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贵峰:“教学楼里的矿难”为何一再重演?(东方早报 2009-12-1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30 21:11:58
“教学楼里的矿难”为何一再重演?
2009-12-9 2:06:16

12月7日晚,湖南省湘乡市私立育才中学发生一起伤亡惨重的校园踩踏事件,目前已造成8人罹难、26人受伤。据悉,湘乡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局长朱清华因对校园踩踏事故负有领导责任,已被免除职务,育才中学校长已被刑事拘留。(新华网12月8日)
隆冬时节,这样一起发生在校园的安全悲剧让人倍感寒意。套用著名评论人熊培云“屋顶上的矿难”的比喻,上述事故或许也可称之为“教学楼里的矿难”。说它是“矿难”,不仅是因为它有着矿难般的、顷刻间的惨痛伤亡,更在于它还有着完全“矿难式”的发生规律和路径——相似的情节、雷同的事故过程,一再宿命般地重演……
4年前,即2005年的10月25日,四川省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也是晚自习之后的下课,教学楼楼梯里发生拥挤踩踏,共造成8名学生死亡,27名学生受伤。3年前,11月18日晚,还是晚自习后放学,江西都昌县土塘镇中学发生一起学生拥挤踩踏事件,导致6名学生死亡,39名学生受伤。今年刚刚过去的11月,重庆彭水县桑柘镇中心校发生一起学生踩踏事件,造成5名学生严重受伤,数十人轻伤……
如果说矿难往往发生在深不可测的地下,囿于技术原因和管理难度,因而有某种不可完全避免性的话,那么地面上的、摆在人们眼皮底下的教学楼里,也频发毫无“技术含量”的群死群伤事故,就无论如何说不通了。
据报道,此次湘乡育才中学踩踏事件的直接背景主要有这样几个:教学楼楼梯狭窄——仅有1.5米宽左右;学生人数众多——52个班,几千名学生在上晚自习;少数学生调皮,堵住了楼梯通道。人们要追问的是,能容纳数千人的教学大楼,为何楼梯通道设计得如此狭窄?教学楼不是居民楼、办公楼,学生大规模同时进出实乃常规现象,设计建筑时为什么没充分考虑到这点?退一步,即使楼道过窄不是问题,数千名学生夜间同时下课,校方和教育部门为何没有必要的、常规化的人流疏导服务?更进一步看,为何少数几个学生调皮堵路,就会酿出如此张皇失措的拥挤踩踏事故——我们熬夜苦读的学生们为何如此缺乏必要的应急能力?
7日晚发生的事故,8日两名重要当事人——教育局长和中学校长便得到处理,分别被免职和刑拘。当地政府的应急处置不可谓不果断、迅速,但事后的“果断、迅速”能在多大程度上,掩饰事前的麻木和迟钝?警钟早在4年前、3年前、一个月前,就反复敲响了。
“教学楼里的矿难”,是一种塌陷,也是一种埋没,塌陷的是鲜活天真的生命,埋没的是原本应呵护好的一些公民权利——既包括接受良好教育、免于危险处境的权利,也包括能充分监督行政管理者,使其无从懈怠、敷衍塞责的权利。湖北荆门 张贵峰
http://www.dfdaily.com/node2/node24/node223/userobject1ai20151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