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积弊该如何破冰? - 行业人物 - 李吉明 - 价值中国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2 01:21:51

访全国优秀教师、网络时评人李吉明


李吉明:教育问题千头万绪、积重难返,这主要是由于教育内在的保守性与其滞后于社会变革所造成的。要彻底改变教育现状,重点应从教育价值取向、教育体制、教育结构等方面入手。

 

价值中国:教育是一个宏大的社会大课题,您认为教育界问题频出的根源何在?是否存在一个着力点或突破口?如何破除教育积弊?

李吉明:教育的问题千头万绪、积重难返,这主要是由于教育内在的保守性与其滞后于社会变革所造成的。由于一些制度性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治理,再加上教育体系内部错误的教育政绩观、落后的教育管理体制、异化的教育评价机制和日益不均衡化的教育资源等等,更加剧了教育问题的严重性。简单说,迷失的教育价值取向推动了教育的庸俗化。这就是教育问题的根源所在。

针对教育的问题和根源,要彻底改变教育现状,重点应从教育价值取向、教育体制、教育结构等方面入手。事实上,无论是高考还是择校,还是学术腐败,都很难说有一个非常简单的、一抓就灵的办法。因为单纯依靠教育系统内部的自我改革调整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依靠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系统的整体互动,“官产学研”的互动。然而,设若我们非要找一个着力点或突破口的话,我想这也不是没有的。温总理在《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讲话中曾明确指出,“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改革”。因此,教育的改革必须首先改变“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的尴尬局面,从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做起,逐步来影响和纠正整个社会的教育价值取向上的偏差。

价值中国:您认为什么是人文教育的目的?现代大学精神的本质何在?

李吉明:人文教育从表面上看,好像只是传授文史哲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现在的学科体制下,一切教育似乎都可以量化为客观知识和能力。实际上人文教育是通过对文史哲的学习,通过对人类千百年积累下来的精神成果的吸纳和认同,使学生有独立的人格意志,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有健全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有高尚的趣味和情操,有良好的修养和同情心,对个人、家庭、国家、天下有一种责任感,对人类的命运有一种担待。

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教育应该是一种既援人以生存的手段与技能,使人把握物质世界的教育,亦又导人以生存的价值与意义,使人建构自己意义世界的教育。但是,在功利主义教育倡导下,我国的教育过于注重逻辑化、系统化的科学知识与理论的传授,却忽视教育提升青少年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内在功能,导致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被荒废和教育人文意义与价值的失落。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当前教育的一种悲哀!

其实,人文教育关乎大学的本质,关乎个人、责任与社会。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蔡元培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为囊括大典,网罗众学之学府。 但曾几何时,庸俗、功利、虚无侵蚀了大学学生及教员的思想;官僚本位、僵化学术机制以及对商业和技术的迷恋,让大学创造之源干涸。于是有人说,中国的大学已失去了脊梁,泯灭了精神,只余下赤裸裸的追名逐利;更有人说,中国20多年来根本没有大学,有的只是一个“打工仔岗前培训机构”。——那么,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精神呢?我想,陈寅恪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和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早已说清了其本质的所在。“独立之精神” 是大学精神的根本,它指出了治学者要有独立的学术人格;“自由之思想” 是大学精神的命脉,它指出了要有自由的学术思想;“思想自由” 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它指出了办学者要以维护思想自由为天职;“兼容并包” 是大学精神的气量,它指出了办学者要对不同学科、不同见解的治学者一视同仁。无论治学者还是办学者都是学者,治学精神和办学精神不可分离。要让中国的大学具备大学精神,成为成熟的大学,必需其办学者宣誓并落实上述办学精神,其治学者体认并笃行上述治学精神。而在时代巨变面前,高校也应该与时俱进,大力倡导人文教育,时刻以冷静、审慎的态度,站在当下,眼望未来,慎重决策。

价值中国:您一直致力于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您认为什么样的学生,达到什么标准,才是中国当下社会需要的人才?

      李吉明:学生应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关键要看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可以说,现在社会从南到北,由东向西,既需要高精尖人才,也需要一般性人才。但各行各业中,最需要的就是那些具有高情商和高智商的人才。也就是具有高尚的品质和社会应变能力,能够做到不怕苦、不怕累,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积极的心态、有自信和上进心的复合型人才!

