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缅怀冯里达将军(照片) - 李春伸的“整体医学-整体治疗法” - 国科社区-国家科技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4 19:32:16

 

 

          冯里达将军,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和共和国第一任卫生部部长李德全的长女、连续四届的政协委员、饮誉海内外的著名医学专家。与冯里达将军见面是在2007年2月9日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迎新春、颂和谐敬老联谊会上。她和我同是被邀贵宾,我们在一起亲切握手,合影留恋。

   当时,她老人家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神采奕奕,和蔼可亲。作报告时,声音洪亮,外观看起来不像80多岁的人。2007年,她老人家百忙之中,在海军总医院先后接见我3次,与我畅谈整体医学与生命科学理论,并将她著作的《健康健美长寿学》第五册书赠送于我。但令我没想到的是,2008年2月她老人家离我们远去。当我听到她逝世的消息时,我忍不住扼腕叹息。

   冯里达将军虽然走了,但她将永远活在我的心里!她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为全人类的健康作出最大的努力!

 

信念坚定铸忠诚―――追记著名医学专家、海军总医院原副院长冯理达(上)

发布时间 :2008-07-04 来源:三晨在线

    她是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和共和国第一任卫生部部长李德全的长女,曾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她是饮誉海内外的著名医学专家,在中国免疫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领域取得开创性研究成果,主编学术专著8部260万字,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3次获军队科技进步奖;

    她是连续四届的全国政协委员,20年间,她个人和联名提出政协议案155项,在政协会议书面发言53份,关注民生、关注“三农”、关注弱势群体;

    她说自己是人民的勤务员、劳苦大众的牛,多年来她捐献和援助别人的钱物总价值达300多万元,去世时工资卡里仅剩85.46元;

    她还是热心宣传科学健康知识和健康理念的“健康大使”,出版《健康健美长寿学》6卷专著,深入部队、农村和社会各界作报告1000余场次。

    她就是海军总医院原副院长―――冯理达,一位伟大而崇高的女性,一位敬业而可爱的医务工作者,一位坚贞而纯粹的共产党员!

    6月21日,记者随中央新闻采访团来到冯理达生前工作35年的海军总医院,对其生前领导、同事、亲友、身边工作人员和部分受过救治的患者及资助的“党娃”(孤儿)30多人进行了为期3天的采访,从中感悟冯理达将军作为一代中国杰出女性,一心追随党,一生热爱党,一贯忠于党,一切献给党的崇高品德与光辉业绩。

    2008年2月8日,海军总医院重症监护室里,原副院长冯理达将军(专业技术二级)因长期积劳成疾导致肺纤维化,经全力抢救无效永远闭上了那双从不知疲倦的慈目,把生命定格在了83岁。

    只要活着就要入党1973年3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年近50岁的冯理达由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研究所调入海军总医院传染科,成为军中天使。

    据冯理达的两位入党介绍人、原传染科党支部书记于利华和军医张杰向记者介绍:怎么也没想到,出身名门的冯副院长到传染科报到的第二天,就主动找到时任党支部书记的于利华,详细汇报自己的经历、家庭背景和思想状况,郑重提出想加入党组织,并再次递交了用钢笔楷书的入党申请书。她的真诚、朴素与谦和,让所有接触她的人都为之赞叹。

    不仅如此,她还经常向科里其他党员、医生汇报思想,甚至到节假日把同志们请到家里,毫无保留地让组织了解自己。当时才21岁的张杰仅比冯理达早入伍几个月,她曾问:“您这么大岁数还坚持入党,您图什么?”冯副院长饱含深情地说:“我母亲62岁时与钱学森、郭沫若、李四光同时加入党组织,我比母亲年轻多了。我亲身经历了两种社会制度,所以我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走向光明,只要活着,就要入党,我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党。”

    什么重活累活都抢着干的冯理达,把加入党组织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一年当中,5次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冯理达用行动赢得了人们的敬佩和肯定。

    1975年12月23日,这是一个让冯理达永远铭记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她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为了一名党员。至今于利华和张杰还清晰记得,当时正在病房里忙工作的冯理达,得知自己被批准入党的消息后,激动地流下了热泪。宣誓后,冯理达再次找到于利华欣喜地说:“我终于入党了,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这一天,冯理达50岁的生日已过去了整整1个月时间,从1949年在前苏联留学时第一次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算起,26年的夙愿终于实现了。

