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官势越盛,教育就越是没希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03:45:20
教授被小处长像训孙子那样指着鼻子训,师道何等不堪。此种尴尬,令人大校长纪宝成忍无可忍,而在2009世界高等教育论坛上大发感慨。但是,教授固然尊严扫地,校长尊严又如何?两鬓皆白的老校长被三十啷当岁的教育部小处长当众呵斥,这样的传闻其实早就不是一起两起了。笔者听到此种传闻,始而惊讶,震撼,一而再再而三,也就习以为常了。只不过纪校长在高等教育论坛上的一番感慨,才重新激活了笔者的这份敏感。
  小处长固然官衔太小,但是厅长部长们,就有资格训教授、训校长了吗?如果有点点正常的人伦观,都会觉得这个问题完全不可思议。毕竟,只要是教授、校长,再年轻都属于老师辈,都代表着神圣的教育,从前的学生岂能不抱以起码的尊敬?师道无存,某种意义上讲,其实是人伦无存。但最重要的问题并不在此,最重要的问题是,对教授、校长颐指气使的教育行政系列的那些处长厅长部长们,何以总是心安理得,而丝毫没听说他们有过什么歉意?
  恐怕要归结到权力对人性的腐蚀。在高等教育衙门化即权力化的体制下,全部的公共教育资源都被教育行政垄断,事实上也就是被他们垄断。
  于是,教授算个屁,校长算个屁。我让你当教授你才是教授,我让你当校长你才是校长,我不高抬贵手,你纵然满腹经纶,照样步步都是鬼门关。阳光雨露皆操之于我,所有公共品的分配都无须根据权利而都来自恩赐,当然我就是主子,教授、校长名号再高,也得仰我鼻息,那么在我眼里,又有何尊严可言?
  纪校长感慨师道扫地之后,开出的药方是教授治校。教授治校诚然善哉美哉,但它不能没有前提。事实上也不是没有高校做过这方面的尝试,但结果都无疾而终,原因就是他们的教授治校都是无本之木。那么教授怎样才能治校呢?胡适讲过,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起来的;同理,治校的大业,也不是一群没有尊严、没有独立人格的教授能够胜任的。如果教授、校长只能来自权力恩赐,因而不得不对权力俯首听命,那么即便弄多少个教授委员会来治校,背后的权力之手都一定不会退出的,本质上都无非仍然是权力治校。
  有呼吁,我们需要由大批有真知灼见的教育家来办学。这当然是因为现在中国的教育不是教育家在办,而是衙门在办,是教育行政官员在办。中国教育一直搞不好,一直为人诟病的真原因就在这里。但是为什么现在中国没有教育家呢?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大教育家,直到上个世纪,陶行知、蔡元培、张伯驹、陈鹤琴、黄炎培、梁漱溟不是仍然可以如数家珍么?为什么我们现在的教育家天空突然就一片空白了呢?答案可以很多,但说得出的一个重要答案,就是教育官员太多,教育官员权势太盛,他们就像入侵教育界的外来生物水葫芦,长到哪里,就抢光哪里的阳光、空气和肥力,而他们其实只懂做官,连尊师这点起码的人伦都不放眼里,还指望他们懂教育,尊重教育?他们包办下的中国教育,能够是真教育?
  所以,中国教育之灾,归根结底是官灾。教育界官势越盛,教育就越是没希望。要使教育有希望,别无他途,必须如温家宝总理所说,切实推行教育家办教育。教育必须分权于教授、教育家这样的职业共同体,必须让这样的职业共同体成为中国教育的主宰。教育官员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他们只是给教授和教育家跑堂的,教授和教育家需要什么样的公共服务,他们就必须提供什么样的公共服务,而不能在教育界一手遮天,仿佛他们就是教育界的统治者。
  只有这样,即只有教授、教育家这样的职业共同体能真正起作用,才是懂教育的人办教育,中国教育也才能回归真教育,中国教育也才有起码的尊严,教授和校长也才有起码的尊严。处长训教授这种有损国家形象的闹剧,也才可能从此绝迹。

 (作者/笑蜀)

教育界官势越盛,教育就越是没希望 素质教育是中国崛起的希望 - 阳光新希望教育学校 于漪:教师是教育的希望-----连江附属小学 一切希望在教育 《希望教室》中的教育希望_ 教育:希望进去,绝望出来 教育:希望进去,绝望出来; 中国教育界崛起的传奇人物—访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 中国教育界崛起的传奇人物—访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123 健康是美---身体部位越丑陋就越健康 假球“毒瘤”不除 中国足球没希望 不造大师,中国没希望 是等待也是希望 陶宏开分析戒网瘾:孩子没有错 错的是教育方法 陶宏开分析戒网瘾:孩子没有错 错的是教育方法 教育部长周济没弄懂的问题:教育的本质,是平等及自主权 谁有点做生意的窍门,兄弟是新手,一没钱二没经验,希望大家帮帮我,出出主意,注:本人对电脑不太了解 谁有点做生意的窍门,兄弟是新手,一没钱二没经验,希望大家帮帮我,出出主意,注:本人对电脑不太了解 55个笑话。大都是我没看过的。希望大家给力顶。不要沉帖 -第1页-猫扑大杂烩 希望中国人都能看下:日本人的教育 教育 孩子对父母的十大不希望 秀山教育的希望在哪里 [原创]“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是个自我边缘化的命题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是个自我边缘化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