国际(BiMBA)国际院长、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杨壮口述整理。)

  「风云学长」

  刘玉川 中国天然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钱治亚 联合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海波 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总裁

 

  最佳地理环境厦门大学EMBA

  我们崇尚大海的文化,我们常说大海和人生的商海有共同之处,企业家就是航海、征服大海的人。

  「院主语录」戴亦一X厦大帮厦门远离政治中心,传承着悠久的海派文化。厦门大学作为唯一一所地处经济特区的综合性大学,也拥有唯一一个立在特区的EMBA学位项目。22年前,若没有那样一个有趣的故事,就或许没有它的今天。

  中国在“改革开放”最初,加大粮食进口,但在国际结算时,因缺乏国际结算人才,多付给加拿大一笔钱,加拿大政府发现后,不好意思把钱退回来,于是建议拿这笔钱,结合他们的投入,共同来做个援助中国的工商管理教育的项目。当时在国内选了几所高校,厦门大学作为在22年前综合性大学中,唯一一间具备应用类财经学科的高校,很荣幸地进入第一批合作,不仅和加拿大的商学院结对子,也专门聘请加拿大教授——全由他们协助中国培养国际型的EMBA.

  22年后的今天,基于商学院教育和经济周期通常是反周期的规律,在金融风暴之下,厦大EMBA面临着扩张的机会。今年MBA秋季招生在200人的基础上增加了50个名额,EMBA则维持在300人的招生规模。其办学重点也有策略性的调整,最初,基于厦大的财务和会计专业属全国最强,我们争取成为了第一个进入北京的异地高校EMBA项目,至今在京已有10个班的规模。近七年来,我们在京开展厦大原创的EMBA+1的项目,其中的“1”指的是选修课的专业证书,这意味着我们在选修课上,侧重增加高级财务管理和国际财务管理的课程,只要修满四门,毕业后除了发EMBA学位证,还发一个高级财务管理的证书。

  继北京之后,为发展全国性的品牌,我们将目标南移,把重点招生名额分布在上海、深圳、杭州等沿海经济最发达的一线城市。而到今年,我们挺进了如郑州、武汉、南昌等中部崛起的省会城市,它们经济发展较快,需求较为旺盛,但以前若要想得到国内一流的EMBA教育,必须往别的城市跑。

  有好的教育,我们也要有好的生源。在我们的比例统计中,总经理、董事长,以及资产在10亿以上的大公司总裁、副总裁一直维持在生源的50%以上。为了这些学员,我们在师资和课程结构上可谓下了血本和工夫。在2005年以前,每个班级都有两个来自于哈佛商学院的正牌教授亲自讲完其中的两门课程,这在全球的非哈佛商业学校中实属罕见,至今我们也仍然保持每年聘请哈佛商学院来厦门授课的传统。我们还有一个很受欢迎的项目,叫“后EMBA教育”。我们组织学员去美国、欧洲,不是去游山玩水,而是去他们仰慕已久的剑桥、哈佛等商学院,亲自到教室里去听老师讲两三天课,拿结业证书。其中,不少学员想知道自己的孩子该读哪些学校,因为很多名企业家的第二代能否接上班,对这个企业也有很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还特地请剑桥老师为他们介绍其招生制度。然后,我们还带团亲自到美国摩托罗拉、IBM、通用汽车的一线工厂去学习。

  我们崇尚大海的文化,我们常说大海和人生的商海有共同之处,企业家就是航海、征服大海的人。商场如战场,情况讯息万变,我们必须随时灵活的制定各种策略。比方说,我们一个学员企业的总部从泉州晋江移到了厦门,其总裁也随之来到了厦门这个相对陌生的环境。我们看到这个情况,就决定在这周末组织一场私人的校友聚会。这个学员最近买了个游艇,它可谓是厦门最大、最高级的游艇,我们周日下午邀请了十几个有代表性的各行业的校友,把游艇开出海,晚上大家在一起晚宴,这是我们校方能做到的事情,也是应该提供的整体服务,让这位老总更快地融入厦门,有家的感觉。

