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法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2 03:33:43
                    法照——汉中高僧第一人
                          宁斌兴

    翻开尘封的历史,法照是一个耀眼的名字。他虽没有什么文治武功,但以其高深的佛学造诣和对净土宗的理论贡献,被后世尊为净土宗第四代祖师。因而,在佛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汉中哺育了法照,法照也使汉中凭添了几份文化底蕴。 一、净土宗简介   净土宗是佛教中最富有民间信仰特色的宗派。过去常说佛教十宗,但现在流传下来的较大门派主要有禅宗、净土宗、密宗等。净土宗在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去掉了晦涩难解的哲学思辩成份,教义通俗易懂,因而在各社会阶层中拥有众多的信徒。中国净土宗由东晋慧远发端于庐山,历经高僧丰富完善,鼎盛于唐代长安,并迅速推广到全国各地和日本、韩朝一带。
  净土宗奉信阿弥陀佛,主要经典有《阿弥陀佛经》、《观无量寿经》、《净土论》等,及历代高僧的注、疏、解、赞。净土思想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主张罪恶凡夫皆可往生。通俗地说,就是恶人只要悔过自新、信奉佛祖,也可到极乐世界,何况善人。强调一切凡夫都可往生净土。这样在逻辑关系上,把净土教说成是一切人等都可以奉信的宗教了。扩大了净土教的群众基础。二是提倡口称念佛。突出强调口称念佛作为重要的修持方法,可以除祛邪恶,净化灵魂,亲密和佛的关系,提高做人的品位和层次。死后就可以往生净土——到极乐世界去。
  最早为净土宗确立宗祖的是宋代天台宗高僧宗晓。他在所编的《乐邦文类》中,把东晋的慧远,唐代的善导、法照、少康,宋代的省常、宋赜尊为净土六祖。随后,志磐在撰的《佛祖统记》中,对宗晓的定位稍有改动,所立的“莲社”(净土宗别称)七祖是: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这个说法,基本上得到了后世的认可。在长达八百多年的时间里,仅遴选了七人作为净土宗祖师,而法照就是其中之一,可见法照在净土思想传播中的影响之大。 二、法照生平   散见于各种历史文献和人物传记之中。《宋高僧传》、《佛祖统记》、《广清凉传》、《净土往生传》均记载有法照事迹,但大都姓氏、籍贯不详。研究法照较为完整的资料:一是南宋王象之的《舆地纪胜》,二是康熙年间的《洋县志》,三是雍正年间的《陕西通志》,四是近年汉中方志学者郭鹏在《陕西史志》上发表的《法照姓氏、籍贯及行状考》。
  综合上述资料,拂去历史的尘埃,我们对法照这个从汉中走向全国的佛学大师生平脉络,就有了一个粗浅的了解。试概括之:
  释法照,俗姓张,生于汉中洋县大灙里释子山,卒于公元821年,大致生活在唐代宗至唐德宗时代。少年出家遁入空门,曾游庐山,适南岳,师从承远,又涉五台山,得法而归,居洋县北山念佛岩(因法照在此念佛而得各),日夜诵念阿弥陀佛,后奉唐代宗之诏赴京城长安,入章敬寺,被赐号“供奉大德念佛和尚”、“五会念佛法事般若道场主国师”,公元821年在长安圆寂,后被谥为大悟禅师。
  法照一生,读五卷书,行万里路,智慧超群,品德高尚,穷毕生精力于佛学,历史记述多传奇色彩。
  据《广清凉传》载:法照在南岳云峰寺时,曾在食钵中看见五台山灵迹,又遥见阿弥陀佛、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现形,遂决定到五台山巡拜灵圣。在五台山大竹林寺,亲见文殊、普贤显圣。法照礼问:佛法浩瀚,未审修行于何法门最为其要?文殊垂示: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为其要。文殊又说: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命终之后,决定往生,永不退转。受文殊菩萨点化,法照日益精进,受益匪浅。后来,法照在文殊菩萨显圣处建竹林寺,以示纪念。
  又据洋县宋代洋州进士闵文叔所撰《念佛岩大悟禅师碑记》云:法照得法返回故里后,在洋县北山念佛岩日夜念佛。每念佛时,常有化佛空中显现,声不加大,闻于长安。天子乃惊,遣使者以礼迎之。德宗赞法照曰:性入圆妙,得念正真,悟常罕测,诸佛了因。又对法照曰:佛留下法,众生皈依何门?法照以偈答:诸佛在心中,迷人向外求。内怀无价宝,不识一生休。帝乃大悦,对法照敬重有加,赐诸多名号。
  这两则故事,虽神话因素较多,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法照在中唐时期佛学界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 三、理论贡献   法照一生,著述颇丰。对佛学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注释解读佛学经典,使其符合当时的时代要求;二是提倡口称念佛,把念佛作为净土宗重要的修持方法规定下来;三是解决了五会念佛的方法论问题,为当时和后世称道。他的许多著作因年代久远而遗失,现仅存的有《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三卷、《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一卷。据此二书,五会念佛的方法为:
        第一会,平声念南无阿弥陀佛;
        第二会,平上声念南无阿弥陀佛;
        第三会,非缓非急念南无阿弥陀佛;
        第四会,渐急念南无阿弥陀佛;
        第五会,四字转急念南无阿弥陀佛。
  或者表述为:
        第一平声入境界;
        第二极妙演清音;
        第三盘旋如奏乐;
        第四要期用力吟;
        第五高声唯速念。
  公元840年,日本天台宗高僧圆仁礼五台山竹林寺时,参观了法照当年念佛三昧的“般若道场”,并带回五会念佛书籍在日本授徒。法照在五台山创立的五会念佛法,是日本净土宗的重要源流,至今仍在日本比睿山一带流行。
  今洋县有法照遗迹多处,如释子山、念佛岩、锡杖泉等。据说念佛岩上唐代建有崇法院,壁上有法照的画像。宋、明、清时,汉中人每年仲夏六日致祀,香客如云。
此外,大师在诗歌方面也有很深造诣。
《全唐诗》上录有法照诗三首。其一为《送无著禅师归新罗》(新罗即今韩国);
       万里归乡路,随缘不算程;
       寻山百衲敝,过海一抔轻;
       夜宿依云色,晨斋就水声;
       何年持贝叶,却到汉家城。
  清光绪《洋县志》也载有法照《寄劝俗兄弟》诗一首:
       同气连枝本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
       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兄弟;
       兄弟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
       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
  这两首诗,一首出世,一首入世;前者寄情山水,空蒙高远;后者料理家务,入情入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师旷达、宽厚、友善的胸怀。其意境和艺术都值得后人借鉴。

