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监督,挫败感逆流成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9/30 04:20:14
网络监督,挫败感逆流成河作者:萧锐来源:本站编辑部来源日期:2009-10-19本站发布时间:2009-10-19 10:49:04阅读量:1687次    近几个月,几乎不间断地在关注一个新闻:每每打开网页,进入搜索引擎,总会下意识地输入“广州海事法院”这个关键词,但却总也看不到有关“去沙漠考察海洋”事件的相关责任人有进一步的后话。直到前几日,才有媒体报道称,广州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10月15日审议通过免去罗国华广州海事法院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职务。(笔者之前同主题文章参见《在沙漠里考察海洋的法官,让我自豪不起来》)

终于,貌似有了一个结果。起码安装在笔者电脑上的搜狗输入法应该是长出了口气——终于不用再劳心费神地去记忆和默认这么一个没有任何实在意义和现实价值的热门词汇了。

除了极个别揪着不放的网友以及加载在网友电脑上的输入法,究竟还有多少人能够记得起上面这个新闻掌故呢?答案无从获悉。但起码寸土寸金的报纸版面对此显然是没有什么信心的,因为原本只需要几行字就可以表达清楚的简讯,报道者还是不惜版面地附上了与此相关的“去沙漠考察海洋”事件的前因后果:

今年6月,互联网上一组题为《某单位领导出国考察总结报告是如何炮制的》的帖子,以文件截图及单位网上工作平台的对话为证,曝光今年初广州海事法院有关人员花费48万余元公款出国考察一事。网络帖子指出2009年初广州海事法院以考察外国处理海洋油污案件的先进经验为由,由院长带队一行6人前往南非、土耳其、埃及考察,并在阿联酋停留,共花费48万多元,人均花费8万多元。“考察团”最终提交的“考察报告”被指抄袭网上资料,东拼西凑、毫无价值。在广州各大旅行社,相同线路的豪华游报价一般在2万元左右。因此,该“考察”被认为是一起利用公款出国豪华旅游的典型事例。

据最新的媒体复述,公款旅游的丑闻被爆出后,该法院曾举行新闻发布会表示:该院6人12天考察南非、埃及、土耳其三国,人均花费8万多元属实,并承认“顺途”“就近”参观当地风景名胜。但显然并非这么简单,翻检之前的报道我们会发现,针对此次出国考察,该法院当时的表态是这样的:“本次出国考察,是经过严格审批程序,符合经费预算安排,按照上级批准时间、行程和考察主题进行的,可以随时接受上级和有关部门的检查。嚯嚯,不知道说这个话的有关负责人现在做何感想,又正在做着些什么?是正奔走在为被免职的前院长鸣冤的路上,还是在忙于准备新院长的就职典礼?既然考察是经过了严格的审批程序,而且符合经费预算安排,考察的时间、主题包括行程都是上级批准的,那么被免职的罗国华先生确实是冤到家了。套用一个经典句式:我们愿意对着高山、大海还有被咱公仆们考察过的沙漠喊,在所有“严格程序”中负责审核与批准的相关负责同志你们现在在哪里?在哪里啊,在哪里!想对诸位问责的国家主人们想念你啊,想念你!呵呵~

一个报旅行团出游也只需要2万元的项目,被咱们的官员折腾出个人均8万来。如果那些被“考察”的风景名胜真的是不能不去,不去的话咱们的公仆们就会死,那有关部门下一步就起码应该着手考虑这个公款旅游(或者叫考察)项目的政府招标问题。选个符合市场统一价的旅行社应该不难吧?

上面说的是钱怎么花的问题。下面咱再说说这“问责”的效率和效果。

此次考察的时间是年初的1月7日至1月18日,事件被网友爆出来已经到了年中的6月份,从考察被立项、层层审批、到出发直至“圆满成功”,相关的一系列所谓严格的审批程序起码事实证明是形同虚设的。考察结束之后的近五个月时间里,从人大到监察,从审计到上级,各路人马都是相安无事的。说不定就是上述部门的同僚们在为考察归来人员举行洗尘家宴呢。直到网友不知趣地、贼头贼脑地从犄角旮旯翻出那份备受诟病的考察报告(点查查看报告扫描图)——那份从百度知道里运行高科技电脑操作程序(“ctrl+c”和“ ctrl+v”)鼓捣出来的报告,事情才变得不可收拾。是的,是收拾,因为恐怕没有一个部门不是在用应对和应付的心态手忙脚乱地“收拾”着这个被讨厌的网络监督折腾出来的案件。

