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龍·原道第一—华夏文明—中国经济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4 18:42:55
原道第一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泉石激韵,和若球锽: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无文欤?

  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而《乾》、《坤》两位,独制《文言》。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若乃《河图》孕八卦,《洛书》韫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

  自鸟迹代绳,文字始炳,炎皞遗事,纪在《三坟》,而年世渺邈,声采靡追。唐虞文章,则焕乎始盛。元首载歌,既发吟咏之志;益稷陈谟,亦垂敷奏之风。夏后氏兴,业峻鸿绩,九序惟歌,勋德弥缛。逮及商周,文胜其质,《雅》、《颂》所被,英华曰新。文王患忧,繇辞炳曜,符采复隐,精义坚深。重以公旦多材,振其徽烈,剬诗缉颂,斧藻群言。至若夫子继圣,独秀前哲,熔钧六经,必金声而玉振;雕琢性情,组织辞令,木铎启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矣。

  爰自风姓,暨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取象乎《河》、《洛》,问数乎蓍龟,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然后能经纬区宇,弥纶彝宪,发挥事业,彪炳辞义。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易》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

  赞曰∶道心惟微,神理设教。光采元圣,炳耀仁孝。
            龙图献体,龟书呈貌。天文斯观,民胥以效。
来源:中国经济网
原道第一

文之為德也大矣,與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黃色雜,方圓體分,日月疊璧,以垂麗天之象;山川煥綺,以鋪理地之形:此蓋道之文也。仰觀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兩儀既生矣。惟人參之,性靈所鍾,是謂三才。為五行之秀,實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傍及萬品,動植皆文︰龍鳳以藻繪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畫工之妙;草木賁華,無待錦匠之奇。夫豈外飾,蓋自然耳。至于林籟結響,調如竽瑟;泉石激韻,和若球鍠:故形立則章成矣,聲發則文生矣。夫以無識之物,郁然有采,有心之器,其無文歟?

人文之元,肇自太極,幽贊神明,《易》象惟先。庖犧畫其始,仲尼翼其終。而《乾》、《坤》兩位,獨制《文言》。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若乃《河圖》孕八卦,《洛書》韞乎九疇,玉版金鏤之實,丹文綠牒之華,誰其尸之?亦神理而已。

自鳥跡代繩,文字始炳,炎皞遺事,紀在《三墳》,而年世渺邈,聲采靡追。唐虞文章,則煥乎始盛。元首載歌,既發吟詠之志;益稷陳謨,亦垂敷奏之風。夏后氏興,業峻鴻績,九序惟歌,勛德彌縟。逮及商周,文勝其質,《雅》、《頌》所被,英華曰新。文王患懮,繇辭炳曜,符采復隱,精義堅深。重以公旦多材,振其徽烈,剬詩緝頌,斧藻群言。至若夫子繼聖,獨秀前哲,熔鈞六經,必金聲而玉振;雕琢性情,組織辭令,木鐸啟而千里應,席珍流而萬世響,寫天地之輝光,曉生民之耳目矣。

爰自風姓,暨于孔氏,玄聖創典,素王述訓,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設教,取象乎《河》、《洛》,問數乎蓍龜,觀天文以極變,察人文以成化;然后能經緯區宇,彌綸彝憲,發揮事業,彪炳辭義。故知道沿聖以垂文,聖因文以明道,旁通而無滯,日用而不匱。《易》曰︰"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辭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 贊曰︰道心惟微,神理設教。光采元聖,炳耀仁孝。 
            龍圖獻體,龜書呈貌。天文斯觀,民胥以效。
 文心雕龍·原道 