               唐代净土教宗师法照与五台山、并州关系新探

                       来源:敦煌研究,2003年第3期
                              作者:张先堂
 【内容提要】对传世佛教史籍中法照在五台山的感通故事及其与法照一生传教的关系,从新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现点。利用敦煌文献P.2130所提供的珍贵资料,对以往学者们尚未搞清的法照在并州传教、由并州入长安的时间,提出了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塚本善隆著

【内容提要】对传世佛教史籍中法照在五台山的感通故事及其与法照一生传教的关系,从新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现点。利用敦煌文献P.2130所提供的珍贵资料,对以往学者们尚未搞清的法照在并州传教、由并州入长安的时间,提出了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塚本善隆著作集[M]:第4卷.东京:大东出版社,1976.
   [2] 《大正藏》[M]:第9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
1983.
   [3] 《大正藏》[M]:第1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
1983.
   [4] 《大正藏》[M]:第2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
1983.
   [5] 《大正藏》[M]:第35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
1983.
   [6] 《大正藏》[M]:第51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
1983.
   [7] 《大正藏》[M]:第5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
1983.
   [8] 《全唐文》[M]:第621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杜,
1990.
   [9] 黄永武.敦煌宝藏[M]:第113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1985.
   [10] 《大正藏》[M]:第47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
1983.
   [11] 《大正藏》[M]:第49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
1983.
   [12] 塚本善隆.唐中期的净土教——特别对法照禅师的研究[M].京都:法藏馆,
1975.
   [13] 黄永武.敦煌宝藏[M]:第115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1985.
   [14] 敦煌研究院.1994年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宗教文史卷[M]:上.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
2000.
   [15] 道端良秀.中国净土教の研究[M].京都:法藏馆,
1980.
   [16] 张先堂.晚唐至宋初净土五会念佛法门在敦煌的流传[J].敦煌研究,
1998,(1).
   [17] 张先堂.敦煌本唐代净土五会赞文与佛教文学[J].敦煌研究,1996,(4).

     一、引言
   中国净土教的历史上,中唐时期的法照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他创立、弘传净土五会念佛法门而宋代被尊为净土教祖师(注:宗晓《乐邦文类》卷3《莲社继祖五****师传》列莲社五大继祖为:一祖善导、二祖法照、三祖少康、四祖省常、五祖宗赜。志磐《佛祖统纪》卷26《净士立教志》列莲社七祖为:始祖慧远、二祖善导、三祖承远、四祖法照、五祖少康、六祖延寿、七祖省常。上述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影响的二部史籍均将法照列为净土教祖师,足见他在净土教史上的重要地位。)。法照创立的净土五会念佛法门偏重于修持践行,缺少理论著述,他不多的著作大概南宋时即已佚失,因而南宋以后人们对法照及其净土五会念佛法门逐渐知之不详了(注:志磐《佛祖统纪》卷26《莲社七祖》记法照“开五会念佛”,卷28记长安李知遥“率众为五会念佛”,均在文中自注:“当是五日为一会耳。”此说显系望文生义的揣测,表明南宋时人们已不明五会念佛为何了。)。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日本和中国许多学者利用敦煌文献中的新资料,并结合传世佛教史籍对法照的研究,特别是日本著名的中国佛教史学者塚本善隆《唐中期的净土教——特别对法照禅师的研究》全面、深入的研究[1],使人们对法照的生平事迹获得了相当全面、清晰的认识。
   在参照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传世佛教史籍和敦煌文献中有关法照的资料,我们可以把法照的生平活动分为三大阶段:1.在衡州湖东寺修行、创教,这是净土五会念佛法门草创时期;2.在五台山巡礼,在并州传播净土五会念佛法门,这是净土五会念佛法门获得成功、广泛传播的时期;3.由于并州弘传净土五会念佛法门产生了广泛影响,被皇帝遣使迎入长安,曾教宫人念佛,此后驻锡长安章敬寺传教,此为净土五会念佛法门传播的极盛时期。
   但是,有关法照生平的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地考察、研究。譬如,在传世佛教史籍有关法照的记载中,用笔墨最多、最着力记述的内容是法照在五台山的感通故事。五台山的感通故事对于法照一生的传教活动究竟具有怎样的作用,对于我们今天评价法照又具有怎样的意义,又如,法照在太原传教的时间究竟有多长,被皇帝迎入长安到底是什么时候,传世佛教史籍对此均语焉不详,甚或歧异抵牾。
   本文的主旨有二:1.利用传世佛教史籍,并结合敦煌文献中的相关资料,对法照与五台山及其感通故事的关系试图从新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2.利用以往学者们尚未充分注意到的敦煌文书P.2130-1《法照和尚五台山、并州、长安行游记略》(拟名)以及其他相关文献所提供的资料,对法照在并州传教的时间、由并州入长安的准确年代以及法照在并州传教的贡献,提出新的看法。
     二、巡礼五台:一个神通名僧的诞生——法照与五台山的关系
   在传世的佛教史籍中,有关法照的记载留给人们一个印象:法照与五台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谈论有关五台山的名僧时,人们肯定会谈到唐代法照;在谈论法照的生平事迹时,人们更是无法回避他与五台山的关系。
   1.五台山巡礼——法照传教生涯的转折点
   《宋高僧传》、《净土往生传》、《广清凉传》、《乐邦文类》、《佛祖统纪》等记载,法照于大历四年(769)夏,“于衡州湖东寺启五会念佛道场”。在衡州的传教可能不成功,因为他在衡州传教的只有短短的几个月,当年八月,他就离开衡州北上五台山了。有关法照的资料中见不到他在衡州传教产生影响的记载。可以说,法照在南方衡州时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僧人。
   法照之所以离开衡州,可能是因为当地传教不成功,试图另辟新的发展空间。法照为什么选择五台山作为目的地,根据《宋高僧传》、《净土往生传》、《佛祖统纪》的记载,是因为在衡州湖东寺僧堂粥钵中见到了五台山诸寺、在五会念佛道场中见到了文殊大圣的感通显现,决定前往五台山巡礼。这表明他是受当时在中国乃至亚洲佛教圈内影响日盛一日的五台山—文殊信仰的感召。
   五台山自北魏以后逐渐发展为中国北方的一个佛教圣地,特别是由于《华严经》等经典的流传,五台山逐渐被认为是文殊道场,为世人所仰慕。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所译20卷《大方广佛华严经》之《菩萨住处品》云

