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飞上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03:29:29
叶飞(1914-1999),原名叶启亨。福建省南安县人。1914年5月7日出生在菲律宾吕宋岛山区小镇的一个华侨家庭里。父亲叶孙卫原是福建省南安县的一个贫苦农民。1919年,叶飞随父亲回到南安县金淘区深鞍乡,不久被送去读书。先上了半年私塾,第二年进了深鞍乡完山小学。叶飞读小学时,正值第一次大革命时代,新思潮的传播,使叶飞开始受革命思潮的启蒙。1925年高小毕业,考入厦门中山中学,从此,开始走上革命道路。 ! K$ y7 e  T- T) I- @
厦门中山中学是左派办的。在这里叶飞开始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新青年》、《向导》等刊物,以及《共产党宣言》等共产主义运动的普及读物是他最喜欢读的。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国民党在厦门到处捉人、杀人,中山中学也被强行封闭,叶飞和几个同学一起转学到厦门省立第十三中学。虽然这时对共产主义思想的认识还是初步的,但是,蒋介石叛变革命,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实行白色恐怖,使叶飞认清了国民党、蒋介石的反动面目,认识到共产党才是中国革命的希望。 兵心飞翔2 c% n( L% W; L- d! S! }+ P7 b# d
1928年下半年,福州、厦门的党团组织开始恢复,叶飞加入了共青团组织,并开始在十三中发展团员,建立了团支部,叶飞被选举为书记。不久,叶飞参加了在厦门开办的积极分子训练班。训练班主要是培养地下工作者,讲授秘密工作的纪律和具体的活动方法,也学习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训练班结束后,他被分配担任共青团厦门区委书记,从事工人运动。 兵心飞翔) M' s$ X3 R$ }7 Z
1929年春,厦门团市委改组为团省委,在下半年召开的福建省第二次团代会上,叶飞被选为省委委员、团省委宣传部部长。1929年冬,作为福建省的青工代表,参加了团中央和全国总工会在上海召开的全国青工代表大会。 - Q. L. y. |8 z2 j. l- s
1930年7月,叶飞在厦门被国民党当局逮捕,1931年出狱后,调任福州团中心市委书记,组织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建立反帝大同盟和赤色互助会等群众组织。在福州工作不到一年,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派叶飞以市委特派员的身份到闽东巡视工作。同年转为中共党员。
1933年5月28日,叶飞和颜阿兰率领工农自卫队50多人,发起了“霍童暴动”,一举拿下了霍童民团驻地宏衔宫,缴枪26支,接着又乘胜追击,收缴了坑仔里、赤溪地区共80多条枪,6月底建立起闽东工农红军第三支队。
1932年至1934年8月,叶飞在闽东地区先后建立了7支主要革命武装力量,为闽东全区性武装暴动打下了基础。1934年9月,闽东创立独立师,叶飞任政治委员,在敌人对闽东苏区实施“围剿”的重要关头,在福安洋面上主持召开了闽东特委紧急会议。
1935年5月,叶飞任中共闽东特委书记、闽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兼闽东独立师师长、政委。闽东武装力量在叶飞主持的特委领导下,根据斗争的实际情况,实行了革命的两手斗争策略,领导根据地广大群众和强大的敌人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进行了极其艰苦顽强而又机智的斗争。3年的游击战争,终于粉碎了敌人多次“清剿”和严密封锁,重建了12个县的红色政权;闽东独立师还分别在屏南、古田、政和及浙江的泰川、景宁、庆元等地活动,开辟新的游击区。 * L$ s/ ]: s  b! Y
1937年12月叶飞在南昌接到新四军军部命令,部队开到屏南集中,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叶飞任团长,全团共1300余人。1938年2月14日,奉命离开了战斗多年的闽东,踏上北上抗日的征途。
1938年,叶飞率团在皖南练兵,狠抓了部队正规化作风培养,克服游击习气等教育训练,建立起了一套正规制度,使六团由一支游击部队改变成为正规部队,揭开了挺进敌后胜利的序幕。 www.wljt81.net& I% ^/ u/ `# |/ q4 U' }
1938年5月,叶飞执行中央指示,率领部队进军苏南,在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1938年10月,进入苏南茅山地区。叶飞率领部队采用夜袭、奔袭、奇袭和伏击等手段,取得了一连串战斗的胜利;经过6个月的战斗,在白兔、高庙、宝埝、下蜀、龙潭、延陵打败了日寇,完成了进入敌后的两个转变;在积极寻机打击敌人的同时,还发动群众,搞减租减息和扩军运动,发展、巩固了茅山根据地。 5 ~. p  @" @; j. I  p* J