作品簡介

     《原道》是《文心雕龍》的第一篇。本篇主要論述劉勰對文學的基本觀點:文原於道。“原”是本,“道”是“自然之道”;“原道”,就是文本於“自然之道”。所謂“自然之道”,劉勰是用以指宇宙間萬事萬物的自然規律。他認爲日月山川、龍鳳虎豹、雲霞草木,從物到人,都是有其物必有其形,有其形則有其自然形成之美。這種自然美,劉勰叫做“道之文”。從這種觀點出發,劉勰主張文學作品應有動人的文采,強調藝術技巧;但又反對當時過分雕琢的形式主義創作傾向,因爲這樣的作品違反了“自然之道”。這就是劉勰論文要首標“原道”的主要原因。

結構分析

    全篇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論“自然之道”。劉勰從天地萬物都有文采,說到人必然有“文”;所有萬物的文采,都不是人爲的、外加的,而是客觀事物自然形成的。
    第二部分從人類之“文”的起源,講到孔子的集人類文化之大成。人類文化起源於勞動,劉勰不可能認識到這點,而采用古代種種不可信的傳說,這是他的局限。對孔子的作用也評價太高。      第三部分論“自然之道”和“聖”的關係。劉勰認爲,古代聖人是根據“自然之道”的基本精神來寫文章,“自然之道”是通過古代聖人的文章得到闡明的。隻有這樣的文章,才能起到鼓動天下的巨大作用。

原文

   文之爲德也大矣,與天地並生者何哉?夫玄黄色雜,方圓體分,日月叠璧,以垂麗天之象;山川煥綺,以鋪理地之形:此蓋道之文也。仰觀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兩儀既生矣。惟人參之,性靈所锺,是謂三才。爲五行之秀,實天地之心,心生而言原道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傍及萬品,動植皆文∶龍鳳以藻繪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雲霞雕色,有逾畫工之妙;草木賁華,無待錦匠之奇。夫豈外飾,蓋自然耳。至於林籟結響,調如竽瑟;泉石激韻,和若球鍠:故形立則章成矣,聲發則文生矣。夫以無識之物,鬱然有采,有心之器,其無文歟?    人文之元,肇自太極,幽讚神明,《易》象惟先。庖犧畫其始,仲尼翼其終。而《乾》、《坤》兩位,獨制《文言》。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若乃《河圖》孕八卦,《洛書》韞乎九疇,玉版金鏤之實,丹文綠牒之華,誰其屍之?亦神理而已。      自鳥蹟代繩,文字始炳,炎皞遺事,紀在《三墳》,而年世渺邈,聲采靡追。唐虞文章,則煥乎始盛。元首載歌,既發吟詠之志;益稷陳謨,亦垂敷奏之風。夏後氏興,業峻鴻績,九序惟歌,勳德彌縟。逮及商周,文勝其質,《雅》、《頌》所被,英華曰新。文王患憂,繇辭炳曜,符采複隱,精義堅深。重以公旦多材,振其徽烈,剬詩緝頌,斧藻群言。至若夫子繼聖,獨秀前哲,熔鈞六經,必金聲而玉振;雕琢性情,組織辭令,木鐸啟而千里應,席珍流而萬世響,寫天地之輝光,曉生民之耳目矣。      爰自風姓,暨於孔氏,玄聖創典,素王述訓,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設教,取象乎《河》、《洛》,問數乎蓍龜,觀天文以極變,察人文以成化;然後能經緯區宇,彌綸彝憲,發揮事業,彪炳辭義。故知道沿聖以垂文,聖因文以明道,旁通而無滯,日用而不匱。《易》曰∶“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辭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    讚曰∶道心惟微,神理設教。光采元聖,炳耀仁孝。
         龍圖獻體,龜書呈貌。天文斯觀,民胥以效。

翻譯

     文的意義是很重大的。它和天地一起開始,爲什麼這樣說呢?從宇宙混沌到天地分判,出現了兩塊圓玉似的日月,顯示出天上光輝燦爛的景象;同時,一片錦繡似的山河,也展示了大地條理分明的地形。這些都是自然規律產生的文采。天上看到光輝的景象,地上看到絢麗的風光;天地確定了高和低的位置,構成了宇宙間的兩種主體。後來出現鍾聚着聰明才智的人類,就和大地並稱爲原道“三才”。人是宇宙間一切事物中最特出的,是天地的核心。人都具有思想感情,從而產生出語言來;有了語言,就會有文章:這是自然的道理。
     