尔时心王菩萨摩诃萨,复告诸菩萨言:“……东北方有菩萨住处,名清凉山。过去诸菩萨常于中住,彼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有一万菩萨眷属,常为说法。”[2](P590)
   于阗三藏实叉难陀于证圣元年至圣历二年(695~699)奉武则天之旨新译的45卷《大方广佛华严经》之《诸菩萨住处品》中也有完全相同的内容[3](P241)。《华严经》说文殊菩萨现住处在“东北方”,名“清凉山”,于是佛教信徒逐渐将其与位居天竺东北方的中国五台山相联系。曾与实叉难陀合作新译《华严经》的天竺三藏菩提流志于景龙四年(710)译出的《佛说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说得更为明白:
   尔时世尊复告金刚密迹主菩萨言:“我灭度后,于此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游行居住,为众生于中说法。”[4](P791)
   此经与《华严经》相比,不仅文殊菩萨的地位明显提高,由为其眷属说法的诸菩萨中的一位(尽管是比较重要的一位)变为继佛灭后为众生说法的菩萨,而且更容易使人明白无误地将文殊的说法道场与中国五台山联系起来。唐代佛教高度繁荣发展,在整个佛教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连来自佛教发祥地的天竺僧人也逐渐认同中国已经成为佛教世界的中心之一,菩提流志所译《佛说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明显地表现出这种倾向。
   既然有来自天竺和西域僧人翻译的佛教经典作为依据,那么中国佛教信徒自然更乐意将五台山指实为文殊菩萨的说法道场。华严宗三祖法藏是活动于高宗、武则天时代的高僧,他所撰《华严经探玄记》指出“清凉山则是代州五台山是也。于中现有古清凉寺,以冬夏积雪,故以为名”[5](P391)。法藏于圣历二年(699)在佛授记寺为武则天讲授新译《华严经》,其影响自然非同一般。此后这一观点被中国佛教学者广泛接受,并加以进一步演绎。如中唐华严宗四祖澄观撰于兴元元年至贞元三年(784~787)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就说:
   清凉山即代州雁门郡五台山也,于中现有清凉寺。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表我大圣五智已圆,五眼已净,总五部之真秘,洞五阴之真源。故首戴五佛之冠,顶分五方之髻,运五乘之要,清五浊之灾矣。[5](P859)
   这里不仅已经把五台山全然指实为清凉山,而且更进一步将五台山的地理特征演绎解释为文殊菩萨的种种智慧德行。
   从北朝至中唐,五台山由一座普通的山逐渐演变为一处佛教圣地——文殊说法道场。这一演变历程正可作为佛教中国化的表征之一——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它表明了佛教自东汉初年传入中国后,历经魏晋、南北朝五六百年的发展,至中唐已不再是一种完全来自异域的宗教文化,而是与中国本土文化密切结合,发展为中国化的佛教,中国也已被认为佛教世界的中心之一。
   随着五台山逐渐演变为文殊说法道场,五台山也逐渐成为吸引佛教信徒仰慕崇拜、争相巡礼的佛教圣地,五台山一文殊信仰由此而兴起。据《古清凉传》、《广清凉传》记载,从北朝开始,就不断有北方僧人为寻访文殊大圣之迹而到五台山巡礼、修行。唐朝时,南北各地更多的佛教徒前往五台山参拜。唐高宗、武则天时代,朝廷也格外崇奉五台山。“龙朔年(661~663)中,频敕西京会昌寺沙门会赜,共内侍掌扇张行弘等,往清凉山检行圣迹”,会赜返京后向高宗奏闻种种圣迹祥瑞,“又以此山图为小帐,述略传一卷,广行三辅”,于是“清凉圣迹,益听京畿,文殊宝化,昭扬道路”[6](P1098)。长安三年(703),武则天敕准将工匠用玉石琢制的女皇塑像送往太原崇福寺,以表“帝王日万机之务,犹造玉身,来礼大圣”[6](P1107)。既然皇帝以万乘之尊犹崇奉礼拜文殊大圣,普通佛教信徒更是闻风而动,群起响应,从此在中国掀起前往五台山礼拜文殊菩萨的热潮。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代宗大历年间,中国佛教界形成了一个巡礼五台山的高潮,活跃在中国的各个主要佛教宗派的宗师大德纷纷前往五台山巡礼。禅宗高僧无著于大历二年(767)从浙东“远诣台山,志求大圣”[6](P212);密宗三大士之一的不空于大历五年(770)奉诏“往五台山修功德”[7](P713);华严宗四祖澄观于大历十一年(776)“誓游五台,一一巡礼”[7](P737)。
   了解了上述的历史背景,我们就不难理解法照为何于大历四年(769)由衡州北上五台山巡礼的动机了,实际上,他是顺应五台山一文殊信仰的时代潮流而为自己传教寻求新的发展空间。
   2.五台山感通故事——法照的神话
   法照巡礼五台山后,其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前他还是一个不知名的僧人,此行之后却成了著名的高僧。他在五台山的名声,成为他传教成功的重要条件。因此可以说,北上巡礼五台山是法照传教由起步走向成功的一个转折点,由一个无名僧人而为著名僧人,皆因他的五台山感通故事。
   《宋高僧传》、《净土往生传》、《广清凉传》、《乐邦文类》、《佛祖统纪》等有关法照的记载,都毫无例外地着力记述了他在五台山的感通故事,而且主要情节都基本相同。如《宋高僧传》的主要情节有:法照初至佛光寺之夜,“见一道光从北山下来射照”,后知是“长答有缘”的“大圣不思议之光相”;在光的引导下进入“大圣竹林寺”见文殊,被大圣教导“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并被大圣授记“汝以念佛故,不久证无上正等菩提”;在金刚窟“忽见其处广博严净,琉璃宫殿,文殊、普贤一万菩萨及佛陀波利,俱在一处”;在华严寺见东山有五盏圣灯,按其意愿分合数目[7](P844)。
   上述法照感通故事的主要情节都基本相同,显示来源相同。上述传世佛教史籍中,《宋高僧传》的最早。《宋高僧传•后序》说:“赞宁自至道二年(996)奉濬恩,掌洛京教门事。事简心旷之日,遂得法照等行状,撰已,易前来之阙如,寻因治定其本”[7](P900)。由此可知,赞宁在北宋初年撰写《宋高僧传》时曾得到了前代流传的有关法照等僧人的传记资料。
   有理由可以进一步推断,有关前代流传的法照感通故事的材料,其实来源于法照本人。根据有二:
   其一,传世佛教史籍的根据。根据传世佛教史籍记载可知,法照对本人在五台山的感通故事作了“实录”。北宋延一《广清凉传》卷中《法照和尚人化竹林寺》:(法照虽睹圣异,不敢妄传,恐生疑谤。至冬十二月初,遂于华严寺入念佛道场……正念佛时,忽见一梵僧至道场内,告法照曰:“汝所见者台山境界,何故不说?”言迄而隐。法照心疑此僧,亦未宣露。翌日申时,正念诵次,复见梵僧,年约八十,神色严峻告照曰:“向时所见者台山境界,何不依事实记录之,普示众生,令所见者发菩提心,断恶修善,获大利益?师何秘密,不向他说?”照答曰:“实无有心秘密斯事,恐人疑谤,堕于地狱,所以不说。”梵僧告言:“大圣文殊见在此土,尚有人谤,岂况汝今所见境界?但令多人见闻之者,发菩提心,来到此土,消除无量无边生死之罪,断恶修善,称佛名号,得生净土,即是利益无量无边众生,岂不大哉!何虑疑谤,秘而不说。”法照闻已,答云:“谨奉所教,不敢秘密。”梵僧微笑,即隐不现。法照方依所教,具前逢遇,实录一一示众。[6](P2099)。
