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二度“量化宽松” 打响全球货币战争-外汇频道-和讯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1 12:44:49

美联储二度“量化宽松” 打响全球货币战争

2010年11月25日00:06  来源:期货日报  作者:广发期货发展研究中心 冯亮   网友评论(0)  0 手机访问 

  11月3日美联储再次宣布了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决定增持证券仓位,将维持现有的对到期证券回笼资金再投资的政策,约合2500亿—3000亿美元,并在此基础上在2011年第二季前进一步购买6000亿美元的较长期美国国债,每月购买量约为750亿美元。同时,委员会将例行检视证券购买的进度和资产购买计划的整体规模,并在需要时按照新的信息做出调整,从而最大限度地达到就业最大化和物价稳定的目标。外界一般将这一次量化宽松与2009年3月份美联储启动的第一次量化宽松相提并论,惯称二次量化宽松。在大多数的人眼里二次量化宽松不过一次量化宽松的翻版而已,实际上他们之间有着天壤之别。

  11月3日美联储所公布的量化宽松政策已经是第三次了,因为金融海啸爆发后美联储为了避免华尔街崩溃对金融机构进行了大规模的金融救助,这应该是第一次量化宽松。2009年3月份所进行的才是第二次量化宽松。还有,这一次量化宽松与前两次量化宽松是截然不同的。相比之下,这一次的量化宽松更加激进,更加危险。

  真金白银流入实体经济

  金融海啸后,美联储动用了8190亿美元来拯救华尔街,这笔钱被用来购买问题金融机构的有毒资产,同时记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超额准备金一栏上。截止至2007年6月美国的通货总量7750亿美元,而金融海啸中美联储动用资金总量为8190亿美元,这意味着美联储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创造的货币比过去230年还要多。2004年美国的个人所得税总计为8090亿美元,这也就是说美国金融救助资金的总额比美国六年前个人所得税总额还多。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美国现在约有1.11亿户家庭。我们做一个简单的除法,就可以得出每户美国家庭需要为华尔街金融救助买单7400美元,在美国大概是一部新车的钱。而美国资产负债表从金融海啸前的8000亿美元飙升至2.1万亿美元,增加了1.3万亿。这意味着在8190亿美元金融救助资金的基础上又多了0.5亿美元,如果换算成单个家庭,那么每个美国家庭需要为此买单12000美元。

  尽管美联储毫无节制地发钞,但时至今日美国仍然没有出现通胀的迹象。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金融海啸后,美国以及欧洲等一些国家开始实施了量化宽松政策,同时为了避免由此带来的通胀压力这些国家通过经济学家称之为“冲销”的方法来管理货币流动性。这个名词可能大家并不熟悉,下面解释一下。美联储一般可以通过增加资产负债表中的“超额储备金”来任意创造货币,以此来向金融机构购买所谓的有毒资产。最终的结果是美联储对问题金融机构之间完成了资产置换,美联储收购了有毒资产,而受援助金融机构换来了巨量的超额准备金。美联储和欧央行运用“冲销”的办法来圈住这些新创造出来的货币,使得它们并不流入实体经济。为了不使巨额的银行超额准备金流入实体经济,美联储采用为了超额准备金支付利息的办法。从2008年10月9日开始,美联储开始向各银行支付储备金利息。当时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大幅低于官方公布的联邦基准利率,而美联储对法定储备金和超额储备金的利率分别仅低于基准利率0.1个百分点和0.35个百分点。这样,各银行可以很容易地进行美元的国内息差套利:先向美联储借钱,然后把借到的钱重新存入储备金账目获取利息。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当美联储对储备金支付利息后,储备金和债券的界限似乎已经开始模糊了。就拿现在的情况来说,法定储备金和超额储备金的利率为0.25%,比1月期和3月期美国国债利率还高。也就是说,银行把钱放在美联储比用来投资1月或者3月期美国国债还挣钱。事实上对于银行来说,法定储备金和超额储备金的利息现在已经成了最好的短期投资工具。因为就连1月期的国债也可能有违约风险和利率风险,可是法定储备金和超额储备金的利息不但利息高,而且真正的零风险。

