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胡、温是怎么在意识形态上分工合作的(转载) 08.02.25 from 北望神州 来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06:05:45
上一篇  下一篇     这篇文章不错,我也要收藏,快看看收藏了该文章的所有54人     看胡、温是怎么在意识形态上分工合作的

冼岩/30年前,邓小平通过“真理标准大讨论”,使全党摆脱了马、列、毛意识形态的束缚,确立了新的“邓小平路线”。从那时开始,执政党就进入“后意识形态”阶段,“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实用主义原则,成为全党指导思想。除此之外,不再有先验的价值倾向和意识形态坚持。(chinesenewsnet.com)

30年过去了,邓小平路线极大改变了中国。在取得巨大成绩和进步的同时,其负面效应也在堆积、凸显,从而遭致左右两方的批评。左派批评“改革”以效率为核心,忽视公平;右派批评改革“跛足”,只改经济,政治滞后。实际上这两种指责从改革一开始就存在,一直伴随着改革前行。只不过近期凸显的负面性,似乎印证了批评者的观点,使这些批评获得了强大的经验支撑,以至于执政者再也难以“不争论”的禁令将其轻易卸在一边,而不得不作出一些针对性回应。chinesenewsnet.com)
在后权威时代的今天,对这些确有着事实经验支撑的批评,硬压是不行的,必须有所妥协和安抚。在意识形态和价值层面进行妥协,这对于实用主义政权来说,是最容易的:因为它无所坚持,所以可以根据不同需要摆出不同姿态,戴上不同面具。难度仅仅在于:上述两种批评分别来自不同阵营,在方向上相互抵触,如何能够同时安抚双方,表示亲近之意呢?(chinesenewsnet.com)

这就是胡、温必须分工合作的原因。二人各负责一个方向,结果正如人们所见,在意识形态上,胡“向左转”,温“向右转”。一时间,“胡、温有别”的传言不断,其实他们只是在合作双簧。胡通过系列的口号和姿态,表示对传统社会主义价值的某种程度回归;温不断发表讲话,甚至发表署名文章,盛赞自由民主理念。虽然两人都是姿态大于行动,但毕竟表示了对问题的承认和修正的意向,同时给予左右双方以期待——历经转折后,大多数人已倾向于认同:中国的事难办,在中国难办事,只能慢慢来,有心就好。(chinesenewsnet.com)
chinesenewsnet.com)
这种左右两面示好的巅峰之作是
十七大报告,报告即宣布了“倒退没有出路”,又强调改革的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使左右双方都看到希望,受到极大鼓舞,一些人甚至因此兴奋不已。实际上,虽然左右主张在理念上不难找到某种共通点,在浅层操作上也可以并行,但一旦进入深度操作,在今日中国这块土地上,必然相互抵触;左右逢源只能游刃于语言和姿态的层面。(chinesenewsnet.com)
当然,胡左温右的选择也并非随意。胡代表原则性,温代表灵活性。作为最高领导人,胡当然要站在相对安全的位置上;而温的位置既易于搏取声望,也易于被牺牲。这种分工是由两人的位置决定的hinesenewsnet.com)
这样再来看最近汪洋和施芝鸿提出的“思想解放”,即可知他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施的意思不过是强调胡的理论突破,宣讲胡的“科学发展观”内涵;汪可能是衔命而为,但其意图也并不神秘,无非是欲在行动上有所突破,率先摆脱“经济中心论”束缚,在践行“科学发展观”上为诸侯作出表率。这种行为的效率取决于其传播性,所以声势造得越大越好,也因此汪表现出罕见的高调。(chinesenewsnet.com)
(chinesenewsnet.com)
“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之所以遇到阻力,与其它“政令不出中南海”一样,表面看是条条块块各守其利,在阉割和扭曲中央指令,实际上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中央真正意志坚决,条条块块的腾挪空间是有限的。所谓“政令不畅”,可以归结为一个简单原因:因为没有人因此而下台。当下官场的政治生态最认示范,只要公认违令者因此下台了,其他人必然闻风而动。(chinesenewsnet.com)
(chinesenewsnet.com)
不能以“贯彻不力”而撤换官员,其因有三:或者中央此政令本身就具有忽悠性质,不需要如此认真;或者中央还受制于其它与此有抵触的目标,中央本身也只能半心半意;或者因为权力不够集中,上面各立山头,下面各有靠山,人事变动成为极其复杂之事,难于协调。此次派汪洋异动于南方,与当年邓南巡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最可能的情形是第三种:胡还没能拥有生杀果决的绝对权力,于是采用不激化矛盾的迂回方式。这种方式见效慢,但阻力小,既体现了胡的个人风格,或许也将成为后权威时代通行的权力整合与目标调整的方式。inesenewsnet.com)
“思想解放”是相对“思想束缚”而言的,实用主义本身就不存在价值坚持,所以也不能束缚什么思想。所谓“思想解放”,如果较起真来,其实只是无的放矢的伪问题。不说今日民间思想早就与官方保持足够距离,不可能受其束缚;官方本身提出的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实也只是一个毫无定色的大箩筐,马列毛邓江胡,什么都可以往里装。以后的执政者还可以根据形势变化和实际需要,随时增减,与时俱进。这个大箩筐内的东西表面看是只增不减,其实每次在做加法的同时也在做减法,为原来的存货重新喷洒一道颜色。(chinesenewsnet.com)
因此,在实用主义时代需要“解放”的其实不是思想,而仅仅是话语。被束缚的不是思想而是话语,公开表述的话语受到束缚,一方面是因为执政者为减小改革阻力而下令“不争论”;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开放话语必然指向特定话题,对政权的合法性形成挑战。(chinesenewsnet.com)

因此,所谓“话语解放”,亦即通常所说的“言论自由”,在今日中国的相当长时间内,还将是一道无法跨越的栏杆。

上一篇    下一篇    (北望神州的分类目录[意識形態.文化]中共22篇)  
最近评论(共有评论3条) 阳光老人  2008-02-25 17:44:58 冼岩文章很有份量,值得一读。 赵钱孙 同时收录该文并评论 2008-02-25 23:51:54 此文结论:【“言论自由”,在今日中国的相当长时间内,还将是一道无法跨越的栏杆。】不应苟同!
“言论自由”是人权,不论哪种政治,人权必须先行。“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就是人权先行。
只许政治先行,允许政治可以侵犯人权是一种威权主义解读。威权主义决非解决中国问题的良药,很可能是毒药呢! 林海之 对同时收录该文章的阳光老人评论 2008-02-27 11:02:16 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开放话语必然指向特定话题,对政权的合法性形成挑战。
====================
是否指79年的政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