   传世史籍也证明了法照“实录”的广泛传播。唐王士詹《五台山设万憎供记》:
   竹林精刹应现,施工已立。西方教主大师法照,自南岳悟达真要,振金锡之清凉,根瑞相以徘徊,蹑云衢而直进,跻灵山入化寺。周历而□□□百二十院,所睹奇光异迹,具记于大师实录。海□□播,故略而不书。[8](P6267)
   其二,敦煌文献的根据。敦煌文献证明法照非常善于创造、记述自己的感通故事,除五台山与文殊的感通故事外,还有衡州与阿弥陀佛的感通故事。P.2066法照《净土五会念佛观行仪三卷》卷中:
   此五会念佛诵经法事观门,实非自意……照以永泰二年四月十五日,于南岳弥陀台……每夏九旬,常入般舟念佛道场……二月七日夜……正念佛时,有一境界,忽不见道场屋舍,唯见五色光明云台,弥满法界。忽见一道金桥,从自面前,彻至西方极乐世界,须臾及至阿弥陀佛所,头面作礼。阿弥陀佛欢喜微笑,告法照言:“……我有妙法,无价珍宝,今付嘱汝。今将此宝,于阎浮提广行流布,普利天下无量众生……有一无价梵音五会念佛法门,正兴彼浊恶世。今时末法一切众生,机感相应,闻汝暂念,悉皆发心……”[9](P386)
   敦煌文献还证明晚唐、五代敦煌地区也流传着法照神通故事的文本。P.2130-1《法照和尚五台山、并州、长安行游记略》(笔者拟名)是五代、宋初时的写本,卷首残存法照在五台山由佛陀波利引导面见文殊菩萨、文殊授以念佛法门的神通故事,与上述传世史籍有关法照的神通故事情节基本相同,其中文殊、普贤菩萨对法照所说之偈,更是与《广清凉传》卷中《法照传》记载的几乎完全相同。既然晚唐、五代僻处西陲的敦煌也流传着法照神通故事的文本,那么它在内地的流行也是不难想见的。
   据此可以判断,赞宁在北宋初年所见“法照行状”的感通故事,当源自法照自述的“实录”。
   3.五台山感通故事的评价
   法照用心地创造、传录他五台山的感通故事,应是出于他传教的需要。法照可能受本身文化水平的限制,无法像其前辈祖师昙鸾、善导那样阐发净土教义的煌煌著述、以自己的佛学造诣而标榜,能在信徒中形成号召力,他只好借助当时五台山—文殊信仰盛行的时代潮流,利用自己与五台山、与文殊大圣的种种感通故事,为自己营造神通的光环,以便增强他在信徒中的感召力,为他弘传净土五会念佛法门铺平道路。客观地看,还由于中唐时五台山—文殊信仰的巨大影响,净土教信众的广大中下层民众对于神通故事特别信仰,法照借助自己在五台山的神通故事获得了神通高僧的身份,从而有助于他传播净土五会念佛法门,并且成功。
   法照所处的时代,对于他在五台山的神通故事显然报以热烈欢迎。五台山—文殊信仰在唐代盛行,当时的佛教信徒十分需要也十分乐意传播法照这样高僧的神通故事,用以证明五台山的神圣、文殊菩萨的灵验,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崇拜文殊、巡礼五台山。因此可以说,法照的五台山感通故事是他本人与时代在互动****同创造的神话。
   在法照以后的时代,法照传播的净土五会念佛法门只注重念佛诵经的具体仪轨和法事活动,缺乏理论形态的著述,因而随着时间推移,当他的修行法门不再流传时,人们很容易渐渐淡忘那些具体琐细的修持行事,而他那些引人神往的神通故事却人们牢记着。在后来五台山一文殊信仰依然流行的时代,他的神通故事一直被许多佛教史籍津津乐道。有关的传世佛教史籍在记载法照事迹时都突出了他在五台山的感通故事,以致于法照留给后世的印象似乎只是以神通著称的高僧。《宋高僧传》最为突出,称该书将法照的事迹以“唐五台山竹林寺法照传”为题列入《感通篇》,开篇介绍法照出身说“不知何许人也”,叙述完法照的五台山感通故事之后,篇尾说“不知其终”,显然意在突出法照生平的神奇莫测,给人的印象是法照除了五台山的感通故事外,别无其他事迹可言了。《宋高僧传》等佛教史籍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于是法照便在后世人们的视野中只是一个神通高僧的形象。
   今天以佛教史研究的眼光来看,法照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并不在于他有多少类似五台山神奇的感通事迹,而是在于他在巡礼五台山后在并州府治太原及其后在首都长安地区弘传净土五会念佛法门而推动唐代净土教发展的贡献。
     三、传教并州:一代宗师的贡献——法照与并州的关系
   北上巡礼五台山是改变法照在南方衡州创立净土五会念佛法门传教不成功局面的转机。法照弘传净土五会念佛法门真正取得成功,应当说是他巡礼五台山后在并州府治太原长期传教的结果。
   1.佛教史籍对法照并州传教记载不足
   传世佛教史籍只详细记录法照五台山的神通故事,但对他在并州传教活动的记载却十分简略主要有以下几条:
   南宋宗晓《乐邦文类》卷3《莲社五大继祖法师传•法照传》:
   师续于并州行五会教,化人念佛。德宗于长安宫中常闻东北方有念佛之声,遣使寻觅,至于太康(原),果见师劝化之盛。遂敕迎入内,教宫人念佛,亦及五会。[10](P193)
   南宋志磐《佛祖统纪》卷26《净土立教志•莲社七祖•国师法照》:
   师于并州行五会教,化人念佛。代宗于长安宫中常闻东北方有念佛声,遣使寻之,至于太原,莱见师劝化之盛。遂迎入禁中,教宫人念佛,亦及五全。[11](P264又《佛祖统纪》卷41《法运通塞志•唐•德宗》:
   兴元元年……法照法师于并州行五会,教人念佛。帝于中宫常闻东北方有念佛声,遣使寻至太原,果见师劝化之盛。乃迎入禁中,教宫人念佛,亦及五会。[11](P379)
   明祩宏《往生集》卷1《五会法师》:
   法照……于并州五会念佛,感代宗皇帝宫中闻念佛声,遣使追寻,乃见师劝化之盛。遂诏入京,教宫人念佛,亦及五会,号五会法师。[6](P131)
   上述资料不仅记载简略,而且相互间歧异、矛盾,甚至同一部书《佛祖统纪》中,卷20记代宗将法照迎入长安,卷41却记德宗将法照迎入长安,前后抵牾。这可能是所据原始资料就存在歧异。仅仅凭借这些资料,我们连极为简单的问题都搞不清楚:法照在大原传教究竟有多长时间?他被皇帝遣使迎入长安究竟是什么时候?是代宗时,抑或德宗时?因此,塚本善隆氏在其《唐中期的净土教——特别对法照禅师的研究》中,对法照在南方、五台山的活动作了详细论述,但在《太原•长安地方的布教》一节中,也只能无奈地说“法照在太原布教的年代不清楚,至少在大历九年十月在北京龙兴寺完成了《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三卷的再述”[12](P155)。“法照进入长安的时代,以及在此地活动的时间也不清楚”[13](P161)。
   2.敦煌文献有关法照并州传教记载的价值
   敦煌文献中有关法照并州传教活动的记载,内容详实、确切,不仅可以弥补传世佛教史籍记载之不足,而且还可据以判断传世佛教史籍记载的歧异是非。