      人以外其他事物,無論是動物或植物,也都有文采。龍和鳳以美麗的鱗羽,表現出吉祥的征兆;虎和豹以動人的皮毛,而構成壯麗的雄姿。雲霞的彩色,比畫師的點染還美妙;草木的花朵,也並不依靠匠人來加工。這些都不是外加的裝飾,而是它們本身自然形成的。還有林木的孔竅因風而發出聲響,好像竽瑟和鳴;泉流石上激起的音韻,好像磬鍾齊奏。所以,隻要有形體就會有文采,有聲音就會有節奏。這些沒有意識的東西,都有濃鬱的文采;那麼富有智慧的人,怎能沒有文章呢?
     人類文化的開端,始於宇宙起源的時候。深刻地闡明這個微妙的道理,最早是《易經》中的卦象。伏犧首先畫了八卦,孔子最後寫了《十翼》;而對《乾》、《坤》兩卦,孔子特地寫了《文言》。可見言論必須有文采,這是宇宙的基本精神!至於黄河有龍獻圖,從而產生出八卦;洛水有龜獻書,從而醞釀出“九疇”;還有玉版上刻了金字,綠簡上寫着紅字等有實有華的東西出現,這些是誰主持的呢?也不過是自然之理罷了。自從用鳥蹟般的古字代替了結繩記事的辦法,文字的作用便發揮起來。神農、伏犧的事蹟,記載在《三墳》里邊;但是由於年代久遠,那些文章就無法追究了。唐堯、虞舜的時候,作品越來越多。大舜作歌,已是抒寫自己的情志了;伯益和後稷的建議,也下開章奏的風氣。夏朝興起,事業宏偉,各種工作都上了軌道,受到歌頌,功德也更加巨大。到了商代和周代,文章逐漸發展;由於《詩經》的影響所及,好作品逐日增新。周文王被殷帝拘留的時候,寫成了《易經》的《卦爻·辭》;它如玉石的花紋,含蓄而豐富;精確的内容,堅實而深刻。後來周公多才多藝,繼續文王的事業,他自己寫詩,並輯錄《周頌》,對各種作品進行修改潤色。到了孔子,繼承過去的聖人,卻又超過了他們。他整理《六經》,正如在音樂上集各種樂器聲音之大成似的。他提鍊自己的思想感情,寫成美妙的文字;他的教化可以遠及千里之外,他的道德學問可以流傳到萬代之後。他寫下天地間的光輝事物,啟發了世人的聰明才智。
     從伏犧到孔子,前者開創,後者加以發揮,都是根據自然之道的基本精神來進行著作,鑽研精深的道理來從事教育。他們效法河圖和洛書用蓍草和龜甲來占蔔,觀察天文以窮究各種變化,學習過去的典籍來完成教化;然後才能治理國家,制定出恒久的根本大法,發展各種事業,使文辭義理發揮巨大的作用。由此可知:自然之道依靠聖人來表達在文章里邊,聖人通過文章來闡明自然之道;到處都行得通而沒有阻礙,天天可以運用而不覺得貧乏。《周易·系辭》里說:“能夠鼓動天下的,主要在於文辭。”文辭之所以能夠鼓動天下,就因爲它是符合自然之道的原故。
      總之,自然之道的基本精神是精妙的,應根據這種精妙的道理來從事教育。古代聖人使這些道理發出光芒,也使倫理道德穫得了宣颺。這是由於最早有了黄河里的龍獻出了圖,洛水里的龜獻出了書。因此,在觀察天文的同時,也該學習人文來完成教育。