  有人可能会质疑,美联储不可能一直用支付利息的办法来困住这些巨额的超额准备金。这些巨额的货币总有一天会像洪水猛兽一样冲进实体经济造成恶性通胀。但别忘了伯南克自己就是研究危机的专家,他比我们想象得要聪明得多。美联储从金融机构购买的有毒资产中大部分是贷款,理论上来说这些贷款有一天是会被偿还的,这个时候用来偿还贷款的钱就从实体经济中抽离流回美联储。如果金融市场状况得到改善,资产价格重新上涨,那么美联储将这些证券重新出售给银行机构和投资者,那么资金也将从实体经济中抽离。但是上面是比较理想的情况。即便现实中出现了资金流出实体经济的情况,伯南克也还是有办法来处理。其中一个重要的工具,就是逆回购协议。具体情况是这样,美联储可以向银行出售证券,然后回收现金。通过这个工具,美联储可以暂时将货币从银行体系中抽走。同时,美联储也协议在未来某个时点以更高的价格购回这批证券。这意味着银行除了本金外,还能获得额外的收益。银行自然不会拒绝这笔买卖。即便未来巨额的超额准备金可能会流向实体经济,但是美联储是完全可以通过有毒资产的妥善处理来进行对冲。由此可以看出,伯南克在实行量化宽松政策时确实考虑得比较周到,可回旋的余地要比我们想象得要大。还有金融海啸后所用的救援资金其实更多属于会计范畴。也就是说这笔资金既没有债主,也不会流入实体经济,只存在与各大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里,玩的只是记账游戏。还有一点,1996年John B. Carlson和Benjamin D. Keen写了一篇名为《美元都藏在哪里?》的文章,揭露了自从1980年起70%以上的美元在美国境外流通的事实。也就是说美联储每创造三个美元,其中只有一个美元左右在美国国内流通。特别是今天,真正在实体经济中流通的纸币很少,大部分以银行电脑中的数字存在。

  2009年3月后,美国公布了所谓的第一次量化宽松,通过这一次的量化宽松美联储大量购买MBS,人为地压低了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利率,以拯救面临崩溃的美国房地产市场。前面,我们说过美联储用“冲销”的办法使得放出来的货币不进入实际流通环节,其实这一次放出来的货币主要用来购买MBS,而不是用来买什么其他实际的东西。而贷款已经由银行借出,所以购买MBS的货币基本不会流入市面。美联储之所以史无前例地干预抵押贷款市场,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压低房屋市场贷款利率以刺激低蘼的房地产市场。这一次美联储再次采取了“冲销”的办法,使得所谓“一次量化宽松”也没有造成太大的通胀压力。

  “冲销”的办法虽然能很好地管理流动性,但也不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其中一个最为主要的副作用就是会造成银行体系的“空洞化”,因为银行资产中大量的“超额准备金”实际上只是个数字,银行实际上无法使用这些钱来对外贷款。

  这一次的量化宽松与之前的量化宽松政策有着天壤之别,因为这一次从美联储那儿流出的是现实存在的真金白银,而不再只是账面数字,这些新创造出来的货币直接流进了实体经济。美国政府现在的财政赤字并不是由金融资产价值缩水造成的,它主要是与美国的经济刺激计划有关。在金融海啸后,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刺激计划,包括了大量的道路建设和高铁建设计划。另外,还有巨额的社会保障以及医疗保险等一些具体的花费项目,美国政府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来为这些项目买单。

  这一次的量化宽松主要是为了刺激经济,而不是为了“冲销”金融救助资金。刺激经济意味着必须有真金白银进入实体经济。二度量化宽松总计6000亿美元计划在2011年上半年前完成资产购买计划,加上之前到期证券回笼资金再投资,到明年6月份前总计每月约有1100亿美元新增加的货币供应流入实体经济。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美国流通领域的货币量会有所增大。按照美国现在1.11亿户家庭来计算,那么1100亿美元相当于每户美国家庭每个月会增加1000美元的额外收入。美国现在经济规模约为14万亿美元,平均每个月1.2万亿美元左右。那么1100亿每个月新发行的货币,占到美国月度经济规模的9%。无论怎么算,1100亿美元每个月都不算是个小数字。

  按照美联储的计划,二度量化宽松的6000亿美元主要是用来购买美国长期国债,这使得美联储可以通过印钞的方式来填补美国政府的预算赤字。对比2007年和2009年美国的经济构成,我们发现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美国私人领域的经济规模收缩了近1.3万亿美元,而美国总体的经济规模收缩了不过3000亿美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美国联邦政府以及地方州政府主导的经济规模的大幅增加,增加了近一万亿,可是这一段时间税收收入是下降的。

  过去两年美国虽然出现了经济衰退,但是由于美国政府的大力干预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衰退的幅度。这两年内,美国经济中政府构成占总体经济规模的比例从35%增加至43%,强劲增长了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美国私人领域在总体经济的百分比从65%下降到57%。而这一次的量化宽松实际上所做得就是直接凭空创造相当于美国经济规模9%的钞票,这也使得政府在美国总体经济规模中的份额在增加了9%。也就意味着美国政府为了使美国经济避免进一步衰退,自编自导到了一出闹剧,典型的自欺欺人。这里需要再一次说明一下,二次量化宽松和之前的量化宽松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这一次货币是实实在在地被放入实体经济中去。

  现在美国陷入经济衰退之中,特别是消费这个美国经济的火车头正在减速的情况下,美国需要刺激出口来对抗衰退。而美国现在采用了公开印钞的方法来使得美元贬值。很讽刺美国一向喜欢指责别的国家通过操纵汇率或者补贴等方式来进行不平等贸易。美元已经成为了一种武器,美国正试图通过美元贬值来刺激经济。因为美元贬值不但能刺激美国出口,压制中国等国家的出口,还能赖掉巨额的债务。全球的货币战争其实从美联储宣布二度量化宽松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打响。