1939年5月,叶飞率部东进抗日,并成立江南抗日义勇军,任副总指挥。在夜袭浒墅关战斗中,仅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全歼浒墅关东站日军,接着又火烧上海近郊虹桥日军机场,使日军大为震惊,“江抗”的旗帜也从此打了出去。在建立阳澄湖抗日根据地过程中,“江抗”发展成为一支拥有6个支队的抗日武装力量,在苏、常、太地区坚持斗争。
1939年底,叶飞率部到达杨中,随后跨过长江到达江都吴家桥地区,同管文蔚部会合,改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经过杨中整编和训练,挺纵走上了革命正规化道路,由地方部队改造和训练成正规部队,成为苏北新四军的主力之一。在发展苏北的历次战斗中,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郭村保卫战,叶飞指挥部队在没有支援的情况下,孤军作战,取得了胜利,使新四军在苏北站稳了脚跟;随后又参加了著名的黄桥战役。
1941年1月,叶飞任新四军第一师副师长,兼第一旅旅长和政委,率领一旅指战员在敌后英勇作战,积极主动进攻,牵制、调动敌人,粉碎了日军对苏中根据地的多次“扫荡”。后又担任中共苏中三地委书记兼分区政委,发动群众包围据点,抗捐抗粮,及时有力地打击了敌人。指挥部队参加了车桥、天目山战役。在车桥战役中,歼灭日伪军1600多人,打了一个大歼灭战,从此,华中敌后战场开始转入反攻。1945年,叶飞任苏浙军区副司令员。 . }# t2 g" x7 P7 D& `9 G# M
抗日战争胜利后,叶飞任新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1946年1月任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率部攻克了泰安。同年12月,率部参加了宿北战役,歼敌2.4万余人,开创了解放战争开始以来,全歼敌一个整编师的战例。1947年初,指挥所部参加了鲁南战役,并取得胜利。整个战役共歼敌两个整编师、一个快速纵队计5.3万余人,缴获坦克24辆、汽车470余辆、各种火炮200余门,为华野组建特种兵部队提供了物质基础。 5 X) I; x: a% X) c0 ^5 U7 s
鲁南战役后,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合并为华东野战军,叶飞任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在莱芜战役中,指挥部队紧钳国民党军第二绥靖区副司令李仙州总部及七十三军、四十六军于我包围之中。经3昼夜激战,给予两军主力以惨重杀伤,使敌军丧失斗志,仓皇突围溃窜,奠定了莱芜战役胜利的基础。
在孟良崮战役中,叶飞率部在非常疲劳的情况下,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迂回攻击敌人,还承担了孟良崮总攻战斗的指挥任务,全歼国民党军整编七十四师,使进犯鲁中的敌人全线溃退。 - y2 I# t  e! S7 {% n8 |
淮海战役期间,由于患严重的黑热病,叶飞不得不到济南治疗休养。病愈后,任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司令员,参加了渡江战役。战斗中,十兵团担负了突破敌人主要防守地段的任务。为了掌握战场情况,实施强有力的指挥,叶飞不仅直接指挥第一梯队军,而且一直跑到第一梯队师的位置,担任先头军军长的角色。
上海战役中,叶飞指挥部队在正面进攻受阻,实施翼侧穿插亦不能得手的情况下,采用近迫作业攻坚战术,逐渐、逐点攻击的方法,取得了胜利。 # ]8 m4 z9 m6 Z, r3 J3 h$ p
在解放福州战役中,叶飞指挥十兵团的三路军,密切配合协同,共歼国民党军1个兵团部、5个军部、14个师计5万余人,而我军伤亡不足500人。在漳厦战役中,叶飞在1个月的时间内,指挥所部共歼国民党军1个兵团部、1个要塞司令部、2个军部、7个师及其他部队,共5.1万余人。1949年任第三野战军十兵团司令员,参加渡江、上海战役后,率部南下解放福建,任福建军区司令员。后兼任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3年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二书记。1955年起,任福建省省长、南京军区副司令员,1956年8月至1957年9月兼任福州军区司令员兼第一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后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福建省政协主席。1961年任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书记。“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诬陷迫害。 www.wljt81.net- S* t- m0 P& }# t# o* H1 O
1975年,叶飞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长,党组书记。1979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政委、1980年任海军司令员。1988年7月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委员,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军说法|卫生队|炊班|军事研究" k, \+ g: N+ t