專家解讀

     劉勰提出“自然之道”的意圖和“征聖”、“宗經”的關係如何?《原道》的最後一段已講到這個問題:
爰自風姓,暨於孔氏,玄聖創典,素王述訓;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設教。……故知:道沿聖以垂文,聖因文而明道;旁通而無滯,日用而不匱。《易》曰:“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辭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
      在《原道》的討論中,曾有人提出:“劉勰的《原道》,完全着眼在文上。”這個意見是不錯的,論者正看到了劉勰寫《原道》篇的真正意圖。如前所述,“自然之道”作爲劉勰論文的一個基本觀點,是指萬事萬物必有其自然之美的規律,這是劉勰論證一切作品應有一定文采的理論根據。他不僅認爲文采“與天地並生”,甚至斷言:“聖賢書辭,總稱文章,非采而何!”(《情采》)可見,文章應該有文采,在劉勰看來是天經地義的。劉勰論文而首標“原道第一”,其用意就在於此。他雖然崇拜儒家聖人,卻認爲聖人也必須本於“自然之道”,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所以說,從伏犧到孔子,“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設教”。這里的“神理”亦即“道心”,就是“自然之道”,聖人隻有本於“自然之道”,研究“自然之道”,才能寫成文章,完成教化作用。聖人的著作其所以能鼓動天下,劉勰認爲,就因爲他們的著作“乃道之文也”。這就表明,必須要有符合“自然之道”的文采,其著作才能產生巨大的藝術力量;而聖人的作用,隻在於能掌握“自然之道”,能很好地發揮“自然之道”的作用,所以說:“道沿聖以垂文,聖因文而明道。”這就是“自然之道”和聖人的關係。
     原道對“道”和“聖”的關係,上述理解是“自然之道”和儒家聖人(主要指周、孔)的關係。最近出現一種新的理解是:“道(佛道)沿聖(孔子)以垂文(儒家之經),聖(孔子)因文(儒家之經)而明道(佛道)。”“道”不等於“佛道”,前已略及。這種“道聖”關係的新說,主要基於對“玄聖創典,素王述訓”的如下新解:         “玄聖”(佛)創《佛經》之典,孔子述“玄聖”所創之佛典爲儒家之六經,故孔子之所述爲“訓”。
       此說的關鍵在於對“玄聖”的解釋,論者“肯定”是“指佛言而無疑”,實則大有可疑。其說主要根據有三:一、宗炳的《答何衡陽書》、孫綽的《游天台山賦》中說的“玄聖”是指“佛”;二、《莊子》、《後漢書》、班固、何承天等雖用到“玄聖”,但“注家皆不得其確解”;三、劉勰之前的宗炳、孫綽,劉勰之後唐初的法琳,均以“玄聖”專指佛,處於其間的劉勰也是佛徒,不能不也是指佛。這些理由是很難成其爲理由的。宗、孫之文,“玄聖”指“佛”是不錯的,卻無法證明劉勰所說的“玄聖”也指“佛”。道理很簡單,“玄聖”二字與“佛”也好“儒”也好,都沒有必然聯繫,各家都可用以指自家的遠古之聖。僅以劉勰一家來看:《史傳》篇的“法孔題經,則文非玄聖”,不是佛而是孔;甚至同一篇《原道》,“光采玄聖,炳耀仁孝”,豈能說使“仁孝”煥發光彩的“玄聖”是“佛”?上二例隻能指孔,而“玄聖創典”的“玄聖”卻並非指孔,但也不指“佛”(詳下)。同一人,同一篇的“玄聖”尚各有所指,怎能據宗、孫的“玄聖”判定劉勰的“玄聖”必同指一物?前面說過,佛入東土之後,爲了宣傳效果,往往借用儒、道的一些概念和詞匯。怎能把宗、孫等借用道家與儒家早已運用的“玄聖”一詞,來反證儒道的概念源於佛家呢?
      《莊子·天道》和班固《典引》都用過“玄聖”,論者卻以爲“注家皆不得其確解”。縱使不得確解,也不能證明“玄聖”即“佛”,何況並非未得確解?成玄英注《莊子》的“玄聖、素王”爲“老君、尼父是也”,“玄聖”指“老君”,“素王”指“尼父”,這怎是“泛指”,怎麼不確呢?至於班固《典引》等文中的“玄聖”二字,說“均是泛指‘老君、尼父者也’”,那就不知何據了。李善注《典引》:“玄聖,孔子也”;李賢注《後漢書》中所錄《典引》:“玄聖,謂孔丘也。《春秋演孔圖》曰:‘孔子母征在,夢感黑帝而生,故曰玄聖。’”這都是很明確的。
      第三條理由就無待細辨了,論者自己所列《上白鳩頌》的作者何承天、《後漢書》的作者範曄,都是孫綽之後、與宗炳同時、略早於劉勰的人,範曄在《王充(等)傳論》中說的“玄聖禦世”,是無法解爲不“禦世”的“佛”的,何承天則是宋初著名的反佛者,豈能頌佛爲“玄聖”?“能不能說偏偏處於中間的劉勰”不用“玄聖”指“佛”,也就很清楚了。
     “玄聖創典”一句的“玄聖”所指何聖,要從劉勰的具體用意來定。他的原話本來講得很明確:爰自風姓,暨於孔氏,玄聖創典,素王述訓。 如把這幾句中的“玄聖”解爲“佛”,上二句又作何解釋呢?要是不割斷上二句,則隻能理解爲“玄聖”指“風姓”,“素王”指“孔氏”,這就能顺理成章,勿勞旁蒐博證。要求旁證,也應於《原道》本篇求之:幽讚神明,《易象》惟先。庖犧畫其始,仲尼翼其終。          文心這四句不正是上四句最好的注腳嗎?“風姓”即伏犧。相傳伏犧畫八卦,演而爲《易》,孔子作《十翼》以解釋,這就是“翼其終”了,“述訓”正指孔子的“翼其終”,“創典”則是伏犧的“畫其始”了。所以,“玄聖創典”不是佛主創典,而是伏犧創典。如此,孔子要“述訓”的,也就不是什麼“《佛經》之典”,“聖”與“道”的關係,就不是儒家之聖和佛家之道的關係了。

