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捐助》所反映的深刻社会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9/30 01:27:10
赵本山作为中国农民的杰出代表,以其出色而真实的农民艺术形象和精彩幽默的表演,连续多年在春晚的舞台娱乐大众,博得了社会公众的认可和赞誉。他的小品往往在轻松幽默诙谐的艺术外表下隐含着深刻的社会问题,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当代农民的生活和社会问题。今年的《捐助》形式上依然笑料不断,然而看过之后,其中隐含的社会问题却又引人深思。
《捐助》至少反映了一下几个社会问题:
1. 中国富裕了,美国都向中国借款了。然而贫困的农村大学生依然上不起大学,交不起学费,需要靠社会捐款来上学。
2. 农民依然保持着纯朴善良的美德,乐于助人,即使自己的经济状况也不如人意。两位老农民包地一年的年收入3万元,赵本山“钱紧”的名字更是反映了农民依然缺钱的现实。农民给贫困大学生捐款,这是穷帮穷。两位老农为捐款的事情闹别扭,甚至翻脸,这是农民种地收入不丰的真实写照。
3.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依然不能让老农民退休。他们虽然年迈,但依然要靠包地来自己给自己养老。
4.农村老年人的孤独问题。农村老龄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婚姻问题和孤独生活值得关注。
5.农村困难群体(比如单身女人的生活困难)没有社会机构来帮助解决。依然是原始的邻里互助。
这个小品最深刻地揭示了在当今的中国,国富了,连美国都向中国借钱了,可是下层的农民却无法感受到这一切的变化。他们当中的弱势孩子上不起学,还需要捐款。国家可不可以给他们借钱,用一个更加合理的机制解决这些问题?
老农是想不通的,他们或许不知道,中国富裕的是美钞,老百姓缺的是人民币。美钞在中国是无法流通的。这背后是中国的外向型经济。这种单一的创汇经济到了需要转型的时候了,我们的外汇收入越来越多了,然而却无法惠及底层的百姓。国家越来越有美钞,农民手里依然钱紧,他们无力解决自身的问题,依然善良地帮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