  (文|邓丽虹,根据厦门大学管理学副院长、EMBA学院分管院长戴亦一口述整理。)

  「风云学长」

  陈景河  紫金矿业董事长兼总裁丁世忠 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

 

  最贴近本土化中国人民大学EMBA

  本土EMBA,秉承上善若水,中庸之道。帮规:一是道德观;二是信念和责任感;三是要让团队中每个人都重要起来。

  「院主语录」宋远方X人大帮人大EMBA从一开始就秉承的是贴近中国的管理实践,我们对中国文化了解最深,本土化做得十分扎实。使命是立足中国发展实践,培养世界级管理人才,推动组织与社会进步。愿景是成为最受尊重的商学院。价值观是求真、创新、合作、开放。

  在金融危机之前,大家可能还没有意识到本土化有什么亮点。金融危机不仅是对商学院的挑战,是对管理学界的挑战,也是对整个经济学界的挑战。所有大企业都面临很尴尬的境地,现在大家又回到传统文化、先哲思想。人大本身就是在1950年建立的新中国最全面的管理学院,这方面的积淀很深厚。

  作为新中国第一所新型大学,1998年,人大又是第一所开展EMBA教育的高校。2008年以来,世界的管理学思想从哈佛到斯坦福都在改变。明兹伯格就认为从教育方法和体系上以及上课形式上都要有变化。我们请他来,把“国际化的领袖实践管理教育”引申为“中国化的领袖实践管理教育”。

  现在各商学院特色不明显,总的说来是文化积淀越深厚,特色越明显。从营销角度,当然广告、推广会、讲演等活动都会做,但是只能适度。真正的品牌,是长期经营的口碑和信任。

  (文|何群,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宋远方口述整理。)

  「帮主日记」李大彦X人大帮我当帮主已经很久了!我也是大学同学、中学同学在北京校友会的会长。成为帮主有一种自豪感,整个群体都是企业界、政界的优秀人士。人到了四十岁时,缺的是一种对等的、没有利益冲突的对话交流的氛围。你可以听到箴言,非议、指责和教育。你可以找到同等的价值观,同水平的爱好,比如高尔夫、旅游等等。这些可以让你生活丰富多彩,获得放松、平静和愉悦。

  我帮宗旨是学习、交流、奉献、互助、合作,目标是打造EMBA同学可以终身依赖的平台。帮内预设九个分舵。下辖四大俱乐部:高尔夫、户外精英、网球、书画。我是高尔夫俱乐部发起者和会长。每年的几个大型活动之外,还有一些小型活动,比如“圆桌十三骑士”。就是十三个不认识的同学一起吃顿饭,有一个主题,有一些脑力激荡的问题,大家分组讨论、对抗、辩论、点评。

  比较有意思的是移动课堂。如果全在北京上课,难免许多北京同学晚上赶着回家、应酬什么的,如果去了外地,大家心无旁骛一起学习、相处,非常开心,性情所至,甚至会抱头痛哭。我们去过普陀山、峨眉山等。印象最深刻的老师是陈春花,让我们感受到大师的智慧和品德。

  高尔夫既是锻炼,又是生活,又是交流平台,是“十八洞人生”,拼搏、忍让、妥协。今天成功与否,都结束了,明天还要继续。高尔夫从来没有完美的比赛,老虎伍兹赢得这么多大满贯,也没有一场完美的比赛。我们有训练,每月有例赛,氛围很好。我们在这个过程修己。把日子过成段子。

  (文|何群,根据力鸿投资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北京力鸿兴业房产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原动力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人大EMBA同学会秘书长李大彦口述整理。)

  「风云学长」

  王丰,人民大学EMBA戈壁挑战赛队长,北京圣火采暖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效成,山东六和集团董事长郭维健,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最具人文底蕴复旦大学EMBA

  对于一心培养企业领袖将帅之才的复旦EMBA来说,人文素养之不可或缺,正如肥沃的土壤对于参天大树的长成。

  「帮主日记」王兰忠X复旦帮我是复旦大学第一届EMBA,复旦的课程非常系统,也很严谨,我读得很苦,但是读完以后发现自己的思维方式改变了,更细致更全面了,连带脾气也变好了。

