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文:取消接待费就失去了人情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6 11:24:32
标题:取消接待费是不是失去了人情味?参与讨论推荐
作者:方鑫 于 2005-06-16 21:52:05.0 发表  来自:发送短消息
笔者提出取消接待费的观点,至今仍然痴心不改。除在网上发表文章以期得到支持外,还积极游说一些领导。从反应看,网上支持者不能说没有,但不热烈,反对者则没有露面。然而前几天游说一位领导干部,他则断然拒绝,说笔者这套想法太没有人情味。由此,笔者想到,取消接待费是不是就是失去了人情味?
首先,应该弄清什么是人情或人情味。人情,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有5种解释法。一指人之常情,如不近人情;二指情面,如托人情;三指恩惠、情谊,如做个人情;四指礼节应酬等习俗,如行人情;五指礼物。
其次,要弄清我们的接待费接待的是些什么人?笔者追溯了接待费制度的根源,发现在共和国50多年的历史中,有40多年的时间是不允许列支接待费的(接待外宾除外,以下同)。1984年以前,国家出台的任何文件或者财务制度,都不允许任何单位以任何理由列支接待费。1984年以后,规定稍稍有了松动,即允许吃“工作餐”后要付基本费用。1989年,党中央、国务院发文又规定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列支接待费。但时间不到一年,财政部颁布的新的财务制度中才“名正言顺”地设置了接待费科目。于是,各地或者各部门纷纷规定什么级别的是什么样的接待标准。根据这个规定,下级到上级机关是很难得到接待的,即使得到接待,也只能是有口饭吃;而上级到下级单位,则像接待“祖宗”似的。由此看来,能够享受到公款接待的,基本上不是普通群众,而是官员。
其实这样的习俗,来源于封建社会的官场遗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官场客套病。官员之间送往迎来所反映的种种恶风陋习,严重地败坏着社会风气,极大地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而现在,有的地方的招待费完全助长了腐败现象的横行。现在的人,无论是办事还是研究问题,都是从吃喝上下“功夫”。可以说,哪里吃喝成风,那里的腐败也最严重。哪里的腐败严重,那里的接待费金额也最大。许多开假发票套取现金然后或贪污或私分,基本上是开的接待费。许多“买官”或者送礼不便“做帐”的也基本上是通过开接待费发票“摆平”。
在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不得不对这种官场吃喝迎送现象进行禁止和整顿。翻开《清实录》,就有指斥和禁阻官员之间“迎往送来,交际馈遗”、“馈送燕会”、“聚饮成风”的上谕几乎史不绝书。实际上,国务院今年2月20日公布的修改的《国务院工作规则》就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禁止。一向喜欢搞“上行下效”的官吏们,在牵涉到要影响他们的切身利益时,也就不愿意上行下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