叶飞于1999年4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叶飞1914年生于菲律宾奎松省地亚望镇。父亲叶荪卫是中国人,母亲麦尔卡托是菲律宾人。叶荪卫出生于福建省南安县金淘乡贫农民家庭,像其他人一样,成亲后就把新娘留在家里,孤身一人下了南洋,他到达菲律宾是1900年。奎松省地亚望镇的周围是一大片椰林,华人很少。叶荪卫在这里帮人收椰子,认识并深深地爱上了麦尔卡托小姐。麦尔卡托家在地亚望镇虽不是什么豪门望族,但也是一个殷实人家。叶荪卫是贫穷的,没有护照,顶了“迪翁戈”的名字生活。麦小姐当时只有15岁,长得相当漂亮。两人相爱后就面临着结婚的问题。但是这个婚姻有一些明显的障碍:比如当时华人如果和菲土著人结婚是被同胞看不起的;而且麦尔卡托家是天主教徒,不能与异教徒通婚。于是叶荪卫下了决心,他接受了洗礼,入了天主教,并入赘麦家。唯一的一个条件是:为了对得起祖先和家乡的发妻,他必须将头两个儿子送回老家,其他的孩子可以入菲律宾籍。婚后,两个儿子先后落地,老大叶启存,老二叶启亨,就是叶飞。叶飞5岁时,叶荪卫遵守以前的承诺,带着两个儿子回到家乡,这是在1919年,他离家已经近20年了。
1928年,14岁的叶飞参加了中共地下党,一年后发展了哥哥,一起走上了革命道路。哥哥叶启存的命运很曲折,由于性格单纯,疾恶如仇,在组织里看到一些不良现象就一气之下脱离了革命,后经叶飞说服重新为党工作。叶启存在上世纪30年代后期被国民党杀害。
1932年,叶飞在厦门被俘,由于没有暴露真实身份,仅以“年幼无知,误入歧途”的罪名判刑一年。当时按菲法律,叶飞应属菲籍,家中父母不知费了多少周折,终使菲律宾政府同意出面引渡叶飞。但是麦尔卡托仍然不放心,亲自坐船到中国来接儿子。当母亲到达香港时,叶飞已经刑满出狱。叶飞很快与党组织接上关系,作为职业革命家,一切都得听从党的安排,个人的一切早已置之度外了。叶飞克制住对母亲的思念和愧疚之心,给母亲发了一封电报,说自己到日本去留学了,请母亲放心回国。1933年,叶飞被派到闽东,领导那里的游击队,建立苏区,从此开始了革命的戎马生涯。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中国与菲律宾没有外交关系,叶飞无法直接与母亲联系。但是他还是通过关系把三弟叶启东接回国内学习,在国内成家立业,启东后来成为叶飞与菲律宾家里联系的渠道。上世纪60年代,母亲去世,家乡的朋友写信描写了送葬的情形,说虽然下着雨,但送葬的群众达两百多人。后来,妹妹爱玛给叶飞写信,说家里生活困难,碾米厂面临倒闭,希望哥哥能寄一些钱回去,帮助渡过难关。这在爱玛来说是很正常的事,妈妈不在了,有了困难当然找哥哥。但是对叶飞来说,却是一件十分为难的事。从参加革命的那一天起,叶飞就与家庭断绝了经济关系,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碾米厂再小,也是资本家的产业,资助资本家是一个原则问题,叶飞是决不会做的。但作为兄长,又不能不管,考虑再三,叶飞给爱玛回了一封信,说明自己的情况和态度,表示如果弟妹愿意回国,他可以负责他们的生活。此信一去,爱玛再也没回信,当然,爱玛怎么能理解呢。后来听说爱玛去做女佣,给人家当管家,供养弟妹,并支持他们上大学。为此,爱玛一辈子独身,没有建立自己的家庭。这件事叶飞一直挂在心头。
“文革”期间,叶飞的海外关系成了一大罪状。“四人帮”给叶飞加上了“里通外国”的罪名。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在菲律宾华侨朋友的帮助下,弟妹们才第一次来到中国见自己的哥哥。他们都是菲籍,说英语和他加碌
语,和哥哥交流要请翻译帮忙。当年哥哥回国时,他们都还没有出生,现在都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了。大弟敦尼是家乡的议员,二弟撒牙孜是木材商,最小的弟弟自己起了个中国名字:叶大兴,他曾是菲律宾外交部的外交官,任过菲驻香港和洛杉矶的领事,辞职后定居洛杉矶,自己开了个律师行。小妹尼娜是个医生,在教育部工作。尼娜早年曾寄过一张照片给叶飞,现在虽然老了,但模样还能认出来。这次弟妹们在北京住了一周,到处看看。爱玛哪里也不想去,就愿在哥哥家里待着。弟妹们一致要求叶飞回菲律宾家中看看,叶飞同意了,但说明了自己是“公家人”,什么时候回去要听国家安排。叶飞也要求弟妹们经常回来,要他们的孩子们也回来,第二代也不要忘了他们的中国根。弟妹们这次回来明白了一件事:哥哥在中国是个大官,但没有钱,和菲律宾的大官完全不一样。因此,他们从来不向哥哥提有关经济方面的要求,他们只是以有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哥哥而感到骄傲。
1989年1月人大副委员长的叶飞应菲律宾参议长沙隆加的邀请,率领人大代表团赴菲律宾访问。这是他70年后首次回到这个生他养他的国度。叶飞向中央报告了自己在菲律宾的家庭情况,提出在访菲期间为父母扫墓,以表示中国共产党人并不背弃父母。中央同意了,并通知了菲方。菲律宾参众两院对叶飞来访非常重视,做了特别安排。叶飞家乡的政府找到了当年叶飞的出生证和受洗的登记记录,并重修了叶飞父母的墓。中国驻菲律宾大使王英凡把叶飞的弟妹请到使馆做客,并协助菲方安排了1月29日叶飞回乡的全部活动。各新闻报刊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介绍叶飞的文章和叶飞即将访菲的消息。有意思的是,菲律宾人、华侨和菲华混血儿都把叶飞看做是他们的一分子,以叶飞引以为豪。
