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建立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信息月度发布会制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5:39:45
作者: 摘自:第一食品网 日期:2007-11-21

',1)">

',2)">
',3)">     2007年11月20日下午,农业部举行首场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信息月度发布会。发布会由农业部新闻发言人王辅捷主持。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在发布会上讲话。农业部总经济师、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张玉香发布了首期即2007年11月份农业部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信息。
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首先讲话。他指出,今年以来,国际市场石油价格高涨、粮食减产,国内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价格上涨,特别是猪肉、食用植物油和柴油、液化气等价格上涨较多,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措施,保证了市场基本平稳。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抓好农业生产的总体部署,提高农产品市场透明度,发挥好信息引导生产与市场、服务亿万农民的作用,农业部决定从本月开始,建立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信息月度发布会制度。
一、农产品市场价格走势受多种因素影响,加强市场信息发布意义重大
近年来,国内外农产品市场运行状况倍受国际社会和国内各界所瞩目。特别是去年底以来,国内外主要农产品价格出现上涨,更使农产品成为当前的一个热点和焦点问题。总的看,农产品价格上涨情况十分复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是国内农产品价格受国际市场供求的影响在加大。今年国际小麦库存降至1976年以来的最低点,其它大宗农产品供求也趋于偏紧,价格纷纷创历史新高。在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国际价格上涨会迅速通过进出口贸易及期货市场拉升国内价格。二是国内农产品价格与其他产品及整个国民经济联动性在增强。石油、煤炭等初级产品价格上涨使得农资价格走高,进而增加农业生产成本,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与此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市场需求较旺,对农业生产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三是农产品价格存在逐级传导放大效应。农业产业链条长,涉及生产、加工、运输、批发、零售、消费等多个环节,农产品价格很容易被逐步放大。实际上农民处在源头,并没有完全得到价格上涨带来的益处。四是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存在明显的结构性。从今年情况看,猪肉、食油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其他品种价格上涨幅度相对较小,农产品涨价的品种性、区域性、季节性、结构性影响比较明显。
作为基础产品,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和市场运行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因此,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工作,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服务,既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对于引导农产品市场健康运行、稳定农产品价格、搞活农产品流通和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农业部高度重视农产品市场流通,监测预警工作不断深入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农业部就已经开展了农产品价格采集工作。近些年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市场机制对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调节作用日益明显,各市场主体对市场信息的需求日益强烈。为此,农业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不断充实完善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多年来,农业部始终坚持“一条主线”,即以农产品价格监测为主线;紧紧围绕“两个目标”,即以服务国家宏观决策和服务公众为目标;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格局,即全面开展“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国际市场”动态跟踪监测,为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民增收、农产品市场健康运行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