  我当时是1班的执行副班长。我们第一届的层次那是很高的,地方干部、国企老总、副部级的、上市公司老总,一来就都是“大户”了。交流起来身心绝对愉悦。我们同学间的关怀从简单的生活上的照顾,到事业上的合作和交流,互动非常多。

  比如在一次聚会上,刘正民谈起私募,很快就找到了投资人和创业伙伴,“复聚卿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就搞起来了;国顺基金也是我们同学一起搞的,因为我们管院在国顺路上嘛;有台湾同学读完书不回去了,就留在另一个同学公司工作;一同学有孩子从国外留学回来,想在张江创业,我就提供一些帮助……甚至连班主任的婚姻大事我们都帮着操心。我参选“上海市十大青年经济人物”的时候,复旦EMBA的老师来给我当后援团,我高票当选跟这个有关系。后来我们同学中又接连出了几个。

  平时忙,看上去有点散,但是关键时候还是拉得出来的。这也就是复旦情缘和复旦精神,我们的友情不在于天天相处,在于心中有复旦,关键时候叫得应。所以我们的口号是“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文|孙琳,根据上海浦东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复旦大学EMBA同学会常务副会长王兰忠口述整理。)

  「风云学长」

  林德祥,复旦大学EMBA 03春,印尼佳通轮胎董事局主席李新炎,复旦大学EMBA04秋,龙工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新炎慈善基金会理事长,2008年度“中华慈善奖”获得者

  「院主语录」徐建荣X复旦帮复旦百年名校深厚的人文底蕴,为培养企业领袖的综合素养提供了良好的氛围。每年报读复旦EMBA的申请人近1000人,但是多年来复旦始终坚持每年只招240人。从背景评估到组织笔试和面试,复旦极为严谨。

  对于一心培养企业领袖将帅之才的复旦EMBA来说,人文素养之不可或缺正如肥沃的土壤对于一棵参天大树的长成。在复旦EMBA,学生是客户,也是学生。对于客户,提供最有价值的EMBA教育是最为“奢侈”与昂贵的服务。对于学生,“严”是他们在复旦最常发出的感慨。因为“严”,一些资历背景相当优秀的申请人打了退堂鼓。我们反对商学教育中把读书边缘化的做法。学生就是学校的产品,复旦要全力保证出来的都是精品,而不是仅仅保证不出次品。

  2008年,复旦推出了时尚与奢侈品品牌管理选修课,今年则推出了危机管理课程。课程设置与师资建设是复旦最为不遗余力的地方。选择一个老师不仅要有学位、经验等硬条件,试讲时还得接受两个班学生的“打分审核”。对复旦EMBA的学生来说,拿到学位文凭并不意味着EMBA教育的结束,而只是“终身教育”的新起点。

  (文|孙琳,根据复旦大学EMBA项目常务副主任徐建荣口述整理。)

 

  最重感恩文化上海交大安泰EMBA

  我们要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做得最好的学校。

  唱国际歌,扭秧歌舞,走安泰路。

  「院主语录」王方华X交大安泰帮上海交通大学的EMBA项目推出之前,我在考察了国外国内最好的40余所商学院后,把交大安泰EMBA项目定位于“顶天立地”,还设计了交大EMBA独特的国际与本土相结合的“三大整合模块”。

  所谓“三大整合模块”,其一是在核心课程学习完成之后设置的赢利模式大赛。每个组六个同学,全院50个组组队参赛,寻找项目,挖掘新的赢利模式,评委是来自风险投资公司和咨询公司的专业人员。这个比赛不仅让同学活用课程知识,更蕴含无限商机,毕业生从中获得创业思路的不胜枚举。第二个模块叫“绩效提升”,学生被带到一个现实的企业中,讨论如何改进措施提高该公司的绩效。毕业时,学生要进入“战略设计”的模块,为企业设立目标制订发展战略。我们要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做得最好的学校。唱国际歌,扭秧歌舞,走安泰路。这是交大EMBA最大的特色。