   P.2130是五代、宋初时敦煌三界寺僧人道真所抄录、使用的文本(注:P.2130卷尾道真亲笔题记:“三界寺道真,经不出寺门,就此灵窟记。”),抄录内容比较庞杂,篇幅较长。对此写卷的内容及其性质,以往学者们尚没有获得比较清晰与准确的认识(注:王重民《伯希和劫经录》最早简单著录:“佛说观佛三昧海经一卷。”显然仅仅著录了其中卷末有明确题名的一篇,却忽略了其他的大部分内容。其后黄永武《敦煌遗书最新目录•巴黎所藏敦煌汉文卷子目录》稍微详细地著录:“文殊普贤二圣为唐五台山竹林寺法照授记因缘(拟,参见《宋高僧传》卷21)、念佛偈赞、净土乐赞、西方礼赞偈文、善导禅师劝善文、佛说观三昧海经•本行品第八。”依次分别录出了该卷中有题名的部分内容,仍然漏录部分内容,此题录无法揭示卷中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施萍婷《法照与敦煌初探——以P.2130号为中心》“认定它就是学者一直想得到而未知的《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上卷”,故在其主编的《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中著录为“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佛说观佛三昧海藏经本行品第八”。)。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以集中抄录有关法照事迹、净土五会念佛法门的仪轨、赞文、礼忏文等为主要内容的写卷,当是五代、宋初敦煌地区流行的净土五会念佛道场法事中使用的写本。对于此卷的全部内容及其性质,笔者将另文专论。本文所关注的是卷首记述法照事迹的一篇。
   P.2130卷首残缺,卷首一篇文字已阙题,是从记述法照在五台山见文殊、普贤菩萨的感通故事开始的,情节与《宋高僧传》基本相同。黄永武先生《敦煌遗书最新目录•巴黎所藏敦煌汉文卷子目录》据此著录P.2130的首篇文字为“文殊普贤二圣为唐五台山竹林寺法照授记因缘(拟,参见《宋高僧传》卷21)”[13](P641)。这显然有以偏概全之嫌,因为记述法照在五台山巡礼活动后,还有一段文字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法照在太原传教的活动以及被召入京都长安。对此后段,施萍婷先生最早加以关注,并引录[14](P77~78)。笔者对此卷也予以特别关注和考察。根据卷首依次记述法照在五台山、太原、长安活动的以及在结尾处自称“略说行游宜者,任详读”之语,笔者将此篇文字拟题为“法照和尚五台山、并州、长安行游记略”,并参考施先生录文,又根据《敦煌宝藏》和法藏敦煌文献缩微胶片加以校录。现将该段文字引录如下:
   是时,太原地界所由,告节度使萨□□,训延入太原城内居住。其年有敕,天下置般舟道场,诸寺众□申拔于节度使,请法照和尚为道场主守。频词(辞)说,不放,即道扬思惟修习,即作念佛法事,并作般舟梵。未经旬日,即有数千人誓为法照念佛弟子,各请愿闻,终身修行。于太原一住十有七年。去贞元元年,节度使马遂(燧)入太原,奏敕知。昨贞元四年正月廿二日延入京中。现今敕自辰朝供养,劝化众生,至今见存,并劝一切四众□等,急须相劝念佛,来世极乐为期耳。略说行游宜者,任详读。[13](P188)
   从“昨贞元四年”、“现今”、“至今”等词语的语气判断,上引文字当记于贞元五年(789)法照在长安时。通观此篇不同于传世佛教史籍注重记述法照的感通故事,而追求神奇惊异的效果,以平淡语气娓娓叙来,行文客观朴实,不尚词采修饰,因而据此判断记载详实可信。
   上引所记录法照在太原、长安传教活动的确切时间和具体内容,是传世佛教史籍所阙,因而具有弥补传世史籍记载之不足的重要价值:
   帮助我们确切地得知,法照在太原弘传净土五会念佛法门的时间,是从大历六年至贞元四年(771~788),长达17年;他在太原受到数以千计的弟子们的崇奉,传教成功。
   帮助我们确定,法照被皇帝遣使迎入长安的确切时间是在唐德宗贞元四年(788)正月二十二日。据此可以断定,上述传世佛教史籍的记载中,以《乐邦文类》、《佛祖统纪》卷41法照于德宗时被迎入长安。传世佛教史籍有关法照事迹之阙和歧异,幸赖上录文字得以定谳。
     四、法照并州传教的贡献
   并州是历史上净土教传播的地区,净土教初祖北魏昙鸾、二祖隋唐道绰、三祖唐初善导均曾在并州及其附近地区传教,净土教在此具有极为深厚的历史传统和群众基础。道端良秀在《中国净土教的时代区分及其地理的考察》中曾考察了中国自魏晋以来,不同时代净土教的发展及其与不同地区的关系,在论及唐代并州地区净土教的发展时,他指出“并州地方也可以说是中国净土教的根据地”[15](P25)。由此,我们不难理解,法照在并州府治太原传播净土五会念佛法门获得成功,是非常自然之事。法照在太原长达17年的传教,极大地推动了净土教的发展。(根据敦煌文献中有关法照的资料,我们可以知道,法照在太原传教的最大贡献就是完善并确立了净土五会念佛法门的仪轨,并在太原传教活动中加以推行。
   P.2963《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三卷》卷下说明法照该书的完成时间“时大历九年冬初十月”,此“北京”是指太原,即李唐王朝为彰显其发迹地太原,曾先后将太原改称为“北都”、“北京”(注:《新唐书》卷29《地理志》载:“北都:天授元年置,神龙元年罢,开元十一年复置。天宝元年曰北京,上元二年罢,肃宗元年复为北都。”)。P.2066《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三卷》卷下也说:“上都、南岳念诵音旨,虽有稍殊,而根本体同,不离念佛,皆归净土,同见弥陀。”由此可知,法照当在大历初年在南方衡州推行五会念佛法门时既已编撰过有关仪轨的著作,可能适值草创时期,在衡州的短期传教未产生大的影响。可以想见,当时净土五会念佛法门仪轨十分简单粗疏。从大历六年开始,法照在太原传教,得到数以千计信徒的崇奉,使净土五会念佛法门大行其道。在经过三四年传教不断完善的基础上,他在大历九年于并州龙兴寺“再述净土念诵观门”,编撰出更加完善的《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三卷》,从而确定了净土五会念佛法门的仪轨。这是法照净土五会念佛法门开门立派的标志。
   法照通过在太原以及后来在长安的传教活动,使其净土五会念佛法门仪轨得到广泛传播。笔者曾考察敦煌文献中有关法照净土五会念佛法门仪轨和赞文的64个写卷,从中可知,此法门从唐咸通初至北宋雍熙四年的120年间曾在僻处西陲的敦煌地区广泛流传,则它在内地的盛行也不难推知[16]。
   法照在继承净土教祖师昙鸾,特别是在善导将礼拜、忏悔、念佛、诵经与诵赞相结合的净土教法事仪轨的基础上,创立了净土五会念佛法门,更加突出了诵赞的仪节。他编撰的《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三卷》不仅汇集了隋末至中唐知名的净土僧人彦琮、善导、慈愍、净遐、神英、灵振、惟休和其它佚名作者的净土赞文52种,而且收集了他创作的净土赞文16种。这样,不仅将净土教法事赞仪轨推向愈加丰富、完善的阶段,促进了净土教法事赞仪轨的发展,而且他为净土赞文创作、运用的集大成者,也促进了佛教文学的发展[17]。
   总之,法照在并州地区成功的传教活动在相当大的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巨大的影响,甚至引起了唐王朝最高统治者的瞩目和赞誉。因此,他被代宗封为国师(注:柳宗元《南岳弥陀和尚碑》载:“在代宗时,有僧法照为国师。”),被德宗遣使迎入京都长安传教,使净土五会念佛法门在全国更大范围得到传播,从而扩大了净土教的影响,推动了净土教的发展,这正是法照在中国净土教史上的突出贡献。 