然而随着几年来大学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而其知识含量却是越来越比不上前辈们。于是也就有了泛滥的大学生堆里,人才却寥寥无几;每年数以万计的毕业生中,多数怀才不遇、就业无门的尴尬现象发生。究其原因,无非是大多数的学生只注重学位而忽视社会真正需要的各种素质所导致的结果。有调查发现:百分之八十五的大学生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简单的只是拿到学位证与毕业证等证书而已。这些同学往往对自己的前途是迷茫的、没有认知的,更别说什么社会适应能力与实践能力了。其实,当下社会所需要的恰恰就是那些自主的、有目标性的、有见解的能够掌握真正有用的知识的学生。他们才是真正的人才。

价值中国:“教育过度”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带来很大负面影响。您怎样看待该问题?

     李吉明: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甚至出现了所谓的 “高能低就”的人才浪费现象,我们并不否认这一事实。但设若据此就说中国的教育已超出了社会实际需要,就是“教育过度”的话,这似乎也并不妥当。

事实上,之所以出现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象,主要是因为高校专业设置有相对的稳定性,而市场需求变化太快所导致的结果。学生往往看什么热,就学什么;而企业需要的人,学生专业又不对口。于是便给人以“教育过度”的假象。所以,对多数高校而言,只有主动深入就业市场,建立与市场对接的动态专业设置机制,培养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专业技能人才,才能让毕业生、家长找到一个投资和回报的平衡点。

如果非要说当前我国已经出现“教育过度”现象,恐怕也只能说是“应试能力教育过度”而“实践能力教育不足”而已。我们把太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让学生通过某种教育的考试并获得某种文凭的这一目标中去,却没有更多地关注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如果说他们已经什么教育技能的话,那么这种“教育技能”实际上只不过是一种应付考试的技能而已。

价值中国: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公立学校普遍存在着严重的行政本位现象,您对此有何建议?

李吉明:我是常说“教育无行政,学校无政治”的,但这样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很多人就是不明白,原因何在?因为我们现在的现实是一种行政化的办学体制,就是通常有人称之为大学是教育部办学,中小学是教育局办学,校长都是各级官员,你只要开会传达文件,贯彻落实就行了,不需要自己有教育追求、教育理想。也正是由于教育都必须依照行政命令来办学,所以才出现了外行领导内行的尴尬,同时也让教育失去了本来的面目,沦陷了宁静的土地,丢失了自主与特色。

我们知道,当前我国教育之所以呈现出大量久为社会诟病的问题,如应试教育泛滥、学生课业负担沉重、教育资源分布严重失衡、学校等级化趋势明显,升学考试制度严重扭曲、教育评价体制十分畸形等等,追根溯源,病根正在于“政学关系”的混乱。而行政化、集权化之下的教育后果是:教学成果的政绩化、学校的衙门化、校长的官僚化、以及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和教师的被工具化。所以,彻底廓清“政学关系”,真正实现“教育的归教育,行政的归行政”,是时下中国教育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温家宝总理在《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的讲话中说:“教育事业还是应该由懂教育的人办。”我想,温总理已经给我们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教育是个特殊的行业,学校是学术的殿堂,教师队伍是学术团体。我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校长,那你先得努力成为一名好教师”,因为校长是“师者之师”。因此,校长并非什么行政长官,而应当是一个有思想、有创意的领跑人。

价值中国:教育是民族复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有分析表明,我国老百姓教育开支占收入的比例,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较高的。如何理解教育产业化与教育公平之间的关系?

     李吉明:陈至立早在教育部2006年度的工作会议上就曾强调: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不能搞“教育产业化”。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我们坚决反对教育产业化。可以说,这种高调表态不仅给了深受“上学难、上学贵”之苦的民众一种希望,也明确了教育产业化与教育公平之间的关系。

    其实,教育产业化是引自西方的一个概念,但却被国内一些人用偏用错,从而烙上了“重利轻义”的色彩!重的不是公共利益而是学校或部门利益,轻的是公平和效率。目前,我国教育产业化的真正问题是:不该产业化的产业化了,而需要产业化的反而没有形成产业。于是,在公办学校盗用“产业化”其名的过程中,带来了更深层次的的社会矛盾与问题。

而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教育公平的内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2)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3)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即每个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上的实质性公平及教育质量公平、目标层面上的平等。 

当下,中国教育问题堆积如山,首推教育产业化导致的教育不公正。这样的不公正表现在,一是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不公正,一大批孩子被排斥在校门之外;二是教育政策与制度的不公平,诸如农民工、贫困家庭学生入学受限于现实许多制度困境;三是教育环境的不公平,地区、城乡教学质量和办学条件存在巨大差异,学校班级也分重点与非重点而待遇不同。种种不公导致大批底层青少年失去了公平受教育的权利,丧失了通向未来的通行证,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目前是不应当提什么教育产业化的,它不仅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公平、公正性,也制约了中国教育的发展。

 

 

 



  「记者:丁荪」
   2009-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