  “饮水思源”是交大校训。EMBA学生为本科生担任职业导师,和山东的企业家泰山论剑,在广州激辩“设立职业经理人有无必要”。这是交大感恩文化和EMBA独特定位的融合。穿着西装扭秧歌、强调实践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执著而务实,这便是交大EMBA的标准像。

  (文|孙琳,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王方华口述整理)

  「帮主日记」唐祖荣X交大安泰帮安泰强调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同学间的互相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做生意宁愿错过,不能做错。安泰同学会每年有五个比较重要的活动,包括年会、赢利模式大赛、投资峰会、大型考察和精神苦旅。今年8月,我们打算到新疆,先和政府对接,搞个财经论坛,然后徒步翻越天山,几天几夜,磨炼意志。已经有80多个同学报名参加了,将来进沙漠去敦煌都是可能的。

  同学中有个搞IT的,还没毕业,就拿到另一位同学的订单,前后近一亿,大家笑称他的学费花得太值了。还有比较间接的帮助,我有一次去苏州搞活动,不熟悉当地的情况,打电话到EMBA办公室,一打听,有同学在当地事业非常成功,于是同学帮忙联系,事情很快就搞定了。同学中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互相影响。有个同学我们叫“伟哥”,特别达观,与他吃饭从头笑到尾,他的夫人患乳腺癌,他全力照顾,带着夫人来参加同学聚会,夫人的病很快痊愈了。还有个同学叫“西门庆”,是我们球队的秘书长,人帅,特别热心助人,每次上课发现他身边围坐的全是女生,羡煞旁人。还有同学在公司露台上办音乐会请同学去听,都是非常注重生活质量的。

  我喜欢打球,我们交大的高尔夫俱乐部是EMBA高尔夫俱乐部里规模最大的,有400多人。2006年我们发起了中国7所名校EMBA高尔夫联盟。前年是我们最辉煌的时候,拿了很多冠军。

  (文|孙琳,根据交大EMBA校友会常务理事、活动与拓展委员会主任、中国名校EMBA高尔夫联盟创始人兼首任主席唐祖荣口述整理。)

  「风云学长」

  许琳菲,德国鲍尔集团中国区总经理徐家平,上海交通大学EMBA校友会主席,上海新世界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最佳新锐上海交大马赛EMBA

  马赛商学院的校友遍布世界各地,选择就读马赛商学院,犹如踏上了成为具备高素质管理才能的未来领导者的最佳途径。

  「帮主日记」郭海晨 X 交大马赛帮我身高185,上海最早有模特执照的三个男模,我就是其中之一,江湖出道20年。在一次给EMBA演讲的机会下,我结识了江湖上的“少林”、“武当”等各派大侠,继而和“交大马赛帮”长老会的光明左使王华博士一拍即合,当即决定,加入交大马赛帮,在开业典礼上,我作了一番激情演说,最后以99%的得票率成为本帮帮主。

  我们交大马赛帮国际班,是全英文授课的,一部分课程还是跑到法国马赛去念的,可以说这个帮里有洋鬼子(法国人)、 假洋鬼子(韩国人)、二鬼子(我们这种在外企做了多年管理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人),还有一些中华土鳖(国企老总),是一个fusion的团队。而交大马赛的文化也是fusion的文化。给我们上课的老师很多都有国际背景,有阿尔及利亚裔的、有在南非工作很久的,这是我们这些人看重的。

  我印象很深的一节课,是关于各国文化差异的,不仅是东西方的文化,即便在欧洲,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之间都存在着差异,这是他们的历史和民俗决定的。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交大马赛帮,都不乏这些目的:交一群朋友或者拿一张文凭或者两者皆有。也有人为了多交几圈朋友老不毕业,然后跳班去其他班级念书。我们交大马赛帮下面还按住宅区域划分有其他堂,我和一些同学都是莘庄堂的,经常组织一起去打高尔夫,并且我会邀请他们来我家聚会,品红酒、听音乐。