1月25日,叶飞率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团赴菲律宾。菲方给予叶飞仅次于国家元首的礼遇。记者围着叶飞,请他谈谈感想,叶飞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可我是连乡音都不懂了啊。
1月29日,叶飞和女儿在王英凡大使夫妇的陪同下到距马尼拉70公里的地亚望镇为父母扫墓并会见亲友。地亚望镇地处半山区,在漫山遍野的椰树林中,风景十分美丽。叶飞一行先到二弟撒牙孜家。叶飞出生的故屋已经拆掉,只有二弟还住在镇里,因此到二弟家就象征着回家。之后,一起前往墓地。那里已经是人山人海,全镇的人都出来了,还有不少从马尼拉来的,都想亲眼看看这个本地出生的中国将军。叶飞身穿白色西服,带领全家大小一起向父母的墓三鞠躬,并敬献了一大束黄玫瑰。
地亚望镇有一个西班牙庄园,是一个旅游点。扫墓结束,叶飞到这里休息。老板请他到一个竹楼坐坐,喝点饮料。叶飞问,有没有新鲜椰汁?老板心领神会,马上去拿来几个新鲜椰子,开了个口,递给叶飞。叶飞用吸管深深地吸了一口,笑着说,这下找到回家的感觉了。
叶飞对菲律宾的访问引起了轰动,他成了在菲律宾知名度很高的象征中菲友谊的中国领导人。1999年4月18日,叶飞在北京病逝。菲律宾驻华大使向叶飞的家属转达了菲律宾参、众两院议长的问候,高度评价叶飞对增进中菲两国关系所作出的贡献。地亚望镇理事会通过决议,把镇中心公园命名为“叶飞将军纪念公园”。菲华商会出资在公园里竖立叶飞将军纪念铜像,并捐赠了第2000个职业学校,这个学校被命名为“叶飞学校”。
叶飞上将
    
叶飞(1914.05.07~1999.04.18),原名叶启亨,曾用名叶琛。生于菲律宾吕宋岛奎松省,祖籍福建省南安县。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上将军衔。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福建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福建省军区司令员、第一政治委员,福州军区司令员、第一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第一政治委员,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华侨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中文名: 叶飞
外文名: 无
别名: 叶启亨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菲律宾奎松省
出生日期: 1914年5月7日
逝世日期: 1999年4月18日
职业: 军事家、政治家
毕业院校: 中国厦门第五中学
信仰: 马列主义
主要成就: 参加土地革命战争
参加南方3年游击战争
参加抗日战争
参加解放战争
指挥漳厦战役
指挥炮击金门
担任海军司令员
生平概况
    叶飞
叶飞,原籍福建南安。1914年生于菲律宾奎松省一个华侨家庭。1918年归国。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到闽东参与创建闽东苏区和游击武装。曾任中共闽东特委书记、闽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兼红军闽东独立师政治委员,领导军民坚持了极其艰苦的3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新四军第3支队6团团长。1939年7月下旬,指挥部队突入上海虹桥机场,击毁敌机4架,震撼了日伪军,扩大了我党和新四军的政治影响。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1师1旅旅长兼政治委员、副师长。1944年3月,指挥了著名的车桥战役,一举扫除敌伪据点,歼灭日军500余人,受到了上级表彰。1945年任新四军第1师师长兼苏中军区司令员和中共苏中区委员会书记、苏浙军区副司令员,参与领导建立苏浙皖敌后新区,参与指挥天目山战役。在抗日战争中,叶飞出生入死,战功卓著,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l兵团副司令员兼第1纵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10兵团司令员,福建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福建省省长,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交通部部长,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政治委员、司令员,第六、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99年4月18日在北京逝世。
1975年,中国和菲律宾建交。菲总统马科斯访华,送周恩来总理数盒雪茄。总理取一盒转送叶飞将军,曰:"叶飞同志是中国的将军,也是菲律宾的儿子。"
