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板块加速成长铸牛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5:43:01
www.hexun.com 【2007.01.15 15:41】 中国证券报

作者:鞠厚林
我们给予军工行业“推荐”的评级。未来5-10年我国军工行业将处于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尤其是未来3年,行业将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与其他行业相比,将呈现明显的抗周期特点;更重要的是,未来的整体上市将给军工类上市公司带来业绩爆发性增长的机会。
国防建设进入新时期
我国国防投入正处于前20年投入不足的补偿期,预计未来5-10年国防投入将保持15%以上的增长,其中,信息化与机械化是发展重点。从未来主要军种的发展方向上看,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是增强部队作战能力、提升军力的重要方向:如海军重点发展新型作战舰艇以及多种专用飞机等,提高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水平和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空军将适应信息化空中作战的要求,重点发展新型战斗机、防空反导武器、信息作战手段和空军指挥自动化系统;第二炮兵通过加强导弹武器的改进和研发,提高导弹武器和指挥、通信、侦察等配套装备的信息化水平,初步形成核常兼备、射程衔接、威力和效能明显增强的武器装备体系。
资产证券化提升公司价值
军工和航天是战略性部门,难以产生直接效益。如果军工航天事业全部依靠政府投资,将形成巨大的财政负担,甚至可能成为国家整体发展的包袱。根据我们的研究,美国和前苏联在发展军工和航天事业方面采用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前苏联完全依靠国家财政支出发展军工行业,导致军工航天事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美国走的是“两个结合”的道路,即产业进步与资本市场结合、军品和民品结合,依靠资本市场支持军工行业发展,实现了军工航天和资本市场共同良性发展的态势。
事实证明,依靠资本市场发展航天军工产业是理想的模式。近年来,我国政府也明确提出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航天投资体系。200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国防科工委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国防科技产业政策纲要》明确提出:推进国防科技工业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改制上市。“十一五”规划也明确提出:深化军工投资体制改革,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我们认为,证券市场以其特有的公开化、公平化和市场化优势,将成为国防建设融资的重要渠道,国防资产证券化和整体上市将是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航天军工投资体系的最优选择。
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国防投资多元化的指导思想,达成了“上市公司是盘活国防资产、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国防事业、推动体制改革”的共识。目前军工行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较低,但在大量优质国防资产有望进入上市公司的预期下,相关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将得到大幅飞跃。
未来3-5年内将是国防资产证券化的黄金时期。以航天科技集团为例,2005年集团资产总额为803亿元,而中国卫星、火箭股份、航天动力、航天机电4家上市公司的资产总额仅为62亿元,占集团总资产的8%。航天科技集团2005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为7.4%,明显高于中国卫星等公司的盈利能力。
优势企业前景广阔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军事工业呈现出明显的核心企业大型化和集中化趋势:装备总装类业务通过不断并购整合,逐渐向少数企业集中。我们认为,上述集中化趋势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速,武器系统开发周期加长、技术难度增长,导致研发投资规模大、周期长,大型企业发展优势充分体现;二是冷战结束使军品生产商面临的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适应能力不强的中小企业面临困境,而大企业的并购将改变行业的格局。
根据军工行业的发展需要,在我国军工企业中,军品核心企业和民品优势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按照“核心企业”大型化和集中化的思路,火箭、卫星、导弹、飞机制造总装业务等领域将通过一系列重组,形成军工行业中为数不多的核心企业。此外,在民品方面,各大军工集团也已经明确了民品发展思路,未来的优势企业发展潜力巨大。
重点关注哪些个股
在投资策略方面,我们的主要观点如下:首先,以军工产品为主业的上市公司未来3-5年将保持20-30%以上的增长,其中一些龙头公司将保持30-50%的增长,这使相关上市公司具有明显的中长期投资价值。其次,由于航天军工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较大,上市公司将通过收购集团公司优质资产使自身的价值大幅提升,这将是航天军工板块大幅上升的主要动力,也是未来该板块的主要投资机会所在。
航天行业和航空行业在整体上市方面的步伐较快,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各自扶持下属两家上市公司的意图已经比较明确。我们认为,科技集团下属的火箭股份和中国卫星未来几年通过资产的扩张和价值的提升,有望达到300-500亿元的市值;科工集团下属的航天晨光目前也基本成为集团重点扶持的两家上市公司之一,值得重点关注。
在个股方面,我们重点推荐火箭股份、中国卫星、西飞国际三只个股,我们认为由于公司业绩的增长及收购集团资产的影响,未来两年,这三家公司的业绩都将出现跨越式增长,2007年其股价有50-100%的上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