  (文|张嫣,根据前贝塔斯曼欧唯特信息系统中国区CEO,现拿诺科技CEO郭海晨口述整理。)

  「风云学长」

  郭巍,艾普尔换热器中国有限公司董事肖峰,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合伙人

  「院主语录」贝尔坦德X 交大马赛帮马赛商学院的校友遍布世界各地,人数多达14000人。选择就读马赛商学院,犹如踏上了成为具备高素质管理才能的未来领导者的最佳途径。我们的国际双学位EMBA项目,融合了各种课程、实际案例、国际游学和一个“项目”。经营战略模式这门课程是一个“移动课堂”:课程发生在我们的一个合作伙伴公司内,所有学生都将在该公司承担咨询顾问的角色,对该公司的策略提出方案。而这就是我们国际双学位EMBA项目的独特和优势之处。所谓一个“项目”,指的是每位学生入学时都带来一个其所在公司的具体案例,通过学习和分享,就此涉及自身的案例进行方案解决。

  另一方面,我们非常重视各类学员和校友活动。以我们商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合作的国际双学位EMBA项目为例,活动资源就十分丰富。从类型方面,包括增进学员和校友之间友谊和互动的休闲类活动,还有行业聚会和经验分享类活动,当然还包括各类学术报告和讲座。从组织者方面分类,首先,由我们的合作项目办公室即EMBA项目办公室组织或合作支持的各类活动和讲座;第二类为参与交大的资源分享,主要为各类名家大师演讲;第三类为我们商学院国际资源的分享。

  (文|孙琳,根据法国马赛商学院校长、地中海商学院协会(RMEM)主席伯纳德。贝尔坦德Bernard Belletante口述整理。)

 

  最坚守教学本位南京大学EMBA

  南京大学EMBA与南京这座六朝古都一样,与南大这座中国最温和的大学一样,平实、古典、盛产中国式的gentleman.

  「院主语录」赵曙明X南大帮1987年,南京大学便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合作开展了MBA项目,开中国MBA教育之先河。2002年,南京大学商学院成为全国获准开办EMBA项目的30所院校之一,并与康奈尔大学约翰逊商学院建立了深入合作。目前生源主要来自江苏、安徽和山东,华东地区占80%-90%,余下来自全国各地。

  除了正常招生,也与大型企业及政府合作培养高级管理人才。比如今年5月25日刚刚与江苏电信达成了战略合作,40余人高层管理人员班的开设为电信员工提供了系统接受前沿工商管理教育的机会,同时南京大学商学院也将享受到最先进的信息化管理资源,有助于其建设和完善自身信息化管理平台。

  南京大学EMBA的两大要点:尖端课程和国际化。具体包括:积极吸引国外优质师资和课程,为每个班级聘请多位海外知名学者授课;同时邀请跨国企业高管尤其是创新创业人才前来互动交流,如原百威啤酒副总、亚洲地区总裁等。此外,院方主导的德鲁克论坛、EMBA大讲堂、一年一度的EMBA论坛以及班级、校友会自发组织的企业家沙龙等活动,亦为学员之间、教学双方之间提供许多交流和联系的机会和平台。

  (文|严晓霖,根据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赵曙明口述整理。)

  「帮主日记」狄敏 X 南大帮2002年,又见南大,我又做了一回学生,EMBA的学生。又有了一群在各行各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大龄”同学,都算小有成就,  都想更上层楼。两年念下来,不得了,收获可不小。学识和文凭不必说,有咱南大的牌子在;老师和同学你来我往,校友们眼见着越来越多。

  我们这一群特殊的学生,严肃说来都是带着使命和责任感来的。许多来自国企和政府,也有三五成群的大、中、小老板。每一个个体背后都有一个集体,我们要是聚在一起,组成南大EMBA这个大集体,总该做点什么,总能做出点什么。有了这个想法,南大EMBA联合会应运而生。我承蒙大家厚爱担了个常务副会长的差使,主持联合会的日常工作,幸得众多会员鼎力支持,两年下来倒也有声有色。办了两届大型年度峰会,出版发行了会刊《商学名家》,向社会各界喊出了我们南大人的声音。虽然现在是“恰同学中年”,但那份峥嵘岁月稠的慷慨与激昂又回来了!联合会串起了已毕业的和还在读的历届同学,有谁获得了荣誉,我们为他祝贺,感到与有荣焉;有谁遭遇了难题,我们出谋划策,给予尽可能的帮助。