叶飞将军,出生于中菲混合家庭。父亲叶荪卫,福建南安人,1900年漂洋过海,至菲律宾奎松省地亚望    叶飞
镇谋生。后娶当地人麦尔卡托小姐为妻,生两子,长子叶启存;次子叶启亨,即叶飞将军,菲律宾名为西思托麦卡尔托迪翁戈。
叶飞将军5岁被其父送回中国,14岁参加中共地下党活动,及长,成福建共产党之中坚。
1938年1月,叶飞将军由闽东下山至福州,与国民党谈判合作抗日事。国民党福建省主席陈仪于省政府会见叶飞。叶飞将军进办公室,陈仪仔细打量,惊讶曰:"你就是叶飞?!"将军答:"是呀。"陈仪情不自禁曰:"你是个书生嘛!"当晚,陈仪设宴招待。叶飞将军特意着缴获的国民党军保安旅旅长毛料军服,昂然入席,目不旁视。国民党军方面如保安司令等人虽不悦,亦难言。
    叶飞在丽水题词
抗日战争胜利后,叶飞将军率山东野战军一纵进驻山东华丰。华丰有一日军仓库,物资甚丰,由二旅之一营看管。纵队规定,待清点后分发各旅,而二旅则以看管之便,偷运物品。事发后,纵队政治部副主任汤光恢、纵队副政委谭启龙先后到现场阻拦,二旅官兵了无避意,副旅长王胜更傲气十足,并嘱加快运送。叶飞将军闻之大怒,乃率一警卫驱车前往,始入仓库门,二旅官兵望其神姿即如鸟兽散也。副旅长王胜亦大惧,束手就擒,称罪不迭。叶飞将军将其捆绑带回,关禁闭半日。
据云,陈毅、粟裕至西柏坡,向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汇报工作。谈至午夜时分,毛、周、朱均精力不支,哈欠不断,忽闻叶飞捆绑王胜事,均来精神,询之甚详。毛泽东听粟裕详细介绍后曰:"哦,原来如此。"有好奇之心,无批评之意。
中央于1958年决定炮打金门,毛泽东仍点将叶飞将军指挥。其时叶飞已任福建省委书记,福州军区司令员职由韩先楚将军接任。
1958年9月7日,美舰为蒋舰护航,往金门国民党守军运送粮食和燃料等物资。此时若炮击金门,难免伤    叶飞
及美军。叶飞将军立即请示毛泽东:打不打?毛泽东回答:照打不误。将军又请示:是不是连美舰一起打?毛泽东回答:只打蒋舰,不打美舰。将军又请示:我们不打美舰,但如果美舰向我开火,是否还击?毛泽东明白回答:没有命令不准还击。是时,毛泽东指示均由总参作战部长王尚荣以直达军用专线电话向叶飞将军传达。将军闻之不解,恐传达有误,再请示:"如果美舰向我开火,是不是也不还击?"王尚荣回答:"毛主席命令不准还击。"叶飞将军晚年回忆曰:当时美舰把蒋舰和运输船夹在中间,和蒋舰相距仅二海里。所幸,我们一开炮,美舰就弃蒋舰于不顾,仓皇溜之了。
1976年7月,中央召开计划工作座谈会。王洪文亲自出马,以批判"条条专政"为名,加"崇洋媚外,买船卖国"之罪名于交通部。为此,交通部党组开会研究发言内容,有人建议以交通部党组名义作一"检讨"。时任交通部部长的叶飞将军闻之大怒,曰:"买船问题,不能检查。买船是中央领导叫办的,是中央决定的,怎么检查?"继而曰:"这个问题不能在计划工作座谈会上讲,要讲就到政治局去讲。政治局决定的事情,我们无权检讨。那个报告,政治局委员全画了圈嘛,江青也画了圈嘛!"又敲桌曰:"我是部长,天大的事我负责,该当何罪由我去,你们慌什么?大不了一死。革命几十年,不能死了让后    叶飞
代骂!"再拍案而起,曰:"我们不检讨,也无权检讨。就是杀了我的头也不检讨!"会后,大字报《叶飞依然故我》、《叶飞你要把机关运动引向何方》等,汹汹而来,兴师问罪。将军依然故我,不违心检讨半个字。
叶飞将军思想活跃,观点前卫。苏小明,海政文工团歌唱演员,1980年以一曲略有通俗韵味的《军港之夜》走红。其时非议之声汹汹,批其为"靡靡之音"。总政领导和有关业务部门多次不点名批评海军。叶飞将军闻知,则邀请部分懂行的老同志一起观看有苏小明参加的海政歌舞团的演出。之后,将军在病房里接见了海政歌舞团的领导和苏小明,明确表态曰:"《军港之夜》的歌,反映部队生活,有海味、有兵味,不错。革命歌曲也不一定非得都是进行曲,都是硬邦邦的口号,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将军鼓励苏小明:"只要战士喜欢、部队喜欢、广大群众喜欢,就可以大胆地演、大胆地唱!"叶飞将军一锤定音,《军港之夜》风波遂平息。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 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共产党第八、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1999年4月18日12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毕业于厦门第一中学
    晚年的叶飞
大事年表叶飞,1914年5月7日出生于菲律宾奎松省一个华侨家庭。幼年回国就学。
1928年5月,在厦门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底,担任共青团福建省委宣传部 部长、代理团省委书记。
1932年3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下半年由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派遣到闽东巡视工作。
1933年5月,他率领工农自卫队取得“霍童暴动”的胜利。
1934年2月成立闽东苏维埃政府,创建了闽东红色根据地。
1934年至1937年,他历任中共闽东军政委员会主席、闽东独立师政委、闽东特委书记等职。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闽东独立师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叶飞任团长。
