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论什么事都不随便不轻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2 22:19:39

1、无论什么事都不随便不轻率

【原文】君子行不贵苟1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故怀负石而赴河,是行之难为者也,而申徒狄2能之;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

“山渊平,天地比3,齐、秦袭4,入乎耳,出乎口,鉤5有须,卵有毛”,是说之难持者也,而惠施6、邓析7能之;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盗跖吟口,名声若日月,与舜8、禹9俱传而不息;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故曰:“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诗》10曰:“物其有矣,唯其时矣。”此之谓也。

【译文】君子行为不贵于随便、轻率很难,言论不贵于随便、轻率而明察,名声不贵于随便、轻率而流传,唯有以恰当为贵。抱着石头投入河中,是行事中较难为的一种,而申徒狄能办到,然而君子不认为可贵,是因为这不是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最佳行为方式。

“高山与深渊是齐平的,天和地是相合的,齐国与秦国是相沿袭的,语言从耳朵进,从嘴说出,带钩上长须,蛋卵上长毛”,这些都是言论中难以把握的,而惠施、邓析能够办到,然而君子不认为可贵,是因为这不是在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之中。盗跖被人们吟诵于口,名声如同日月一样,与舜、禹的名声一样流传而不停止,然而君子不认为可贵,是因为这不是在社会行为规范和最佳行为方式之中。所以说:“君子行事不因事情难办为贵,言论不因明白清晰为贵,名声不因流传广泛为贵,唯有以恰当为贵。”《诗经》上说:“万物都是存有的,唯有选择适时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说明】本章乃是紧接《修身》一章而来的,修身到底修成什么样子才算修好,荀子在本章就提出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荀子在本节首先提出,君子以什么为可贵呢?这个问题在社会上的认识是很混乱的,人们大都认为读了一点书,能言善辩的人是君子;大都认为有政治抱负的人是君子,大都认为在社会上有一定名声的人是君子。这种认识到现在依然如此。在《论语·颜渊》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

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

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

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这个意思是说,子张问:“读书人怎样才可以显达呢?”孔子说:“什么?你所说的达是什么意思?”子张回答说:“显达嘛,就是在一个国家名声闻于外,在家族里也是名声在外。”孔子说:“这个叫有名声,不能叫达,这个达呀,是本质正直、公正,而且善于用最佳的行为方式,究察别人的言谈和观看别人的神色,待人谦虚退让,甚至还要顾虑下面的人。在一个国家才能做到理解、明白、通晓事理;在家族里才能做到理解、明白、通晓事理。这个闻名于外,是外表好象很仁慈而行为却是与此相反,以仁人自居而不怀疑。因此,他的名声也会在一个国家里闻于外,他的名声在一个家族里也会闻于外。”有名气的人叫做“闻人”,至于这名气是不是好的,是不是仁慈的,是不是善良的,那是另一个问题。而“达人”则是明白事理的人,是本质正直、公正,而且善于用最佳的行为方式,究察别人的言谈和观看别人的神色,待人谦虚退让,甚至还要顾虑下面的人。因此他必然也就是一个能与人相互亲爱的人,是个仁慈的人,是个善良的人。现在的“追星族”所追的只是一些“闻人”,有名声的人,他们蜚声国内外,并不代表他们必然就是明白事理,就是仁慈的人,就是善良的人,这样的人不能称之为君子,而“达”人才能称之为君子。所以,君子行为不贵于随便、轻率很难,言论不贵于随便、轻率而明察,名声不贵于随便、轻率而流传,唯有以恰当为贵。这个“恰当”就是最佳行为方式,就是勇于承担责任!君子无论什么事都不随便不轻率,都会选择恰当的行为方式,而不怨天尤人。小人却相反,无论什么事遇到困难了或是出错误了,就埋怨别人或是埋怨天埋怨地,或者是由作自己的性子随便、轻率地行事,反正他是一点错也没有的。

其实,做君子,及修身,只有一条,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和选择最佳行为方式,而不随便、轻率行事,能够做到这样,就是最可贵的。申徒狄抱着石头投入河中,符合社会行为规范吗?显然不;是最佳行为方式吗?显然也不是!无论申徒狄出于什么样的崇高目的,他的投河自尽都只能说明他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惠施、邓析能把高山与深渊说成是齐平的,能把天和地说成是相合的,能把齐国与秦国说成是相沿袭的,以及能把带钩上长须,蛋卵上长毛说成是真的一样,就是符合社会行为规范以及是最佳行为方式吗?显然也不是!他们只是能言善辩而己。