  有人说,人越长大越觉得孤单,交个真心朋友真的很难。外人看我们,以为个个是老板,好像都腰缠万贯,哪里会懂得人情冷暖?我说其实不然。南京大学EMBA联合会,其实很温暖。她也许并不热辣撩人,但足够细腻温婉。与南京这座六朝古都一样,与南大这座中国最温和的大学一样,平实、古典、盛产中国式的gentleman.

  (文|张晶,根据南京大学EMBA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江苏康克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狄敏口述整理。)

  「风云学长」

  卜凡强,国家电网党校第一副校长、高级培训中心主任、党组书记,南京大学EMBA联合会名誉会长,南京大学EMBA一期班学员张大本,十七大代表,中共江苏省委委员,中国石化扬子石化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扬子石化分公司董事长、 党委书记,教授级高级政工师, 南京大学EMBA联合会会长,南京大学EMBA八期班学员

 

  最大规模课程中欧EMBA

  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提出要“办一所不出国也能留学的学校”,中欧提出“最国际的中国商学院,最中国的国际商学院”的口号。

  「帮主日记」王真X中欧帮我们EMBA083班叫“超牛班”,班徽是一只做超人飞行状的牛,我们的班训是“坦诚、求真、睿智、大有”,还有自己的网站。每次班长讲话结束,他都会大喊:“我爱你们”,让我们群情激奋。

  “超牛班”有超牛的班委,还有顾问委员会,我属于来为同学干活的。在这里我见识了一大批能人啊。有自我控制能力超强的,3个月减肥30斤,从没玩过户外的去参加戈壁挑战赛;有对易经研究很深的,给几乎每个同学都算了一卦,给女同学算得特别准??我身上这套西装,就是我一个同学带我到他的裁缝那里去,在茂名路上,“这个是我的裁缝,不错的,你做一套吧。”我就做了一套。隔壁一家是我另外一个同学的裁缝店,她也介绍我去做一套,我便又做了一套。

  我们班到福州游学,那叫一个引人入胜、“乌烟瘴气”。很多同学既是知识分子又是 “流氓”,称兄道弟、把酒临风。据杨明秋同学的日记记载:“班委首攻,地主老李、老孙次攻,接下去就是互攻,自攻,乱攻,为了让人喝杯酒,除了要准备自残外,还得搞一堆道理。”上次在北京,我们还把教授给喝趴下了。我们也继承了中欧热爱慈善公益的传统,我们班积极参与了“哈哈—中欧校友慈善嘉年华”,几乎所有同学都捐了物品,蔚为壮观。还在奉贤举办了家庭日活动,超牛班下一代迅速打成一片。

  中欧同学的归属感都比较强,我听说有同学做投资的,放出话来“我只投中欧校友的项目”,他说校友是会和他讲真话的。我来中欧读EMBA,一读读上瘾了,我们同学一致同意,在中欧毕业后要再去念一门学科—全班一起!

  (文|孙琳,根据Oncard Internatiaonal中国区总经理、中欧EMBA083“超牛班”秘书长王真口述整理。)

  「风云学长」

  徐航,中欧深圳校友分会会长,迈瑞医疗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人、董事长、联席CEO向文波,中欧湖南校友分会会长,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院主语录」张维炯X中欧帮1984年,国家经贸委和欧盟在北京合作开设了中欧管理中心,这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前身。1994年,在中国政府、上海市政府与欧盟完成了合作办学的洽谈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正式在上海成立,2009年,中欧的EMBA教育已经列于《金融时报》全球排行榜第21位,亚洲第一名,已是连续第四年进入全球25强。