1939年5月,率部从茅山地区出发,与共产党领导的无锡、江阴游击队合编后,任江南抗日义勇军副指挥、路东地区军政委员会书记。
1940 年3月,奉命率部驰援半塔集。6月,成功地指挥了郭村保卫战。随后又率部参加了黄桥战役。
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1师1旅旅长兼政治委员、副师长。
1944年3月,指挥了著名的车桥战役,一举扫除敌伪据点,歼灭日军500余人,受到了上级表彰。
1945年任新四军第1师师长兼苏中军区司令员和中共苏中区委员会书记、苏浙军区副司令员,参与领导建立苏浙皖敌后新区,参与指挥天目山战役。
1946年至1948年,先后参加指挥宿北、鲁南、莱芜、泰安、孟良崮、豫东、睢杞等战役。无论是率部穿插分割、阻击增援,还是担当正面进攻重任,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949年3月,他担任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司令员,参加渡江战役,率领所部一举突破国民党军防御阵地,并争取江阴要塞国民党军起义,为解放军顺利突破长江天险起到重要作用。随后,率部解放丹阳、常州、无锡,切断宁沪铁路,占领苏州。5月,率部参加上海战役。上海解放后,率十兵团进军福建,先后组织指挥福州战役和漳(州)厦(门)战役,歼灭国民党军队10余万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叶飞历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福建军区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福建省省长,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第一书记,福建省政协主席,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书记等职。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5年1月,出任交通部部长。
1979年2月,任海军司令员。
1983年3月、1988年3月,叶飞连续当选为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并兼任全国 人大华侨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3年10月至1988年8月,任国立华侨大学校长。
1984年被推举为全国侨联第三届委员会名誉主席。
1988年8月至1999年4月,任国立华侨大学名誉校长。
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于1999年4月18日12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主要事迹
血战孟良崮
在4月26日结束泰安战役,活捉敌整编72师师长杨文瑔后,为在孟良崮全歼全部为美械装备的国民党五大    陈毅和叶飞
主力之一的整编74师,华东野战军首长陈毅、粟裕决定集中优势兵力,从“百万军中'剜出’上将首级”。1947年5月13日,孟良崮战斗打响。敌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发觉我大部队抵达其周围,后路已为解放军切断时,则改变为固守孟良崮及以西之600、540、520一带高地坚守待援。
15日晚10时,陈毅给在孟良崮前线的华野1纵司令员叶飞来电话说:“敌整9师、整11师已靠近蒙阴,第5军已到新泰,整64师已到青驼寺。如在明天(16日)拂晓前不能全歼整74师,则解放军将陷入敌人包围。”陈毅在电话里沉默了半晌,然后又说:“叶飞啊,无论如何要在16日拂晓 前拿下孟良崮,消灭整74师,我们就全盘皆活了!”陈毅果断地授权叶飞统一指挥1、4、6、9纵总攻孟良崮。陈毅说:“不论付出多大代价,哪怕拼掉两个纵队,也要完成任务!”
16日凌晨1时,总攻开始,华野首长几乎每隔5分钟就给叶飞来一次电话。战斗空前激烈,敌整编74师不断告急,西面敌整编65师、整编25师在蒋介石严令下拼死支援。我阵地失而复得,反复争夺,终于挡住了他们的进攻。
16日拂晓,在前线总指挥叶飞的统一指挥下,各纵队同心协力,直取孟良崮。强大的炮火惊天动地,孟良崮如同火山爆发一样。下午6时,敌整编74师被我全歼,狂妄的中将师长张灵甫被击毙。战役结束后,敌整编83师师长李天霞被押到南京“军法会审”,敌整编25师师长黄百韬也被撤职留任,“戴罪立功,以赎前愆。”敢于负责
1949年10月27日,解放军攻击金门失利,登岛部队三个加强团9000余人全部损失,成为内战爆发以来解放军最惨重的一次败仗。金门失利后的第二天,28军副军长萧锋和政治部主任李曼村面色惨白、失声痛哭地来到兵团叶飞司令员的办公室,叶飞司令员惨痛地对他们说:“哭什么, 哭解决不了问题,现在你们应该鼓励士气,准备再攻金门。这次失利,我身为兵团司令员,由我负责,你们回去吧。”
11月1日,由当时的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张鼎丞、兵团司令员叶飞、兵团政委韦国清、29军军长胡炳云、    相关著作
