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几点思考-经济导报数字报-经济导报电子版-经济导报PDF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2 23:23:57


    一、当前预算改革面临的问题(一)预算编制时间不够合理。一是预算年度与人代会审批时间不够衔接。二是预算编制周期与部门工作计划结合不够。使预算缺乏预见性和前瞻性,达不到部门预算改革的目标。(二)预算完整性不够。主要是现在预算外资金仍然没有完全实现与预算内资金的有机结合导致“预算内紧、预算外松”的问题一直难以有效解决,影响了政府调控能力的增强。(三)预算定额标准体系不够科学完善。部门预算的重要基础是科学、合理的定额体系,但目前定额标准体系尚待完善:一是由于缺乏科学的衡量标准,各部门职能工作无法量化。二是由于财力保障水平的不稳定性,定额标准体系在调整修订方面不好把握。三是由于部门基础数据不够完全、准确,导致对部门支出安排定额标准的设置和项目的取舍上缺乏合理的依据。(四)预算监督和绩效考评力度不够大。有限的资金很难真正发挥效益,也使预算资金的分配失去公平性。(五)预算的约束力不够强。决算与预算之间的差距较大,影响了预算执行效率和预算约束的“硬度”,也很难体现公平合理的分配原则。二、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措施建议(一)要适当提前预算编制时间。要找准编制时间的提前量和预算准确性的结合点,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在不损害预算准确性的基础上适当提前预算编制时间。(二)要进一步提高预算的完整程度。一是推进综合预算改革。通过制定业务经费提取管理办法和征收奖励办法,从源头上规范非税收入征收手续费的提取,将业务经费和奖励资金列入年初预算,做到奖罚分明,政策兑现,实现公开、公平、公正。二是研究建立健全一般预算、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不同类别预算相互衔接、统一完整的预算体系,实现各类预算无缝联接,并改善镇街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机制,实行以中长期规划为引导、以因素法分配为主要内容的分配机制,引导镇街编制预算更加准确、全面,从而解决财力分散等问题,进一步增强政府统筹调控能力。(三)要进一步提高预算的准确程度。一是提高收入预算的准确程度。二是提高基本支出预算的准确程度。强化人员实名制管理,提高人员支出预算的准确性。三是提高项目支出预算的准确程度。健全项目分类管理体系,对事关全局的大项目,要加强前期规划论证和投资评审,更加强调可行性研究和具体实施计划、效果,以相应确定预算安排数额,进一步提高项目支出预算的准确性。(四) 要建立和完善绩效评价体系。逐步建立起与公共财政相适应、以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核心、以实现绩效预算为目标的科学规范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要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的作用,对目标完成程度、预算执行情况、财务管理状况、经济社会效益、资产配置使用情况等进行全面考评,以结果为导向和依据,奖优罚劣,择优安排项目,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目前应以立足实际为出发点,突出考核重点,注重考核实效,按照循序渐进、积极稳妥的原则,以项目绩效评价为着力点,然后向单位绩效评价、部门绩效评价和综合绩效评价推进,从微观控制着手,逐步实现宏观控制;以财政外部评价为主、财政内部评价为辅,发挥各部门、专家和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提高绩效评价工作质量。(五)进一步优化预算支出结构。一是按照公共财政方向,合理确定部门预算范围。提供纯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部门必须纳入部门预算;提供混合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部门,则需要将其非财政拨款的收支差额列入部门预算;纯私人产品,坚决不能将其列入部门预算。二是调整财政供养范围。只有财政供养范围重新调整确定后,才能实现财政“有保有压”的目的,该保证的经费支出才能得以保证。要按照事业单位的性质及社会公益程度实行分类管理,优化支出结构。对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参照同级行政机关的经费供给和管理办法给予保障;对主要靠财政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应实行定额管理,严格按编制内人数和相应标准安排经费;对其他公益性事业单位,应按照其承担的公益性任务多少核定经费,实行动态管理;对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应进行转制改企,盘活国有资产,财政原则上不予供给,根据政府任务和产业政策可给予项目补助。三是调整财政投资方向。紧密结合宏观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区委、区政府施政目标、决策部署等,统筹安排预算,突出重点,不断优化支出结构,财政资金逐步退出非公共服务领域,转向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六)要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配套改革。推进各项改革协调并进,加强配套联动,使之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构建改革配套措施体系,推动公共财政支出改革不断深化。一是进一步深化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现与部门预算改革的进一步对接。二是探索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的有机结合。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全面摸清各单位资产“家底”,动态掌握各单位财务收支状况,摸清存量、严控增量,研究确定各类单位资产配备标准,根据资产存量情况确定新增需求,根据标准予以配备,逐步实现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的有机结合,达到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益的目的。(七)要进一步夯实预算基础。一是要提高财政、财务人员素质。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要制定预算审查监督和预算管理制度、办法,建立完整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不断提升部门预算法制化、规范化水平。三是要强化技术手段支撑。部门预算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量大,需要应用现代科技成果,减少工作量,提高预算工作效率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