6月中旬,广东省纪委和省外办成立联合调查组就此事展开调查。约1个月后,曾担任过省高院副院长、执行局局长(长吸一口凉气,我的天呐,执行局长!近来新闻中绝对热门的职务名称,也绝对值得网友跟踪监督)刘年夫自省高院“空降”广州海事法院任党组书记。然后就到了9月15日,广东省纪委公布八起领导干部奢侈浪费典型案件,里面有55次赴澳门公款赌博的人大副主任,有因为赌博而打架斗殴市长局长……但咱们的沙漠旅游法官还不在此列。省纪委方面还表示,广州海事法院涉嫌公款出国旅游一案目前尚在调查之中。尚在调查,到底需要调查多长时间?不得而知。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此类案件的调查最长是可以有6个月的调查期的。但是没有任何调查条件的网友用几分钟时间就可以一目了然的事情,再严谨的调查能用多少时间?请恕笔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么拖来拖去唯一的目的,就是能让公众的视线转移到别的地方,客观上起到所谓“保护干部”的目的。究竟哪些才是真正需要保护的干部?有关部门的小九九实在有些太过昭然若揭,那位曾被威胁“正在调查”的爆出机关内网文件的海事法院深喉其实才是最需要保护的,因为是他让公众有机会看到了那些阅看需要“按照等级来的”的拼凑的文件。用公款出国考察的院长已经落马,针对“深喉”的调查是否也相应停止了呢?也许还在进行中,因为无论是已卸任的还是新上任的,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塌下有一个别有用心的卧底酣睡着。但这样违反机关管理制度而私自将内部文件上传网络的“深喉”难道不是在为国家肌体的真正健康而卧底吗?

很可惜,笔者还无从知道是否有部门来保护这样的“深喉”,笔者知道的是倒确实有人在想尽办法保护那些被不小心揪出来、被不知趣爆出来的、“组织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的干部们。

不知是否有人注意到,最新报道的措辞中提到,组织公款出国考察的罗国华先生的院长职务是被“免”掉的,而媒体的报道显然对此也没有信心,是否另有安排,目前仍不得而知。免职,这真算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词汇了,因为没有多少公众会对“免职”的真正含义进行深究,也几乎很少有人注意到“免职”与“撤职”的区别在哪里。学者丁东在针对另外一起问责案件的评论中指出,官员免职不是处分。中国的行政处分有六种,从轻到重依次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中共对党员的纪律处分有五种,从轻到重依次为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被免职,其实不属于其中的任何一种处分。官员即使没有犯错误,比如调动工作,到达退休年龄,也可以免职。而且这种“免职”,存在极大的“避风头”的嫌疑。

笔者在稍早前的另一篇文章中也曾提到,免职和撤职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现有规定对免职官员的再任用没有严格的制度规定。而有关部门恰恰利用了公众对两概念的模糊认识,把这个完全不影响再任用(而且在处分期也可以再任新职)的“免职”成功地让公众以为是那个起码是“撤职”的处分。在这样的文字游戏中,究竟有没有胜利者?公众真的需要劳心费神地清理一下思路,看到底有多少被问责官员是如上所述的不影响官员履新、不影响职务待遇的所谓“免职”,以后免得再莫名惊诧、贻笑于有关部门。其实,粗略的地看,根本没有几个被问责的官员是真正被“撤职”的——除非已经触犯刑律,注定要走司法程序。“免职”的文字游戏背后,给几乎所有犯了错误的干部都开了一道择日复职的大门。问责官员复出,在我们这个神奇的国度,其实远不是什么“见证奇迹的时刻”,因为这样的奇迹已然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被免职的罗国华先生究竟什么时候复职,笔者不知道,也管不了,也许很快,快到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日前,网络再传靠“一句真话感动了全国人民”的逯军局长悄然复出,谣言乎?真相乎?)。公仆们究竟能花多少钱?公众不知道,其实也管不了。细数这些年那些曾经被大张旗鼓地问责过的官员,有些沮丧的恐怕也只有网络监督自己了。

行笔至此,挫败感已然逆流成河。

Ps:本文题目copy自郭敬明先生的某部小说,笔者还知道些廉耻,抄了就是抄了,要承认。

(转载本文请注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