尤其是盗跖,打家劫舍,聚众造反,就更不符合社会行为规范了,也就更不是最佳行为方式了。《庄子·杂篇》中专门有一章就叫《盗跖》,其云曰:“盗跖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穴室枢户,驱人牛马,取人妇女。贪得忘亲,不顾父母兄弟,不祭先祖。所过之邑,大国守城,小国入保,万民苦之。”于是孔子往见盗跖,盗跖一篇宏言大论,使“孔子再拜趋走,出门上车,执辔三失,目芒然无见,色若死灰,据轼低头,不能出气。”因为其所论甚长,故不引用,其中心思想就是“盗亦有道,”亦有“仁义礼智信”。试论盗跖既然有了自己的组织,也就有了这个组织的行为规范,他当然不会允许手下人破坏这个行为规范,然而他却能够去破坏别人的社会行为规范。如果人人都象他一样,恣意破坏或不服从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那么他的组织的行为规范也就建立不起来,他的组织如果没有一定的行为规范的约束,他一个人怎么能干事呢?如果说他是农民起义,是“革命”,他也就应该有革命的社会行为规范以及革命的最佳行为方式。而不是“穴室枢户,驱人牛马,取人妇女。贪得忘亲,不顾父母兄弟”了,所以荀子认为虽然他名声很大,却是不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不恰当的,也不是最佳行为方式的。因为,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家族、每一个组织或是每一个国家,既有自己的行为规范,但也要尊重和遵守人类共有的社会行为规范,才能使自己生存得更好。

那么,恰当是什么呢?就是《诗经》里的那句话,“万物都是存有的,唯有选择适时的。”这个意思就是说,这个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存在,可是不会在同一个时间里同时出现,各有各的时机,只要善于抓住时机,万事万物都可以得到或解决。所以,这个“恰当”就是选择最佳行为方式的一种解释。凡是选择时机不恰当,就不能叫做最佳行为方式。

——————————————————

【注释】1.苟:《诗·唐风·采苓》:“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诗·大雅·抑》:“无易由言,无曰苟矣。”《管子·制分》:“兵不呼儆,不苟聚,不妄行,不强进。”《礼记·曲礼上》:“临财毋苟得。”《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荀子·臣道》:“偷合苟容,以持禄养交而已耳,谓之国贼。”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虽怯儒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韩诗外传》:“不恤乎公道之达义,偷合苟同,以持禄养者,是谓国贼也。”这里用为随便之意。

2.申徒狄:殷商时期人,因愤恨其政治主张不能实行而抱石投江而死。

3.比:《易·比·辞》:“比,吉。”《书·伊训》:“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诗·唐风·杕杜》:“嗟行之人,胡不比焉?”《诗·小雅·六月》:“比物四骊,闲之为则。”《诗·大雅·皇矣》:“王此大邦,克顺克比。”《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孟子·梁惠王上》:“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礼记·乐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於慢矣。”《荀子·修身》:“然夫士欲独修其身,不以得罪于比俗之人也。”《韩非子·初见秦第一》:“天下又比周而军华下。”《广韵·脂韵》:“比,和也。”这里用为相合、和同之意。

4.袭:《老子·二十七章》:“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荀子·议兵》:“因其民,袭其处。”《韩非子·孤愤》:“今袭迹于齐晋,欲国安存,不可得也。”《史记·秦始皇本纪》:“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后汉书·宦官传论》:“汉兴,仍袭秦制。”这里用为因袭,照旧搬用之意。

5.鉤:(gou钩)《诗·大雅·皇矣》:“以尔鉤援。”《周礼·春官·巾车》:“金路鉤。”《国语·晋语》:“申孙之矢,集于桓鉤。”《庄子·胠箧》:“窃鉤者诛。”《说文》:“鉤,曲也。”《玉篇》:“鉤,曲也,所以鉤悬物也。”这里用为钓钩、挂钩、带钩之意。

6.惠施:战国时期宋国人。

7.邓析:春秋时期郑国的刑名学家。

8.舜:中国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相传因四岳推举,尧命他摄政。他巡行四方,除去鲧、共工、饯兜和三苗等四人。尧去世后继位,又咨询四岳,挑选贤人治理民事,并选拔治水有功的禹为继承人。

9.禹:传说中国夏代的第一个君主,是远古夏部落领袖。他曾经治过洪水。姒姓,名文命,鲧之子。

10.《诗》:指《诗·小雅·鱼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