29军政委黄火星、28军副军长萧锋和政治部主任李曼村参加的10兵团党委扩大会在厦门老虎山洞召开,指挥作战的萧锋首先作检讨并要承担全部责 任并请求处分。叶飞很决就接过他的话说:“金门战斗的失利,主要责任在我,我是兵团司令员、兵团党委第一书记,不能推给萧锋,他有不同意见,我因轻敌听不进,临开船时、在电话上我还坚持只要上去两个营,萧锋掌握好第二梯队,战斗胜利是有希望的。是我造成的损失。请前委、党中央给严厉处分。”
叶飞在会后 给陈毅司令员起草电报,并报中央,请求处分,毛泽东当时表示“金门失利、不是处分的问题,而是要接受教训的问题。”11月8日,毛泽东又提出:“以3个团去打敌人3个军,后援不继,全部被敌歼灭,这是解放战争三年多以来第一次不应有的损失。”中央军委同时命令叶飞总结经验,接受教训,准备再次攻金。
此后由于美国悍然入侵朝鲜,党中央、毛主席决定停止解放金门的任务,集中全力抗美援朝。
1958年,炮击金门战役打响。党中央和毛主席特别指定当时的福州军区第一政委叶飞作为战役指挥。经过四个多月炮战,给国民党金门守军以重创,有力的打击了美帝国主义企图分裂中国的阴谋。金门炮战
在上世纪50年代的对台斗争中,有两次金门炮战,担任指挥任务的都是叶飞。第一次金门炮战是1954年9月3日到22日,福建军区司令员叶飞负责指挥。
1954年炮战规模较小,大规模的金门炮战,是1958年8月23日开始的。7月的一天,在基层指挥部队帮助农民抢收庄稼的福州军区第一政委叶飞(福州军区1956年成立)接到通知,明确说要他到福州的军区作战室去接从北京来的保密电话。
总参作战部长王尚荣告诉叶飞,中央决定炮击金门,指定要你负责指挥。那时福州军区新任司令员是韩先楚,负责军事工作。叶飞是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兼福州军区第一政委,但工作重点主要是地方。这是一个重大的军事行动,叶飞有点疑问,问王尚荣:“到底是不是中央决定要我指挥的?”王尚荣答:“ 是中央决定。”叶飞又问:“是不是毛主席的决定?”王尚荣感觉到叶飞有怀疑,就说:“刘培善同志在这里,你可以问问他。”刘培善是福州军区副政委,此时正在北京,他接过电话说:“是的,是毛主席决定要你指挥。”叶飞说:“韩先楚司令员现在北京,应该由韩司令员指挥啊!”刘培善说:“那你就不用问了。”
8月上旬,一个炮兵师的地面炮兵全部进入了阵地。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等待北京来命令。8月20日,北 京来电话要叶飞立即去北戴河。21日下午3时,叶飞奉命赶到毛泽东的住处。见到 毛泽东,叶飞详细汇报了炮击金门的准备情况。彭德怀、林彪、王尚荣也在座。汇报完了,毛泽东突然问:“你用这么多的炮打,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呢?”那时美国顾 问一直配备到国民党部队的营一级,叶飞立即回答说:“哎呀,那是打得到的啊!”毛泽东听到这里,考虑了十几分钟,然后又问:“能不能避免不打到美国人?”叶飞很干脆地说:“主    叶飞与邓小平
席,那无法避免!”毛泽东听后,再也不问其它问题,也不作什么指示,就宣布休息。这是主席要进一步考虑问题了。
晚饭后,王尚荣拿了一张林彪写给毛泽东的条子给叶飞看。林彪很会捉摸毛泽东的意图,他知道毛泽东很注意能否避免打到美国人的问题,所以写了个条子,提出是否可以通过正在华沙同美国进行大使级谈判的王炳南给美国透露一点消息,看到条子,叶飞很吃惊,便问王尚荣:“主席把这信交给我看,有没有什么交代?是不是要我表态?”王尚荣说:“主席没说什么,只给拿给你看。”这关系到最高决策问题,既然没有要自己表态,叶飞就一句话也没说。
第二天,继续开会。毛泽东决心已下,没有理睬林彪的建议。毛泽东对叶飞说: “那好,照你们的计划打。”炮击金门,叶飞是在北戴河指挥的,也可以说是毛泽东直接在指挥。前线则由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张翼翔、副政委刘培善代叶飞指挥。8月23日炮击开始。一个小时内密集发射了几万发炮弹,有人评论说“与攻击柏林的炮火差不多,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金门炮战中, 为是否以空军袭击金门,叶飞与军区司令员韩先楚之间还有不同看法,最后毛泽东支持了叶飞的意见。8月底,韩先楚陪同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炮兵司令员陈锡联到达厦门视察。韩先楚到厦门以后,就向已由北戴河回到厦门前线的叶飞提出使用空军轰炸金门。叶飞考虑到毛泽东并没有即行登陆解放金门的指示,炮击金门的作战方案并没有涉及使用空军轰炸的必要,特别是如果要空军轰炸金门,不但要使用轰炸机,还要使用战斗机掩护,这样的空军编队在金门上空作战,就很难避免同美国空军冲突。叶飞这时已经意识到毛泽东的意图,力求避免同美军发生直接冲突 ,所以不同意韩先楚使用空军轰炸金门的意见。但既然韩先楚已提出建议,为了尊重他,叶飞就建议他们两人的意见报告军委和毛泽东。韩先楚也同意。第二天王尚荣打电话给叶飞,说:“电报收到了,送给毛主席看了,毛主席完全同意你的意见。”叶飞把五尚荣回答的电话记录拿给韩先楚看,他看后也就不再说什么好。
