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美学…… - 碧海精灵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22:37:20

 

(这是我们宿舍文艺美学课的复习提纲,我把它打上来,以此纪念我们可爱的周志强老师,和神奇的文艺美学课。):

1.“美学”一词,英文为Aesthetics。它本来的意思是“感知学”。这个词儿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在1750年提出来的(《埃斯特惕卡》Aesthetics)。

2.哲学家柏拉图将美的现象与“美本身”区别开来,认为在美的现象背后存在着一个终极的美的本质——“美本身”。

3.雅各布逊提出了“沟通”的“六要素”:

发信人(addresser)、收信人(addressee)、语境(context)、信息(message)、触媒(contact)、代码(code)。如果我们把这个过程看作是建立在文化基础上的过程,就有了“文化(culture)”这个要素。

4.席勒提出,审美来自两种对立的人类基本冲动的相互作用:

(1)“感性冲动”,即在感觉世界中确证人类本性的冲动,它是受动的;

(2)“形式冲动”,即把感觉世界整理为人类形式的冲动,它是主动的。席勒认为,文明发展到现代的最大悲剧正是“形式冲动”压抑着“感性冲动”,导致了现代人性的分裂,生命的残缺以及感性的暗淡。

(3)“游戏冲动”, 席勒认为要解决这种人性分裂难题,就要以这第三种冲动来调节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的对立,以便重建“完整的人的形象”。“活的形象”正是这种人性辩证过程的结晶。在席勒看来,真正的人道的生存是“游戏”而不是苦役,是生活在表演中而不是生活在需要中。“活的形象”就体现了一种更高意义上的辩证的“调和”,成为完整、和谐和美丽的人的形象。

5.活的形象基本特点:(1)符号性;(2)修辞性;(3)特征性。

6.活的形象的艺术类性:(1)典型形象性格化的人物形象;表征性的器物形象;历史性的场景形象。(2)意境形象:体验型意境;哲理型意境;叙事型意境。(3)意象形象:语象;自我心象;象征之象。

7.“活的形象”的基本层面:语言形象层面;艺术形象层面;文化意味层面。

8.历来美的问题争论无外乎这几个方面:

(1)客观论:“美存在于客观的世界”

人们相信,“美”是一种客观条件或者客观素质,只要满足这个条件或者存在这个素质,“美”就会出现。所谓的“美在客观”正是这个意思。

〈1〉毕达哥拉斯认为,美在合理的数量关系;

〈2〉达·芬奇、荷加斯,都认为美在于事物的形式上的“适应”,在于比例、对称和多样统一等客观因素;

〈3〉贝尔认为视觉艺术的根本在于他们都是“有意味的形式”。

〈4〉蔡仪的看法:“美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美的事物之所以美,是在于这事物本身,不在于我们的意识作用”;“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就是个别之中显现着种类的一般。”

(2)主观论:“美离不开人的感觉和精神。”

从主观精神或主观感受出发去探求美的本质,是美学史上的另一传统。人们认为美的根源在于个人的感觉、趣味和鉴赏能力,因而美在心灵。几个这样的看法:

〈1〉英国贝克莱断言:“存在即被感知”;

〈2〉休谟认为:“趣味无可争辩”,人人都可各美其美,美得其所;

〈3〉克罗齐说美就是直觉,直觉就是表现,美与自然属性和形式无关,纯粹是心灵的产物;

〈4〉吕荧和高尔泰的观点:1.吕荧说:“美,是人人都知道的,但是对于美的看法,并不是所有人都相同的。同一个东西,有的人会认为美,有的人却认为不美;甚至于同一个人,他对美的看法在生活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2.高尔泰明确地提出美是主观的:“美,只要你感受到它,它就存在,不被感受到,它就不存在。”

(3)主客观统一论:“美在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似乎是为了摆脱客观论和主观论的片面性,一些美学家认为美既不在客观自然属性,也不在主体的精神和感受,而是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狄德罗和杜夫海纳

〈1〉法国的狄德罗提出“关系”产生美的效果。所谓“关系”:一是指外在于主体的事物本身含有某种因素,这些因素唤起我们心中的“关系”概念;二是指事物本身能唤起“关系”的一切,即相关于我们的一切。这就是说,客观存在的“美”并非脱离主观体验而存在,而是与主观体验构成统一的关系。(他认为有两种“美”:一种叫“实在的美”,即客观对象自身的秩序、对称、比例和变化等形式因素的内在关系,另一种叫“相对的美”,即主体把客观对象与其他事物相比较而构成的关系。)

〈2〉杜夫海纳认为,对象都是被主体感受到的存在,因而美的对象是否存在,依赖于它是否被主体审美地感知。

(4)社会论:“美的本质在于社会内涵”

被人们认为美的东西,显然与人的生活相关。花也好,水也好,只有当它们暗示生活时才会成为人的感情的寄托。所以,美学史上一些人从事物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追问美的本质。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在《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中,他针对“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而提出了“美是生活”的命题:“任何事物,我们在那里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    “美是生活”这一命题包含三层含义:

●    第一,美不是虚无缥缈的理念或绝对精神,而是现实的社会生活;

●    第二,美不是随便什么生活,而是一种理想的生活,即是“应当如此的生活”;

●    第三,美是一种被暗示者的理想生活,是“显现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东西。

李泽厚的著名观点:

李泽厚一直坚持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他断言美“不依赖于被反映被感知的个人主观的客观存在性质”,“不依赖于人类主观意识、情趣而独立存在的客观性质”,又强调美是社会的,不能离开人类社会实践,强调美只有对人和人类社会才有意义。

(5)语言论。从语言学角度探讨美的问题。

●首先,美的本质是不是一个真问题?

