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博物馆之旅(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2:59:33
',1)">
“博物馆”一词源于希腊文“缪斯庵”,原意为“祭祀缪斯的地方”。缪斯是希腊神话中掌管科学与艺术的九位女神的通称,她们分别掌管着历史、天文、史诗、情诗、抒情诗、悲剧、喜剧、圣歌和舞蹈,代表着当时希腊人文活动的全部。可以说,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
(标题)奥林匹克精神的见证--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
解说:“奥林匹克之都”瑞士洛桑作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所在地闻名于世,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也因此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座落在莱蒙湖畔的这座白色博物馆成为各国游客来瑞士旅游的必经之地。
瑞士洛桑之所以被称为“奥林匹克之都”,是因为国际奥委会总部现设在此处。但洛桑并非国际奥委会总部的初设地点。在国际奥委会成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有着“奥林匹克之父”之称的顾拜旦在巴黎的住所是国际奥委会的总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了使奥林匹克运动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档案免遭战争破坏,1915年4月,顾拜旦将国际奥委会总部迁往中立国瑞士的洛桑。“奥林匹克之都”便从此得名。
据奥林匹克博物馆馆长佛朗西斯·加贝介绍,在洛桑建一座奥林匹克博物馆的构想由来已久。1915年,顾拜旦把奥林匹克总部选在莱蒙湖畔时,决定建立一座奥林匹克城,他称之为“新奥林匹克城”,这其中就包括一座奥林匹克博物馆。顾拜旦非常关心未来的奥林匹克博物馆,他的愿望是通过博物馆来展示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文物、文化和教育。实现顾拜旦建立一座奥林匹克博物馆的愿望,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筹集资金、拉赞助、到选址、再到征集展品,这些工作纷繁复杂。
博物馆馆长介绍说,萨马兰奇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后,接过顾拜旦手中的火炬,在八十年代初,设立了由十多人组成的奥林匹克博物馆筹备组,负责买地、设计、征集展品等筹建工作。
1993年6月23日,奥林匹克博物馆落成开馆,而这一天也正好是顾拜旦1894年6月23日在巴黎索邦大学宣布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正式成立99周年的日子。
奥林匹克博物馆向人们展示、介绍了奥林匹克运动。博物馆除展示体育主题外,还有建筑、环境、设计、时尚、艺术以及与社会有关的众多主题。
同期:奥林匹克博物馆馆长 佛朗西斯·加贝
这是火炬展区,在这座博物馆里,我特别喜欢这个展区,我每次经过这里都会受到触动,因为奥林匹克火炬和圣火是具有重要象征意义,象征人类的团结,象征走向冠军、走向奥运会、走向辉煌,同时你我这样的普通人也能参加传递,展示人们的参与、博爱、友谊,用友谊之链连接世界人民。火炬也展示设计的变化,表现出各国人民,比如北京、都灵希望展示的特有文化。我认为,火炬传递充分展示了奥林匹克运动。每次看见火炬,我都会为之激动。
解说: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不同于普通博物馆,它通过各种生动的形式展示奥林匹克精神。
同期:奥林匹克博物馆馆长 佛朗西斯·加贝
这是博物馆最珍贵的展品之一,属于一个伟大的冠军,不仅是奥运会冠军,而且是生活中的冠军--杰西·欧文斯。在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上,他不仅夺得四枚金牌,而且在那个歧视黑人的特殊年代,同他的赛场对手德国运动员建立了友谊。我认为,这件展品同火炬一样,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展示了竞赛和人性以及人道主义。这是博物馆内最具象征意义的展品之一。
解说:除2500平方米的常设展区之外,另有900平方米的临时展区,用于每年举办两次大型展览以及多个小型展览。2009年8月,在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一周年之际,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就举办了“精彩北京”图片展,向观众展示了体育摄影记者用相机记录的北京奥运会精彩瞬间。
此外,奥林匹克博物馆还坚持“走出去”,到国外举办巡回展。在中国举办北京奥运会前后,奥林匹克博物馆在中国15座城市举办巡回展,观众达250万。
奥林匹克博物馆注重面向青少年,每年接待2.5万名儿童。博物馆每年都要举办“奥林匹克周”活动,吸引5000多名中小学生前来参加体育活动。
就像顾拜旦所说的,希望通过体育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每一个来参观奥林匹克博物馆的人,都能在这里亲身感受体育带来的激情,进一步了解奥林匹克精神。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以独特的方式向人们诠释着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