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明的博客 - 明言名语话《纲要》:听周国平论教 - 腾讯博客 - Qzone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4:12:49

明言名语话《纲要》:听周国平论教

明言名语话《纲要》:听周国平论教
王旭明

与中国大多数读者一样,我知道周国平的名字不是从他的哲学论著中,而是他的另外两本“闲书”《妞妞》和《宝贝宝贝》,以及许多关于他的传说,尽管我非常不喜欢这两本书。这是哲学的悲哀,还是哲学家的悲哀,抑或是我和我们大家的悲哀,说不清楚。但,毕竟他是一个搞哲学的,在当下缺少哲学的时代,听这样一位搞哲学的人论教育、说教育也蛮有意思的。
哲学家或具有哲学素养的人,怎么看待如今被议论的沸沸扬扬的中国教育呢?
在西式风格浮士德会馆,我边喝着中式铁观音,一边听周国平论教。他说,哲学,其实和每个人都密切相关的,是一种人生智慧,无论你是不是学哲学的,谁都可以在这个领域里面进行思考。“我研究哲学比较讨巧的地方,就是把作为学问的哲学和作为人生的哲学的统一起来。我这个人对纯粹的学术研究兴趣不大,一个人一辈子在一个小小的学术领域里面爬弄,我觉得是浪费生命。”瞧,学哲学的学者说话也这么冲,这么偏!我的兴趣被撩拨起来了。
“您是不是拿自己的孩子做标本进行哲学研究?”对于我的发问,周国平直言:“我把培养孩子的过程当作一个哲学思考的过程。我更愿意去观察细节,当孩子成长的细节展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感到特别惊喜。”他举例说,孩子这种可爱,不仅仅是她日常生活中哭哭笑笑那种东西,从小孩生出来以后,就可以看到她智力的苗头怎么一点点的显示出来。尤其是开始会说话的时候,就是一岁左右开始,语言逐步的发展,我觉得特别有意思。比如她会问我,世界的外面是什么,告诉她还是世界,她说那总有底吧,比如我们家里的天花板。你怎么去回答她?这实际上就是世界有限无限的问题,就是哲学问题。
听到此处,我调侃周,这是你们哲学家养孩子,对于我们大众来说,这根本就不算是什么问题,周并不理会我的反诘,继续举出他的例子。
于是,我问他,您说了半天哲学问题,究竟是孩子有哲学,还是父母有哲学,还是其实都没有,只是您有哲学?他直接告诉我说,其实每个人都是有哲学问题的。这个哲学真不是说世界上有那么几个奇怪的脑袋,在那里冥思苦想,想出一些问题来。这些问题就是人生中本来就有的。我直入主题的请周国平概括他的哲学理念的核心究竟是什么?他说,我认为,从原本意义上来说,哲学它就不是一些固定的思想,而是个思考的整个过程。
他对着不懂哲学的我说了半天哲学,我晕了,还是聊聊我熟悉的教育吧。概括起来说,习惯于哲学思考的周国平先生这样看教育。
一,           一些哲学家对人生有系统和独特的思考,虽然他们没有教育经历,但他们用哲学思考教育,很精彩;
二,           哲学是思考人生的,教育是改变人生的,在这个意义上说,人生哲学和教育哲学是一致的;
三,           我最不满意的,就是我们教育中,有许多方面是违背人性,违背常识的,尤其是应试教育,极端的应试教育就是最违背人性的;
四,           高考制度有很多成功者,也有很多受害者,如果有更合理的考试制度,人才会更多,多得多,现在各级教育都是围绕高考进行安排,一级一级地进行选拔,用考试来控制实在很糟糕;
五,           教育是生长,是过程,不是目的;
六,           一个好的教育制度能够让男男女女的本性都能够很好的生长起来、发展起来,有这些本性优秀的男女所组成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好社会。
七,           素质教育就是真正要让他智力发展得好,性格发展得也好,素质教育是无形的,需要成人引导和培养。
……
我对周国平哲学眼光思考教育的判断,当然不能完全赞同。比如,哲学可以重视过程,但教育必须有阶段性成果测量,这就是哲学可以没有考试,教育离不开考试的原因。还有诅咒了半天高考,现在活跃在中国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绝大部分还不是高考选拔出来的吗?此外,把教育的现实功利性作用贬得一钱不值,也似与教育功能不合。于是,我反问他:假如第一种情况,您的孩子,高中毕业了,放学回家,进家门就跟您说,爸,我不高考了,我从此也不上学了。怎么办?第二种情况,高考完了,您的孩子成绩下来了,连三本学校都没有录上,只能上职业学校,他对您说,爸,我不去职业学校了,我就在家呆着。