法照禅师遇文殊菩萨教念阿弥陀佛

在大乘佛教中,文殊菩萨有很高的地位。他是众菩萨之首,被认为是如来"法王"之子,因此常称他为“法王子”。他是智慧的化身,经常协同释迦宣讲佛法。
据传记载:唐朝大历年间,曾有无著禅师,及法照禅师二人,曾在五台山亲见文殊菩萨,亲睹道场胜境。

法照禅师,亦于唐大历二年,在衡州(即今衡阳)云峰寺挂单。

一日在斋堂食粥,钵中忽现彩色祥云,云中有魏峨山寺,寺东北有山,山下有涧,涧北有石门,从石门进去又有寺。寺额题有金色大字,名‘大圣竹林寺。’法照惊讶,何以钵中有此景象?

两天后,食粥时,钵中又现五台山寺景。亭台楼阁,魏峨庄严,金沙布地,宛非人间。大智文殊菩萨与圣众万余人在其中,直到吃粥完毕,才隐没不见。法照心疑,询问诸僧,时有嘉延,昙晖二师,曾到过五台山,谓其所见,正是五台山圣境。法照遂兴起朝礼五台山之念。
大历四年,衡州湖东寺,启建九旬五会念佛道场。六月二日下午,照师于寺内高楼,遥见祥云,云中出现楼阁,阁中梵僧执锡行道,身高丈余。

阿弥陀佛,与文殊、普贤二大菩萨,高座于中,直至酉时始渐隐去。

当晚照师在道场外,见一老人,对他说:‘你早发心要往金色世界,求见大圣,为何不去?’

照答:‘路遥难达。’

老人言:‘但决定去,便无困难。’

自此,照师誓必前往五台山。同年八月十三日,照师从南岳结伴同行,于次年四月五日始到五台山。同行者皆见佛光寺有数道白光,及六日,到佛光寺,所见一如钵中所现景象。

当晚,有一道毫光,自北山飞下,射法照禅师身。询问寺僧,谓是︰‘大圣不思议光,常照有缘人。’

照师依先来方面,向东北行五十余里,果有一山,山下有涧,涧北有石门。石门前有两个八九岁青衣小童站立,一称善财,一称难陀

见照师来,即欢喜问询引入寺内,向北走数里,到一寺前,额题大金字:‘大圣竹林寺。’寺广约二十里,有一百二十进院。院内皆有宝塔,殿阁庄严,黄金为地,流渠华树,充满其中。
照师进入讲堂,见文殊在西,普贤在东。各据师子高座,宣妙法音,左右围绕闻法菩萨圣众约万余。

法照顶礼二大士,请问:末代凡夫,去圣遥远,末悉该修何法门?

文殊菩萨答:诸修行门中,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最为径要。忆我过去劫中,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佛故,今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门,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故知念佛为诸法之王,汝当念诸法之王,无令间断。

法照又问:当如何念?

