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中“抟”、“转”讹为“ 薄”字厘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6 02:26:37
《内经》中“抟”、“转”讹为“ 薄”字厘正


摘要:本文对内经中“抟”、“转”讹作“薄”字的情况进行了训诂,为深入研究《内经》医学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文字基础。
关键词:《内经》 薄   抟   转   训诂
 
 “專”、“尃”二系字字形在小篆、隶书、草书、楷书均相似[1],且古人书写时常省笔,因而“摶”、“轉”常讹为“薄”。《内经》中这种讹误不少,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混乱,以下试分析之。《素问》以明顾从德本为底本,《灵枢》以民国涵芬楼《四部丛刊》影明赵府居敬堂本为底本。


 古代典籍中讹误举例


  屈原《九章·惜诵》:“乱曰: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雀乌雀,巢堂坛兮。陆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怀信侘傺,忽忽吾将行兮。”[2]王逸《楚辞注》:“林薄,草木交错曰薄。”则“林薄”为草木茂密的地方。此注于文义可通。许慎《说文解字》:“薄,林薄也,一曰蚕薄,从草,溥声。”[3]是则许氏更以“林薄”反训“薄”字。“林薄”一词的解似当无疑义了,但《涉江》为古诗,韵律严整,“乱”中连续出现两个“薄”字,于理难通,且与上下文韵律不谐。考“远”、“坛”均属先秦韵元部,“薄”属铎部,“当”、“行”属阳部,其实第一个“薄”字当为“摶(抟)”之形讹,第二个“薄”字疑为“專”之形讹。“摶(抟)”、“專(专)”亦属元部,与“远”、“坛”同韵相押。《说文解字·手部》“摶,圜也。从手,專声。”[3]是则“摶”本为动词,意为捏聚成团,后亦用如形容词,与“团”同。则“林摶”意为草木茂密,枝叶互相纠结,意极平顺,用的是“摶”的引申义。许慎《说文解字》本于秦汉以前古书,这些书经反复传抄,至东汉时错讹已多,虽许慎“五经无双”,亦难一一察觉,他取《楚辞》“林薄”为“薄”字注即为一例。且《说文》中凡注“一曰”者,皆有不确定之义,说明许慎或其后的《说文》研究者已疑其义。
 《淮南子·原道训》:“隐于蓁薄之中。”[4]高诱注:“聚木曰蓁,深草曰薄,又为草木交错之称。”误正同,且亦觉于义未安,故其说骑墙。
  贾谊《鵩鸟赋》:“水激则旱兮,矢激则远;万物回薄兮,振荡相转。”[5]“旱”通“悍”。薄,当作“摶”。“悍”、“远”、“摶”、“转”同属元韵。