9月7日,美舰为蒋舰护航,把蒋舰和运输船只夹在中间,美舰和蒋舰相距仅二海里,由台湾向金门开来,运关粮食和燃料等补给品。叶飞感到情况复杂化了,美军已经卷入,是否打美蒋海军联合编队,事关重大 ,不是前线指挥员有权可以作出决定的,只能由中央、最高统帅毛主席才能作出决定。叶飞立即请示毛泽东。毛泽东回答:照打不误。叶飞又请示:是不是连美舰一起打?毛泽东回答:只打蒋舰,不打美舰。并且交代要等美蒋联合编队抵达金门料罗湾港口才打,要叶飞第一小时报告一次美蒋联合编队的位置、编队队形、航行情况 ,到达金门料罗湾时,要等北京的命令才能开火。为了准确执行只打蒋舰、不打美舰的命令,叶飞又请示:我们不打美舰、不打美舰的命令,叶飞又请示:我们不打美舰,但如果 美舰向我开火,我们是否还击?毛泽东明确回答:没有命令不准还击。命令是由总参作战部长王尚荣以直达军用专线电话向叶飞转达的。
叶飞接到这个电话,极为吃惊,恐怕电话传达命令不准确,铸成大错,于是再问王尚荣:“如果美舰向我开火,我是不是也不还击?”回答是毛主席命令不准还击,清清楚楚。叶飞表示:“明白了,我严格按照毛主席的命令执行。”
为准确执行毛泽东的命令,叶飞就亲自向各炮兵群下达命令:“待美蒋联合编队抵达金门料罗湾港口,北京下了命令后才开炮;各炮群只打蒋舰,不准打美舰;如美舰向我开火,我不予还击!”各炮群接到叶飞这个命令,都吃惊了,纷纷追问。叶飞又把毛泽东的命令再复述一次,并问各炮群是否都听清楚了,明白了?各炮群回答听清楚了,明白了,按毛主席的命令严格执行。
9月7日中午12时整,美蒋海军联合编队抵达金门料罗湾港口。叶飞立即报告北京,毛泽东下令开火。全线所有炮群立即以突 然的密集火力攻击蒋舰及其运输船只。美舰不敢还击,丢下蒋舰及运输船只于不顾,立即掉头向台湾方向仓皇逃去。
叶飞在前线指挥所里用望远镜看到美舰在我猛烈炮火之下溜走的情形时,大感意外。直到后来叶飞才明白原来毛主席命令对美舰蒋舰区别对待的深远含义,即试探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的效力究竟有多大,美军在台湾海峡的介入究竟到了什么程度,也就是毛泽东所说的“绞索”政策。金门炮战是毛泽东 亲自指挥下进行的,但它也是叶飞军事生涯中最璀璨的一笔。
家庭生活
叶飞自参加中国革命后,就与华侨家庭断绝了一切音信联系。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得知父亲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已病故,母亲依然经营小商店,大妹妹挑起了全家生计的重担。此后,他突然接到大妹妹的来信,告知家中负债无法偿还,将宣布破产。弟妹还在读书,为不使病中的母亲受到如此打击,希望叶飞能借笔钱给她。
这封信,使叶飞这位建国之初的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省长和人民解放军福建军区司令员十分为难。一位堂堂的省级党政军 高级领导干部,却没有钱可以寄给急需用钱的家庭,这是海外华侨以及 许多外国人难以理解的。
为了尽养家之责,叶飞考虑再三,决定复信告诉家里,自己无钱借出。只请母亲及弟妹一同回国,由他来负担养家责任,并供养弟妹在国内读书。但这封信寄出后,就再不见回音。直到1965年,母亲病故叶飞也未能见她老人家一面。
母亲去世后,家乡的朋友写信描写了送葬的情形,说虽然下着雨,但送葬的群众达两百多人。后来,妹妹爱玛给叶飞写信,说家里生活困难,自办的碾米厂面临倒闭,希望哥哥能寄一些钱回去,帮助渡过难关。这在爱玛来说是很正常的事,妈妈不在了,有了困难当然找大哥。但是对叶飞来说,却是一件十分为难的事。从参加革命的那一天起,叶飞就与家庭断绝了经济关系,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碾米厂再小,也是资本家的产业,资助资本家是一个原则问题,叶飞是决不会做的。但作为家中的大哥,又不能不管,考虑再三,叶飞给爱玛回了一封信,说明自己的情况和态度,表示如果弟妹愿意回国,他可以负责他们的生活。此信一去,爱玛再也没回信,当然,爱玛怎么能理解呢。后来听说爱玛去做女佣,给人家当管家,供养弟妹,并支持他们上大学。为此,爱玛一辈子独身,没有建立自己的家庭。这件事叶飞一直挂在心里。
叶飞故居
    叶飞故居
叶飞故居在福建省南安金淘镇占石村,为清代所建,与普通民居一样,为一般的土木建筑,建筑面积480平方米。建筑布局两进五开间带 单列护厝,坐南朝北。虽然没有飞檐翘脊,没有精雕彩绘,但是古朴高雅,在青山翠树的映衬下,更显得气势不凡。故居近年修葺,现辟为“叶飞将军纪念馆”。门前有南安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竖立的“叶飞故居文物保护单位”,深红色的大字在阳光 照射下熠熠生辉;大门匾额题“叶飞同志故居”六字,为著名书法家沈鹏先生所书。步入故居,叶飞将军的汉白玉雕像置于前厅;穿过天井,但见大厅正中的巨幅照片上,将军凝重深邃的目光端视着来访者,又像凝望着门外山清水秀的故里。故居内陈列着叶飞将军生前事迹的照片、文字资料、少时和战争年代的部分生活用品等,展示了将军一生的显赫战功。
共和国最年轻上将
在1959年全国将帅授衔时,55位上将中最年轻的一位,就是,时年39岁。而且,他还是一位菲律宾归侨。
其实,他与一般归侨的身世有差异——叶飞的父母是分属于两个国家的公民。叶飞的父亲叶荪卫,福建省南安市金淘乡人。1900年只身下南洋谋生。叶飞的母亲麦尔卡托,是具有西班牙血统的菲律宾人,1914年生于菲律宾奎松省地亚望镇,中国名字叫叶启亨,菲律宾名字叫西思托·麦尔卡托·迪翁戈。叶飞五岁时,随父亲回到福建省南安县金淘老家,他的菲律宾母亲含泪站在岸边送行,久久不愿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