  国际化是中欧的特色,也是中欧的目标。早在中欧成立之初,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就提出要“办一所不出国也能留学的学校”。中欧提出 “最国际的中国商学院,最中国的国际商学院”的口号在同学中间得到普遍认同。中欧目前有59名长期教授,其中约三分之二是外籍教授,来自美、英、德、法、西等国;EMBA国际班招收学生中有30%-40%是国际学生。

  中欧在北京、上海和深圳设有教学点,今年计划招收700个学员,堪称全世界规模最大的EMBA课程。但是规模大并不影响中欧的授课质量。中欧参考的是国际一流商学院的教学和管理模式。

  今年是中欧成立15周年,一系列校庆活动已经展开。我希望在我们国家面临重大经济管理问题时有我们中欧教授的声音。我还希望中欧和国内其他商学院能一起建立一个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平台。

  (文|孙琳,根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中方教务长张维炯口述整理。)

 

  最重学术思想武汉大学EMBA

  华中多重量级国企,近来亦活跃着不少私人企业,颇具荆楚文化历史传承的武汉大学EMBA就成了这些企业大佬们风云聚义的首选。

  「院主语录」陈继勇X武大帮中国目前处于一个转轨时期,很多国际上标准的理论拿过来就用行不通。就像我们现在用标准的国际贸易理论来套中美贸易顺差,怎么套?传统国际贸易理论难以解释目前中美贸易中存在的巨额贸易逆差。因为我是中国美国经济学会的会长,对这方面关注比较多。那我们就必须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从贸易和投资相结合的角度,以及外商在华投资、公司内部贸易、出口加工贸易这些方面去研究,这样才能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投资理论进行更新,管理理论也是如此。

  武汉大学是百年老校,我们的EMBA教学中非常强调人文底蕴。近日武大EMBA获得了中国EMBA高层论坛暨(第六届)颁发的“中国市场最具领导力EMBA”第四名,显示出了我们的实力。武汉大学是全国首批开展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教育的院校,并具有长期组织企业高层管理人才培训的经验。EMBA教育中心设立在经济与管理学院,秉承武汉大学悠久、丰富的人文底蕴,深邃的学术思想,强调经济与管理学科的交叉融合,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培养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高级管理人才。

  (文|赵就, 根据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陈继勇口述整理。)

  「帮主日记」陈新X武大帮我上EMBA几天课,至少一半的同学成了我的客户,学费就挣回来了。武大EMBA上的人年龄差距比较大,差不多有20岁之多,我算是“中坚力量”,所以就担当了“和稀泥”的角色,为广大同学们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除了不定期的小型聚会,每个季度我都会组织大型的主题聚会。找些专家来讲讲经济形势,或者包个球场打高尔夫之类的。所以,不说上下三届的校友,从2005年武大开EMBA班到现在的同学,基本上我都挺熟的。有的同学之间上学的时候比较害羞,交流少一点,毕业之后有合作的需要了,拉个和双方都熟的人作陪,这个人一般都是我。

  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挺有意思的,我们也要例行其他学校开学时候的管理,每个人要做自我介绍。有没有很牛的人?几乎没有。大家都是比较谦虚低调的,毕竟大家都是交完几十万学费来的,心里也知道“人外有人,道高一丈”,不会怎么放肆。自我介绍的时候一般也会省略职务,只是说自己的名字和公司。但大家心里都清楚其他的人的身份,第一时间通讯录都会发到每个人手上。

  课间一般聊什么?我发现武大EMBA班的人真是比较低调的,没怎么受“大武汉”风气的影响。国企的负责人一般会聊聊国家政策之类的大话题,企业管理者就会说些实际的管理问题,一般都不会吹什么,顶多就是交流下哪有好吃好玩的。同学间倒是有合作做生意的,不过目前看来规模不见大。同窗情谊还是挺重要的,说起来谁谁我们是同学,那感觉就不一样。他开业的时候我去捧个场,我上市的时候你也来恭贺,有感情在,合作也好开展。EMBA就是个“帮”,互相帮忙,互惠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