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物业税是对腐败的又一种奖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4 01:45:23
从3月28日到4月2日,新华社连续发表了6篇聚焦房价的“新华时评”,矛头直指地方政府,痛批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根源所在——土地财政以及腐败所酿生的高地价高房价。

专家和媒体注意到了这一轮不同凡响的宣传造势活动,对它的解读是“可能为推物业税开道”。不久前,国土资源部曾表态说物业税试点推出在即,再加上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近日出版的《求是》杂志上撰文,其中提到:“在统一税政前提下,研究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政管理权,培育地方支柱财源,从而尽可能通过增加地方本级收入”。这样,指出主管官员和中央喉舌的言论有唱和现象,“为物业税开道”的解读则更容易被人接受。

其实,中央媒体和相关官员、部门在这一话题上,不一定存在具体的串联和共谋。各说各话,各自表述,他们在观点、主张和诉求等方面,不同之处还是比较明显的。不过,征收物业税这个诉求,近来甚嚣尘上,确实是个事实。最近出现的房市新动态,主要特点是不给国家权力一点面子。房市顶风而热,伴随调控房价的表态和新政,反而迎来了全国房价新一轮暴涨。这就不光是要当房奴的人有点急,在官方也有人火气不打一处来。

这一轮宣传造势,在技术细节上较前有所进步。新披露的信息说,上海、北京和深圳房屋的空置率已达到40%,这样的空置率十分惊人。国家电网利用智能网络,在全国660个城市查出一个数据,总共有6540万套住宅电表读数连续6个月为零。也就是说,房子空在那儿没人居住,很多房子在炒家手上,既不出租也不自用只为等着涨价,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也给银行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原来,官府在调查统计房产空置率方面早有高招,这可比民间调查者夜里数黑窗、白天数窗帘准确多了。官方早知道,并且得来全不费功夫,但是过去不说这个,因为公布了这信息则可能打击房地产业。这就叫不利于托市的不说。这种统计法和较可靠数据信息,之所以过去一直没提到过,也是出于利益考量。是出于对谁的利益考量呢?当然,是从房地产最大受益人一方着想的。

就房市、房价话题,我曾在几年前指出房价高的根源在于腐败,责任在于政府,但总体而言写过的文字很少,原因是我有点“幸灾乐祸”。因为我早就发现而不情愿点破的一点是:高房价对中国社会来说,其“正面价值”非同小可。

高房价早已不是经济问题、民生问题了,它已成为“人生意义”问题,作为一般人估价自我价值的坐标、判断自身实际社会地位的标尺而存在。说白了,高房价让许多人绝望,失去有尊严体面生活的信心,让他们真切体会到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的渺小和无能——进而,才会促使一般人思考是什么让自己如此无能为力,是谁拿走了“蛋糕”而让他们痛失居住权这项基本人权。其后,有此思考者将不谋而合,将伤害归结于权力腐败,归结于不公体制。

这并非“迁怒”,实情就是这个样子。本来,如果腐败可以遏制,劳动者收入和福利并不是如今这般情景。极少数人集中大部社会财富,加之权力部门机构庞大臃肿,若非不持续敛财势必难以为继,这也就规定了高房价和其他高物价、高收费,同时规定了劳动者必然的低收入、低人权。空置房产多半集中于公务人员和依仗权力富起来的人们,高房价让许多人认定“奋斗失去意义”,这是比较直观的教材。我之所以说“幸灾乐祸”,是由于既然腐败就应该收获愤懑和鄙视,要是持续腐败反而源源不断地收获感激和歌颂,那不是更可悲、更不正常吗?

“土地财政”这个腐败,是明着的、集体的、合法的腐败;而房地产产业链全过程的官商勾结、分红分赃,是暗处的、个人的、潜规则支持的腐败,这一暗中搜刮和分掉的国民财富,其实要比“土地财政”攫取的财富更多。这一明一暗两种敛财渠道均通畅无阻,房价没理由不高,房奴没理由不苦,连当房奴都没资格的“奴”,没理由不绝望。

腐败带来高房价,这个观点现在也成为主流了,但据说征收物业税是有效遏制高房价的良策,这对居者来说明显是开错药了,而对权力而言确实是一幅好药方——既然权力腐败形成了高房价这个烂摊子,那么,再奖赏给权力另一种财源来路吧。腐败势力的蛋糕只能加大不能减量,在征收物业税之后,除了依然保有土地财政和地产贪腐两条财路之外,就又增加了一条主财路。

评论

0

点击

0

收藏

支持

0

反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