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大义昭日月--磐安新闻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7:03:57

双峰大义昭日月

  ——大皿人文古建筑文化原考之义字篇

  □本刊记者 虞晓峰

  大皿村西,好溪之畔,矗立着两座山峰。它突兀而起,直插云端,凛然而又伟岸。

  高山流水,山簇水拥。隐者羊忄音乐其山水卜居斯地,尚义的古人从这山、这水之中读懂了为人的道理。自此,诗书教化,耕读传家,羊氏族人们承继儒家文化之精髓,汲取大山之坚毅,在这偏野僻壤之地,创树了独树一帜的“双峰大义”,不仅留下了“羊大桔拾金不昧”的佳话,更还有那在抗战烽火岁月里接纳、支持宁波中学流亡办学的民族大义。

  “还金亭”尚在,宁波中学办学史迹尚在。我们凭古寻迹,羊氏先人们写在那山水之间的“义”字越来越清晰地浮现在脑海心头。

田心祠堂现貌

  一座“还金亭”,一方重义人

  大皿村南,虎爪岭头,有一座亭子,名“还金亭”。它孤悬在“仙缙古道”之旁,扼守着风狂雨虐之地,迎送着过往来客。行人至此,逢雨可避,遇累可歇,在那肩挑背扛的年代,着实给人带来了很大便利。

  我们于一个雨后初春的早晨,在村中老者羊茂钦的向导下,寻谒这个被村民们传颂的亭子。

  穿过村中古朴狭长的里弄小巷,沿村后的卵石小路攀援而上。羊茂钦说,这就是“仙缙古道”,是联通仙居和缙云的必经之路,也是古时他们村走出山外的惟一要道。现今,路已有些荒芜,两边杂草倾扎,本显窄小的路面,仅剩路心可供人搁脚。我们浅一脚、深一脚地前行。缀着雨露的卵石,也许是被人磨得太光的缘故,也许是雨水的作用,人踩在其上,有种滑滑的感觉。

  路随山势,盘旋曲折。我们越往前行,越觉艰难。至半岭小憩,回望那脚下的村庄,遥想那古人熙来攘往的情景,更还有那荷重奔波的挑夫,生活的艰难已全部写在那一块块被岁月和行人磨得精光锃亮的卵石上。

  亭子就建在那高高的山岭之巅。黑瓦、石墙,置身于粗犷的大山之间,淹没在肆虐狂乱的茅草丛中,它有些矮小、寒酸,一如拥挤在茫茫人群中的老妪,慈眉善目,却那么不引人注意。

  关于它的来历,可有说道。据《皿川羊氏宗谱·还金记》(嘉庆九年 柳坡淡齐撰)载:当时,有自闽来居张圩李姓良英者,曾向族中借兑四十金,约期措还,息此而遗。族叔大桔自山中来见所遗物,拾而视之,约三十余金,不胜喜,欲怀之归。转思,所遗之金,势必来觅,觅而弗获,恐累人不浅。遂俟之。俄,良英自岭东来,慌张奔赴。度系失金者。问之,果不爽,俱还之。翌日,良英奉大钱数贯酬谢,其家却不受。再强之,声色益厉。但其家素贫,卖薪度日。以三十余金既得之而能慨然还之,难其人矣。至谢之而文却之,则更难。其人矣,娶朱氏,向无育。良英生二子,近已长成,家道渐足,得母还金之报也。

  《还金记》说的是“羊大桔拾金不昧,失主两子造亭报恩”的故事。

  羊大桔,“素家贫,以卖薪度日”。像他这样一个穷苦农民,“三十金”对他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是一笔巨款。但就这样一个人,不昧良心作出了如此义举。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将之放在羊氏宗族文化背景下考量,就不难理解羊大桔的义举作为。

  大皿羊姓氏出望族,其祖上素有廉正的品格和峻烈的风骨。羊忄音归隐大皿之后,耕读传家,孝义育人,这种品格和风骨,稳定地继承下来,形成了尚义纯朴的羊氏家风。《皿川羊氏宗谱·皿川羊氏兄弟尚义序》(正德四年岁贡宝庆府训导良臣范卿撰)中载:抑闻皿川羊礼义不减其旧,家法乡约日益严肃,以致夜不闭户,道不拾遗,邻境多取者焉。

  羊氏家风孕育了一方重义轻利之人,这也为他们在抗战之时举村扛起民族主义大旗埋下了心理伏笔。

一片旧校址,一村大义人

  患难之中见真情。羊大桔拾三十金而不昧的故事,传到近代,在那抗战烽火岁月里,已从一人之义演绎为一村之义,从市井草民之小义上升为民族之大义——大皿羊氏顶着罹战火、遭劫难的危险,接受并支持宁波中学为期三年的“四迁办学”。

  羊氏三十六世孙羊省三是那次“宁波中学四迁办学”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我们循着他的回忆,一步一步揭开了那段烽火历史。

  1937年,日寇铁蹄践踏浙江大地,杭州等地相继沦陷,浙江省政府及其下属的教育厅等省级机构都被迫迁至丽水云和等地办公。

  1939年,赵仲苏由省立处州(丽水旧称)中学校长任上调至省立宁波中学出任校长。一年夏天,他到云和开会,回来时,东阳、嵊县等地已有日本鬼子窜扰。赵仲苏被迫改道经缙云回宁波,至缙云县壶镇时迷路向赵舒(光复会会员,曾任省参议员、驻会议员)打探道路。赵舒向他介绍了经大皿,出大盘回宁波的一条路。

