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击金门:毛泽东为何让美国误解已通知苏联《 1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03 07:25:00
炮击金门:毛泽东为何让美国误解已通知苏联《1958年炮击金门前中国是否告知了苏联》1958年8月23日,由于大陆炮击金门和美国的卷入,引发了第二次台海危机。在此之前,中国方面是否曾与苏联协商或通知此事?这个问题涉及对当时中苏同盟关系状况的判断,以及对后来中苏分裂原因的探寻,需要做出准确的回答。对此,以往研究者有完全不同的描述。资中筠和苏格在他们的著作分别指出,“中国炮击金门的行动事先曾通报苏联”。1而多数学者,如韦斯塔、陶文钊、戴超武、祖伯克、普洛祖缅希科夫、张曙光、陈兼等人则相信,“中国政府决定炮轰金门事先未同苏联政府商量”,“对他们隐瞒了行动的时间、过程和目的”,甚至是“有意不让苏联知道”,其动机之一 “就是挑战莫斯科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权威地位”。2遗憾的是,所有上述说法,无论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或者根本没有提供任何证据,或者其注明的史料来源不完整、不准确,都无法证明其结论的可靠性。例如,张曙光虽然注明其根据是刘晓的回忆录,但正如下面将要指出的,刘晓自己的结论实际上恰恰与张著的判断相反。陈兼提到赫鲁晓夫访华时与毛泽东有4次谈话,而他只看到7月31日和8月3日两次谈话记录,恐怕还不足以得出否定的结论。普洛祖缅希科夫引证的是苏联使馆1958年给莫斯科的一份报告,说“中国朋友”是在开始行动两周后,才告知“这次行动所追求的有关政治目标”的。3严格地讲,这个文献可以证明中国事前没有讲明采取行动的“政治目标”,但却不能说明根本没有通报此事。鉴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笔者对此一直十分关注,并尽量收集了各方面的证据,也进行过分析和推断,但总感觉缺乏直接的、有力的论据,因而始终未能做出令自己满意的结论。2003年12月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由逄先知、金冲及主编的《毛泽东传(1949-1976)》,因事先得知该书将披露大量中国的档案文献,故笔者在得到这部130万字的巨著后,立即进行查找。果然,该书引用了一条重要史料,即1959年9月30日毛泽东与赫鲁晓夫的谈话纪要。无疑,这是一件最重要的文献证据,它的出现对于揭开这个历史谜团具有决定性意义。现将笔者所能找到的口述史料和档案文献依时间顺序罗列于此,并进行对比分析,希望由此得出的结论能令人信服。先看当事人的回忆。最早谈到这个问题的口述史料大概是1970年代初苏联外交部远东司司长卡皮察对新西兰驻莫斯科大使的谈话。卡皮察当年曾随同苏联外长葛罗米柯访华,他回忆说:“那时,中国人是我们的盟友,无论是作为盟国还是作为共产主义伙伴,他们都有义务向我们通报他们的意图。美国的太平洋舰队正在台湾海峡游弋。而中国人在没有与我们进行任何协商的情况下便贸然发动炮击。葛罗米柯和我在1958年9月7日赶到北京,去了解中国这次行动的意图。”4除了对访华日期记忆有误,5这个谈话的表述非常清楚——“没有与我们进行任何协商”,但这里存在一个当事人是否因7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而有意歪曲事实的问题,因此还需要进一步考察。接下来是1974年西方根据赫鲁晓夫的录音磁带整理出版的回忆录,在那里,赫鲁晓夫对这个问题的说法十分含混:尽管中国人不愿意让我们的潜艇使用他们的港口,可是在1958年他们又向我们要求数量相当大的军事援助。他们说他们要对蒋介石采取军事行动,因而需要这些军援。他们要求得到飞机、远程大炮和空军顾问。我们以为他们打算采取决定性行动来消灭蒋介石,因此他们提出要那些东西,我们都给了他们。我们没有作任何举动去约束中国同志,因为我们认为他们要统一全中国这是绝对正确的。然而,当我们提出在他们的领土上驻扎我们的歼击机队的时候,他们的反应却是极端奇怪的。他们明确表示我们的建议冒犯了他们。……中国对蒋介石发动的军事行动采取了炮击两个沿海小岛这样一种形式。我们完全赞成毛泽东解放这两个岛屿,消灭蒋介石部队向大陆进犯的潜在跳板。……开始的时候,中国人似乎一口咬得太大了些。美国人开始积极支援蒋,毛的部队在旷日持久的炮战中陷入了困境。从上下文看,赫鲁晓夫在这里说的中国通知“他们要对蒋介石采取军事行动”,很可能不是指炮击金门开始前,而是指在战役期间的情况。理由是,中国希望苏联给予空军援助,是在美国加强援蒋且国民党空军使用了美国最先进的“响尾蛇”导弹,以至海峡空战形势发生了突变以后。苏联同意派空军和导弹部队到福建前线,但指挥权不能交给中国,遂被毛泽东拒绝。对这个情况,毛泽东事后也曾提起过。7显然,仅仅根据赫鲁晓夫这段回忆无法判断苏联是否事前就得知了炮击金门的消息。炮击金门:毛泽东为何让美国误解已通知苏联2010年01月03日 11:57党史博览【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20条
