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U:如何纾缓考试压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3 06:31:19
 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努力温习,念到天昏地暗,本来准备一举成名天下知。。。。。。。然而,或是身体出毛病,或是心理问题,忐忑不安,终日在问"为谁辛苦为何忙",结果在考试前夕崩溃?

 

     在内地教书,课后跟学生晚饭,回到校园的路上,见到一大堆黑影浩浩荡荡地冲过来,原来是图书馆关门时间到了,学生离开的「盛况」……。

 

        内地的大学,早上大堆学生在图书馆门外等待开门的一刻,温习至图书馆关门才离开……过去二十年,我在香港几家大学任教,绝少见到这种情况;也许可以说论读书的决心,内地大学生的确比香港大学生强。

 

        然而,花的时间愈多,临近考试,压力便大,应该怎样纾缓压力,以免考试前一刻崩溃,功亏一篑?

 

        某次跟毕业二十多年的中学旧同学聚首,席间我提起当年应付高考期间的电影和大新闻,他们对我当时仍有空看电影、读报纸感到诧异,其实人需要生活,要生活就要面对社会,我们不能容许自己与社会脱节。

 

        一生之中,压力跟我们如影随形,有人说过:没有压力的工作,不是好的工作;压力是一种负累?还是推动力?只在于观点与角度

 

        每次公开试的前大半年,我就会进入「戒备状态」,如我谈过的,我会订立切合实际、能力可达到的读书计划:最上层是每星期的温习重点,然后是以三至六天为单位的温习目标,当然每星期会给自己「奖赏」,例如若能提早达到目标,就赏自己看一出电影(愧惭得很,主要是无聊的喜剧),轻松一下。要看电影,就得提早完成温习目标,这可以是压力,但看电影能纾缓紧张的心情,令温习更有效率,请你告诉我:看电影对我来说,是「压力」还是「动力」?明乎此,就能以乐观的心情,面对压力。

 

    与「战友」一起温习,其实可能增加压力,也可能纾缓压力;例如A对快要来临的考试产生恐惧感,这本来只是A一个人的事,但如果B、C两位同学,都有相同感觉,而他们又在考试前花时间在电话、QQ中「诉苦」,由于感觉得到确认,A的恐惧会被「无限放大」,A会想:「连B、C都害怕这次考试,唉……唉……唉……」结果恐惧这种「负能量」就「自我实现」起来,而且比原来的恐惧强得多。相反地,如果A能利用同样的方法,与同学分享乐观的想法,互相激励,用香港流行的讲法:「发放正能量」,他的信心会倍增,而这次「自我实现」的结果,很可能就是理想的成绩。

 

    其实考场上过百上千人,但你要征服、战胜的,不是其它考生、不是试卷、不是课本……是自己。温习过程有时是十分孤独的,成绩好的学生,往往能在这段时间保持心境平和,并在适当的时候激励自己的士气,到考试场上始能挥洒自如,不会患得患失。

 

        在香港,中学经济科第一课,必定谈供求关系,第二课大概就会说到DMU(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DMU的马蹄铁型(倒U型)图表告诉我们,上升轨道经过临界点,利润就会下降,温习亦与此类此,虽然临界点因人而异,有人温习到第五小时就开始困,精神不能集中,有人的集中力可以延续至七、八个小时,但超越临界点,不论如何努力,温习的效率都只会每况愈下。

 

        明乎此,就可以加以利用,我们应该先找寻自己「温习DMU」的模式,如不停温习五小时,继续下去就会事倍而功半的话,这时候就应该停下来,进行短时间的调节活动,例如小睡片刻,又或与朋友闲聊,然后回到书桌旁,这样既可以令自己心情比较舒畅,更可以令温习效率重新顺着「温习DMU」的「倒U型」图表向上发展。

 

        不论二十年前念书考试,还是现在工作,我总会尽量安排休息时间,小睡半小时固然可以令精神重新集中,就算是在大学林荫道上逛一逛,到老远的超市吃个冰琪琳、饮几口可乐,除了让自己放松一下以外,更可为自己提供沉思的的机会,还记得阿基米得在浴缸领悟浮力和体积的关系的故事吗?换一个思考角度,常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何伟帜的微博:http://t.sina.com.cn/vichy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