●其次,我们用来谈论美的语言是否本身就出了问题?花、水、蓝天、白云,它们都是美的,但有什么“共同本质”呢?

●这就产生了如下语言论本质观:宣布美的本质是伪问题,认定美学的唯一问题是清理语言。

语言论转向

●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哲学和美学发生了重要的“语言论转向”。这使得“语言”成为一个中心问题:不再是传统美学的理性与感性问题、而是新的语言与意义问题,成为各种美学思潮和流派共同关注的一个中心。

●    “语言既是中心,又意味着理想境界”,因而“语言及相应的语言论成为美学的中心和理想境界”,从而出现了以追问语言问题为特征的语言论美学。

(6)迷雾与新的研究思路

●第一,传统美学中那些关于美的本质的命题都被认为是不可“证实”的。“美”这个词被滥用和误用了,导致了“本质”的迷误。

●第二, 传统美学犯了把本来虚空的词语实在化的错误。过去的美学家们之所以沉沦在词语的迷误中乐此不疲地讨论这个“伪问题”,就是由于“美”这个词语的修饰性和感叹性被忘却了,致使虚空的词语变成了实在的对象,“美的”变成了“美”。

●第三,传统美学在提问方式上陷入了迷误。“美是什么”这一提问只对科学的对象有效。现代美学就通过“语言论的清理”把传统美学的本质问题淡化了。

宏大叙事

■  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利奥塔提出,后现代时期是一个“宏大叙事”衰减的时代。宏大叙事,只得就是自启蒙运动以来,艺术文本遵循一种自由人文主义、理性主义原则进行修辞表达。

碎片拼贴

■  在今天,不同的美学文本都可以以碎片化的形式同时呈现在同一个文本之中;本来隶属于不同时期和不同主张的审美风格,也会在同一个文本中交织往复,构成一种多样而不统一、丰富而无深度的崭新美学风格。

优美和荒诞

■  从文本的修辞效果上看,优美和荒诞构造了今天很多艺术文本的不同的修辞形态。

■  优美意味着一种形式的和谐与趣味的充盈;在优美的形式背后,是道德感和现实感的圆融协调。在这里,品位和把玩遮蔽了批判和反思。

■  作为一种修辞形式,荒诞意味着一种审美的尴尬。即,已有的审美经验和价值判断在这样的美学文本中陷入一种两难的境地。

■  隐藏在荒诞这个修辞形式背后的是一种统一性、整体性的现实信念的丧失。在这里,怀疑和荒谬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极其特殊的审美体验。

审美文本的意义层面

■  事实上,文本的意义是特定修辞的产物。语言形象(符号修辞层面)活的形象(感染修辞层面)生活形象(文化修辞层面)

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或mass culture)有不同的看法:

■  大众文化是为许多人所广泛喜欢的文化。

■  大众文化是在确定了高雅文化之后所剩余的文化。

■  大众文化是具有商业文化色彩的、以缺乏辨别力的消费者大众为对象的群众文化(mass culture)。

■  大众文化是社会中从属群体的抵抗力与统治群体的整合力之间相互斗争的场所。

■  大众文化是后现代意义上的消融了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high and popular culture)之间界限的文化。

简明的定义

■  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机械媒介和电子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则去运作的、旨在使大量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

特征

■  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利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如电影和电视)成批的制作和传输大量信息并作用于大量受众。①巨大化信息。②大量性受众。③广泛性影响。

■  形式的流行性和模式化。大众文化在开初创出原创性新模式,随即迅速的通过批量生产而流行开来,从而变得模式化了,并引来众多模仿之作。①流行性特征。②模式化特征。

■  观赏的日常性和效果的愉悦性。大众文化是与日常生活以及愉悦效果密不可分的。①日常行为中的文化。②日常生活中的叙事。③日常生活中的愉悦。

■  商业性机制的制约作用保持大量受众。充分占有文化市场、通过审美娱乐的提供和生产获取巨额的商业利润,这是大众文化创作过程中始终存在的制约性机制。

空灵

这是古典性审美文化的特征之一,是指对空幻灵动的艺术境界的追求。他往往追求以虚为本,而不是以实为本。这可以从审美境界和表现手法两方面看。

从审美境界看,空灵代表超脱于现实社会功利之上的空灵和无为。

从表现手法看,空灵意味着用以虚写实手法达到虚实相生的效果。

意识形态这个词,来自于法国哲学家特拉西。在1796年,他用这个词来描绘他的“观念学”。

理论家:马克思:一个负面的概念。在《致梅林的信》(1893)中,他把意识形态视为一种“虚妄的意识”,即,意识形态如同眼中的现实景象,是一种“上下倒错”的现实版本。从这里可以认识到:

1.意识形态是“假”的,是对现实的虚妄的反应;

2.意识形态的幻想形式,是由一定历史条件塑造出来的;

3.意识形态视为特定阶级的人们服务的意义体系。

“越是真实就越是虚伪”  按照马克思的意思,意识形态就成为一种可怕的力量,他常常让人们不自觉地相信一些不可以信任的东西。

阿杜塞尔:意识形态实体工人们和现实之间的相向性关系的体系。

他提出“质询”或“召唤”的现象。即,“意识形态‘表演’或‘起作用’的方式是,它从个体(将他们全部进行转换)中‘征召’主体,或者通过我称作‘质询’或招呼的准确操作将个体‘转换’成主体……”

汤姆森:意识形态的六种文化模式:一般模式;合法化;虚饰化;统一化;分散化;具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