还有当时中国驻苏联大使刘晓的回忆录,而这个回忆更是混乱,舛误颇多:1958年8月3日,苏联外长葛罗米柯访华。8月25日我们向金门打炮,并封锁金门、马祖,美方出动了海军第七、第六舰队。赫鲁晓夫着急了,不了解我国向金门打炮的原因和目的。他亲自匆匆来访北京,直至到莫斯科机场前,才通知中国大使去送行。赫鲁晓夫来北京与我中央领导同志谈判时,提到为什么不事先通知苏联。我们回答已通过我国国防部参谋部的苏方顾问把这一事通知了苏联国防部。8首先,葛罗米柯访华不是8月3日,而是9月6日。其次,炮击金门的时间也不是8月25日,而是8月23日。再次,炮击金门后匆匆来访的不是赫鲁晓夫,而是葛罗米柯。最后,刘晓显然是把赫鲁晓夫1958年7月底8月初与1959年9月底10月初两次访华混淆了,而赫鲁晓夫是炮击金门一年后两党在北京会谈时才提出事先不通报的问题的。所以,刘晓的回忆同样是靠不住的。不过,他所提到的中方的答复——正如下面将要指出的,却是有文献依据的。作为新华社社长和《人民日报》总编辑,吴冷西在1950年代经常列席中共中央高层会议,他的回忆录被认为是颇具史料价值的。吴冷西回忆说,在1958 年11月的郑州会议上,毛泽东曾经谈起炮击金门的事情:“在有些人的印象里,好像炮轰金门是我们跟苏联商量好的。其实,赫鲁晓夫在7月底8月初到中国来的时候,根本没有谈什么金门问题。如果说了一句话也就算谈了,但是一句话也没有谈到。”9这里,毛泽东的说法是斩钉截铁的——对苏联人一句话都没有谈。对上述当事人回忆进行分析的结果是,卡皮察和吴冷西的说法——中国事前没有将炮击金门的计划通知苏联——比较明确,比较可靠。但既然对这个问题有完全不同的结论,就必须找到相关的文献证据,才能继续进行分析。再看有关的档案文献。赫鲁晓夫1958年访华时,与毛泽东在7月31日和8月1日、2日、3日进行了4次正式谈话。中方保留了所有这4次谈话的记录,而目前所披露的俄国档案只有7月31日和8月3日会谈的记录。10笔者仔细查阅了这些档案文献,其中确实没有一句谈到关于中国即将开始炮击金门的内容。但是,在这次访问期间,毛泽东与赫鲁晓夫是否还进行过非正式谈话?是否在非正式谈话中提到过炮击金门的问题?事情过去一年以后,1959年9月30日赫鲁晓夫来到北京,当天毛泽东就与他进行了一次谈话。根据《毛泽东传》披露的中方的记录,毛泽东在讲到这个问题时对赫鲁晓夫说:那时他们(指美国人——引者)做得不对,不应该把兵舰调来调去。美国人没有多大本领。他们以为我们在炮打金门问题上达成了协议。其实,那时我们双方并没有谈这个问题。当时所以没有跟你们谈,是因为我有这种想法,但是还没有最后决定。我们没有想到打炮会引起这么大的风波,只是想打一下,没曾想他们调动这么多兵舰。11这个文献与吴冷西回忆的毛泽东在同年11月郑州会议上的讲话是吻合的,甚至毛泽东这两次谈话的用语都是大体相同的。到这里,这个问题本来可以看作是已经解决了,但是两天以后,中苏两党领导人在会谈时发生了激烈争吵,这时,毛泽东的说法又变了。关于1959年10月2日会谈的苏方记录如下:毛泽东:我们的总参谋长通过你们的军事总顾问,通报了我们在台湾问题上的意图,我们要他向苏联国防部转达一切情况。我还可以澄清,我们并不打算在台湾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只是考虑到美国已经陷在黎巴嫩,想给他制造更多的麻烦。而且我们认为,我们的行动是成功的。赫鲁晓夫:对此我们有不同的看法。毛泽东:尽管我们向沿海岛屿打炮,但是我们并不想解放台湾。我们也认为,美国不会为沿海岛屿和台湾打仗。赫鲁晓夫:美国人的确不会为台湾和沿海岛屿打仗。我们也了解杜勒斯同蒋介石会谈时提到的这个指令的内容。如果你们有兴趣看这些文件,我们可以给你们看。至于向沿海岛屿打炮,如果你们打了,就应该拿下这些岛屿;如果你们认为没有必要占领这些岛屿,那么就不应该打炮。我不理解你们的政策。坦率地说,我认为,你们应该拿下这些岛屿,当我听说你们没有这样做,我感到很纳闷。当然,这是你们自己的事,我只是作为盟友谈一谈。毛泽东:我们在炮击沿海岛屿之前一个月就向你们通报了在台湾问题上的想法。赫鲁晓夫:你们向我们通报的不是你们关于这个问题的政策, 而仅仅是一些个别措施。我们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同意不同意,那是你们的事了。我们也很不了解你们在国际问题上的政策。我们必须协调国际政策,也许你们会认为,是否有必要通过外交部的渠道就我们有分歧的重大政治问题交换意见。