  是日下午,赵仲苏依言来到大皿,打探到毕业于处州中学师范专业的羊省三。羊省三见校长前来,热情地予以接待,并陪同他到村里四处参观,还盛情地留宿,“要校长在家住一夜,明天再赶路”。赵仲苏心系学校学生的安危,坚定表示“要连夜赶回学校”。羊省三陪校长一直送到村口,临别时,赵仲苏对羊省三说,这里人好,地方好,说不定以后要将学校搬到这里来,问羊省三有没有问题之类的话。羊省三一一据实作了回答。

  1943年5月,嵊县王介溪沦陷,三迁到该地办学的宁波中学被迫第四次迁校,目的地就是大皿村。

  大皿村村如其名,形如皿具,进出都要爬岭。当时,战火已燃至家门口,村民们宁静守家尚有偏安一隅之可能,但大规模的人员迁移和集聚,极易暴露目标引致村庄涂炭。面对生与死的选择,大皿羊氏族人们舍生求义,向宁波中学伸出了热情之手,派出300多名青壮年义务到大盘去帮助他们抬东西。

  自大盘,经榉溪,过虎爪岭,历时三天,大皿人将宁波中学的课桌、床架、办公桌椅、图书、仪器,甚至庞大、笨重的钢琴、乒乓球桌等都搬进了大皿,并腾出羊氏大宗祠、田心祠堂、孟十二宗祠、下宅祠堂和关帝庙等房舍供宁波中学办学所用,挤出自家房屋供学生住宿。

  学校安顿好后,学生从四面八方赶来,一时间,双峰山下,好溪之畔,书声朗朗,弦歌不断,与外面腥风血雨、枪炮纷飞的世界相比,这里俨若世外桃源,在这国破家亡之时,利用这片战争的净地勤学苦读,唱喊了《黄河大合唱》,读懂了都德的《最后一课》,为祖国、为民族培养着“不甘做奴隶的人们”。

  曾在大皿求学的浙江省律师事务所律师赵怀宇先生怀念那段岁月,写下这样一首诗:大皿成了我们战时的桃源/宁中活跃的学习空气滋养了我们/由有名望的老师举行的各种学术讲座中/吕漠野老师主讲《鲁迅〈药〉的分析》/曾对多少稚嫩的心灵/唤起了救治民族灵魂的革命意识/我们的歌咏团/唱出了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黄河大合唱》/咆哮的歌声曾怒吼在括苍山的上空/我们吃的是干菜糙米饭/点的是如萤桐油灯/艰苦的物质生活里却有我们丰富的文化生活/都德的《最后一课》/使不甘做奴隶的我们更懂得了用祖国的文字学习的幸福……

  而在这背后,大皿人作出了极大的努力和付出。他们成立了自卫队,昼夜守卫在西华岭头;他们在自顾不能的情况下,出钱为宁波中学修缮房屋、送物送菜;他们为支持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毅然平整了自己的菜园修建了操场;他们为患病的学生采草药、为年幼的学生缝补衣裤……以山里人的朴实支持着宁波中学的办学,在这山沟溪涧之间托起“民族大义”四个大字。

  赵仲苏的女儿赵慧媛随父读书,在大皿度过了三年。三年的记忆成了她一生的牵挂,1997年5月30日,她向羊省三写来了一封信:我叫赵慧媛,是宁波市慈湖中学84年退休的教师,我的父亲赵仲苏,抗日战争中带领近千师生,把省立宁波中学从宁波迁到嵊县,再到王介溪,最后到大皿。当时,省立宁波中学所以能擎举抗日救国大旗始终不倒,能为苦难中华民族培育出一批深明民族大义、立志为国的有志青年,这与当年乡亲们出于同仇敌忾,竭尽全力无私支持、帮助是分不开的。

  1943年,宁中迁到大皿时,我正读高一,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虽然年已古稀,但终身难忘的却是大皿那段铿锵激越的学习生活,大皿的双峰山,山下的溪流、木桥、祠堂、文武阁;1945年冬,我们迁回宁波时,乡亲们程程依依送别的挚情,都永远在我眼前,在我心中!我永远感激乡亲们那份发自保卫中华强烈爱国主义的崇高德义和至诚。

一座纪念碑,一遍遍回想

  现双峰乡幼儿园是原羊氏大宗祠旧址,也是省立宁波中学大皿办学高中部的校址。2001年,大皿人为纪念这段烽火岁月,在这里建起了一座“宁波中学抗日四迁大皿校址纪念碑”,上面刻写有赵仲苏对大皿老百姓的感谢状:大皿羊忄音公下祀孙对本中学应变迁校赞助甚力,并出资修理祠宇,新建校舍,开辟操场,铭感之余,谨此志谢此状。

  岁月变迁,曾供宁波中学办学的四个祠堂或毁、或拆,现独留田心祠堂和下宅祠堂还保存着部分建筑,旧貌难觅,但驻足在这些残存的古宇旧屋之内,心绪纷飞,怎能不感慨淋漓?

  1945年冬,当大皿村民们含泪将学生和学校的校产送到仙居潘滩时,当赵仲苏赵老先生深情地向双峰乡中心国民学校捐赠风琴和大米时,这种淋浴着战火、患难共建的情谊早已写进了中华民族的抗战史,写进了人们的心里。

  历史会记住一切,记住这里曾发生的一切。(题图/孔德宾 摄)

  编辑:陈兆贤   孔海燕 作者: 来源: 磐安新闻网  2009-03-16 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