    专程从日本赶回接受采访的中国工商联驻日理事罗悠真,是冯理达将军的独子,他神情庄重地向记者回忆:“2008年1月20日下午5点,母亲病情突然恶化,站在病床前,母亲紧紧地拉着我的手,对我说:‘悠真,你要永远记住,妈妈是党的女儿。我死后,帮我代交一万元党费……’交完党费,母亲的工资卡上仅有余款85.46元。她用自己一生的实践,兑现了‘把一生献给党’的铮铮誓言。每当我回想起母亲的话,心灵就受到深深的震撼……”

    海军总医院院长段蕴铀感慨地对记者说,冯副院长虽然已是83岁高龄,组织上早就不要求她做具体工作了,但是她还每天坚持准时上下班,与别人不同的是几乎没有休息日,直到生病倒下。所以说,她是为党工作了一辈子!

    自1984年就在冯理达身边工作的医院免疫中心办公室主任陈淑英,在冯理达生前工作的办公室里含泪告诉记者,冯副院长留下的众多遗物中,没有贵重的东西,主要就是文字资料。从学《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先后撰写了10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和体会文章,日记75本。她用毛笔正楷恭录党的十四大以来历次党章全文,15次用毛笔手书“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送给同事、亲友学习。病重后,她仍坚持在办公室把新党章一笔一划抄完,才住进百米之距的病房,她是在真信、真学、真做中彰显对党的忠诚。

    军中天使一代女杰“八十春秋一瞬间,岁月沧桑未等闲。少小即怀报国志,毕生几曾敢息肩。”这是冯理达《八十抒怀》的诗句,她就是这样用毕生报国图强,诠释着对党的深厚情感。

    早在1957年,冯理达在苏联列宁格勒医学院攻读免疫学研究生时,面对列宁格勒市白喉病流行严重,苏联医学界采取各种防治措施仍无法见效的情况,她主动请缨,担任该市白喉病防治负责人。在不断研究探索的基础上,创造性运用针灸、中药和西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使当年列宁格勒市白喉病发病率降到了零。记者在海军总医院冯理达先进事迹展览室里,见到了当年列宁格勒市为她颁发的列宁格勒科技大奖、苏共《真理报》、苏军《红星报》等主要媒体对她深入报道的原件和苏联社会各界给她的感谢信。32岁的冯理达成为苏联医学界的新闻人物,她的论文被编入苏联教科书,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当年,国家副主席刘少奇访苏期间,在驻苏大使馆接见留学生时,紧紧握住冯理达的手说:“你不仅有很好的学问,还有很深刻的思想,我为中国有你这样的专家而高兴。”

    1958年获副博士学位的她毅然谢绝苏方的真诚挽留,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中。她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流行病研究所工作期间,组织筹建了新中国第一个消毒研究室,并担任该室和流行病科负责人。她先后作为中央、国务院和卫生部防治传染病工作组负责人,29次带队奔赴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河南、北京郊区等血吸虫病、流脑、霍乱、浮肿、痢疾等重疫区一线,以及邢台地震中心区,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与农村基层干部同吃同住,深入偏僻公社和生产队,挨家逐户防病治病。期间,她的14份工作经验总结和研究论文,被卫生部转发用于指导全国防疫工作和被学术期刊转载。冯理达当年的同事,现年81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守一先生回忆说:“1961年新中国发生了第一次霍乱,当时我们到广东进行传染病防治。我记得冯理达是一个防治组的负责人,她工作非常敬业,不怕艰难和危险,经常下乡去采样、调查,一边进行防治,一边坚持搞科研,制定相关规范和手册。因为她是留苏博士,医学功底非常深,把一些新知识和方法运用到传染病的防治上,取得了显著效果,起到了核心骨干作用。”

