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和课堂中的改革与抗拒》读书笔记-洒满阳光之山-搜狐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2:42:39

《学校和课堂中的改革与抗拒—基础学校联合体的一项人种志考察》读书笔记

    一、总体感受

    初看第一遍,觉得这本书比较难理解,因为用的是人种志的方法,加上文化背景的差异,有些章节很难读下去,不过脉络是相当地清晰。等看了第二遍,渐渐地就有了一种震撼的感觉。书中的主角之一西瑟,是布朗大学的一位有名的教授。在他自己对美国中学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础学校联合体共同遵循的九条原则,并吸引了很多中学加入到联合体项目中,通过变革课堂教学,来促进学校的进步和发展。

    书的基本脉络是,用人种志的方法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学校的变革,一是参与联合体学校的个案研究,是从每一个学校的基本情况开始介绍,然后描述每个学校发生的变化和遇到的各种问题;二是用人种志的方法考察联合体学校的学生、教师和管理者对变革的切身感受。最后综合这两个方面,提出对学校变革的最终的、全面的思考。

    之所以震撼是因为先前对学校变革有过关注,这本书不但展示了变革的复杂性,还是我第一次看到一本书这样完整清晰地展现在各方面力量的介入下学校变革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感受最深的是“复杂”,研究者一般只关注课堂教学上的变革,但事实上现实要复杂得多,如果没有在“政治”方面有所预料和准备,出现问题时往往会让人措手不及。

    这本书也让我想起了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两者在理念和做法上是何其地相似!不过我也相当地惭愧,因为我至今还不清楚“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有没有共同遵循的原则,实验学校有哪些类别,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怎么样,以及这些学校在“新基础教育”理念下进行变革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教育研究者、学校管理者、老师、学生对变革有什么切身的感受,以及“新基础教育”在实践中遇到了哪些问题等等。

    二、对政治问题的理解

    书中多次提到了政治问题,如序言中讲到“学校改革即是一种教育努力,也是一种政治努力,如果学校和教育体制忽略了这个现实,那么他们的改革有效性可能就很差。”

    第七章中有比较大的篇幅讨论政治问题,如“所有学校改革都涉及权力、威望和责任的转移,所以就存在着政治影响。”

    “成员校的联合体支持者也如此定位,将改革集中在项目机构、课程和教学上,很少关注学校中的政治影响。”

    “由于只关注改革学术方面而忽视了政治制度,联合体在许多倡议遭到政治破坏时措手不及,毫无防备。”

    “忽视政治因素的第二个结果是,联合体支持者最初把那些不参与改革的(和没有公开反对或怀疑)的人归到了可能的支持者行列,而没有看作是有反对倾向的人。”

    “忽视政治还有一个结果是,许多学校最终不得不提出与联合体理念不直接有关的问题。”

    又如第十三章中讲到的共同发现,其中又提到政治问题,“改革的措施可能强调了教学、课程、机构特权,但是由于所有的变革努力都涉及到权利、威望和责任的转变,对于所有参与者来说,他们可能都有其政治后果。我们所研究的所有变革努力,都逐渐卷入到学校的政治生活中,并激化了教职员之间、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政治纷争。”

    通读全书可以发现,学校变革并非在真空中进行,往往是受各方面的影响,很多时候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博弈。对于书中经常提到的政治问题,那么“政治”究竟是什么?

    西方社会经历了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还有文艺复兴后的近现代社会,西方政治的发展也大致经历了这几个阶段。

    在古希腊,英语politics(政治)初指城堡或卫城,后同土地、人民及其政治生活结合在一起而被赋予“邦”或“国”的意义。后又衍生出政治、政治制度 、政治家等词。因此,“政治”一词一开始就是指城邦中的统治、管理、参与、斗争等各种公共生活的总和。在古希腊人看来,人是具有德性的,人生活的意义在于实践自己的德行。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因此人也就是天生有德性的动物。人们在公共活动中充分展现他的德行。亚里士多德说:“政治的目标是追求至善。”

    到了古罗马,由于罗马的政体本质上是和古希腊一样的城邦政体,这时的政治就是共和国的活动。“共和国”(Res Public)中的publicus(公共)源自populus(人民)。当时这个词的意思是“人民的共同事务”。在古罗马的政治中,对共和国的建立和维持是其核心。

    到了中世纪,政治是处于古代政治和现代政治的转型期。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城邦体制被破坏,逐渐形成了赏赐和分封体制,政治已经不再是所有公民平等参与的公共活动,而成为了国王和大臣们的活动。政治已经不是为了共同起源、共同信仰而实现正义的活动,而成为了一种利益政治。政治活动中解决问题的手段由对话和说服,变成了暴力和战争,成为了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政治的超越意义已经不存在。

    中国古代的政治和西方以及古希腊的政治含义有很大不同。中国古代的政治很大意义上是君主和大臣管理和统治国家的活动。这种政治被宣扬为上承天命,因而施行善政才能上合天意,而恶政则违背天道,会受到惩罚。

    中国古代的政治贯穿了个人的日常生活,道德是衡量政治活动的标准。在这种政治下,缺乏制度上的规范,政治的运作更多依靠道德规范。

    而现代的政治是从近现代的国家上发展出来的,源自市民社会的兴起。这形成了一种以私人利益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从而经济生活对政治生活产生了控制,政治需要从经济中寻求合法性的支持,政治的职能变成了维护经济利益的展开。因此马克思提出,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以政治权利为核心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从上面的陈述中我认为,书中讲的政治就是现代意义上的政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在一个利益场中,当有外力介入,必然会引起能量的流动,也就会产生政治问题。

