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非乱弹!狂想Google未来十大功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6:27:23
 国内和国外研究新开发的搜索引擎技术总是层出不穷,无论搜索技术本身还是搜索范围与深度都是以超越Google搜索为目标。国内的带头大哥百度,显出一副当仁不让的架势,搜狗以及雅虎更是为了抢占市场不断推出新功能。在全球范围内鸟瞰,Google凭借其强劲的搜索引擎技术,以及全方位立体化的多功能服务越来越多的赢得了广大网民的青睐,自去年IPO之后,Google一直致力于将其商业模型拓展到不同的新领域中。范围包括了电子大图书馆,基于网页的电子邮件系统,它与PBS,C-Span以及Fox合作的电视内容搜索等。

  许多人都觉得离开了Google,在浩瀚的网络世界中简直找不到方向。但是作为主流搜索引擎的Google仍旧有着太多没有完善的功能和需要填充的服务。今天就让我们抛开Google“搜索”这一主基调,而来大胆畅想未来Google还需要填充什么样的新理念、新服务。

  猜想之一 Google大型网络游戏

  大型网络游戏的火爆今非昔比,放眼望去无论是早期的“奇迹”、“传奇”;还是现在的“魔兽世界”、“梦幻西游”……赚的发紫的网络游戏运营商们,无不让每一个搞IT的同行都看的直流口水。电子竞技产业的发展和崛起已经是大势所趋,每年举办的国际电子竞技赛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爱好者们的关注。暴雪的游戏从桌面延伸到网络这也吹向了全球著名游戏制造商大张旗鼓进军网络的号角。再看国内,网易从“大话西游”开始便吃到了网游的甜头,其后续版本“梦幻西游”一经推出,直至今日已经成为了全国最受欢迎游戏的美誉。让我们想想看,如此肥沃的一片市场,Google难道还不会动心?

  猜想之二 Google在线交易平台

  国外的eBay,国内的淘宝成为了我国目前最大的两个在线交易平台,无论是B2B、B2C还是C2C,网络交易平台的建立给人们带来了天涯若比邻式的优质享受,在网络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世界正在慢慢变小,敲击几下键盘,选中你心仪的物品,快递就会送货上门。热捧金庸著作的马云大侠曾经说过,“我是韦小宝模式,土洋结合,不管拍卖还是一口价,怎么方便就怎么交易。”如此简单的操作流程引来了更多人群网上购物的习惯。而作为网络交易平台的提供商来说更是乐此不彼,用户花钱买到了方便,店主在经济便宜的网络店铺上赚得了大笔银子,但在这其中有益最大得还要数提供这一交易平台的老板们。把握商机可以说是Google最为突出的方面,而Google的交易平台也许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但是Google也许正在考虑一种新的运营模式,因为这个市场实在是太诱人了。

天极软件频道网近期文章推荐 1 评论:别让PPLive弄脏了你的眼睛 2 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兼容性能分析 3 FIF小组3DsMAX 8互动视频教程连载 4 SOA中国路线-国内企业如何更好地切入SOA 5 驱除烦恼 解析电脑上网自动弹出窗口 6 CorelDRAW 12合并打印使用方法及应用实例 7 让Skype更有趣更实用——Skype插件推荐 8 GPLv3引发广泛争议-开源面临分裂危机

  猜想之三 Google下载工具

  眼瞅着迅雷、快车、BitComet等一大批下载工具慢慢的占领下载软件市场,Google哪还能坐的住。之前与迅雷、快车捆绑安装工具条引来了遭人非议的“恶意软件”之名,换个方式看,谷歌最需要什么?答曰:用户和流量。迅雷有什么?答曰:用户和流量。迅雷最需要什么?答曰:商业模式。谷歌有什么?答曰:商业模式。还用说很多吗?你再怎么绑,也是要绑在人家的工具软件上,而自己的工具条也才只是一个附属产品,每年发大笔的金钱投入在他人的下载工具上面,虽然是依靠人家的知名度和装机量,并且有着一定的深度合作关系,如果有一天合作失败了,那也许被抛弃的不是他家的下载工具,而是Goolge自己。也许Goolge现在已经为自己量身定做了一套最新功能的下载工具,不过如果真有,也希望不要再出现类似于“输入法门”的事件发生。

  猜想之四、Google在线交友征婚

  都市生活进入网络时代,支配爱情生活的是一代网虫们。时代不仅改变了一代人的生活方式、重塑了价值观,也催生出相关的产业模式来。形形色色的征婚俱乐部如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特别是网络爱情时代轰轰烈烈地到来,与网络有关的征婚俱乐部更是成为征婚行业中佼佼者。网络征婚成为了如今的时尚,无论是20来岁的小年轻还是60来岁的老人家都喜欢来上面逛上一逛。配合Google强大的搜索引擎技术,在茫茫人海中寻找自己的伴侣理论上真的是轻而易举。Google也应该设身处地的考虑一下将自己的搜索技术合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来,造福人来,促成姻缘。所以说Google在线交友征婚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猜想之五、Google威客任务平台