文殊答:‘此世界而西有佛名阿弥陀,被佛愿力,不可思议,后世众生,有称其名号者,命终之后,决定往生彼佛国土,速证菩提,永不退转。

跟著二位大士,各舒金手,为法照摩顶授记。

文殊菩萨又言:‘汝可到别院去巡礼。’法照到七宝果园,见园中果子方熟,其大如碗,摘而食之,身心泰然。最后仍由二青衣童子送出门外,瞬间即失其所在。悲感不已,因立石为记,据说至今,此石仍在。
同年十二月,法照在华严院念佛道场,绝食期生净土。

到第七日初夜时分,见一梵僧对他说:‘汝见台山境界,为何不说?’言讫不见。

第二天晚上,正念佛时,又见梵僧来说:‘你所见五台山圣境,为何不向人宣说?普令大众发菩提心?’

照师说:‘我实无心,说出恐生疑谤,不获利益及遭罪业。’

梵僧道:‘大圣文殊现在此山,尚招人谤,况你所见?不过要使众生见闻此者,发菩提心,去恶兴善,离苦得乐耳。

照师因忆前所见,录之于册,传示他人。 

师讳法照,不详其所出。大历二年,居衡州云峰寺;慈忍戒定,为时所宗。一日,于僧堂粥钵中,呈五色祥云,云内现山寺。寺东北有山,山下有涧。涧北有石门,门内复有一寺,榜曰“大圣竹林寺”。他日复于钵中见云中数寺,池台楼观,万菩萨众,杂处其中。以所见问知识。有一僧曰:圣神变化,不可情测;若论山川势面,乃五台也。

四年,师于郡之湖东寺,开五会念佛道场,感祥云弥覆,云中现楼阁;阿弥陀佛及二菩萨,身满虚空。衡州举郭,咸焚香瞻礼,良久方灭。师复遇一老人谓曰:汝曾发愿往金色世界礼觐大圣,今何辄止?言讫不见。师遂与同志数人,远诣五台。五年四月六日,至五台县佛光寺。其夕四更,遥见异光照身,即之,行五十里,得一山,山下有涧,涧北有一石门。见二童子,自称善财、难陀,引至一寺,榜曰“大圣竹林寺”;如钵中所见,金地宝树,以为庄严。入寺登讲堂,见文殊在西,普贤在东,坐师子座,万众围绕,而为说法。师作礼问曰:末代凡夫,去圣时远,知识隘劣,障垢尤深,佛性无由显现。佛法浩瀚,未审修何法门,最为其要。文殊告曰:汝今念佛,今正是时。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为径要。我于过去劫中,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诸法之王。师又问:当云何念?文殊言: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命终决定往生,永不退转。语已,二大圣,同舒金臂,摩师顶曰:汝以念佛故,不久证无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女等,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则能速证无上菩提。师欢喜作礼,辞而退。二童子送出寺门,举头忽失所在;乃立石标记其处。至四月十三日,师与五十余僧,同往金刚窟,虔心礼三十五佛名。师礼才十遍,忽见其处广大严净,琉璃宫殿,文殊、普贤俱在一处。复独诣金刚窟所,愿见大圣,以身扑地。见梵僧佛陀波利,引入一院,额曰:“金刚般若寺”。异宝庄严,光明闪烁。师虽历见灵异,而未语人也。

是年腊月,于华严寺,入念佛道场,忆二大士,记我往生,乃绝粒要期,誓生净土。至七日初夜,正念佛时,见一梵僧人谓曰:汝所见台山境界,胡不传示世人?言毕不见。师心异之。翌日,又见梵僧语如前。师曰:非敢秘圣道,恐生疑谤耳。僧曰:大圣文殊,现在此山,尚招人谤,汝何惜焉?但以所见境界,普告众生,使见闻者,发菩提心,作毒鼓缘耳。师即遂忆所见,录随师至金刚窟,及立石标记处,瞻仰旧迹。大众悲喜未已,忽闻钟声,其音雅亮,节解分明,众愈惊异,知师所见不虚。因书于屋壁,愿见闻者,共发胜心。后往竹林寺,于题额处,建寺一区,仍号竹林焉。师于是笃志念佛,日夜无旷。忽见佛陀波利谓曰:汝华已就,后三年华开矣。腊月一日谓众曰:吾行矣!端坐而逝。师尝于并州五会念佛,感代宗皇帝宫中闻念佛声,遗使追寻,乃见师劝化之盛,遂召入京,封国师。教官人念佛,亦及五会,号五会法师。

赞曰:

以文殊金口,宣扬念佛法门。祖师凡身,亲历五台圣境,城浩劫中,难遇难逢,其大因缘也。揆厥本旨,无非大菩萨入五浊恶世,化导群迷,令早觉悟,如教修持,超脱苦轮而巳,复何疑哉!

摘自《莲宗正范》【 

法照大师(西元747~821年)

编辑: | 来源:转载 | 标签: | 发布时间:2008-11-16 1:41:00

莲宗(净土宗)第四祖法照大师,身世事迹不详。他是唐代宗皇帝的国师。因仰慕慧远大师的芳踪,由东吴到庐山,结西方道场,专修禅观,有一天入定往极乐世界,见承远大师侍於佛侧而大惊悟。永泰年