    由此可见,教育系统是一个异常复杂的生态系统,它受来自社区、管理者、家长、学生、教师等各方面的影响。平时他们相互之间维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但时间一长就会产生各种弊端。当学校生态系统受到冲击以后,为了维持生态平衡,各方必然要重新分配利益,这个过程中由于人的个性、价值观等的不同,会产生很多的分歧与冲突,这时就会凸显政治问题。

    所以对我们教育研究者来说,不能天真地认为我们的职责就是做研究,其它的事情与我们无关,事实上研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几次到实验学校,都感觉自己好像是个局外人,学校各方面的事似乎与我们无关,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一个好的经验提炼成理论,然后进行推广。而且有几次输问卷可以明显感到一些学生对做问卷的反感,很多次见到“问卷太多了”这样的牢骚回答。

    我觉得一个好的教育管理者,应该是一个能巧妙处理各种关系,协调各种努力向着组织目标前进的人。提高变革的有效性,我们不得不面对政治问题。

    三、关于分权(empower)

    书中提到比较多的是课程表的问题,课程表最能反映学校组织中权利的分配。

    在第25页的刘易斯中学的联合体项目的一些关键点中,提到“最初,刘易斯中学的基础学校小组的目标之一,就是编制一个课程表,使教职员运用自己的教育优先权来调整教学时间。”

    “课程表中也补充了项目的一个相关目标:为学生提供个别化教育。”

    “基础学校灵活的课程表……课程表提供了一个允许教职员进行个别教学的框架……”

    “尽管这些学术成就的标志似乎给人深刻的印象,但基础学校的教职员情愿更感谢那灵活的课程表,因为它允许教师使学生为能力考试做周密准备。”

    在第110页一位教师写到“关键点不是我们的课程表,而是课程表的主人翁身份。”

    在第122页一张灵活的课程表一部分中讲到,“由于韦德的课程表如此简单,它可以满足各类学生和教职员的兴趣。”

   “在很多方面,韦德的课程表是象征学校身份的一个根本要素。它反映了学校给予的优先权:学生可以深入探讨各类主题,辅导课提供了一种方式来增强学校生活充满感情的一面,它能包容学生和教师的兴趣,不必受到正常时间的约束。”

    在第158页,“第一年里,类似艾伦所用的课程表和他那样的消极反应随处可见。”“无论是和一名不同学科的专家,还是与八年级的其他教师进行小组教学,他发现相互协调都很困难,因为课程表没有为小组计划提供时间。”

    集权与分权是组织中最根本的问题之一,集权与分权是权力的两级,事实上没有绝对的集权与分权。要说集权和分权哪个好,也要因情况而异,在组织成员具有高成就动机的时候,应当适当分权,反之则宜适当集权。

    分权还分为制度分权和授权,前者是组织设计之时就规定好了的,后者是弥补制度分权不足的暂时性措施。

    学校变革,往往就是权力的再分配。在书中讲到的各个中学实行教学变革,把一些联系紧密的分科课程变成综合课程,还有改变以往分散教学的方式,采取专题学习。这些变革都涉及到教师权利问题,如果要让老师上好这些课,那么传统的课程表必须改变。

    课程表一般都是由教务处根据课程计划制定的,一旦规定就会保持不变性。在传统的课程表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被动的执行者,没有权利规划安排自己的教学时间。在基础学校联合体中,大量涉及了分权问题,就是引句中的课程表安排。

    所以我觉得对学校变革来说,怎样适当地向教师分权,激发其积极性,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有位老师在讲课中提到,现在我们系领导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整天都是会议、写材料等等琐事,老师没有充分的自由时间,一开始觉得还好,时间长了就会有些反感。怎么根据组织氛围的变化适当调整权力构成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学校和课堂中的改革与抗拒》读书笔记-洒满阳光之山-搜狐博客 课堂改革与数学中的创新教育 歌舞“洒满阳光的新疆” 税收与税制改革--搜狐财经博客群-搜狐博客 老山---数千人的鲜血和躯体洒满的山峰 - 第九侦察大队炮连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愿圣诞之光普照你的每一个日子,愿阳光鲜花洒满你的人生旅程。 土地和户籍制度联动改革:中国发展的新动力-让思想引领学术与生活-搜狐博客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回顾与展望-张明-搜狐博客 夹竹桃图片资料-阳光满屋-搜狐博客 学校和专业之间发生冲突时该如何选择-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主任-搜狐博客 锲玉透香-搜狐博客--人类无法抗拒的10种心理 C语言之指针、数组和函数 - 雨后阳光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傅剑峰 : 地震中的学校之殇 《构建生活的课堂》读书笔记 聚焦“车轮上的腐败”和公车改革-富国-搜狐博客 新股“破发”改革似已出现失败之兆-谢百三-搜狐博客 斯诺克和九球比赛规则 -海之韵-搜狐博客 “货币深化”与改革的风风雨雨-周其仁作品-搜狐博客 粮价投机与农民之苦-时寒冰-搜狐博客 粮价投机与农民之苦-时寒冰-搜狐博客 激发无限潜力之15 如何处理抗拒和解决问题 激发无限的潜力之:如何处理抗拒和解决问题 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情感迷失与探寻-孙建文的博客-搜狐博客 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效不同之原因 - 新中国怎么办 - 社会人文 - 搜狐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