  威客源于英文单词Witkey,中文译为“智慧的钥匙”,指通过互联网把自己的智慧、知识、能力转换成实际收益的人。在威客网上,个人和企业发布任务,公布任务期限和酬金,找活的威客族通过竞标接下任务,获得报酬。小到给宠物起名,大到企业形象策划、管理咨询,酬金根据难度不同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目前Google只有寻找现成资源的能力,但是企业需要更多的是创新、需要的是盖有自己公司烙印的东西。自2005年网络威客现身我国后,国内威客族已达60万人,各类威客网站已有40多家。预计至2007年,国产威客将激增到900万人。巨大的网络资源摆在面前,我们相信Google威客任务平台的成立和运营将会翻开Google公司崭新的一页。  猜想之六、Google杀毒软件

 

  网络安全殃及着所有生活在互联网世界中的人们。不管你是企业单位,还是家庭个人,病毒面前人人平等。如今的互联网病毒更据有专业性和目的性,各种各样的病毒木马层出不穷,大到摧毁服务器,导致网络瘫痪;小到盗取QQ、游戏账号……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令人发指。各大安全厂商也相继推出了各自的新产品与之抗衡。在这攻防转换期间,一些并非纯粹的、老牌的安全厂商也加入到打击病毒的洪流中来,比如说微软杀毒软件OneCare、腾讯的QQ医生等。既然如此,那Google为何不能也出一款杀毒软件来凑热闹呢?只不过这次是搜索病毒,并不是搜索网络资源,换句话说就是将Google的搜索引擎移植到本地进行,如果搜索本地病毒的速度能够和在WEB上搜索资料的速度相当,那世界最快的病毒扫描非Google莫属。

  猜想之七、Google操作系统

  无论是微软的WINDOWS、红帽子的Linux还是基于开源技术的其他操作系统,一直统治着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大批桌面操作系统。就连老牌的苹果Mac OS系统在某种程度上来讲都甘拜下风,但是垄断归垄断,毕竟喜欢尝鲜的用户大有人在,早在2005年Google公司就已经在尝试分布式网格计算,并命名为“Google计算机计划”,由于现在几乎所有X86计算机都产自中国,Google为何不贴上自己的品牌,推出个Google X1——“X世代的计算机!”?它完全有可能创造出一个苹果般的产品,并在里面引入自己的自有软件。这一策略相信不久后就会实现,我们拭目以待吧。

  猜想之八、Google浏览器

  在诸多揣测中,关于Google推出自己的浏览器一事早已流传。谣言源于Google对未来的恐惧。因为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候,浏览器将集成搜索功能,届时的搜索引擎也许就没有Google的一席之地了。而Firefox在其浏览器中内置了一搜索箱,更验证了这一可能性。虽然这一功能的默认引擎是Google提供的,但它也可以是其它厂商中的任何一个。任何技术社区的人都知道,大多数的用户一般只采用默认值,而不会理会其它的选择。如果你沿着Google的策略一路走下去,你将发现其实这一话题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已经被广泛讨论——以浏览器为中心的互联网操作系统。Netscape认可这一可能性,而微软对此也是忧心忡忡,因为它有可能边缘化Windows操作系统。

  猜想之九、Google语音搜索引擎

  所谓语音搜索引擎,顾名思义是依靠人们的话语来执行搜索目的的,键盘的敲击、鼠标的点击也许会成为未来影响人体健康的一个主要因素之一,那么放弃传统的键盘、鼠标而采用语音取而代之岂不甚好。工作效率的提高自然不言而喻,更有甚者可以将其运用到一些慈善事业当中,用在一些残疾人群当中。当我们出现问题或是需要查找资料的时候只需对着麦克风说出一些关键字,搜索引擎将其自动识别后把答案结果显示出来,这才是科技进步的体现。而语音代替传统输入法也已经是大势所趋,我们希望语音搜索引擎能够早日到来。

  猜想之十、Google网络广播电台

  网络广播是21世纪广播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新鲜事物,通过互联网检索笔者发现,我国互联网在短短几年来一直保持着很快的发展速度,现在的网民已超过一亿多人,而且还在不断地攀升,较之传统广播有着诸多强势增长点。而对于Google而言网络广播或是在线直播技术都是相当成熟而且非常容易实现的,虽然Google以天价收购视频短片网站You Tube,但是视频短片的影响力和关注程度一定不会比内容充实高连续性的在线直播节目受欢迎。诚然,加开了网络直播技术的Google在流媒体节目中会和将来的IPTV争光夺彩,而网络直播也定然会成为未来网络视频的主流。

  总结:

  猜想终归是猜想,不过搜索引擎的宗旨还是为网民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服务。上述的十大猜想也只是笔者的一些拙见,其实不单只是针对Google本身的搜索而言,而是搜索引擎厂商本身的发展方向吧,而未来搜索必将出现更多激动人心的应用。这也意味着搜索不再只是简单的技术或是网络导航而已,而是会成为普通人的生活中必备的工具之一。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面对任何的知识点,资料的采集点你都会依靠搜索。那时也才是搜索技术应用的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