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因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9/30 03:30:22

 

                  寿因寺

寿因寺位于清代锡勒图喇嘛旗之西,是唐古特喀尔喀旗的惟一一座喇嘛庙。据说最初的庙宇由喀喇沁王所建。现在幸存的格尔林庙是后来所建。

传说唐古特喀尔喀旗王爷是一位性情暴躁,脾气古怪的王爷。他发淫威的时候对怀犊的牛、马、驴进行开肚解剖,察看胎位的方向和变化状况。后来甚至对孕妇也进行过类此的解剖。他的所作所为引起了百姓的愤慨,他们认为只有喇嘛教的葛根活佛才能镇住他的野性,使其改邪归正。于是恭请住在呼和浩特的迈德尔格根到唐古特喀尔喀旗来镇坐,并修建了规模较大的寿因寺。

迈德尔格根庙又称寿因寺,位于今库伦旗库伦镇西南格尔林苏木,最初所建庙宇的时间不清。后因该庙年久失修,戊午年(1918年)从原址后移重新修建,到壬戌年(1922)竣工。也有资料说,该庙始建于1920年,1929年竣工。
    主体建筑是一座藏汉结合重檐两层大木结构的藏传佛教大型殿堂,平面呈“凸”形,面阔七间,进深八间,正面出抱厦五间,其中居中三间为门廊。大殿底层为藏式厚重墙体、小窗、平顶做法,二层由前而后分别布列汉式卷棚歇山、歇山式殿堂三座,两侧廊庑与前、后殿堂封闭接建为一封闭式空间。殿内中心采用四根通柱支承二层中殿屋顶,其间不置楼面,与底层空间相通。后殿做法与之相似,仅以木构雕饰栏板绕行一周。建筑艺术方面,底层及二层两侧的廊庑外墙属藏式做法,殿内明柱、门廊石柱皆为藏式方柱典型做法,门窗也为传统藏式风格;二层各殿及廊庑则为汉式大木和传统装修做法。殿内前半部为经堂,后部为佛殿。
迈德尔格根庙效仿库伦兴源寺的做法,但是在空间处理上则别具一格,是其一大特点,这一特点也是藏汉结合式建筑的一种表现形式。

清雍正六年(1729年),寿因寺始建却伊拉喇桑(教学部或教学学垫),到乾隆六年(1742年),寿因寺先后建立满巴喇桑(医学部开医学院)、洞阔尔喇桑(时轮学部或时轮学院)、纠德巴喇桑(秘密学部或真言学部)。据该庙第八世迈德尔格根当过徒弟的西拉沁(音译)喇嘛的回忆,寿因寺为四大学部具备的庙宇②。寿因寺四大学部的分布是却伊拉喇桑在正殿,内设有300名喇嘛的座位,最繁盛的时候参加该喇桑的喇嘛有150人。东侧殿为满巴喇桑,正殿后院为洞阔尔喇桑,正殿密室设有纠德巴喇桑。清光绪二十九(1903),该庙开始接受旗外的喇嘛到该寺学部学习。据记载,从民国元年以后,曾有五批旗外喇嘛到该寺学部学习经典。每次约20余人,年龄15岁至18岁的青年喇嘛。

该庙在阿鲁科尔沁旗的诺彦庙、德布勒庙,科尔沁左翼中旗的唐格尔庙、科尔沁左翼后旗的哈嘎勒格台庙都设有庙仓。

该庙在民国24年(1925年)时有喇嘛350余名,到1947年土地改革之前喇嘛约有120人左右。

注释:

唐古特喀尔喀旗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位于原锡勒图库伦喇嘛旗之西南,辖今库伦旗格尔林苏木全境,旗府所在地为今海鲁苏台嘎查,距库伦镇约35公里。

②锡勒图库伦旗虽然以喇嘛旗著称,但是原来没有喇嘛教的学垫。于20世纪20年代初,才准备设却伊喇桑。为此每年抽出20余名喇嘛派往寿因寺迈德尔呼图格图处学习,持续四五年,到1926年,将历年派往寿因寺学习的百十来名喇嘛接到下仓来,并聘请迈德尔呼图格图到库伦做却伊喇桑住持大喇嘛。此后,迈德尔呼图格图在库伦住了三年之久,直到1929年才离开库伦返回寿因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