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档案解密“波兰事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05:22:00

外交档案解密“波兰事件”(2)


日期:2009-03-17 作者:王倩 来源:新民晚报

1957年11月,毛泽东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在克里姆林宫参加苏联举行的十月革命40周年庆典活动。在此次活动期间,毛泽东亲自做波兰党总书记哥穆尔卡的工作                      

 
 
    ◆王倩
    
中国共产党对波兰事件的判断
    
    哥穆尔卡恢复名誉后积极参加了波兰党中央的工作,并在全党和全国平反错案、冤案。波兰党内批判斯大林的情绪更为高涨,认为过去党的路线是错误的,要在党内肃清个人崇拜的影响,加强法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等。对于这种情形,各国共产党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波兰党内对于斯大林的批判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是对苏联的反对。另一种则认为这是过去苏联对波兰采取大国沙文主义政策造成的,是国家要求平等独立的现实诉求。
    
    当时中国驻波兰使馆和新华社驻波兰分社的同志也存在这两种不同的意见,时任驻波大使王炳南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向国内报回了对时局的两种分析,根据这种情况,中央及时将正确的意见反馈给使馆,外交部当时给使馆发了如下电文:
    
    王大使:使馆关于波兰政局的各项电报均收悉。我们认为,使馆注意对目前波兰政局的报道是好的,但应该说有些对波兰局势的看法是不正确的。使馆同谢文清同志的意见分歧中,谢的意见是正确的。请将此意转告谢,并请你们对波兰局势进行客观、全面的研究。外交部
    
    1956年10月25日
    
    后来王炳南大使诚恳地讲:“波党八中全会后,使馆认真研究过波兰的形势,有过不同的看法,新华社驻波记者与多数人的意见不一致。使馆向外交部和我党中央写报告时,坚持向中央负责的原则,把少数人的看法也如实上报,事实证明,真理在少数人一边。”
    
    就在赫鲁晓夫率领阵容庞大的代表团飞赴华沙后不久,苏联驻华大使尤今向我党递交了苏共中央关于波兰问题致中共中央的通知。通知上说,波兰有脱离社会主义阵营、投入西方集团的危险,苏联准备动用武力,要我派代表团去莫斯科参加社会主义国家会议,讨论波兰问题。苏共用意明显,想让我党支持苏联使用武力,解决波兰党的问题。
    
    毛主席立即于次日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如何答复苏共的通知。毛主席明察秋毫,在这次会议上分析了波兰事件的性质,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吴冷西同志在《十年论战》中有一段极具权威性的记载:毛主席说,“苏联运用军队来对待波兰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很不妥当。儿子不听话,老子打棍子,旧社会习以为常。但苏波关系不是老子与儿子的关系,是两个国家、两个共产党之间的关系。按道理,两党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能像旧社会老子对儿子那样。看来苏联就是把波兰当作儿子。苏波关系搞得这样紧张是苏联大国沙文主义造成的。”会议决定由毛主席立即召见苏联驻华大使尤今,向苏方表明中国坚决反对苏联武装干涉波兰。会后,毛主席接见尤今,严正指出:“如果苏共同意不动用武力,用和平协商方式解决苏波分歧,我们同意派代表团去莫斯科。”主席还请尤今马上打电话把我党的意见告诉赫鲁晓夫:“如果苏联出兵,我们将支持波兰反对你们,并公开声明反对你们武装干涉波兰。”随后毛主席还紧急约见了波兰驻华大使基里洛克,向他通报了同尤今的谈话内容,要他将中共对苏共信件(通知)的答复报告波党中央。
    
    10月21日,已回到莫斯科的赫鲁晓夫签署了苏共中央的信函,通知我党,苏共已决定不采取军事行动,也不召开社会主义国家会议,并再次邀请我中央派负责同志赴莫斯科与苏进行会谈。
    
    我方迅速对此做出反应,于22日晚7时30分再次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商定我党派团赴苏事宜。明确此行的任务是调解;方针是着重劝说苏共避免犯大国主义错误,同时在支持波党的情况下说服其顾全大局,巩固波、苏友谊,维护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方式是不参加他们两党的会谈,而是分别做工作,进行中苏、中波、苏波的三角会谈。会后,毛主席再次接见尤今,重申了我党处理波兰问题的意见,表示我同意派代表团去莫斯科。
    
刘少奇、邓小平赴苏劝解
    
    10月23日,刘少奇、邓小平率领我党代表团飞抵莫斯科,赫鲁晓夫亲自去机场迎接,并陪同代表团直至郊外下榻的别墅。
    
    在同苏共举行会谈时,刘少奇同志根据中央的方针,就波兰问题同苏方坦诚地交换了意见。刘少奇诚恳地指出:“我们感到在斯大林后期,对兄弟党有些强加于人,使用压力,要人家听他的话。有些事情是可以不干预或不应干预的,干预了,结果使人家感觉干涉党和国家的内政,主权受损,使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受到影响。此外,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不够好,不是真正商量,求得真正的同意,有时开会,事先没有商量,立刻提出来就要人家同意,而人家没有准备。还有,批评兄弟党工作错误的方式,我们认为也值得考虑。最近《真理报》上发表批评文章,结果更加激起波兰人民的民族情绪的高涨。使得反革命分子利用这种情绪,我们想这种做法值得商榷。”在赫鲁晓夫谈到苏联对波兰帮助不少,而波兰的广大群众的反苏情绪很浓的问题时,刘少奇同志说:“小国对于大国的行动非常敏感,过度干预抵消了这些帮助。这恐怕是产生波兰和匈牙利事件的深远的根本原因之一。”
    
    刘少奇同志进一步指出:“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国与国、党与党的关系要有一个原则,必须承认国与国、党与党的独立原则,平等原则。”他具体向苏共领导提出了毛主席关于处理苏联同东欧各国关系的新设想,即苏联对东欧“在政治上、军事上和经济上完全放手,撤出驻军,华沙条约也可以考虑不要,以克服被动,争取主动”。
    
    经过我方诚挚的劝说,赫鲁晓夫迫于形势,口头上承认苏联过去所犯的大国沙文主义错误,同意要和波兰在新的基础上建立关系。
    
    10月30日,苏联政府发表了《关于发展和进一步加强苏联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友谊和合作的基础的宣言》。次日,我国政府即发表声明,表示支持苏联的这个宣言。
    
    波方也对此宣言表示欢迎,两国政府代表团于11月18日进行了会谈,并发布了一份《联合声明》:
    
    双方政府代表团认为苏联政府1956年10月30日发表的《关于发展和进一步加强苏联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友谊和合作的基础的宣言》对发展和加强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友谊具有重大意义。在各次会议中,双方特别注意到进一步发展和加强苏联和波兰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友谊问题。双方表示相信苏联和波兰人民共和国之间的牢不可破的联盟和兄弟的友谊将在完全平等、尊重领土完整、尊重民族独立和主权、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得到扩大、加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