    调入海军总医院后,冯理达把为兵服务作为回报党恩的事业平台,以对部队战斗力极端负责的精神,精心组织抗疲劳、抗严寒、抗饥饿等课题研究,登舰艇、下海岛、深入部队为官兵进行免疫调理和治疗,为海、陆、空官兵进行卫生健康知识授课500多场次。她自主创新,建起我军第一个免疫学研究中心,开辟了运用传统中医治疗和现代医学检测手段相结合进行免疫学研究的新路子,率先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免疫学学科建设思想,为丰富世界免疫学做出了重要贡献。钱学森曾两次亲临实验室与冯理达共同探讨,称赞她做的是利国利民的事情。其中“人体科学对免疫功能的研究”、“关于肿瘤细胞的免疫研究”和“免疫功能的研究”3项课题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她还进一步提出免疫宏观学、免疫微观学、老年免疫学、免疫康复学和部队免疫学等医学理论,并由一般性的免疫研究发展到全面、多层次免疫学研究,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病治病的新途径。

    当年被冯理达治愈的患者王惠含泪向记者介绍了冯奶奶的高超医术和崇高医德。1995年,13岁的王惠身患结核性脑膜炎并发脑积水,经几家医院4年的治疗结论是:最好的治疗结果就是植物人。绝望中,她的父母听说海军总医院的冯理达教授运用中医传统疗法奇迹般地治愈过许多不治之症。抱着最后一试的想法,小王惠被送到海军总医院,冯理达对其进行辅助治疗后,又专门联系天坛医院脑肿瘤专家王忠诚教授,对她进行了手术。王惠说:“家里为给我治病已经花光了所有积蓄,这次如果住院,只能卖掉房子。听说这一情况,冯奶奶就安排我住在免疫中心她的办公室里,吃住2个多月,还专门指定工作人员全天陪护。痊愈后,冯奶奶又出资让我学习计算机操作技术。如今,我在北京西客站工作并已经结婚,生活非常幸福。是冯奶奶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说着,她从包里拿出冯理达1996年用毛笔写给她的诗让记者看:“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画出的是彩虹,擦去的是眼泪。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

    作为海军总医院副院长,作为中国免疫学学科带头人,冯理达呕心沥血主编学术专著8部260万字,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还受邀赴美、日、法、德、俄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讲学,成为饮誉国内外的医学专家。

深情缅怀冯里达将军(照片) - 李春伸的“整体医学-整体治疗法” - 国科社区-国家科技成... 周总理是被折腾死的! - 李春伸的“整体医学-整体治疗法” - 国科社区-国家科技成果网 ... 基于周坚红移定律的无限宇宙整体描述 - 解析宇宙学创始人周坚的博客 - 国科社区-国家科技... 世界是一个整体 认识是对整体的割裂 - 李泽健—计算机创新学 - 国科社区-国家科技成果网... 热烈祝贺全国高健委医疗保健康复专业委员会在我院下设整体医学康复指导中心! - 李春伸的“整... 全新的整体自然疗法! 全新的整体自然疗法 全新的整体自然疗法! 中国社会的整体堕落 深情缅怀我慈爱的父亲 生命的律动——终极养生之道 - 整体自然医学疗法创始人 - 畅享博客 将现代科学技术融入中医药学是刻不容缓的历史使命 - 陈匡时的博客 - 国科社区-国家科技成... NGC8和NGC9星系的标准距离 - 解析宇宙学创始人周坚的博客 - 国科社区-国家科技成... NGC4和NGC5星系的标准距离 - 解析宇宙学创始人周坚的博客 - 国科社区-国家科技成... 将现代科学技术融入中医药学是刻不容缓的历史使命 - 陈匡时的博客 - 国科社区-国家科技成... 周坚红移定律的提出(§1.4.2) - 解析宇宙学创始人周坚的博客 - 国科社区-国家科技... 一种医学治疗框架的设想 - 荣大龙的个人空间 - 国科社区-国家科技成果网 - Power... 重型红崩(医案故事 三) - 张人善的科技博客 - 国科社区-国家科技成果网 - Powe... 解析宇宙学的基本思想(§1.1) - 解析宇宙学创始人周坚的博客 - 国科社区-国家科技成... 宇宙学红移的描述(§2.2.3) - 解析宇宙学创始人周坚的博客 - 国科社区-国家科技成... 关于中医问题的杂谈 - 董国生的科技博客 - 国科社区-国家科技成果网 - Powered... 世界是一个整体 认识是对整体的割裂 模拟智能的整体思路 民办学校招生的整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