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如何教才有效? - 繁星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28 11:09:51

童话,如何教才有效?

默认分类 2010-12-03 10:54:02 阅读12 评论0   字号: 订阅

童话,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所占比重较大,但学生们对童话“爱读不爱学”的现象一直存在!该如何高效教学童话,让学生既爱学童话有趣的故事情节,又能受到语文能力的培养?现在就课堂教学的一般流程,以《九色鹿》一课为例,谈谈对童话教学的一点心得:

文本解读

教师在解读这一篇课文时,要有别于其他类课文。在关注知识与能力培养点的同时,要把解读文本的目光聚焦在——故事所描绘的美好事物(九色鹿的法力、善良……),激发他们学习童话的热情和期待。

导语设计

教师导入的语言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种学习兴趣不是一种浮于表面的“假兴趣”(比如不能这样导入:“在一个美丽的地方,住着一只九色鹿,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呢?今天……”这样的导语是没有太多价值的无效语言。)。同时,导语设计要考虑到学生认知实际,不能为导入而导入,不能为兴趣而兴趣。

教学手段的运用

一、朗读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尤其针对童话有趣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对话,我们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表情朗读、表演读……其目的是让学生能走进故事文本之中,做到人文合一!朗读手段的多样不是一种形式的多变,而是有着不同的教学意图,要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就是要学生在多变的朗读训练中,语文知识学习和语文能力训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落实!我们要坚决摒弃那种单一的朗读,在那种机械重复,一遍遍的读中,孩子们得到的数量上的并列理解,而没有那种一层层加深的思考。

我们在指导孩子朗读时,多会说:“此时九色鹿会怎么想?调达会说些什么?国王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的提出,就是让学生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揣摩文本人物的心理,也许回答会比较精彩,但这种与文本人物割裂朗读和解读,是很难引起孩子的共鸣!

二、幻想和想象是童话教学的特有方法。朗读适合每一篇课文,适合每一种文体,只有幻想和想象才是童话所独有的教学手段。我们要指导学生想象文字所描绘的画面,要把那”抽象的文字形象化”,要能想象童话所描绘的意境美,这种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能在想象中点破画面,不能在幻想中惊醒人物。

当然,童话教学有多种手段,以上只是自己的点滴思考!望能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