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松有案尽人皆知为何没勇气写出来(南方都市报 2009-3-1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2 02:52:38
黄松有案尽人皆知为何没勇气写出来
法院系统去年查处712人,法学专家梁慧星指法院应剖析成腐败重灾区原因   日期:[2009年3月12日]  版次:[AA06]  版名:[重点]  稿源:[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 6  条         我在想法院应该至少在内部要剖析一下,法院成为腐败重灾区的原因,是我们的干部任用程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监督环节有问题。   “我给最高院的报告打50分,给最高检的打80分。”这是全国人大代表、著名民法学专家、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梁慧星前天比较了一晚上两高的报告后得出的结论。在他的两高报告的页面上,密密麻麻地加满批注。   法院报告打50分检察院打80分   问:你缺席了全团会议?   梁:我早晨8点到宾馆的时候大家都出发了。我还不知道要去人民大会堂开会。   问:今天审议两高报告你知道吗?   梁:知道。这就是我的专业,昨天晚上我还带回家仔细看了,两高的报告我还专门做了对比。   问:结果如何?   梁:我给法院的报告打50分,给检察院的报告打80分。   法院系统查处712人检方查处258人   问:这个打分的依据是什么呢?   梁:首先从一个态度上来看。先来看一下法院系统的,去年查处违法违纪行为有712人,其中判刑的有105人;比检方要多得多。检察院是查处的258人,追究刑事责任的24人。但是对待这个现实的态度呢,两院的报告有些不一样。比如法院报告的第10页,写到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提到将以司法不公,司法不廉为重点,完善惩戒制度,写到极少数人贪赃枉法。我认为报告中有意回避了腐败问题。这一段虽然篇幅不小,但个人印象,一般化,没有具体的措施,而且满足于制定一般性的文件。只有建立巡视制度和后面的五个严禁,公布举报电话这几点是具体的。   但跟检方比起来,显得空洞一些。检察院的第11页也谈到这个问题,也提到了制定好多制度,但我特别看重其中的一点:注重应用正反两面的典型,加强反腐教育,而且还表示将10起例子,加以分析、剖析,通报下去作为反面的教材,让检察官受教育。我觉得这个有意义,我相信应该是有效的,活生生的反面教材。从这一点上来说,我觉得最高检的报告要具体得多。   法院系统出事很多很大但避重就轻   此外,我们知道法院系统出事的不全是基层的一般法官,很多是中级、高级甚至大法官。最高院也应该分析一下成分,剖析一下原因,发到各级法院进行警示教育。   而且有一些地方有避重就轻之嫌。像法院报告的14页,列举了五项问题,提法是有的法官如何,有的法官如何,最高检报告的13页,是表述有些检察机关或一些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我觉得这是一种文字技巧。   那么多法官出事,与法院系统有没有关系?还是只说一些官场上的套话。所以我认为黄松有、杨贤才的案子尽人皆知,但是报告没有正视这一现实,我看你们报道,广东高院都明确地自揭家丑,比如写到了杨贤才,还将他当成反面典型,最高院为什么就没有这个勇气呢?不说套话,列出问题,正视问题。   法院应剖析成为腐败重灾区的原因   另外,我还看了一下最高检后面附的表:在贿赂犯罪中,13000多人中,其中司法机关2620人。他们占全国贿赂犯罪的1/5,而这2620人中,涉及到法官占了32%,检察官占10%.我在想法院应该至少在内部要剖析一下,法院成为腐败重灾区的原因,是我们的干部任用程序出了问题,还是别的监督环节有问题。   问:你好像在挑法院的刺?   梁:我和检察院的关系没有跟法院的关系深,还是法院的专家咨询员。可能是我对法院感情太深,跟法官们相处近20多年。爱之深就责之切。   ■小插曲   未收到与会通知缺席四川团审议   昨天是四川代表团开放日,但之前炮轰“司法腐败到了不能忍受的地步”的梁慧星却因故缺席。“我没有接到通知,早晨8点到宾馆的时候发现大家都出发去了人民大会堂,我没有手机,可能会务组的人员也没法跟我取得联系”。梁慧星前天下午听完两高的报告后就坐公交车回家,以至于宾馆墙上的全团会议通知他未能看到。   本报两会记者组秦鸿雁发自北京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冯宙锋孙涛张骏   http://epaper.nddaily.com/A/html/2009-03/12/content_727655.htm
 
王胜俊:绝大多数法官信得过、靠得住(南方都市报 2009-3-12)  09-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