莲宗(净土宗)第四祖法照大师,身世事迹不详。他是唐代宗皇帝的国师。因仰慕慧远大师的芳踪,由东吴到庐山,结西方道场,专修禅观,有一天入定往极乐世界,见承远大师侍於佛侧而大惊悟。永泰年中(西元七六五~七六六年),登南岳衡山,师从承远大师受净土法门,後始终修念佛法门。住止衡州云峰寺,早先专修慈忍戒定,因而在大历二年(西元七六七年)曾内见五台山圣境,如见五色祥云,楼阁台寺宇,还见文殊菩萨与诸众讲经说法。遂萌生朝拜五台的念头,然缘甚多,未能成行。
  西元七六九年(大历四年)夏天,大师於衡州湖东寺,依无量寿经建五会念佛道场。感得五彩云弥覆其寺,祥云中现出许多楼阁寺宇,阿弥陀佛及二菩萨其身高大,满虚空中。参与法会的人都清楚地见到,个个顶礼,欢喜踊跃。此景象持续了四小时才消失。
  同一天的晚上,大师在念佛道场遇到一老人,老人对大师说∶「法师曾发愿朝拜五台,为何迟迟不行呢?」大师回答说∶「障难甚多,路途遥远,怎麽去得了呢?」老人则说∶「只要肯下决心,道路遥远崎岖又怎能挡得住呢?」说完,倏然不见。大师非常惊喜,在佛像前重新发誓,待念佛法会期满,当即起程。
  西元七七(大历五年四月五日),大师偕同数人到了五台山,蒙佛光照引,到了大圣竹林寺,看见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端坐在讲堂狮子座上,为众说法,历历可闻。
  大师向文殊菩萨顶礼後请问∶「末代凡夫,知识浅劣,佛性心地无由显现,未申修何法门最为其要?」  文殊菩萨回答∶「汝所请问,今正是时,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为径要。我於过去劫中,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诸法之王。」  大师又问∶「当云何念?」  文殊菩萨开示∶「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愿力难思,汝当系念,令无间断,命终决定往生。」说後,菩萨为大师摩顶,为他授记∶「你因念佛,不久当证得无上道果。世间善男子善女人,如欲快速成就佛道,应当修持念佛法门。」大师恭敬聆听,法喜充满,作礼而退。不一会儿,所见景物隐去,大师心感悲戚,便在原地立了一块巨石以标记其处。後因一老梵僧的劝告,将所见所闻宣示诸道友,并在原地仿建一庄严的寺院,名为竹林寺,弘扬净土法门,直到圆寂。据日本学者冢本善所著之唐中期之净土教考证,净宗四祖法照大师在五山所建的竹林寺,完工於唐.贞元十五年,规模宏大、建筑壮观,庄严华美,像设齐全,仪规完备,佛事兴旺,声誉隆盛,是当时五台山的名刹。
  由於大师精修净宗,用功深高,又在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行五会念佛之法,教人念佛,名声远播。唐代宗皇帝在宫中闻声,遣使寻觅,代宗派人把他迎至长安,教宫人念佛,也用五会念佛之法。代宗尊他为国师,特许竹林寺为戒坛处。世人称他为「五会法师」。
  四祖法照大师在西元七七四年(大历九年)在并州龙兴寺撰写了《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三卷,或称《五会法事仪》;又在长安章敬寺撰写了《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一卷,或称《五会法事赞》。
  修行方法和思想  法照大师说∶「今时像末以後,浊恶世中五苦众生,」唯有念佛,依佛的愿力,才能「远离烦恼,永断生死。」(1)  他的净土思想亦极具深刻的宗教情怀,厌离娑婆欣慕极乐之心恳切,感人良深。如他在赞文中说∶  「归去来,生老病死苦相催,昼夜勤须念彼佛,极乐消遥坐宝台。」「归去来,娑婆苦处哭哀哀,急须专念弥陀佛,长辞五浊见如来。」(2)  法照大师言传身教,并以诸多灵瑞感应动发人心,作如来的使者,传布五会念佛,广度群生,德行功业,唯祖师方能为之。
  他所说的念佛,便是称名念佛,其具体方法为五会念佛,这是他传授的修行方法。五会念佛以《无量寿经》作理论基础,如他在《五会法事赞》中说∶「清风时发,出五会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其闻音者,得深法忍,不退转至成佛道。」 此便出自《无量寿经》中。

大师传示的五会念佛法是∶  第一会平声缓念∶ 南无阿弥陀佛!  第二会平上声缓念∶ 南无阿弥陀佛!  第三会非缓非急念∶ 南无阿弥陀佛!  第四会渐急念∶ 南无阿弥陀佛!  第五会四字转急念∶ 阿弥陀佛!  五会念佛法,最初第一会平声念,引声唱六字名号;次第而高声急念。至第五会,更加高声,唯速念阿弥陀佛四字。实际上,这就是用平声缓、平上声缓、非缓非急、渐急,四字转急,这五种音声集会念诵阿弥陀佛。这个念佛方法,现今日本净土真宗本愿寺寺派,还持守这一念佛法门。
  大师赞叹,此法有大功效,修此法者∶「即於此生能离五浊,除五苦、断五盖、截五趣、净五眼、具五根、成五力,得菩提,具五解脱,能速成就五分法身。五会念佛功力如斯,最胜无比。尽此一形,顿舍最後凡夫之身,生极乐国,入菩萨圣位,得不退转,疾至菩提,实为佛任,此事终不虚也。」(3)  大师自述五会念佛法实系阿弥陀佛亲授,大师说他在南岳弥陀台常入般舟念佛道场,至阿弥陀佛所,法照白佛言∶「有何妙法,惟愿说之,惟愿说之。」佛言∶「有一无价梵音五会念佛法门,...汝但依此五会念佛诵经之时,我此国土水鸟树林,诸菩萨众,无量音乐,於虚空中,一时俱和念佛之声。」  可见,五会念佛的音声旋律与西方净土的音声能产生同构共振的效应。大师的五会念佛法体现了净宗以音声作佛事的特质。因其抑扬顿挫,音调优美,使念者感觉进入到极乐世界那样心旷神怡。此念佛法是音声引导忆念,融忆念於音声之中。
  因其音调优美,所以它不但学起来不容 ,而且还容易流俗成为戏唱。因此,法照大师在《五会法事赞》中告诫学者必须「专心学取」,「若不师学,滥授与人, 误後学,失其宗旨,即招其咎,无利福田。」由於此训,导致五会念佛法的传播区域很小,仅限於法照大师曾经住过的衡州、太原、五台山及宫中而已。
  上面说过,法照大师虽然师承承远大师,但他所修的净土法门便是五会念佛,并且他一再强调五会念佛同时是禅、是教。如他在《五会法事赞》中说∶  「五者是数,会者集会。彼五种音声,从缓至急,唯念佛、法、僧,更无杂念。念则无念,佛不二门也;声则无声,第一义也。故终日念佛,恒顺於真性;终日愿生,常使於妙理...是以如来常於三昧海中,举网绵手谓父王曰∶王今坐禅,但当念佛。屺同离念求乎无念,离生求乎无生,离相好求乎法身,离文字求乎解脱?夫如是者,则住於断灭见,谤佛毁经,成拒法业,坠无间矣。」  可见,五会念佛的念,即是坐禅又合於妙理。因为无念便是坐禅,就是三昧,如慧远大师说的思专想寂。因无念时能引生无幽不见,引生大觉,所以无念顺於佛性真性。终日愿生,常使置身於无生妙理。所以修五会念能令念者入深禅定,悟无生是自然的。至於戒,五会念佛之法本身就是戒,可以保持净心,摒弃乱想,离五浊烦恼,除五苦,断五盖。另外,法照大师在竹林寺还设有律院以保戒的修学。
  总之,法照大师的五会念佛法,具足了戒定慧三学,是解脱之道,更是大师修行和度人的密方,往生净土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