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转发李先念同志关于粮食问题的报告和毛主席的批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04:26:44

1959年文献资料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央转发李先念同志关于粮食问题的报告和毛主席的批示

一九五九年五月二十三日

各省、市、自治区党委:
  现将李先念同志五月三日在财贸书记会议上关于粮食问题的报告和毛泽东同志对这个报告的批示一并发给你们。
                                             中央
                                             一九五九年五月二十三日
小平同志:
  此件请用中央名义发给各省、市、区党委照办。
                                             毛泽东
                                             一九五九年五月二十二日
毛主席:
  五月三日下午,我在财贸书记会议上讲了一下粮食问题,首先谈了夏季粮食和油菜籽的征购指标问题,另外还谈到粮食工作方面的几个问题。关于夏季粮食和油菜籽征购指标,已经中央批转各地执行。关于粮食工作方面的几个问题,现在送请审阅。
                                             李先念
                                             一九五九年五月二十日
  第一个问题关于粮食调运问题
  三季度粮食调出计划,各地必须坚决完成,不能推迟。现在有一种向后推的思想,七月应该调的,想推迟到八月、九 月,三季度应调的,想推迟到四季度,好像推迟了时间,日子就好过,这种想法并不符合实际情况,事实上,在运输越来越紧张和城市粮食库存非常薄弱的情况下,时间愈是推迟,工作愈加被动。因为事情总是后浪紧跟前浪,决不允许人们稍有等待和迟疑。
  大米是当前最紧张的品种,特别需要按期完成。否则就会严重影响城市供应和出口,粮食战线就会被打开一个很大的缺口。
  大豆,东北同志提出完成调出任务有困难,可以考虑适当少调一点,但是必须坚决调。东北少调一点,关内应该增调一点。增减的具体数字,由粮食部和有关省的同志协商确定。
  杂粮,不要以为是宽裕的,实际是很紧张的,必须切实掌握杂粮的计划供应,必须坚决完成杂粮的调运计划,并且还要用一切办法渡过杂粮的青黄不接季节 。
  小麦,一经收购起来,要克服一切困难,坚决保证完成调出计划,不准推迟。这是今年决定性的第一着。
  目前粮食供应很紧张,粮食调运肯定不能让路,不只是秋粮登场以前不能让路,而且在今冬明春,甚至更长的时间之内也不能让路。四川提出工农商并举,我认为有一定道理。
  (毛注:工农商并举,提得很好,一定要这样做。贬低商业,商不挂帅,工农两业是不会发展的)。
  第二个问题关于农村夏季粮食分配问题
  搞好农村粮食分配,是搞好粮食统购统销工作的基础,是稳定粮食局势的基础。过去我们一再说,粮食发生问题在农村,解决问题也在农村。这是一条很重要的经验,今年仍然适用。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央只管购销差额好了,其它可以不管。这有一定道理。但是实际生活往往告诉我们,仅仅管差额是管不好的。今年经验证明这个道理,有些省、区粮食一紧张,自顾不暇,结果中央差额调拨就不能保证。因此,要把差额管好,必须以搞好粮食购销为基础,必须以提高好农村粮食分配为基础。这是保证中央差额调拨的先决条件。今年粮食生产大跃进,有些省、区没有保证中央差额调拨就是一个十分深刻的教训。根据这些经验,在秋粮收获以前,农村平均每人留用夏粮,一般应该按照一百斤左右计算。接新秋粮迟的地区,可以多留一些,但不得超过一百二十斤;接新秋粮早的地区,可以只留八十 、九十斤。总而言之,秋冬稳一点,春夏才好过。
  第三个问题关于夏季粮食收购问题
  在核实产量的基础上,除了保证完成国家征购任务和切实安排农村接新秋粮以前必不可少的需要以外,国家还应当尽可能多购一些粮食。这绝不是说,去收购过头粮。有人说,少购就可以少销。乍看起来有道理。但是,实际生活并不如此。少购是容易的,而少销历来就没有做到。因此,我们认为在粮食不足的情况下,是不能同意这种观点的。因此,那一年丰收,那一年就应当多购一些,那一季丰收,那一季就应当多购一些,那一个地区丰收,那一个地区就应当多购一 些,哪一个品种丰收,那一个品种就应当多购一些。
  第四个问题关于粮食销售问题
  城市:经过这次压缩以后的粮食销售水平,在秋收以前不再提高。重工业工人(如矿井、钢铁工人)确实有困难的,可以酌予调整,以免影响生产。秋收以后,根据年景丰歉和国家收购情况,城市销量如何安排,再作考虑。
  农村:在新粮登场以后,国家基本上不向农村销售粮食。
  在粮食销售方面,历年的经验是:放易、收难。销量放宽很容易,收缩很困难。放了再收,没有半年以上的时间转不过来。秋冬紧一点,青黄不接季节就好过,工作就主动。否则日子困难,一年被动。这是粮食工作上的一条重要经验。
  第五个问题关于粮食库存问题
  省里挖了中央的库存粮食补不补?要补,并且要用中央规定的包干差额以外的粮食弥补。当然,如果一年补不足,可以分两年或者更长一点时间补足。
  中央规定的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五九年度的包干差额没有完成的,下一年度补不补?由有关省向中央报告,另行商定。
  有些省份调出数量超过包干差额的怎么办?可以过得去的,作为调出中央库存粮食处理;过不去的,可以抵算下一 年度的中央包干差额。
  第六个问题关于储备问题
  现有的商业库存作为商品周转还不够,根本不能算是储备。今后,除正常的周转库存以外,中央和省都必须搞点储备。所谓商业正常周转库存,从全国来说,到六月底要有四 百亿斤以上,并且在品种上,有足够数额,才能周转得过来。
  因此,除了这个四百亿斤之外,还要搞点机动储备。我们现在是既无后手,又无余地,稍稍遇着一点风险,工作就很吃力。不搞一定的粮食储备,就要犯错误。
  第七个问题关于通过公社搞好购销问题
  究竟是向生产队收购粮食呢?还是向公社收购呢?粮食销售给生产队呢?还是销售给公社呢?应该是购销都通过公社,指标基本分配到队,公社保证完成国家任务。
  第八个问题关于出口问题
  粮食出口任务一 、二季度没有完成的,要加在三季度的任务内一并完成。不能躺下,躺下不对。至于出口计划大了还是小了,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此外,关于粮食工作上的一些基本原则如“抓紧收购季节 ,趁热打铁,及时收购”;“瞻前顾后,以丰补欠”;“先吃自己的,后吃国家的”,“什么时候缺粮,什么时候供应”,“细水长流,计划用粮”,“品种搭配、有啥吃啥”;最近主席指示“农忙多吃一点,农闲少吃一点,农忙吃干点,农闲吃稀点”,这也是很为重要的。只是“先少吃一点,后多吃一 点”的提法改为“秋冬紧一些,春夏即好过”比较好,因为“后多吃一点”的说法,在实际工作中可能被理解为放宽供应、放开肚子吃,造成工作上的被动。此外还要再加上一条“放易收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