  完全被操纵的美国国债市场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这一次并不是直接从美国财务部购买国债,而是通过干预国债市场的方式来购买美国国债。换句话来说,美联储计划把美国国债市场变成其玩偶,它可以随意用凭空创造出来的货币从各大金融机构购买国债。美国的银行先从美国财政部那购买国债以帮助美国政府填补财政赤字,然后再将这些债券卖给美联储。当然美国的银行不会无偿来做这些事情,在这一买一卖之间它们获利颇丰。为什么美联储不自己直接向美国财政部购买美国国债,而是通过商业银行作为中介来完成购买计划呢?这似乎有点儿周折而且多余。如果美国直接从财政部购买国债,意味着美国并不涉及国债市场。试想一下,在金融海啸以后,外国央行以及投资者已经在投资美国国债的问题变得非常谨慎,未来如果美国还要进一步实施更多的量化宽松的话,估计他们会加速逃离美国国债市场。这意味着在美联储远离美国国债市场情况下,美国私人领域的投资者将在美国国债市场起着决定作用。按照现在美国的情况,我们不难想象,最终会是一个怎样的结局。可以预见美国国债利率会大幅走高,收益率10%、15%都完全有可能,高收益率意味着高额的利息,最终全部都需要美国经济来买单。

  不过在现实中,这种情况已经不可能发生了。因为,美联储决定干预美国国债市场,而且美联储有着印钞权,也就意味着理论上美联储干预市场的能力是无限的,一切只取决于美联储的意愿。美联储的意图是想在第二次量化宽松中,像第一次量化宽松干预MBS市场那样完全掌控美国国债市场。从此,美国的国债市场已经与自由市场一点儿关系都没有,美联储可以随意地控制美国国债市场的利率。

  这样一来形势就很清楚了,美联储可以无限制地印钞购买美国国债,推低美国国债收益率。就是说只要投资者站在美联储这边,就能获得无风险的利润,这有点儿像免费的午餐。美联储干预国债市场行为会引来一大批跟风的资金,这就是典型的羊群效应。所以,美联储用6000亿美元购买美国国债的实际效果要比他所公布的规模要大得多。美联储可以不顾真实利率水平、美国真实经济状况,不计后果地压低美国国债收益率,从而降低美国政府的融资成本。

  美联储这一次不会“冲销”新的货币

  这次量化宽松与之前量化宽松的一个本质不同就是美联储不会“冲销”新创造的货币。在如何购买国债的问题上,美联储故意采取了模糊的态度。这使得美联储完全有可能“冲销”掉新发的货币,至少是部分“冲销”。美联储采用“冲销”的办法确实能解决部分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却会使得美国的银行体系出现严重的“空洞化”。比如美国的第一次量化宽松由于大量购买MBS,导致美国银行体系约有12万亿的资产被美联储记在需要“冲销”的资产上,这相当于美国银行体系总资产的10%。美联储在采取措施防止这些货币流入实体经济的同时,也使得银行无法使用这些资产对外借款。

  1100亿美元的月度印钞速度,相当于每月增加美国银行总资产的1%,而且这种放货币的速度会持续至明年的六月份。如果美联储未来需要“冲销”掉这笔新钞,那么意味着美国银行体系的“空洞化”将更为严重。美联储对待二次量化宽松所采取的“冲销”手段具体步骤可能这样,美国的银行先从美国财政部购买1100亿美元的国债,然后在国债市场上抛售给美联储。但是,银行出售国债所得如果被美联储“冲销”掉,那么下个月银行再从美国财政部购买新发行国债的时候,就需要挪用银行其他的资产,这样美国的银行体系就因为美联储的“冲销”政策而被“空洞化”了。

  为了弥补美国政府高额赤字和债务,以及防止流动性过剩,美联储一步步地将美国银行体系空洞化,因此有可能导致美国银行没有足够资金向中小企业以及消费者提供信贷,最终势必影响到美国的经济复苏。但是,美国的私人领域在金融海啸中已经遭受到了重挫,美国政府需要恢复经济的话,是没有理由压制私人领域的,因此美联储对于二次量化宽松中所释放出来的货币不会采取“冲销”政策。

  与前面两次量化宽松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这一次的量化宽松是实实在在地向实体经济输入货币,而之前的量化宽松政策更多是停留在账面上,实际流入实体经济的货币总量非常少,实际造成的通胀压力有限。现在开始到明年的6月,美联储将以每个月约1100亿美元的速度向美国实体经济输送流动性,预计美国短期和中期的通胀压力将陡然增大。为了避免过大的通胀压力,不排除美国采取一些非常手段分流这些流动性,比如鼓吹和压迫新兴经济体如中国等国家的货币升值,引导多余的流动性流向这些国家。这样做的同时既减轻了短期的通胀压力,又可以分享到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的果实。另一方面,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了解到虽然在前面的两次量化宽松中,美联储创造大量的货币,但是伯南克所设计的方案有着很强的回收流动性的渠道和能力,长期美国的通胀前景可能不如之前设想之悲观,美联储仍有很大的余地来解决多余的流动性。但是,美国债务水平过高,加之国债市场泡沫化严重,中长期美元贬值的趋势似乎难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