当我问到这些问题时,周显得力不从心的回答,要去做工作,要去引导,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等等,老生常谈。看来,研究哲学的头脑面对现实的问题,也似乎没有完全做好准备。当然,也根本没有想到这样的“倒霉”事就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周非常也有非常实际的一面,他告诉我,无论是自己的孩子,还是别人的孩子,两全其美是最好的。既是考试状元,又是素质尖兵。他的结论是,现在的父母都很在乎自己的孩子,都很看重自己的孩子,为孩子付出的很多。但是我觉得有一个偏颇就是往往在物质上面用力多了一点,为了孩子去挣钱,去存钱,为孩子将来的发展准备一笔基金,或者是花很多钱去让孩子上各种班,去教择校费,去上好的学校等等,但是孩子的成长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精神环境,而对孩子的这种生长的精神环境,家长有很大的责任……
第一次与一个研究哲学的人讨论教育,尽管没有事前预期的那样有醍醐灌顶之感,秉烛前行之效,也没有洗脑般获取了大智慧、大聪明、大办法。但,听着作为哲学研究者周国平先生的这样一番对教育、对老师、对父母的谈话,给我们另外一种思考,也给我们许多新鲜的感受。用哲学的思考来看待教育,来看待教师,来看待每一个教育过程,的的确确会有一种全然不同的感受。在最近征求意见的《中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当中,明确的提出今后我们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同时提出要把促进学生的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关心每一个学生,要促进每一个学生主动的生活活泼的健康成长。这一切当然都浸透着周先生给我们的很多启发,也浸透着我们前人许多智者的思考与智慧。我想中国的教育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起来。
王旭明的博客 - 明言名语话《纲要》:听周国平论教 - 腾讯博客 - Qzone 王旭明的博客 - 温家宝是真正的教育家 - 腾讯博客 - Qzone 王旭明的博客 -- 腾讯博客 - 春晚三大教育败笔 - Qzone 崔璨 -- 腾讯博客 -- 腾讯博客 - 我的狂野一面 - Qzone - 腾讯博客 - Qzone 卡卡 - 我的家庭 - 腾讯博客 - Qzone 任志强的空间 -- 腾讯博客 - 本末倒置 - Qzone 唐祥飞 -- 腾讯博客 - 恐怖的人体艺术 - Qzone 布林带的应用 - 腾讯博客 - Qzone 季琦 -- 腾讯博客 - 焦虑的中国人 - Qzone 百变樱樱的世界 -- 腾讯博客 - 沙海 - Qzone 任志强的空间 -- 腾讯博客 - 破鼓仍有万人锤 - Qzone 丁启阵 -- 腾讯博客 - 鲁迅的幽默 - Qzone 石述思的博客 - 义乌施粥者的末路穷途 - 腾讯博客 - Qzone 熊丙奇的博客 - 教育的差距 - 腾讯博客 - Qzone 吴晓波的博客 - “国进民退”的分界线 - 腾讯博客 - Qzone 石述思的博客 -- 腾讯博客 - 中国富人的楷模 - Qzone 陈志武的博客 -- 腾讯博客 - 写给女儿的信 - Qzone 谢国忠的博客 -- 腾讯博客 - 最后的机会 - Qzone 谢国忠的博客 - 谢国忠:后泡沫经济时代 - 腾讯博客 - Qzone 于建嵘的博客 - 王帅案中谁更应道歉 - 腾讯博客 - Qzone 谢国忠的博客 - 谢国忠:创造性毁灭 - 腾讯博客 - Qzone 陶冬的博客 - 资产通货膨胀 - 腾讯博客 - Qzone 谢国忠的博客 - 谢国忠:泡沫惊梦 - 腾讯博客 - Qz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