《内经》中的讹误情况举例


 《内经》中这种讹误危害滋深,宜引起学者的高度重视。
1.当作“抟”,指流动湍急,与“湍”通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王冰谓“薄疾,谓极虚而急数也。并谓盛实也。……阳并于四支则狂。……四支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支实,实则能登高而歌也,热盛于身故弃衣而走也。”按:王注参次,前以为狂为阴虚不盛阳的虚证,后以为实证,自相矛盾。临床上,癫属阴,狂属阳,并无疑义。“薄”实为“抟”之讹,“抟”与“湍”通,“薄疾”实为“湍疾”。“湍疾”形容水流猛急奔腾,此处为拟物修辞,极言脉气之急,语言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狂证脉象为洪大有力的实性脉象,王注“极虚”,失之矣。
2.当作“摶”,意为结合、纠结、聚合、结聚、聚结、抟聚、积聚,现作“抟”,或作“团”
 《灵枢·本神第八》“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内经认为,人是由于阴阳二气的交和抟聚而产生的,古代亦有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薄”为“抟”之讹。
 《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此处“因其谷气相薄”实为“因其谷气相抟”,疑“其”字前脱一“与”字,句意为“已衰而未竭的热邪与饮食的水谷阳气相聚合,(因得到水谷之气的支持),故粘滞而难以彻底清除。”《尔雅》有“抟者谓之糷”。郝懿行疏:“抟者饭粒则粘箸而不解,故谓之抟。”[8]可参。
 《素问·厥论篇第四十五》:“此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于脾中不得散,酒气与谷气相薄,热盛于中,故热遍于身,内热而溺赤也。”与上同,酒气句可译为“酒气与谷气(两种阳气)互相纠结聚合”。考《内经知要》正作“抟”。[9]
 《灵枢·百病始生第六十六》:“厥气生足悗,悗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    胀,    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迫”、“薄”古通,实为“抟”之讹,其下面内容可看作古注,有“汁沫与血相抟”,字正作“抟”可证。
《素问·疟论篇第》:“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五藏,横连募原也。”按:“薄”为“摶”之讹,意指邪气内结聚于五脏,以五脏为其窠巢,外连系于募原,通过“募原”表现于外,言邪气深重,已大有根基,非如有的注家所言指邪气内攻也。同篇“卫气之所在,与邪气相合则病作。故风无常府,卫气之所发,必开其腠理,邪气之所合,则其府也。”可看作上文的古注文。同篇尚有“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内外相薄,是以日作”“其气之舍深,内薄于阴,阳气独发,阴邪内著”,“风气留其处,故常在,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故卫气应乃作”,皆同。
 《素问·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诸水病者,故不得卧,卧则惊,惊则咳甚也。腹中鸣者,病本于脾也。薄脾则烦不能食,食不下者,胃脘隔也。”“薄脾”即“内抟五脏”中之脾脏,故其后曰“胃脘隔”。
 《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一阴至,厥阴之治也,真虚悁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调食合药,治在下俞。“薄”为“抟”之讹,“留摶”言“厥气”留止聚结。
 《素问·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尝富大伤,斩筋绝脉,身体复行,令泽不息,故伤败结,留薄归阳,脓积寒炅。”与上条同。
 《素问·举痛论篇第三十九》:“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血气乱,故痛不可按也。”后句为前句的古注文,以注文校原文,则“薄”为“抟”之讹,言寒气与炅气相纠合也。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故刺不知四时之经,病之所生,以从为逆,正气内乱,与精相薄。必审九候,正气不乱,精气不转。”王冰注:不转谓不逆转也。按:王注误,“薄”为“抟”之讹,纠合也。“乱”、“抟”、“转”同属元韵,同韵相押。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第七十一》:“初之气,地气迁,寒乃去,春气正,风乃来,生布万物以荣,民气条舒,风湿相薄,雨乃后,民病血溢,筋络拘强,关节不利,身重筋痿。”“薄”为“抟”之讹。即“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中的风湿痹,义甚浅近。
 另外,《素问·脉解篇第四十九》中“薄”字亦多次出现,其义似以训为“攻、斗”为宜。此篇为他经之古注文,另有七大论亦多此例,流传既久,歧义或生,理之必然,这里不作讨论。
 另外,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中有:“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中医中没有以厚薄诊面色者,“薄”当作“抟”,与“散”相对。《灵枢》有“察其散抟,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调其气血气,各守其乡。”可证。讹误内容与《内经》同,故亦附列于此以备考。
3.当作“轉”,意为传变,转化
 《素问·著致教论篇第七十五》:“三阳者,至阳也,积并则为惊,病起疾风,至如霹雳,九窍皆塞,阳气滂溢,干嗌喉塞,并于阴,则上下无常,薄为肠澼。”“薄”为“轉”之讹,转化传变也。

 

参考文献

1 林宏元.中国书法大字典[M].香港:世界图书出版化司,1976.
2 宋·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80.
3 汉·许慎.说文解字(影印本)[M].天津:天津市古籍书店,1991:23,256.
4 汉·刘安.淮南子.见,诸子百家经典集粹本[M].安徽:黄山书社,1997:3116.
5 西汉·贾谊.贾谊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211.
6 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7 河北医学院.灵枢经校[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8  清·郝懿行.尔雅义疏(影印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684~685.
9 明·李念莪.内经知要(影印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