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兴经济区的城市化特点与路径选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2 20:24:39
中国新兴经济区的城市化特点与路径选择论文发表时间:2010-09-21 09:27学术论文来源:www.csscipaper.com 论文发表者:免费论文 点击:94次[摘要]近年来我国新兴经济区出现的由职能管理向城市管理、由功能区向行政区回归的倾向,是城市化发展趋势以及新区自身内在需求的结果。我国新兴经济区的城市化表现为二次发育、政府主导、管治单元碎而不稳、产业和土地双重制约等鲜明特点。城市化发展的主要
  [摘要]近年来我国新兴经济区出现的由职能管理向城市管理、由功能区向行政区回归的倾向,是城市化发展趋势以及新区自身内在需求的结果。我国新兴经济区的城市化表现为二次发育、政府主导、管治单元碎而不稳、产业和土地双重制约等鲜明特点。城市化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培育和发展新区的城市功能。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功能的协调。由经济区向城市回归、由单一功能向复合功能推进、开放挖掘城市新功能和实现新老城市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新兴经济区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新兴经济区;城市化;功能区;城市管理
  [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0)08-0047494
  
  新兴经济区指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由各级政府主导,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及建设管理模式。集聚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集中开发的各类特区、开发区、高新区和新区等。新兴经济区的生产要素在空间布局上的变化,主要是一种物质变换过程,这种过程导致要素在空间流动的集聚和扩散速度的加快,形成了城市的基本功能。作为特殊的功能区的管理和运行,越来越多的要受到城市化自身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从实践上看,近几年来,我国新兴经济区的管理出现了以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等为代表的,由职能管理向城市管理、由功能区向行政区回归的发展倾向。由于以城市为单元的竞争日趋激烈,新兴经济区正在逐渐地相对独立于原来的单一性质,越来越具有城市经济的鲜明烙印。新经济区通过跨界合作和跨界网络,由单一的经济开放功能逐步发展为综合的城市发展功能,从封闭型功能区逐步演变为复合型城市社会。
  
  一、新兴经济区城市功能的形成与拓展
  
  作为主要以经济发展职能为起始点的新兴经济区,最初是以产业和生产要素集聚的形式发展起来的。但是,由于产业活动并不是以单一形态存在,它既和劳动力资源的变动密切相关,也和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相连,它一产生就和城市形态具有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随着既有人口和区外人口的集中,经济区内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也不断变化,单一的经济职能不可能满足一个具有规模的人口集聚区的基本要求,从而对产业活动之外的文化、社会、管理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与经济区密切相连的主城区(母城)的价值输出、人口转移、城市功能辐射等因素的影响不断增强,新兴经济区必然会出现以城市化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变化过程,从而不断形成和完善城市的功能。新兴经济区的城市化反映的是地区和城市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上的一种新要求,是城市形态和功能发展及扩张的产物。
  从城市功能的发展来看,新兴经济区的兴起对城市功能的拓展和延伸起到突出的作用。
  1 新兴经济区为城市提供了大量有效负载,增强了城市的容纳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对艰难的阶段: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给城市的压力越来越大,改革开放造成的人口流动加剧了城市接纳能力的考验,城市中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推开也给城市的管理和发展带来很多难题,城市自身面临着扩容和内部体制改革的强烈要求。这些变化对传统城市的发展提出巨大挑战,城市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着重大的抉择。以发展特区为先导的新兴经济区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城市的上述压力,它通过在母城之外,建立新的空间集群,有效地整合了资源利用。在发展新产业、扩展城市服务业以及吸收大量城市居民就业上,为城市的改革提供了更宽松的环境和空间,也为中国的城市改革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新的思路。
  2 新兴经济区扩展了城市功能。实现了城市功能的提升。在新经济区大规模出现以前,我国的城市总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城市空间布局、城市产业结构、城市合理规模、城市公共管理、城市资源开发以及城市文化和特色等许多城市问题都没有进入我们的思维视野。新兴经济区的建设通过与国际接轨的较高起点,很好地探索了城市功能的提升和创新。这种输入式的创新和变革,实现了城市功能的跨越式发展。各种特区、开发区、新区大规模兴建产业基地,积极探索新兴管理体制机制,营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为中国城市发展水平的赶超起到了带动作用。
  3 新兴经济区提升了城市的产业发展空间和整体综合实力。新兴经济区在城市经济中的比重迅猛增加,许多新区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吸纳就业人数、企业户数等重要经济指标,都超过30%以上甚至50%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支柱。这些经济区集聚了城市骨干企业、核心人力资本和生产要素,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内核和增长极。在城市发展和城市创新上,这些区域担负着城市产业功能升级、综合配套改革和管理体制试验的重大责任,在改革与创新城市功能与管理体制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新兴经济区城市化的特点
  
  中国新兴经济区的城市化不仅成为一种渐进的必然,而且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1 新兴经济区具有城市二次发育的基本特征。中国新兴区域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高速发展之后,随着类似地区竞争的加剧和普通区域开发的扩大,其过渡型体制对新兴区域的进一步发展形成压力,新区的吸引力、辐射力和服务功能有衰退的迹象。目前,我国新兴经济区已渡过创建初期求生存的原始阶段。新兴区域成长的离散性特征显现,一部分新区被合并或撤销,未进入成长期而夭折,一部分新区则步人了二次成长的关键阶段。新兴经济区城市形态的要素不全和管理起点比较低,其发展面貌与成熟的城市形态及完善的城市功能之间还有较大的距离,从市政设施建设到生产力水平,从人口积聚到医疗保健、科技教育、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配套,从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到生态保护,从物质生活条件到全民的道德精神文化素质等等,都呈现出城市特征的不完善,尤其是一些规模小、级别低的新区更多的仍是工业投资区的特征,城市形态还不充分。就新兴经济区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第一次创业是从无到有,侧重投资环境建设,形成城市规模化、现代化的基础;而第二次创业将是侧重完善区域的城市功能和人文社会内涵建设,发挥新兴区域对周围腹地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综合辐射带动作用。
本文来源于CSSCI学术论文网:http://www.csscipaper.com/ 全文阅读链接:http://www.csscipaper.com/eco/contemporary-economic-research/207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