毛泽东:我已经说过,我们通过你们的总参谋部,向你们通报了我们的想法。……12看来,刘晓有关中方答复的回忆所依据的正是这个文献。不过,毛泽东在这里采取了答非所问的对策——从上下文看,赫鲁晓夫所说的“你们关于这个问题的政策”(о вашей политике в этом вопросе),是特指炮击沿海岛屿的行动,而毛泽东所通报的只是一些“个别措施”(об отдельных мероприятиях)。由于双方在会谈时发生争执,毛泽东面对赫鲁晓夫的质问而改口,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他接连三次强调事前已经向苏联进行了通报,恐怕也非空穴来风。那么,毛泽东坚持说在炮击前一个月已经通报的“想法”是什么呢?目前还没有见到确切的资料,不过,炮击金门前一个月,苏联大使馆给莫斯科的一个报告或许可以说明问题。7月25日,苏联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安东诺夫给苏共中央起草了一份长篇报告,详细讲述了中国一年来的政治、经济状况和国内外政策。但是,在这个长达75页的报告中,没有一段是专门讲述台湾问题或中国对台政策的,只是在论述中国对美政策时才顺便提到与台湾有关的问题:“在中国同志看来,坚定的反美方针‘能够激励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在与我们会谈时,陈毅同志多次强调指出,无论在任何条件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绝不会向美国做出任何让步。根据大使馆的意见,无论是从对内政策,还是从对外政策意图上看,中国对美国的这种方针目前来说都是正确的。”“最近几个月里,在出现某种类似‘两个中国’局面的所有场合下,中国同志都使自己的立场更加强硬。同时他们的出发点是:对于美国加强制造‘两个中国’局面的阴谋,必须给予更加有效的反击。”13可以推测,如果此时苏联在华外交人员得知将对国民党所控制的沿海岛屿采取军事行动的消息,必定要告知莫斯科,并在报告中进行评论。14收到这个报告三天以后,赫鲁晓夫便来到了北京。确如毛泽东后来所言,在这些谈话中,“没有一句”提到台湾问题和炮击金门的事情。当然,随同赫鲁晓夫来访的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也有机会与其中国同事及在华苏联军事顾问会面,但显而易见的是,即使存在这种会面,也不曾谈到攻击金门的问题。理由同上,假如赫鲁晓夫得知如此重大的情况,是必定会与毛泽东讨论的。最后,再来看一下炮击行动发生后苏联的反应。炮击金门的第二天,赫鲁晓夫曾发表了一个公开讲话,在谈到国际形势时,他只讲了中东问题,而丝毫没有提到在远东发生的事情。15一个星期以后,苏联也只是以《真理报》评论文章的形式对这一事件进行了一般性的表态。文章指责“美国侵略势力”和“蒋介石集团在远东地区组织实施了军事挑衅行动”,并表示了支持中国的立场:“解放台湾及其他所有属于中国的沿海岛屿是中国人民的内部事务”,“同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中所有国家一样,苏联支持兄弟的中国人民为争取恢复对台湾岛及其他沿海岛屿的合法权益而进行的正义斗争”。“如果今天有谁企图通过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进行威胁的话,那么他不应该忘记,这是在威胁苏联,因为苏联与人民中国是用牢不可破的兄弟般的友谊与合作的纽带连在一起的”。16苏联作如此反应的依据大概是中国外交部8月26日的简短通报:“这些岛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我们无论如何要解放这些领土,这是我们的内部事务。美国对于我们的打击行动持有何种立场目前尚不清楚,但是我们认为,美国人未必会参与这一地区的冲突。”179月4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授权国务卿杜勒斯发表《新港声明》,宣称美国有义务帮助台湾不受武力侵犯,国会已授权总统使用美国武装部队确保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的安全。18台湾报纸也报道说,美国正在考虑对台湾海峡的军事冲突采取从护航直至“投掷原子弹”等“五种行动”。19 直到此时,苏联才感到问题严重,并决定派外交部长访华以弄清情况。与朝鲜战争期间中苏在外交和军事方面紧密合作的情况20相比,苏联如此迟钝的反应,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对中国采取的军事行动双方缺乏及时的交流和沟通。