《中華道統文化》

中華文化的傳承是所謂,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之文化,後世稱為「道統」。堯、舜、禹,這三個人是禪讓聖人;湯、文、武,這三個人是革命聖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西元前551年─479年﹞,山東人氏,春秋時代人物。孔子是儒家學派創使人,他在三十三歲時,去問﹝禮﹞於道家老子,老子卻以﹝道﹞來回答孔子。回來後,孔子用「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矣!」來讚佩老子。孔子並且對﹝道﹞形容為「朝聞道,夕死可矣。」

老子是道家學派創使人,全世界第一位具辯證法、宇宙觀思想家,老子將﹝道﹞傳承孔子,留下著作﹝道德經﹞五千言之後。老子西出涵谷關,老子唯一的弟子尹喜也不知去向,從此沒有兩人的下落。

二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時代,冥冥之中老子與孔子會合,這一覺一聖維繫了正道思想,為以後的中華文化奠定基礎。孔子講為人處世﹝中庸﹞思想,老子講﹝道法自然﹞與靜坐修煉的昇華方法,儒家與道家融合一體,完整的儒、道二家思想生根於中土,奠定穩固的中華道統文化,全世界幾個文化古國,唯有中華文化源遠流長。

 

《神傳中華道統文化》

周公制禮作樂傳承文化、知識、制度,孔子崇拜周公這一位聖人。周公是孔子〈冥思〉的聖人,孔子經常可以〈冥思〉周公,所以在孔子年老的時候,孔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儒家重視倫理道德,人格修養;不談鬼神、特異功能等不切實際事情。所以後來弟子们在編著倫語時,以孔子〈夢見周公〉來簡單帶過中華神傳文化。

董仲舒﹝西元前179年─104年﹞,河北人氏。他建議漢武帝「罷黜百家,表章六經」,使儒學成為中國政治、社會的正統思想。他提出〈天人感應〉、﹝三綱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論。三綱、五常﹞這兩個詞,淵源於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義禮智等三綱倫理道德觀念。」孟子進而提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倫道德規範。」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貴陽而賤陰」的陽尊陰卑理論,提出了三綱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認為「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三綱。三綱皆取於陰陽之道。具體地說,君、父、夫體現了天的陽面,臣、子、妻體現了天的陰面;陽處于主宰,陰處于服從,陰陽調合而天下大治。董仲舒融合道家、儒家,發揚大名鼎鼎的﹝三綱五常﹞,並在中華政治、思想、倫理等領域,獨領風騷與建立幾千年屹立不搖的地位。

劉勰﹝西元465年─532年﹞,山東人氏,南宋時代人物。學道學佛,受到儒家的影響最深遠,在他著作﹝文心雕龍序志﹞說,他在三十多歲時,「夢執丹漆之禮器,隨仲尼而南行,旦而寤,乃怡然而喜。」他夢見自己手捧紅色的祭器,跟隨孔子向南走。夢醒以後,他感到非常高興。孔子托夢於劉勰,交付中華道統文化延續的重任。劉勰所撰﹝文心雕龍﹞50篇,記載中華文化體系較為完整,是我國第一部有系統的文化史著作,在中華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文心雕龍﹞開宗明義的第一篇﹝原道﹞,劉勰說:「文之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黃色雜,方圓体分,日月疊璧,以垂麗天之象;山川煥綺,以舖理地之形:此蓋道之文也。仰觀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兩儀既生矣。惟人參之,性靈所鍾,是謂三才。為五行之秀,實天地之心,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凡人的思維只能看到表面層次的理,對於更深入的理卻無法明白。中華文化是儒、道二家的合一思想,是真實的神傳文化。

 《中華道統文化排斥迷信宗教》

孔子說:「敬鬼神而遠之。」孔子知道鬼神存在,所以沒有否定鬼神。玄學的世界深邃神秘,現今與未來都不會有答案,去追尋者只有害多於益;因此建議世人與鬼神保持距離,彼此互相尊重即可。

中華文化的偉大,在於「以道德代替宗教」,此精神始於老子、孔子。孔子訂立了一個純人性的標准,沒有強人以不可能的要求,而教人與人的標准是在於人的本身。在之後兩千餘年,道德文化深遠影響後輩子孫。面對著現代社會宗教的混亂,老子、孔子的宗教觀,值得我們省思。全世界文化古老國家,對神秘玄學都有自以為是的宗教出現,唯有中國老祖宗们不迷信、不亂信、不誤信,小心求證真理;強調自己本份做好最重要。我們老祖宗们的智慧,令後人尊崇與佩服不已。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倫理道德匡正人心,比宗教、法律更有約束人心的力量;有中華文化的存在,就不需要有宗教。在此世局動亂,人慾橫流之際,中華文化實為救世唯一良方;中華道統文化,未來也將成為全世界最顯著的文化。 

 讀經私塾  回覆

 

所謂「敬鬼神」,即代表「尊天、敬祖、崇德報功」,有宗教精神在內,但「遠之」,又意味著人文理性的覺醒,可以不靠「鬼神外力」,來約束人心,勢必人類要有相當的「道德自覺」,來自我約束。

因此,孔夫子有一套完整的「內聖外王」之道,此即「正己成人」之理,那就是【大學】所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雖不敢說聖哲的智慧提供人生全盤的解答,然而兩千多年前孔老夫子的話語至今讀來,依然如暮鼓晨鐘,發人深省。大家都明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中國歷代有志之士安身立命的精神。經典的內容是先哲真實生命的體驗,先哲的微言大義,託之以傳。如何能拾之不讀?經典文字的組合都是簡練優美,讀起來鏗鏘有致,宛如置身於偉大的聖樂中,令人神怡。難怪孩子們樂於高聲朗誦。深信孩子們在如此勤學熟讀之下,必能字字句句凝之於心而產生潛移默化的效果,養成一個仁義敦厚和善良高尚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